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云南 高二 开学考试 2023-09-06 255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休闲文化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生命状态。人们的精神文化境界是否得到提升,能否生成一个天人和谐的意象世界,成为衡量一种休闲方式是否具有审美意味的标准。

杰弗瑞·戈比说:“拥有休闲是人类最古老的梦想——-从无休止的劳作中摆脱出来……以优雅的姿态,自由自在地生存。”而《红楼梦》的大观园就为众多儿女们营造了这样一种积极的休闲环境。大观园里,人们终日游憩不倦,品茶,饮酒,吟诗,作赋,赏花,放风筝,编柳条……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展现了一幅幅极富美感和诗意的休闲生活画卷,也使儿女们超越了日常生活的种种束缚,摆脱了审美的冷淡,在他们自己创造的意象世界中回到人本真的生活世界,获得审美愉悦。

在大观园中,那群女子诗意地栖息着,从“秋爽斋偶结海棠社”开始,曹公便开启了休闲审美的各种热闹的场景描写——争作海棠诗,结菊花盛会,持鳌赏桂,穿红戴绿,嬉笑打闹。“休闲的本质和价值在于提升每个人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境界。”结社源于探春的雅兴大发,发乎于内是精神文化世界的建设冲动,由李纨自荐掌坛,迎春出题限韵,惜春卷录监场,探春、宝钗、宝玉、黛玉作诗。字里行间流动着儿女们浸润在文化世界积极进行审美创造的生命状态。行酒令也是《红楼梦》休闲文化的一种。原文描写道:“那女儿们皆是惯的,或紧或慢,或如残漏之滴,或如迸豆之疾,或如惊马之驰,或如疾电之光而忽暗,其鼓声慢,传梅亦慢,鼓声疾。传梅亦疾。”待鼓声止而梅花落于谁人之手,谁便讲一个笑话。酒席间笑语欢声,其中的情趣是别于日常的快意别致,乃一种富有审美意蕴的审美活动。在休闲文化中涌现出的感性活动,令她们体验到自己是自由的、与世界是一体的。

(摘编自《论<红楼梦>中休闲文化的审美意味》)

材料二:

在休闲文化异彩纷呈的年代,不同的判断标准、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文化底蕴将休闲文化划分成了各种不同的形态:体育运动型的休闲文化、观光旅游型的休闲文化、阅读赏析型的休闲文化、游艺娱乐型的休闲文化.虚拟互动型的休闲文化、求知探索型的休闲文化等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变,人们的休闲生活时间大为增加,消费休闲时代已然来临。在消费主义影响下,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休闲活动与消费活动相结合,相互影响,化身“休闲生活”迅速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大背景下,休闲活动体现出共有特性,能够反映当前休闲活动审美倾向的变化趋势。首先,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休闲特征,是建立在丰富的物质资料基础之上的。休闲活动之所以吸引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满足了我们物质享乐的需要,任何没有物质基础支撑的休闲活动都不能够长久,纯精神感官上的休闲娱乐不为多见。其次,休闲并不止步于满足基本的生理原欲,休闲有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在追求美的过程中,美感体验是最重要的方面。美感体验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快感,一是美感。快感极易得到满足,是典型的生理欲望,本质上还是人自身对生理原欲感官的延续。对美感而言,生理原欲的影响逐渐减弱,对精神文化内涵的关注大于对物质欲望的需求。第三,休闲不同于“没有明确的闲暇意识和闲服需求”的纯娱乐活动,好的休闲活动是对人生活的必备补充,对人的生活有积极的导向意义,能够满足人内在的文化缺失。一方面,除像徒步旅行,个人散步、阅读,个人创作等极少数的休闲活动外,休闲活动中的休闲主体都不止一个人,休闲主体之间开展休闲活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彼此交往的需要;另一方面,休闲寻求内在的精神文化引领。比如,我们研究品味书法、绘画、舞蹈等艺术时,有着深切的对文化内在关注的愿望;在对弈、品茗、棋语之际有对自我民族独特文化的传承。最后,自我的解放和自由是休闲所寻求的目标之一,“我们基本不会在他人所设定的意图下去行动”。人们努力参与休闲,融入休闲生活之中,是因为“休闲必然使人得到自由”。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休闲生活是想将这种追求生活化、常态化,不断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和满足。

