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辽宁 高二 期中 2023-11-14 25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庄子尤为强调精神的自由,因此《庄子》开篇便是《逍遥游》。他生逢乱世,生活穷困潦倒,却洒脱地鄙弃权势名利,坚拒楚相之职,竭力保持独立的人格和内心的自由。在他看来,顺从天道,自然而为,不为物累,方能旷达处世,泰然逍遥。所以《庄子·逍遥游》里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即顺应自然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游于无穷的境域,便无须依赖外物。 然而,世人总有“机心”,心为俗物所羁绊,便难以达到真正的逍遥自由。 如《庄子·养生主》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在庄子看来,以有限的生命去追寻无穷的知识和利益,也是一种“机心”,这恰恰是为利益所累。 如何能“不物于物”,达到逍遥的境界?庄子提出了“心斋”这样一种返璞归真的人生修行方式,即去除求名斗智的心念,消除由生理激起的贪欲,使心境达于空明之境。具体怎么才能返璞归真,庄子又强调,“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即当做到不为人工而毁灭天然,不为世故而毁灭性命,不为贪得而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去。

与逍遥的心态相辅相成的是齐物论。齐物论包括齐物之论、齐同物论,以及齐物我等层面,希望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庄子·齐物论》言:“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在庄子看来,成心,即成见,是引发是非争执的原因。但是各派所见,其实只是一家之偏见,是非曲直其实并没有共同的标准。 同时,万物相齐,地位平等。庄子认为世间万物本无美丑、高低、大小、尊卑之别,“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即一切事物无所谓完成与毁坏,其实都复归一个整体,所有分别都是人们刻意区分出来的。 因此,庄子强调“丧我”,即去除成见、打破自我中心。在他看来,圣人便不执着于是非争论,而依顺自然均衡之理,亦能以平等的心态看待世间万物之别。对待是非观念、万事万物如此,对待国与国之间的相处亦如此。 同样,死生亦是自然的规律,能做到“相忘以生,无所终穷”,方是超然于物外。 因此,庄子妻子去世后,庄子不仅不悲伤,反而鼓盆而歌。看似不近人情,实则坦然面对、顺从生老病死之定律。正如他所强调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任其自然。

(摘编自孙欣《〈庄子〉:旷达逍遥,天人合一》)

材料二:

《庄子》文本,虽也运用矛盾对立的逻辑思辨说理,如“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齐物论》)之类,且这种说理方法直接影响了汉晋佛经翻译,但其基本特点则是寓哲理于形象描述之中,创造了一个充满童真的文本世界。

《庄子》文本创造了几个世界:一是恢诡的现象世界。庄子笔下的现象并非客观世界的描述,而是主观认知的呈现。如《秋水》中,河伯见秋水时至,百川灌河,认为天下之美尽在于己而洋洋自得;直至顺流东行,到达北海,向东而视,浑灏无涯,顿时黯然失色,于是望洋向若而叹,引出反躬自省的冷静说理。其说理路径,以神话人物为叙事核心,通过恢宏奇诡的现象描述,在宇宙规律上揭示“道”,在生命意义上揭示“真”,强调“达于理”“明于权”而进乎“道”,“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而回归生命本真。在《庄子》文本中,现象世界永远只是作为认知对象而存在。

二是缪悠的神人世界。庄子创造了种种不同人物,如“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道,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天下》),但是“凡此四名,一人耳,所自言之异”(郭象注),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基本一致,皆非世间至善至德、智行超卓的圣人,而是超越时空、绝灭烟火的世外神人。《逍遥游》为了说明唯有消解“有待”,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人生境界,才能真正获得自由逍遥,特别虚拟了一个藐姑射山上的神人世界。神人也,虽“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恍如人间美女,冰清玉洁,轻盈柔美,但“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逍遥方外与种种“有待”的方内现象形成鲜明对比。通过缪悠的神人描述,凸显顺乎自然、超绝现实以游乎无穷的“无待”逍遥之境。

三是虚拟的历史世界。庄子笔下的历史并非历史真实的叙说,而是将人物、事件悬置于虚拟的历史情境中,蕴涵特殊的哲学意义。《德充符》通过虚构发生于刖足者王骀、申屠嘉、叔山无趾与孔子、子产之间的系列故事,说明身残者遗形弃智,道德充实,恪守本心,体证大道,而健全者则心系形骸,意存荣辱,鄙吝多欲,丧失本心。在虚构的历史世界中,通过精神与形体的错位对比,强调“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凸显内在生命的充实圆满。 雨果《巴黎圣母院》所塑造的卡西莫多就闪烁着王骀之流的身影,或许正是庄学的文学表达。

