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滁州市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 高一 期中 2023-12-14 26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韩愈的师道思想对宋代以后儒学教育的发展和我国儒家师道传统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钱穆就提出:“宋学最先姿态,是偏重在教育的一种师道运动。这一运动,应该远溯到唐代之韩愈。”韩愈提出和坚守的“为师之道”是在“耻师”的社会风气、缺乏足够的外部引导与约束的条件下的自我道德建设,体现的是教师的文化使命与道德担当。考诸韩愈的师道思想,在强调“以德育德”的当下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韩愈所谓的“道”是相对于佛老而言的儒家之道,韩愈所谓的“师”则是相对于经师而言的传道之师。由是,“道”与“师”在此形成同构关系:一方面,“道需要通过儒师的论说传述,才能得以绵延不绝”(陆敏珍),教师成为道统传承的保证;另一方面,儒师需要维护“道”的神圣性,以保证社会身份的尊崇,儒学成为教师地位的背书。显然,“句读之师”不能承担起这样一种“师”“道”同构的重任,因此韩愈在重塑“师道”传统的过程中,赋予了教师更为深刻的“为师之道”。


师以传道的使命担当

《师说》开篇即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要自觉地把“传道”作为自身的文化使命和道德责任,将儒家的圣王之道传承下去。魏晋时期儒学衰微,除了有社会动荡的客观因素外,也因儒家学者在“家法师守”的过程中忽视对儒家文化本身的传承与创新。这样的人在韩愈看来,不过是“经师”,远远称不上“人师”。中国教育传统强调的“以文化人”,关键在于化,而不在于文。具体而言,“文”就是“古文,六艺经传”这些承载“道”的“业”,而非“道”本身。换言之,文是教育的载体,而不是教育的全部。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受业”,将传授给学生一些实用的文化知识视为教育任务的达成,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递人之为人的文化精神和道德精神。韩愈对“师道”的重塑,乃是树立起教师作为社会道德担纲者和传承者的身份地位,“师道尊严”无疑建立在对教师使命的高度张扬之上。

一方面,韩愈的师道思想为教师树立了道德身份,教师要以道自任。韩愈在儒家哲学上创立了道统说,并将自己纳入传承谱系,为教师的道德身份建构了合法性。这一师以载道、师以传道的谱系构建为后世所继承,成为我国师道传统的重要基础。

另一方面,韩愈的师道思想也要求教师要“敢于为师”,使“传道”成为道德自觉和行动自觉。韩愈本人即言:“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吃,死而后已。”敢为人师事实上也意味着教师要做到主动施教,把提高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作为自身的教育动机和教育责任。韩愈的士大夫身份促使他试图去重建儒家的社会伦理体系,以维护岌岌可危的李唐王朝,多次的贬谪并没有动摇他对孔孟之道的坚定信念,而仍然坚持基于教师身份的“舍则传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

首先,为师之人应当探究“道”的精神内涵。韩愈所创的“道统说”打破了师法、家法的儒家教师观,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够与原本的教诲合而为一,就可以是一位好老师”。这固然为从事教学的儒家学者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但从另一方面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能够向学生说明经典文本的含义之外,还需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向学生阐明经典文本所蕴含的“道”的人生指导意义。历史是流变不居的,教师如果没有能够基于儒家之道,赋予其现实的社会价值,那么教师及其所谓的“道”就可能被学生乃至社会所抛弃。换而言之,教师对于经典必须有所探究,只有对儒家精神进行充分的理解和创新,才能使学生信服,才称得上“人师”。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即在于此,探究精神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学识保障。

其次,为师之人应当参与“道”的社会表达。韩愈积极参与道德辩论,以儒家之道抨击佛老之道,认为“抑非好己胜也,好己之道胜也”。“若不胜,则无所为道。”师者之传道应当有“道”可传,如果只是抱残守缺、自视清高,没有积极表达自己对儒家经典的道德理解、对社会生活的道德理解,那么学生难免会被其他学说的社会表达所吸引,教师就会陷入无道可传、无生可教的困境。文章就是教师特有的道德表达形式,韩愈的“文以贯道”重道而不轻文,既强调通过文章来阐释对社会现状的道德理解,以此引起学生对教师和儒学的认同,又寄望通过文章来扩大儒家学说的传播范围,突破汉魏家法的神秘性,使更多的人了解儒家的道德主张。

