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古诗词大全-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鹊桥仙》诗篇全解 课内练透
全国 高一 专题练习 2023-09-15 5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名篇名句默写

一、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1.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忍顾:忍心回头看。B.金风:秋风。
C.纤云:纤细的云。D.朝朝暮暮:朝夕相守。
2023-09-16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古诗词大全-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鹊桥仙》诗篇全解 课内练透

二、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2. 根据秦观《鹊桥仙》进行默写。
(1)《鹊桥仙(纤云弄巧)》中,描绘云彩显示出织女的手艺,描绘星星传递离愁别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鹊桥仙(纤云弄巧)》中,赞美久别情侣银河之畔的一次相会,胜过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鹊桥仙(纤云弄巧)》中,以流水喻缠绵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写不忍离去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鹊桥仙(纤云弄巧)》中,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似人间长相厮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3. 下列对《鹊桥仙(纤云弄巧)》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银河”即是天河,“暗度”不仅写夜幕沉沉,星光微茫,而且还传出两人相思不得相见,如今匆匆会面又将分离的万千愁绪。
B.“金风”两句,点出季节。“一相逢”与上面的“恨”字相呼应,但又并不仅仅着眼于“恨”字,这“一相逢”能胜过人间的不分离。
C.本词采用七月七日之夜牛郎织女相会于天河鹊桥的传说。描写的虽是天上的景象,实际上是词人七夕仰视星空时的所见所思。
D.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到:“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本词的末两句与上面的诗句所抒发的情感是一致的。
2023-09-14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古诗词大全-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鹊桥仙》诗篇全解 课内练透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4. 下列对这首秦观《鹊桥仙》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两句点出了织女会牛郎时的情景,“弄”和“传”字运用比喻手法,云霞为他们的相会感到高兴,流星为他们传递着离愁别恨。
B.“柔情似水”,“似水”照应前面的“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将两位主人公的万般柔情比作银河之水,既深且长。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词的结句,是本词的主旨句,写出了主人翁的心愿,也是对他们的深情慰勉,表达了作者的爱情观。
D.就全篇而言,这首写神话故事的词,句句是天上,句句写双星,而又句句写人间,句句写人情,天人合一,成为千古抒情绝唱。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5. 下列对本课《鹊桥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个精妙的比喻写尽牛郎、织女的相见之欢和离别之苦。
B.“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两句对男女主人公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振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C.本词的内容是歌咏牛郎、织女的神话。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
D.这首词主要运用叙事、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2023-09-14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古诗词大全-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鹊桥仙》诗篇全解 课内练透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6. 下列赏析《鹊桥仙(纤云弄巧)》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并不认为两人的聚少离多值得哀怨,时空阻隔反而增进了情感。
B.这首词借鹊桥相会的传说,歌咏深厚的友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C.飞星传恨,是说流星传递分别的愁苦;银汉就是银河。
D.“一相逢”和“无数”对举,歌颂真挚情感的圣洁与永恒。
2023-09-14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古诗词大全-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鹊桥仙》诗篇全解 课内练透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7. 下列对《鹊桥仙(纤云弄巧)》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
B.“迢迢”二字极言银河的辽阔,从而更加凸显了相思之苦;“暗度”二字紧扣一个“恨”字,让欢乐的相聚带上了一丝悲愁。
C.“忍顾鹊桥归路”一句,承上启下,既是“佳期”快乐的延续,又为下文的议论张本,使得本诗构思巧妙,浑然天成。
D.本词熔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人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哀乐感情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2023-09-14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古诗词大全-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鹊桥仙》诗篇全解 课内练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