《庄子》说理,几乎都是以虚构情节、人物对话为桥接手段,通过想象、象征、夸饰、奇诡的叙事方式,“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天下》)的叙事风格,浸染喜剧色调的完整自足的叙事情境,构筑文本的童真世界。

(摘编自刘运好《论〈庄子〉文本的“童真”》,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认为,“以有涯随无涯”,这是危险的事情,是心为俗物所羁绊的表现,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
B.《庄子》文本注重艺术世界的形象化,也有矛盾对立的逻辑思辨说理,而且这种说理方法对汉晋佛经翻译产生了影响。
C.庄子认为,圣人没有所谓的是与非的观念,而依顺自然均衡之理,能够用平等的心态看待世间万物的差别。
D.《庄子》中的历史故事并不是真实的,庄子把故事置放在虚构的历史情境之中,使其蕴涵特殊的哲学意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追求逍遥游的境界,可以给现代社会的人们以人格独立和追求精神自由的启示。
B.庄子强调“丧我”,启示人们,看待事物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有时候要忘掉自我。
C.《逍遥游》中的神人“游乎四海之外”,终于摆脱了“有待”,获得自由逍遥的境界。
D.雨果《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形象脱胎于《庄子》中王骀、申屠嘉、叔山无趾等故事。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1段先提出“庄子尤为强调精神的自由”观点,接着引用《庄子·逍遥游》和《庄子·养生主》内容进行分析。
B.材料二第2段以《秋水》中神话人物的叙述为例,证明庄子笔下的现象并非客观世界的描述,而是主观认知的呈现。
C.材料一第2段先提出“与逍遥的心态相辅相成的是齐物论”观点,接着分别阐释了齐物之论、齐同物论,以及齐物我等概念。
D.材料二第3段引用了《天下》中的话、郭象的注解和《逍遥游》中的话,阐释了庄子神人世界的内涵与意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请分别解释材料一中“心斋”和材料二中“无待”的含义。
5.请简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马格比的小堂倌

【英】狄更斯

我是马格比的小堂倌,这就是我的身份。

你不明白我的意思吗?多么可怜!但我想你明白,你应当明白。瞧这儿,我是马格比车站饮食店的伙计,我们最大的骄傲便是从没让一个人吃饱过肚子。

这是个快活的场所!真的,我们是马格比的模范餐室。我本人原来对顾客也客客气气,但我们的老板娘一下子把我改造好了。

这真是个逍遥自在的地方!我认为,我们饮食业在整个铁路线上,是唯一真正享有独立自主地位的。只有在勇敢之岛和自由之土(当然,我这是指我们大不列颠),饮食业才合乎养生之道,对顾客的口腹之欲发挥了如此显著的节制作用。 有一个彬彬有礼的外国人,摘下帽子,要求我们的老板娘和女士们给他“一小杯白兰地”,她们只是透过他望着他背后的铁路,毫无反应,他只得亲自动手,大概这是他本国的习惯,这可不得了,我们的老板娘顿时怒火直冒,来不及搽发蜡,便竖起眼睛,劈手夺下了盛酒器,喊道:“放下! 不准自己动手!”外国人吓得脸色发白,耸起肩膀惊呼道:“我的天!这是怎么回事?”我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些外国佬,我们的老板娘才想上法国实地考察,看看那些吃青蛙的家伙怎么经营饮食业,好做个比较,明确认识到勇敢之岛和自由之土的饮食业如何出类拔萃。我们几个女招待,喷夫小姐、吹夫小姐和嗤夫太太,一致表示反对,因为正如她们每人说的,尽人皆知,除了英国,没有一个国家精通做生意的门槛。既然如此,何必自找麻烦,要证明业已证明的真理?然而老板娘固执己见,不听劝告,买了一张船票,动身走了。

斯尼夫是嗤夫太太的丈夫,是我们店里一名无足轻重的正式职工。 有时我们忙得不可开交,便让他拿着开塞钻站在柜台后面;但是只要应付得了,从不请他帮忙,因为他对顾客低声下气,实在叫人受不了。几个女招待对他很不客气,看到他低声下气讨好顾客,把食物递给他们,便把东西从他手上拍掉;看到他卑躬屈节打算回答顾客的问题,便把他的话打断,不让他往下说。这样,她们弄得他老是眼泪汪汪的,仿佛他没有把芥末撒进三明治,却撒进了自己的眼睛。

我们的老板娘出国考察期间,店务便由嗤夫太太负责。她常把顾客弄得哭笑不得,真是妙不可言!