休闲审美活动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够得到展开,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健全的审美心理素质、丰富灵敏的审美感知、多样的休闲方式、熟练的休闲技能运用等等都是获得休闲审美感知的必要条件。要想具备这些审美条件,必要的休闲审美教育必不可少。培育休闲技能是休闲教育的必经阶段和必备手段。相对于大众看电视、打麻将、看电影、聊天等普通休闲方式而言,之所以认为音乐、绘画、舞蹈、书法、诗歌、戏剧、歌剧等属于精英休闲方式,离普通大众甚远,是因为诗歌、绘画、舞蹈等这些休闲活动需要休闲参与主体掌握一定的技能,并且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能,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参与其中,获得审美情趣的美感体验。

(摘编自《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当代休闲文化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观园里品茶、饮酒、赋诗等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使儿女们摆脱了审美的冷淡,提升了他们的精神文化境界。
B.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源于大观园女子的雅兴大发,和结菊花盛会一样,都体现了儿女们积极进行审美创造的生命状态。
C.随着休闲文化日渐丰富,当下的休闲文化可以被划分为各种形态,它们之间只有形态方面的差别,并没有高下之别。
D.社会正在经历转型的当下,人们参与休闲活动,在满足生理欲望带来快感的同时,更关注精神文化带来的美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谈到审美化的休闲文化,但论证上,材料一侧重于举例论证,材料二侧重于道理论证。
B.在休闲活动中,我们应该力求减弱快感的影响.强化对美感的追求,提倡精神文化方面的审美体验。
C.《红楼梦》中结社吟诗、行酒令等休闲活动在进行过程中,虽有规则限制,但并不妨碍参与者获得自由。
D.精英休闲方式比普通休闲方式更能让参与者获得审美体验,应当提倡减少普通休闲活动的比重。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材料一中的“休闲文化”范畴的一项是(       
A.贾母月下闻笛B.晴雯补雀金裘C.豆官园中斗草D.宝玉庵中品茶
4.对于休闲文化的审美意味,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据调查,当代青年的休闲方式大多为打网络游戏(占比55%)、逛街购物(占比27%)、享受美食、看网络电视,请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春之歌(节选)

杨沫

道静从严重的创伤中苏醒过来了。她微微睁开眼睛呻吟一下,脑子里朦胧地、混沌地浮现出各种梦幻似的景象。

一个温柔亲切的声音轻轻地飘到她耳边:

醒过来啦?真叫人急坏啦。

道静向送过声音的那面侧过头去,在黯黑的发着霉臭的囚房里,就着铁窗外透过来的薄暗的微光,她看见她旁边的床上躺着一个苍白而消瘦的女人。

我还活着吗?你……

那个女人一见道静能够讲话了,且不答应她,却冲着窗外用力喊道:

来人!来人啊!这屋里受伤的人醒过来啦!她冲着窗外喊罢了,这才回过头来对道静带着鼓动的热情低声说:叫他们来给你治疗——我们要争取活下去!

道静目不转睛地凝视着那张苍白、热情的脸。这时,她才看出,这是个非常美丽的女人。年纪约莫二十六七岁。她的脸色苍白而带光泽,仿佛大理石似的;一双眼睛又黑又大,在黯淡的囚房中,宝石似的闪着晶莹的光。

希腊女神……一霎间,道静的脑子里竟闪过这个与现实非常不调和的字眼。她衰弱、疼痛得动也不能动,只能勉强对这个同屋难友轻轻说道:谢谢!不要治啦——反正活不了……

看守打开门上的铁锁进来了,那同屋的女人躺在她旁边的床上还在热情地注视着她;狱医拿着一个小药箱站在她床前,他看着道静,对那个女人说:

这次也许不至于再昏迷了。放心!她的身体还挺不错呵……他回过头又对道静笑了笑,他们叫我给你治,我就治吧。没有伤到骨头,你会很快好起来的。

又过了半天,喝了一点稀米汤,道静年轻的生命真的复活了。她望着她床边的年轻女人,凝视着她美丽的脸庞,忽然好奇地想到:她是个什么人呢?共产党员吗?

好,不要紧啦!多吃点东西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年轻女人对她轻轻笑道。屋里另外还有一个也受了刑伤的女学生,这个女人就对她们两个絮絮地说着。她似乎有病,躺在冰硬的木板床上,动也不能动,但她却用眼睛和嘴巴不停地照顾着道静和那个小女学生。囚室外的小走廊里,时常可以听到她低微的喊声:看守,来呀!她们要喝水!”

来呀!看守!看守!

看守,她对走进来的女看守说,你们该给这位受重刑的弄点东西吃。看见端进来的是一块发黑的窝头、一碗漂着几片黄菜叶的臭菜汤,她皱着眉说:这怎么能吃呢,你想法弄点好些的——我们以后不会忘记你的!

