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天津 高一 期中 2023-12-03 7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及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百争流(gě)        (suí)          沧茫               寥廓
B.膏(zhǐ)             脚(bié)          腊烛               惦量
C.执(niù)             文(xí)            青衿               讪讪
D.笼(fán)             头(chàn)        往来        忸怩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部《红楼梦》,为什么能穿越历史的云河,传唱不衰?其中奥秘,全在于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感动自己,         世人。创作的过程,有         的痛苦,也有追求完美的幸福。         ,何止曹雪芹一人而已。一部《诗经》由远古的一滴繁露,淌成万世滥觞;一部《论语》被煲为心灵鸡汤,温暖一代又一代人;还有那唐诗宋词,繁花满树,蓊郁了一个王朝的后花园。

A.震撼        退变        求全责备B.震惊        蜕变        求全责备
C.震撼        蜕变        精益求精D.震惊        退变        精益求精
2023-12-03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B.各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窗口服务行业,都要制定各自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促进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敬业精神。
C.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厕所、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整治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
D.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语境,不但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而且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
2023-12-03更新 | 41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名校
4. 某同学在学习成语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查找资料写下了以下几个结论。以下文常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司马青衫”用来形容极度悲伤,出自《琵琶行》。作者白居易为唐代诗人,字乐天,曾倡导过“新乐府运动”。
B.“羽扇纶巾”,形容态度从容,出自《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苏轼为宋代文学家,字子瞻,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锲而不舍”现常比喻做事有恒心,有毅力,出自《劝学》。作者为春秋时期思想家荀子,他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D.“风华正茂”指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用来指年轻人,出自《沁园春·长沙》。作者为毛泽东,他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严肃的文学走向衰微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在各种非文学的领域发现了文学。它的身影已开始更多地出现在摄影、网络、手机短信之中。

网络文学、摄影文学、短信文学等的出现,再加上此前的电影文学、电视散文等,这些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文学借助于现代科技媒介走向了泛化。然而,对于文学的泛化,有人视之为洪水猛兽,大力进行围追堵截;有人视之为畏途,犹豫徘徊而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实,这些都大可不必,纵观文学发展的历史我们便可看到,文学的泛化是文学发展中的常见现象。

文学是一门艺术,是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文学的内容遵循着审美的要求,不断地向人生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从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从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中,寻找、发现和捕捉新的审美对象,从而形成了文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变异性。文学的审美属性使其始终都在寻找和表现新的对象和内容,这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文学形式为其新的载体。旧的文学样式因成熟而相对僵化,它会使文学对新的审美对象和内容的表达滞后。所以任何一种新的文学形态向被传统的审美观念视为非审美领域的方向的开拓,用发展的眼光看,都预示着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类型的开始。

但是,文学的泛化一般是指文学借助于其他媒介或形式来表现其审美属性的现象。审美属性是文学的基本含义,凡是不具备审美属性的都不能称为文学。因此,我们还得把文学的泛化与文学审美属性的弱化,甚至是去审美属性的非文学化区别开来。有人说,当前的文学走向了泛化,其理由便是文学的精神资源和思想穿透力贫乏,对人性的关注趋于淡化,很多闲适的、无关痛痒的文字充斥于各种文学期刊。然而,这些现象不能称为文学的泛化,只能说是某个时期某些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的弱化,也就是说这些作品不是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还有那些所谓的广告文学,它们虽然有时也有曲折的情节,而且引人入胜,但它们是不能被称为文学的。文学中的审美不带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它具有无功利性,即审美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的满足。也就是说,在文学活动中,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时候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但所谓的广告文学不是这样,它有直接的现实功利性,其所有的叙述和描写都是为了宣传和推销其产品,文学在这儿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广告利用文学的想象和描写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它本质上是对文学的去审美属性化,利用的不过是文学的外壳,因此,所谓的广告文学的出现,是不能归为文学的泛化之列的。相反,无论是摄影文学、网络文学还是短信文学,它们中的优秀作品都会呈现出一个审美形象的世界,都会蕴涵着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无论时代怎样变,无论文学借以栖身的媒介怎样变,文学总有一点不会变,那就是它的审美内核不会变。拥抱了审美,那才是真正拥抱了文学。

5.下列说法,属于对“文学的泛化”的含义的正确理解的一项是()
A.它是指在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严肃的文学走向衰微时而出现的摄影文学。
B.其中的优秀作品都会呈现出一个审美形象的世界,都会蕴涵着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C.它一般是指文学借助于其他媒介或形式来表现其审美属性的现象。
D.它是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
6.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的内容遵循着审美的要求,不断地向人生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从而形成了文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变异性。
B.当前有很多闲适的、无关痛痒的文字充斥于各种文学期刊,这是文学的泛化的表现。
C.文学的泛化与文学审美属性的弱化、去审美属性的非文学化都有区别。
D.审美属性是文学的基本含义,凡是不具备审美属性的都不能称为文学。
7.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文学、摄影文学、短信文学及电影文学等的出现,表明文学借助现代科技媒介走向了泛化。
B.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在文学活动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
C.广告文学有直接的现实功利性,文学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因此,广告文学的出现,是不能归为文学泛化之列的。
D.无论是摄影文学、网络文学还是短信文学,它们都会呈现出一个审美形象的世界,都会蕴涵着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