老板娘回来了,据说,带回了不少骇人听闻的信息,她宣布,在一星期中生意最清淡的时刻,在梳洗室报告她出国考察的见闻。

梳洗室布置得庄严肃穆。 两个学员用花在墙上布置了三组花纹,一组的文字是:“英国永远不向外国学习!”另一组是:“不让顾客得逞!”还有一组是:“这是我们饮食业的大宪章。”整个设计华丽美观,可以与舒坦的心情互相媲美。

老板娘登上了庄严的讲台,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喷夫小姐和吹夫小姐坐在她的脚边。她们后面,一般人不易看到的地方,是一位小堂倌,那便是在下。

老板娘板着脸,向周围扫视了一眼,问道:“斯尼夫在哪里?”

嗤夫太太当即答道:“我想最好还是别让他参加。他是一头蠢驴。”

老板娘赞同道:“他的确是一头蠢驴。但正因为这样,不是更加应该对他加强教育吗?”嗤夫太太说道:“可惜什么教育对他也不起作用。”

但老板娘自有主张:“以西结,叫他进来。”

我把他叫了进来。这家伙垂头丧气的,一进屋便遭到了众人的呵斥,因为他仍随身带着开塞钻。他辩解说这是“习惯力量”。

“力量!”嗤夫太太道,“我的天,请你别再谈什么力量。听着!站在这儿别动,把背靠在墙上。”老板娘开始道:“我本来不打算讲那些令人作呕的见闻,但我还是决定谈一下,因为我相信,这能使你们更加坚定不移地行使你们在一个宪政国家中的权力,更加忠于我们的格言。”

那些学员,作为格言的制造者,当即响应道:“对,对,说得对!”斯尼夫刚为参加这大合唱表现了一点意向,所有的眉毛已向他皱了起来,吓得他只好半途而废。

老板娘接着道:“法国人的卑贱无耻,从他们饮食业中奉承顾客的风气看来,已相等于拿破仑臭名远扬的任何卑鄙行径了。”

“信不信由你们,但我得告诉你们,当我踏上,”说到这里,她狠狠瞪了斯尼夫一眼,“那个大逆不道的国土后,我立即给领进了一家饮食店,那里——我毫不夸张——出售的食物是真正可以吃的食物!”

大家喊道:“可耻!”只有斯尼夫没有作声,却用安抚的手在揉他的肚子。

老板娘继续补充道:“我要求你们以最大的愤怒注意我的话:他们对顾客服务周到,不,简直可以说彬彬有礼!”

我和女招待们无一例外,一致发出了愤怒的狂叫。

骚动的会场突然安静了。原来,讨好顾客的天性使斯尼夫再也忍耐不住,在头顶上挥舞着开塞钻,奔出了屋子。

你如果到马格比车站附近饮食店来,你假装不认识我,我会把右手的大拇指伸到肩上,向你指出哪位是我们的老板娘,哪位是喷夫小姐,哪位是吹夫小姐,哪位是嗤夫太太。但是你再也见不到斯尼夫了,因为那天夜里他就失踪了。 他是遇难了,还是给撕成碎块抛弃了,这我说不清楚,我只知道他的开塞钻作为他一味奉承顾客的罪证,依然留在店里。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对付这些外国佬”,这是老板娘上法国考察的目的,因为她对外国人一声大喊,且动手夺下盛酒器,吓到了外国人后,事后有了自我反省。
B.嗤夫太太十分看不起自己的丈夫,称呼他为“一头蠢驴”,不愿意让他参加老板娘组织的报告出国考察的见闻的大会。
C.“我”是马格比的小堂倌,原本有自己的主张,但慑于淫威而屈从于老板娘,代表着英国社会中具有奴性特征、不敢反抗的人。
D.“开塞钻”最后依然留在店里,暗示了英国这种荒诞的观念最终会被历史扫进垃圾堆,而以“开塞钻”为典型的服务意识迟早会到来。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进行叙述,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同时“我”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人物,推动情节的发展。
B.“所有的眉毛已向他皱了起来”,这一细节反映了喷夫小姐、吹夫小姐和嗤夫太太完全听从于老板娘,一致反对斯尼夫的不同意见。
C.小说通过对老板娘的语言、神态和心理的精彩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傲慢、自大的心态,讽刺了当时的英国统治阶层。
D.“我说不清楚”,这是小说结尾对于斯尼夫结局的安排,表明了“我”对斯尼夫不幸命运是存疑的,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8.你是如何认识小说中斯尼夫这一形象的?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提出一个关键词:讽刺艺术,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宋牼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

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 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说之将何如?”

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君,为人子者怀利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 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何必曰利?”