教师身份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的,师道、师德亦是建立在教学关系、师生关系上而提出的不同于一般社会伦理关系的道德要求。

其一,教师要热爱学生,帮助学生安心学习。师生的平等主要指的是人格上的平等,而非社会关系上的完全平等,教师不仅需要从其专业知识和能力角度解答学生的学习困惑,也需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其他困难给予关照,由此才能将教师的职业性上升为职业道德,凸显“为师之道”。

其二,教师要奖掖后进,发挥主导作用。闻道在先,意味着教师对于“道”的文本意义和社会价值有深刻的理解,以先觉觉后觉,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来塑造学业志向。可以说,韩愈所构建的师生关系,绝非是知识的传递关系、儒家之道的传承关系,在其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也积极发挥作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指导、鼓励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了奖掖后进的深厚情谊。韩愈以“闻道在先”的教师身份,敢于、乐于“成就后进士”,才能在“耻师”的社会风气中形成“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的现象。

(摘编自戴红宇《论韩愈的“为师之道”及当代启思》)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提出和坚守的“为师之道”体现了教师的文化使命与道德担当,在当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B.韩愈赋予了教师更为深刻的“为师之道”,并且认为老师应当能承担起“师”“道”同构的重任。
C.教师不需要向学生说明经典文本的含义,而应通过自己的理解向学生阐明经典文本所蕴含的“道”。
D.韩愈所构建的师生关系不同于知识的传递关系、儒家之道的传承关系,需要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动荡加上儒家学者在“家法师守”的过程中忽视对儒家文化本身的传承与创新,导致魏晋时期儒学衰微。
B.中国教育传统强调的“以文化人”中的“文”是教育的载体,是教育的一部分,即承载“道”的“业”。
C.韩愈的“文以贯道”既强调通过文章来阐释对社会现状的道德理解,又寄望通过文章来更好地传播儒家学说。
D.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其他困难给予关照比解答学生的学习困惑更重要,这样才能凸显“为师之道”。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韩愈“为师之道”观点的一项是(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C.教之以德,导之以材,可为师矣。D.为师之道在于慈。
4.请仿照第二部分的小标题,为文章第三、第四部分拟小标题。
5.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小相狮舞

侯发山

公元前197年冬月(十一月)二十四,即刘邦当上皇帝的第六年,适逢60大寿,他要普天同庆。巩县鲁庄小相村的人得知这个消息,赶赴长安,决定表演狮舞。即便刘邦看不到,也要增加长安城热闹欢乐的气氛,表达小相村人对皇帝刘邦的感恩之情。

楚汉在荥阳虎牢关对峙之时,汉兵途径小相村突发疫疾,饮用了当地百姓用野菊花泡制出来的茶汤,才免遭一难。刘邦登基后,免除了小相村百姓三年的徭役赋税,并让史官将此事记录在册。自此,小相菊花远近闻名,特别是它清热解毒、养颜益寿之功效,世人以饮之为荣。小相村民忙于采摘、晾晒、泡制,也从中受益不少,说得俗一点,较之过去,生活水平提高了好几个档次。小相人非常感念刘邦,想找机会表达一下,这才有了开篇的一幕。

我国不少地方的狮舞都起源于驱病辟邪、求吉纳福的祈福仪式,小相狮舞则不然,而是来源于生产劳动,如爬到树上摘果实,攀援到岩壁上采野菊花,下到沟里汲山泉水等。据此编排出来的狮舞,动感十足、生动有趣,既可以在繁忙的生产之余助兴解乏,又可在闲暇时节强身健体、增加乐趣。

长安毕竟是京城,天子脚下,又逢皇帝60大寿,除了做买卖的,全国各地来了不少玩杂耍的,有玩猴的,有斗鸡的,有蹴鞠的,还有外国使节带来的一些娱乐节目,如安息国(伊朗前身)魔术家表演的吞刀、吐火、屠人等节目。一时间,长安城万人空巷,热闹非凡,方圆三四百里的群众都赶来相聚。

