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福建 高三 期中 2023-12-03 16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印,“信也”。“印章”作为从古至今的一种仪式化凭信,代表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诚实守信的优秀美德。

中国“印信”纵贯千年,至少在殷商甲骨文时代,就有了完备的“印信”。春秋时期,印章主要应用于器物上,一些陶斗、陶缸、陶缶上会有拓印的文字,主要功能就是凭信,证明器物的出处——作者和作坊。首先这是一种责任担当,等于现在的质保保证,第二可以防伪,第三是表归属,这就是“物勒工名”。“勒”可以理解成刻的意思,“物”就是器物。

“物勒工名”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手工业生产管理模式的具体反映。首提“物勒工名”质量负责制的人是秦国宰相吕不韦。他一直琢磨如何才能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监督,后来想到“物勒工名”,该制度率先在秦国实行。国家于每年十月份“工师效工,陈祭器……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对各郡、县工业产品进行质量抽验。其还将各郡、县制造工业产品用的衡器、容器等由。“大工尹”统一年审,不符合标准的不得使用,以保证产品质量“功致”。

到了唐朝,在承袭前代“物勒工名”制度的基础上,政府对该制度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一方面,政府为了确保官营手工业技术领域后继有人,对手工业实行工匠征集制度,为工匠设立“匠籍”,子弟要世袭匠籍。另一方面,政府把“物勒工名”制度和工匠的培养考核结合起来。由此,唐代涌现出了一批技艺精湛的工匠或工匠家族。如曾参与建造昭陵、翠微宫、玉华宫等大型工程的阎立德,便是唐代杰出的建筑工程师。

对历史学家来说,《吕氏春秋》对“物勒工名”的记录,透露出了秦国军事工业的管理机密。专家推断,秦国的军工管理制度分为四级,从相邦、工师、丞到一个个工匠,层层负责,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责任人。1974年,秦始皇兵马俑现世,考古专家在俑坑中的兵器上也发现了工匠的名字。

可以说,除了表归属之外,“物勒工名”更是一种社会文明和道德自觉的体现,是“信”的强化与直接表达,也是社会秩序日益严整、规范的证明。

(摘编自卢昱《“印”证千年》,有删改)

材料二:

大量刻画着工匠名字的出土文物说明“物勒工名”这一制度起源很早,源远流长。它之所以产生并长期延续,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周平王迁都后,原有的统治秩序被打破,国家间的竞争和对抗不断升级,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战争频繁,诸多诸侯国在战争中灰飞烟灭。《管子·兵法》指出“器械巧,则伐而不费”,说明在冷兵器时代,武器装备的质量对战争的胜负影响极大。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形势,各国都纷纷提升了对武器装备的质量要求,“物勒工名”的责任追究制度便应运而生了。因而我们注意到,这一时期勒名的多为戈、矛等战争利器。另一方面,在古代社会,官营手工业产品多提供给统治集享用,“犀象珠玉,……石山隐饰,金银错镂;穷极丽靡;转相夸咤”(《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这些物品对质量的要求自然很高。统治集团积极助推“物勒工名”制度也是为了满足其自身奢侈生活的需求。

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发展迅速,技术更为复杂、成熟,同时新的生产部门不断涌现,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考工记》记述了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刮磨、陶瓷等六大类工种,反映出当时中国所达到的科技及工艺水平。越来越细致的社会分工,让生产技术日益专业化,一件产品的完成需要多个工种的配合,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便会影响整个产品的质量。这就需要一种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在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有效地进行追责,在这种形势下,“物勒工名”制度的产生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技术精湛的私营手工业者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纷纷借鉴官营手工业“物勒工名”的做法,主动在商品上刻下自己的名号,来标识和推销自己的产品,这便成为商标的雏形。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民间陶器上便出现了“咸完里奢”“咸沙里突”的字样。这些手工业者在陶器上刻上自己的住处和名字,以与他人区别开来,目的在于彰显自己精湛的制作技术。到了宋朝,便形成了产品的品牌和商标。后来一些品牌成为百年老字号,出现了如“张小泉”剪刀、“王麻子”刀剪、洛阳老城的“济世堂李占标膏药”等著名的品牌,这些名称本身成为产品质量过硬的符号象征。