那位瘦瘦的女看守说来也奇怪,她似乎很听这个女人的话,她支使她,她差不多都能瞒过其他警卫和看守照着去办。

小女学生,约莫有十五六岁,细长脸,长得机灵而清秀。她受刑不太重,还能勉强下地走几步。但是她被恐怖吓住了,一句话不说,成天躺在木板床上哭。夜间道静听见她在睡梦里惊悸地喊道:

妈妈!妈妈!我怕,怕呀!……

这时候,那个女人还没有睡觉,她伸出手拉住女孩子的手,在黑夜中轻声说道:

疼吗?我猜你一定是想家、想妈妈,对吗?……不要哭啦!小妹妹,哭,一点用也没有的。她喘口气,歇歇,听见小姑娘不哭了,又接着说下去,我十五岁的时候,那在上海,也被捕过一次。那时我吓得哭呀,哭呀,哭起没完。可是我越哭反动派就越打我,越吓唬我;后来我一赌气,就一声也不哭了。我就向我同牢的大姐姐们学——跟反动派斗争,跟他们讲理。这些反动家伙们都是雷公打豆腐,专捡软的欺。等我一厉害起来,他们反倒不打我了……说到这里,她轻声地笑了,道静和那个女孩子也笑了。

你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被捕?第二天晚上,卫兵查过夜之后,那个女人这样低声问道静。

我不知道为什么。道静衰弱地低声回答。我是个失学的学生,我相信共产主义,相信共产党——也许就为这个把我捕来的吧。我还不是个党员,可是我希望为党、为人类最崇高的事业献出我的生命。——我想这个日子是到了。我什么也不想,就准备这最后的时刻。”

那个女人静静地听着道静的话,神情变得冷峻而严肃。半晌,她才慢慢地仰起头,在昏暗的灯光下凝视着道静说:

不要以为被捕就是你生命的终点,就一定是死。不是的!共产主义者到任何地方——包括在监狱里都要做工作,也都可以工作的。我们要工作到最后一分钟,最后一口气。我们要亲眼看到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快乐地迎接这个日子。说到这里,她看看道静又侧过头去看看小女学生,黑眼睛里突然闪耀着幸福的光彩。道静听着,吃惊地望着她。啊,多么美丽的大眼睛呵,那里面荡漾着多么深邃的智慧和摄人灵魂的美呵!道静忽然觉得心里是这样温暖、这样舒畅,好像一下子飞到了自由的世界。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看着道静,对那个女人说”,狱医对“那个女人”交代病情,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那个女人”的尊重。
B.小女学生在睡梦中惊悸的情节,一方面写出了反动统治的残暴,另一方面突出了“那个女人”的善良与智慧。
C.女看守听从“那个女人”的支使,是因为她受到了“那个女人”的影响,已成为一个活跃在狱中的革命者。
D.道静是一个失学的学生,向往共产主义,但思想还不成熟,“那个女人”无疑成了她的精神导师,引领着她。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醒过来啦?真叫人急坏啦。”小说中运用先声夺人的手法,既突出了“那个女人”对道静的关切,又为她的身份设置了悬念。
B.文中多次使用“苍白”一词,写出了“那个女人在狱中饱受迫害的现实,又与她炙热的生活热情形成反差,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C.小说以道静在狱中的耳闻目睹为线索,呈现了一个特殊历史年代的狱中琐事,看似平淡,却展现了一幅特殊的青春画卷。
D.本文虽为节选,但情节安排十分巧妙,三个人物的身份没有在最初进行交代而是随情节发展借助于对话描写来徐徐展现,匠心独运。
8.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请简要分析道静的心理变化过程。
9.本文节选自《青春之歌》,你认为文中出现的狱中“那个女人”身上回荡着怎样的青春旋律?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文)苏洵《六国论》(节选)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乙文)李桢《六国论》(节选)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刈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不用也,可慨也夫!

【注】①刈:杀戮。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赂秦耶       率:都B.思先祖父       厥:相当于“其”,他们
C.兵连祸结,无虚岁       曾:曾经D.而不用也       彼:他们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B.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C.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D.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12.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六国论》第一节直截了当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先否定而后肯定,从正反两面作判断,以加强语言力量。
B.苏洵的《六国论》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来阐述观点;李桢的《六国论》主要运用了概括性的事例来论证,无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手法。
C.苏洵的《六国论》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中心观点;李桢的《六国论》在开头引述宋二苏的观点作为发端,认为二者都是厚六国二薄秦的偏颇之论。
D.李桢认为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除了其本身实力比较强以外,还有拥有有利的地理和得天助两个重要的因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
14.从文中看,苏洵和李桢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1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颈联体物精细,状写传神,“诗中有画”,请作简要赏析。
2019-10-08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10月12日《每日一题》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 周末培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