刘邦本来在皇家园林上林苑中,跟后宫佳丽、文武大臣以及那些外国使节一起看“角抵戏”。“角抵戏”又称百戏,是古代乐舞、杂技、戏剧表演的总称。他听萧何说,长安街上摩肩接踵,其乐融融,连八百多里外的小相狮舞都来了。刘邦很兴奋,他本是泥腿子出身,知道民间表演接地气、有情趣,便身着便服,带几个随从,出了皇宫,要与民同乐,感受一下太平盛世的氛围。

远远地,刘邦就看到了“小相狮舞”的旗帜。他越过熙攘的人群,直奔过去。狮子皮是用羊皮做成的,外边装饰着红色的麻线。狮子头用油漆彩绘,嘴巴能张能合,眼睛能睁能闭,耳朵能扇动。扮狮子的两个人一个抬头一个拱尾,俨然一只活灵活现、威风凛凛的狮子。武士时而用绣球逗引“狮子”,时而用器械斗狮,而“狮子”用腾、挪、跳、闪、蹿、伏、旋、扑等动作配合,演绎狮子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加之锣鼓喧天及周围人的呐喊助威,渲染得场面异常热闹。刘邦鼓掌叫好,下意识地想近前去瞅瞅“狮子”。

忽然,有一蒙面人手持一柄短剑,飞奔刘邦而去。“有刺客!”刘邦身边的几个侍卫纷纷亮剑出招,扑向刺客。那名刺客身手矫健,手中的剑如鱼得水,左刺右挑,上挡下拨,侍卫们纷纷中招。眼看着侍卫们一个个倒下,刘邦也吓傻了。刘邦虽然会几招,但当了五六年的皇帝,早荒废了,况且手中没有兵器,只能哆嗦着束手待毙了。在此危难之时,“狮子”后边那个演员迅速把刘邦拉进狮子皮下边,让他趴在前边那个舞狮人的背上,然后继续跳跃表演,把狮子的威猛与刚劲展现得淋漓尽致,似乎不惧眼前的惊险场面。刺客把近前的几个侍卫结果后,一时没找到刘邦,这时又有大批侍卫闻讯冲过来,刺客便施展轻功,大鹏展翅一样“飞”走了。

那名刺客是项羽的族人。他们得知“救驾”的是小相人时,对小相舞狮人进行了追杀,以致于小相狮舞沉寂了一千多年。直到清代嘉庆年间,小相人翻修年久失修的祠堂时,从一墙壁的夹层中发现一卷布帛,上边绘着小相狮舞的整套动作。至此,小相村才开始恢复狮舞,有序传承。

经过不断地发展演变,小相狮舞已不满足于“地摊”式的器械表演,创出了“高台”,即两条板凳一层,层层上摞,最高摞至十二层,每层都有四个人“捉板凳”,最高一层是三条板凳。先是一个狮子在板凳上舞,后成了双狮舞,动作有“板凳架”“椅子架”“猴爬杆”“踩独绳”等。每个套路都有固定的模式,一招一式,时动时静,令围观者心惊肉跳,赞叹不已。后来又创造出了“上老杆”这一高难动作。“老杆”即平地竖起一根三丈来高的独杆,四周扯六根大绳固定,“老杆”顶端放一把椅子或板凳,“狮子”沿绳爬上杆顶,舞几个套路,然后顺绳爬下。后来又在“老杆”顶上搭起十字架,用八根绳子扯牢,这样一来,由原来上一架“狮子”到五架“狮子”,四角四架,中间一架,取名“五子登科”,寓意美好,又惊险刺激。

1944年,日本人打进巩县县城。两名游击队员就是扮作舞狮人混进城里,攀爬到“老杆”上打探到日本人炸药库的具体位置,为成功解放巩县作出了重大贡献。

近年来,小相狮舞在第二十二代传承人李金土的策划和努力下,相继获得了“中原第一狮”“中原狮王”等称号。2008年元月28日,小相狮舞被定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年的2月6日,他们代表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邀进京展演高空狮艺,被组委会授予“中华第一狮”的至高荣耀。