自古以来,我国先民就注重追求工匠精神,如《礼记》云“差若毫厘,谬以千里”,《考工记》指出,“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传统的工匠精神主要包括精益求精、敬业专一、诚实守信等内容。“物勒工名”制度对传统工匠精神的形成和传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庄华峰《“物勒工名”与传统工匠精神传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印章”在春秋时期主要应用于器物,它凝聚着中华历史与文化之美,代表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美德。
B.“功致”意为精巧细致,指在器物的生产制作过程中追求奢丽华侈,必以功力密致为上的质量标准。
C.“物勒工名”是一种要求在产品上刻上生产者姓名等类相关信息,保证产品质量的手工业管理制度。
D.“物勒工名”制度是推动以敬业专精、诚实守信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工匠精神形成与传承的重要因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虽然都涉及了“物勒工名”产生的原因,但是两则材料在所论述内容上却各有侧重。
B.统治集团为满足自身奢侈生活需求,对物品质量具有很高要求,有力地推动“物勒工名”制度发展。
C.“物勒工名”制度是秦王朝藉以提高武器装备质量,最终战胜其它诸侯国一统天下极为重要的保障。
D.“物勒工名”制度带有监督追责等意识,它裹挟着私营手工业者紧跟潮流,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工律》,“公甲兵各以其官名刻久之,其不可刻久者,以丹若髹书之。其(假)百姓甲兵,必書其久,受之以久。”
B.《新唐书·百官志》:“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之工,随火想二年;……岁终以监试之,皆物勒工名。”
C.宋代铸镜中心湖州生产的铜镜上常常有诸如“湖州石家法炼青铜照子”“湖州李家炼铜照子”之类的字铭。
D.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态山,刻石勒功而还。
4.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物勒工名”制度产生并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
5.李斌在《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中说:“工匠精神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时任国家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工会全国代表大会上说,“中国制造”要尽早变为“中国精造”。当代中国如何推动“中国制造”成为“中国精造”?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石碣[注1]

茅盾

玉臂匠金大坚还没刻完半个字,忽地又是扑嗤一声的笑起来,抬头望他的秘密工作中的伙伴。

“金二哥,又笑,怎的?”

靠在太师椅上慢慢地摸胡子的圣手书生萧让轻声说。胡子,原来只有稀落落的几根,又很短,然而只要左手空闲着,萧让就总得去摸。

“萧大哥,你真是活像智多星吴用了!再过几天,我就管你叫智多星罢!”

玉臂匠金大坚简直的放下了刻字刀,双手按在石碣上呵呵大笑起来。

萧让得意地摇着头,随即把脸色放得更庄严:

“我说,金二哥,怨不得,吴军师,那样叮嘱我来。你只是心直口快!”

玉臂匠呆了一下,他收起了笑容,拿过刻字刀,低着头便又干他的一点一画的工作。

“慢着,金二哥,刚才,你又笑,到底为的甚么?”

“想到你和我躲在这里干这个,就要笑。”

“你真是!”萧让顿一顿。“呵,金二哥,不应该笑。我们这,是非同小可的大事,是水泊里的机密呀:全伙儿,一百单八位弟兄,就只有,你,我,吴军师,参预这机密。”

从工作中再抬起头来的金大坚本已有一句话冲到口边:正因为恁地,更加逗的人要笑呵!可是望见萧让的那样庄重的脸色,便不好说出来,只撮起嘴唇做了一个怪相,算是百分之几的抗议。

这也瞒不过精明的萧让。料到这玉臂匠还有几分不了解吴军师的“策略”的奥妙,他萧让便觉得很有再切实叮嘱一番的必要。

然而要把吴用的“策略”解释明白也颇困难,他偷眼看他的伙伴,刀尖落在石头上发出“滋拉,滋拉”的声音,仿佛是金大坚的暗笑;然而金大坚当真并没笑,他在那里认真地工作。

这使得萧让心里略略安定一点。毕竟这位老朋友还可靠。摸着稀落落的几根短胡子,萧让再把军师吴用嘱咐过的话语想了一遍,然后轻声儿慢慢儿说:

“金二哥,你看,玉麒麟比宋大哥如何?”

“都是江湖上闻名的好汉呵!”

玉臂匠头也不抬的回答了。

“哦——金二哥;好歹,总有个,高下罢?”