(节选自《孟子·告子下》)

材料二: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 此所谓乱也。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 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节选自《墨子·兼爱》)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先生以利A说B秦楚之王C秦楚之王悦D于利E以罢F三军之师G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H于利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之,动词,往,去,与《陈涉世家》中“辍耕之垄上”的“之”意思相同。
B.其,代词,他的,与《烛之武退秦师》“吾其还也”中的“其”意思相同。
C.以,连词,来,与《出师表》中“以塞忠谏之路也”的“以”意思不同。
D.家,古代大夫所统治的政治区域,与《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君与家君期曰”的“家”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牼要去楚国调解秦楚构兵的矛盾,当宋牼告诉孟子将以“利”劝说时,孟子对其止兵之志给予了肯定,而对其手段提出了批评。
B.孟子认为,人不应该有追求利益之心,如果大臣、儿子、弟弟怀着利益之心去侍奉他的君主、父亲、哥哥,那么就会抛弃仁义。
C.墨子认为,天下混乱的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臣与子不孝敬君和父,就会损害对方以自利,君和父不爱臣和子,也会损害对方以自利。
D.墨子认为,大夫、诸侯相互侵扰别的家族和封国,原因是彼此不相爱,都是只爱自己的家族和国家,而侵扰别的家族和国家以利自己的家族和国家。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14.材料一中,孟子为什么反对宋牼用“利”来止战?
2023-11-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次韵宋懋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都人盛观翰林公出遨

黄庭坚

金狨系马晓莺边,不比春江上水船。

人语车声喧法曲,花光楼影倒晴天。

人间化鹤三千岁,海上看羊十九年。

还作遨头惊俗眼,风流文物属苏仙。

【注】①宋肇,字林宗,是苏轼和黄庭坚的好友。当时苏轼刚被提拔到翰林院担任中书舍人,大家都来庆祝,黄庭坚也赋诗抒怀。②《神仙传》记载:苏仙公名耽,汉文帝时得道成仙,后又化鹤返归故乡。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狨”,指狨皮制成的鞍垫,因为狨毛长而金黄,诗人借此表达翰林公显赫的身份。
B.古人用下水船比喻才思敏捷,“不比春江上水船”反其意,自嘲能力低下、反应迟钝。
C.颔联描写车来人往、欢声笑语、法曲高奏的热闹场面和万紫千红、碧水楼台的祥和景象。
D.尾联用“遨头”“苏仙”,高度评价了苏轼在文坛的地位,也表明了苏轼对文物的爱好。
16.黄庭坚诗风奇崛,请以颈联为例具体赏析其语言风格。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名校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报任安书》中,作者收集历史旧闻,反复考察历史事实,创作《史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古典诗词中,中国文人多用“扁舟”或“舟”的意象来承载自己向往自由、渴望回归自然、淡泊世事的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长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在中国历史上是 A 的,①在人类文明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②但是我们党领导的红军能够一路走下来,③就是因为他们要救中国于危难之时,救民众于水火之中。④他们有了高于天的革命理想,⑤在长征路上,他们没有从极度的困难低头。⑥他们不怕任何艰难险阻,⑦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⑧硬是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击退了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⑨臣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⑩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地。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 B ,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胜利完成了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亚洲运动会承载着亚洲人民对和平、团结、包容的美好向往。开幕式上,亚洲各国家和地区的地标性建筑共同呈现,构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亚洲画卷;“同呼吸同感受同梦想,同爱同在同分享”的歌词振奋人心,传达“亚洲一家携手同行”的美好愿望;全场齐声吟出张九龄的千古名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只要以亚运会为名、以体育为媒,就一定能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为推动构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数字烟花、裸眼3D时效、数实融合点火……,展现杭州作为未来之城、科技之城的独特魅力。本届亚运会首次将3D双威亚技术应用于大型运动场,成就了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打造了史上首个“数实融合”点火仪式,由“数字火炬手”与现场最后一棒火炬手汪顺共同点燃主火炬塔。,不仅带给人们全新的亚运体验,更是对“绿色、智能、节俭、文明”办赛理念的生动践行,展现中国致力于绿色低碳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

20.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推断存在问题,请具体说明。
21.针对材料中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写出你的看法,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3. 阅读下面的漫画和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今社会快速变化,人们为工作废寝忘食,为生计奔走四方,但不能忘了人间真情。不要在遥远的距离中割断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遗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

以上漫画和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11-23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6-90.65外国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墨子(约前468-前376)  《墨子》  孟子(前372-前289)  《孟子》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黄庭坚(1045-1105)  酬和类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94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19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20-220.65修辞手法  情境补写  逻辑问题表达题组
六、作文
230.4青年成长  人生感悟  图画式材料  情感世界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