(节选自《河南工人日报》2023年3月2日,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相人用野菊花茶汤让汉兵免遭疫疾之灾,刘邦登基后免除小相村百姓的徭役赋税等,可谓彼此有恩。
B.农民出身的刘邦喜欢小相狮舞,他看见小相狮舞的旗帜便带着随从走出皇宫,观看动感十足的小相狮舞。
C.文章具体描写了舞狮时“狮子”的动作、神态等,并通过观众的呐喊助威,表现了人们对小相狮舞的喜爱。
D.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员扮作舞狮人打探情报,为解放巩县作出重大贡献,体现小相狮舞在特殊历史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
7.文中关于刘邦遇险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汉相争,项羽落败,刘邦称帝;但项羽族人继承项羽遗志,决定刺杀刘邦,热闹的表演给行刺提供了良机。
B.“左刺右挑,上挡下拨”“手中的剑如鱼得水”“侍卫们纷纷中招”这些描写,无不说明那名刺客身手矫健。
C.刘邦当了五六年皇帝,会的几招早已荒废,“吓傻”“哆嗦”运用神态、细节描写,表现了刘邦遇刺时的害怕紧张。
D.狮舞的演员迅速将刘邦拉进狮皮下边,让他趴在前边那个舞狮人的背上,这给刘邦脱离险境赢得了时间。
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
9.这篇文章对于当下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夫将材有九: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此之谓仁将;事无免,不为利挠,有死之荣,无生之辱,此之谓义将;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此之谓礼将;奇变莫测,动应多端,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之谓智将;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之谓信将;足轻戎马,气盖千夫,善固疆场,长于剑戟,此之谓步将;登高履险,进则先行,退则后殿,此之谓骑将;气凌三军,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此之谓猛将;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此之谓大将。

(节选自《将材》,有删改)

材料二:

冬吴侯等伐楚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左司马戌谓子常曰:“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冥厄。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之。”既谋而行。武城黑谓子常曰:“吴用木也,我用革也,不可久也,不如速战。”史皇谓子常:“楚人恶子而好司马。若司马毁吴舟于淮,塞城口而入,是独克吴也。子必速战!不然,不免。”乃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三战,子常知不可,欲奔。史皇曰:“安求其事,难而逃之,将何所入? 子必死之,初罪必尽说。”

十一月庚午,二师陈于柏举。阖庐之弟夫檗王请于阖庐曰:“楚瓦不仁,其臣莫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奔。而后大师继之,必克。”弗许。夫檗王曰:“所谓‘臣义而行,不待命’者,其此之谓也。今日我死,楚可入也。”以其属五千先击子常之卒。子常之卒奔,楚师乱,吴师大败之。子常奔郑,史皇以其乘广死。

(节选自《左传 ·吴楚柏举之战》,有删改)

【注】①瓦:即子常,名瓦,又称囊瓦。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冬A吴侯等B伐C楚D舍舟E于淮汭F自豫章G与楚H夹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察其劳苦”与“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句中“苦”的含义相同。
B.“事无苟免”与“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两句中“苟”的含义不同。
C.左司马,古代官职名,参掌军政。春秋时期始置,战国时期楚、赵等国都有设立。
D.“阖庐之弟夫檗王晨请于阖庐曰”中的“晨”是名词作状语,意为在早晨。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将身居高位但不盛气凌人,功绩卓著又不骄傲自大,贤德又能谦让比自己地位低的人。
B.大将能听取别人的进谏,待人宽厚又不失刚直,勇敢果断又富于计谋,遇见贤者能努力学习。
C.左司马戌认为子常要先沿着汉水和楚军周旋,再把他们的船毁掉,最后回头堵塞大隧等隘口。
D.尽管夫檗王的进言没有被阖庐采纳,但他认为臣下合乎道义就去做,不必等待命令,便抢先攻击子常。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
(2)安求其事,难而逃之,将何所入?
14.请根据材料一,说说子常作为将领如何“不义”。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江梅

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注】①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春,时杜甫窝居夔州,安史之乱后杜甫入川,夔州是杜甫居川的最后一站。诗人旅居江峡,见腊梅乍开,顿生故园之思,遂作此诗。②巫岫:巫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腊前”“年后”写出了时间的变化,从梅蕊已破到梅花正多,诗人一直在关注着。
B.颔联将美好春光与“客愁”进行对比,以美景写哀情,倍增其哀,造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C.颈联写满树梅花与雪同一颜色,春风拂煦,春江微波,正与岸边梅花交相辉映。
D.尾联诗人运用想象,由眼前的春景想到故乡苍郁而巍峨的巫山,有“月是故乡明”之感。
16.请简要赏析本诗的结构特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