只有急促的刀尖落在石面上的剥落剥落的声音代替了回答。

“众多兄弟,都说,玉麒麟,仗义疏财,一身好武艺,心地又直爽;宋大哥兀自佩服。金二哥,看来遮莫是玉麒麟强些罢。”

金大坚深觉得诧异,自己不是屡次承蒙他告诫莫要臧否水泊内的大头领么?今儿他自己亦犯了规么?和他的刻字技术同样地古朴的金大坚的心,忍不住暗笑;老没有机会发泄的几句话便脱口冲出来了:

“人总是成群打伙的。和卢员外亲近的一伙儿自然说卢员外好哪。”

“不,不,不!金二哥,是和卢员外出身相仿佛的人,才都说卢员外好。”

玉臂匠不很了解似的定睛瞅着萧让。

“金二哥,你总知道,我们一百单八人,不是一样的出身呀。如像白胜兄弟,他原是破落户泼皮;阮氏三兄弟,石碣村的渔民;孙二娘开黑店,公孙军师是游方道士,李俊、张横,做水面上的勾当:这算是一伙儿。五虎将的关胜、呼延绰,他们,原是朝廷命官,派来打梁山的;便是卢员外自己,先前何尝不是跟我们作对的?所以这是又一伙了。金二哥,现在,你该明白吴军师的妙计了罢?”

有这石碣,两伙人便会合成一伙儿么?这样的意思也曾在金大坚心中一动。但是不失自知之明的他素来知道自己的嘴巴不济事,所以还是不出声,只睒着眼睛,用半个脸笑。

突然萧让站起来,踅到房门口,在门缝里张望了一会儿,然后又回到金大坚身边,满脸庄重气象,凑着金大坚的耳朵急促地轻轻地说:

“二哥,俺水泊里这两伙人,心思也不一样。二哥,依你说,该是谁来做山寨之主?”

“哦!原来却是恁地!何不依了黑旋风的说法,爽爽快快排定了座位,却又来这套把戏,这石碣,害得俺像是做了私事,当着众兄弟面前,心里怪难受!”

玉臂匠再也忍不住了,当的一下,把刻字刀掷在石碣上,大声叫将起来。这一爆发,真是圣手书生萧让所不料的。他往后退了一步,学着军师吴用的神气,只管摸胡子。

“二哥,话虽如此说;事情,却不能如此办。也须叫人人心服呀。总得再找出些‘天意’来。这便是吴军师的神算妙计!”

“天意!天意渺茫,就叫我们来替‘天’行意?”

萧让沉吟着踱方步。他时时把眼光往金大坚身上溜,没有什么异样。滋拉滋拉地又在那里刻字,一条好臂膊上的肌肉突起来像是些榾柮儿。

总算放下一半心,萧让再回到太师椅上时,猛听得金大坚又掷过来一个怪问题:

“旁的不管,只是,萧大哥,我们算是哪一伙?”

萧让愕然了。军师吴用从来不曾和他谈到这个。仓卒间他搬不出吴用的话语来应付。很想说是属于宋大哥那一伙,可是又觉得碍口。

看见萧让也有对答不来的时候,金大坚却呵呵笑了。这笑像是一瓢冷水,浇得圣手书生毛发直竖。

“我们,——我,既不是赵官儿的什么将军,教练,教头,也不曾偷鸡摸狗,开黑店,大江心里请客官吃板刀面。我们是靠手艺过活的。我刻东岳庙的神碑,也刻这替天行道的石碣。就是这们一回事。提起什么天呀道呀地呀,倒是怪羞人呢!”

仿佛抖落了一口袋子的金钱似的,金大坚自己也不很相信竟会这样地滔滔发议论。他的拿着刻字刀的右手突在空中划一个圆圈,又兴奋地加了几句:

“看来我们水泊里最厉害的家伙还是各人的私情——你称之为各人的出身;我们替‘天’行的就是这个‘道’呢!”

萧让楞着眼睛,只能摸胡子。直到金大坚的刀尖和石头相触的声音再鼓动他的耳膜时,他这才醒过来似的率然问:

“是机密呢!金二哥?”

“我当作从前给人家私刻关防[注2]一样,决不走漏半个字!”

                                                                                                                                                 (有删改)

[注1]本文是茅盾对《水浒传》的再创作,1930年发表在《小说月报》上。《水浒传》在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中描述,梁山泊英雄聚义后举办醮事,突然天门中开降下石碣,石碣上有“替天行道”字样及一百零八位好汉的座次。[注2]关防:旧时政府机关或军队用的印信。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撮起嘴唇做了一个怪相”,表现了金大坚对刻石碣这件事的抵触心态,他在内心深处不认同萧让所说的策略。
B.萧让对金大坚的说辞,归根结底来自吴用,吴用虽然没有出现在现场,却在实际上主导着刻石碣这一件大事。
C.萧让解释吴用的策略时,从说话“慢慢儿”到“急促地”,后来“沉吟着踱方步”,显现出萧让内心的矛盾纠结。
D.金大坚对官员出身和绿林出身的好汉都不认同,因而对刻石碣就能使两伙人“合成一伙儿”的做法深感怀疑。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截取玉臂匠金大坚和圣手书生萧让秘刻石碣这一场景,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
B.反复出现“刀尖落在石面上的声音”,刻画出金大坚对问题有所认识且明哲保身的形象。
C.小说以萧让的视角进行叙述,通过萧让的所见所思所感完成对“石碣”作用和意义的揭示。
D.小说叙事简洁,情节貌似简单,但在人物交谈中呈现了复杂错综的内容,引发读者思考。
8.金大坚的“笑”贯穿整个谈话过程,但“笑”这个表情所蕴含的感情却随着谈话不断发生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9.对于历史小说创作,茅盾认为“应当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所可能产生的人和事”“应当符合于这个历史人物的性格发展的逻辑”,但同时又应“不为古事所拘,驰骋其想像吹进些现代的气息”。请结合文本对茅盾这一创作理念阐述自己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不能皆是,时人不知难;或是,而意沉难见,时人不知问。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世之学者,不能知也。

孔子笑子游之弦歌,子游引前言以孔子。自今案《论语》之文孔子之言多若笑弦歌之辞弟子寡若子游之难故孔子之言遂结不解。以七十子不能难,世之儒生,不能实道是非也。

凡学问之法,不惟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问难之道,非必对圣人及生时也。世之解说说人者,非必须圣人教告,乃敢言也。苟有不晓解之问,[追]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谓问孔子之言,难其不解之文,世间弘才大知生,能答问解难之人,必将贤吾世间难问之言是非。

——节选东汉王充《论衡·问孔篇》

材料二: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节选清刘开《问说》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自今A案《论语》之文B孔子之言多C若笑弦歌之辞D弟子寡E若子F游之难G故孔子之言遂H结不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学:亦称儒家学说,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自汉朝汉武帝时期起,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文中与“圣贤、学者”相对,是指世间的儒生学者。
B.距:抗拒,反驳;与《鸿门宴》中“距关,毋内诸侯”中的“距”用法和词义相同。
C.致:招致,取得;与《过秦论》中的“以致天下之士”,词义相同。
D.放心:放纵散漫的心。与现代汉语中的“放心”词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上的儒生学者,认为圣贤说的都没有错,喜欢迷信老师和古人,专心致志地讲述和学习。
B.做学问,无关才能,难在敢反问追问老师核实道理,确定是非。世人肯定通过责难追问讲清是非的做法。
C.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有学习才会有疑问,有疑问才能增广学识。
D.作者引用“就有道而正”“好问则裕”等来证明“问”的必要,从中看出“问”是进德修业的重要一环。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不能皆是,时人不知难;或是。而意沉难见,时人不知问。
(2)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
14.两则材料都阐明了学习之道,但又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其异同。
2023-12-03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彭民望

李东阳

斫地哀歌兴未阑,归来长铗尚须弹

秋风布褐夜犹短,夜雨江湖梦亦寒。

木叶下时惊岁晚,人情阅尽见交难。

长安旅食淹留地,惭愧先生苜蓿盘

【注】①彭民望,名泽,湖南攸县人,景泰间举人,曾任顺天通判,后失意归乡。他是当时著名诗人,尤长于七律。还乡后,生计艰难,李东阳闻知,写了此诗。②斫(zhuó)地哀歌:语出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斫:本义为大锄,引申为砍。阑:残,尽。③“归来”句:《战国策·齐策四》载,冯谖为孟尝君食客,左右贱之,他倚柱弹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后用为怀才不遇而思归的典故。铗(jiá),长剑。④苜蓿(mù xu)盘:唐时薛令之居冷宫生活清淡,吃的菜盘中只有苜蓿,饥寒难忍。后用此典形容小官、塾师生活清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借用杜诗句意与冯谖弹铗之典,如急雨飙风,拔地而起,气势磅礴,发端气魄宏大,表达一种积极乐观的豪情。
B.颔联对偶极工,把气候之寒冷与人之孤寒融合在一起,又用“犹”“亦”两个虚字加重语气,使全联融入深沉的情中。
C.颈联景中有情,情中见景,设身处地,写所见所思,在秋风落叶纷飞中,悲从中来。
D.尾联语调低沉,喟叹人情。自己为了生计仍然淹滞京城,借用“苜蓿盘”之典,写自己的清贫。
16.古人说诗能移情夺志,彭民望收到这首诗读后潸然泪下,为之悲歌数十遍不休,结合本诗内容情感,简析彭民望为何读后悲歌数十遍不休。
2023-12-03更新 | 28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在《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坚定不移精神的一种概括。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宋武帝刘裕在战场上的声威气势,“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宋武帝刘义隆在战场上的狼狈之态。
(3)“扁舟”作为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之一,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更是其追求自由、隐居的媒介,它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1-27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就植物而言,太古代与元古代,属于菌类和藻类的时代,之后的古生代,属于蕨类和裸子植物的时代,再之后的中生代,。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不开花植物,后者是开花植物。被子植物的诞生,具有伟大的里程碑意义,在此之前,这个地球只有鸟语,从此以后,

。因为有科学家断言,荷花是侏罗纪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银杏一样,都属于未被冰川吞噬而幸存的孑遗植物代表。就是说,荷花成功地逃过了侏罗纪末日的那一场天劫,以被子植物活化石之姿抱香而来,一直鲜艳地摇曳到现在,让今天的人类依然能在池塘里看到花容楚楚

18.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3-12-03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运城盐湖,古称河东盐池,总面积达132平方公里,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它有4600多年的开采史,形成了(     )的人文盐田景观,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和重要历史价值。

盐湖的形成,是地球地质构造运动的结果。据地质学研究,运城盐湖初步形成于约65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时期。由于地壳运动,盐层与池水融合,慢慢形成了天然的盐湖。而每年地表径流和洪水流入,又为盐湖源源不断地补充着盐分,使盐湖成为(     )的矿产宝藏。

经历千百万个春秋的日晒与风蚀后,距今4000多年时,盐湖终于等到寻盐而来的中华上古先民。他们以此为据点,定居落户,繁衍生息,中华文明,由此兹始。唐尧、虞舜、夏禹分别围绕盐池附近的平阳(今临汾)、蒲坂(今永济)、安邑(今夏县)而定都,足见盐湖对于政权建立与百姓生活的重要性。

在盐湖4600多年开采史中,诞生了能集中体现盐湖产盐科技创造的垦畦浇晒产盐法。垦哇指在地面上开垦田畦,浇晒是把盐湖水引入畦地中晾晒生盐。盐田的畦地按照不同功能划分为区块:例如有些区块的畦地用于储存卤水;有些区块用于蒸发;有些区块用于结晶等。不仅这种分类大幅增加了盐湖的产量和质量,而且能使生产进程井然有序,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盐湖的蓬勃发展也为运城文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元明清之际,兴办书院之风很盛,除运学外曾先后兴办河东书院、正德书院、宏运书院,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一般的州、县(     )。

20.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1.下列句子中的“春秋”和文中加点的“春秋”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
B.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C.春秋无义战,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老人家,请教您春秋几何呀?”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23-12-03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历史的眼光,要远视,不应只局限于当下,而应从一个纵向的时间维度去分析、判断。新闻的眼光,要近视,需要与时代脉搏贴得更近一些、再近一些。

作为青年人,你觉得该以怎样的眼光看待身处其中的时代?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名句名篇默写
3
语言文字应用
4
作文主题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6-90.65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4论说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酬和类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190.65修辞手法  情境补写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表达题组
20-22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熟语(含成语)  词义选择+表达
六、作文
230.4青年成长  人生感悟  任务驱动型作文  理性思辨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