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体裁 > 记叙性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6 题号:210710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小相狮舞

侯发山

公元前197年冬月(十一月)二十四,即刘邦当上皇帝的第六年,适逢60大寿,他要普天同庆。巩县鲁庄小相村的人得知这个消息,赶赴长安,决定表演狮舞。即便刘邦看不到,也要增加长安城热闹欢乐的气氛,表达小相村人对皇帝刘邦的感恩之情。

楚汉在荥阳虎牢关对峙之时,汉兵途径小相村突发疫疾,饮用了当地百姓用野菊花泡制出来的茶汤,才免遭一难。刘邦登基后,免除了小相村百姓三年的徭役赋税,并让史官将此事记录在册。自此,小相菊花远近闻名,特别是它清热解毒、养颜益寿之功效,世人以饮之为荣。小相村民忙于采摘、晾晒、泡制,也从中受益不少,说得俗一点,较之过去,生活水平提高了好几个档次。小相人非常感念刘邦,想找机会表达一下,这才有了开篇的一幕。

我国不少地方的狮舞都起源于驱病辟邪、求吉纳福的祈福仪式,小相狮舞则不然,而是来源于生产劳动,如爬到树上摘果实,攀援到岩壁上采野菊花,下到沟里汲山泉水等。据此编排出来的狮舞,动感十足、生动有趣,既可以在繁忙的生产之余助兴解乏,又可在闲暇时节强身健体、增加乐趣。

长安毕竟是京城,天子脚下,又逢皇帝60大寿,除了做买卖的,全国各地来了不少玩杂耍的,有玩猴的,有斗鸡的,有蹴鞠的,还有外国使节带来的一些娱乐节目,如安息国(伊朗前身)魔术家表演的吞刀、吐火、屠人等节目。一时间,长安城万人空巷,热闹非凡,方圆三四百里的群众都赶来相聚。

刘邦本来在皇家园林上林苑中,跟后宫佳丽、文武大臣以及那些外国使节一起看“角抵戏”。“角抵戏”又称百戏,是古代乐舞、杂技、戏剧表演的总称。他听萧何说,长安街上摩肩接踵,其乐融融,连八百多里外的小相狮舞都来了。刘邦很兴奋,他本是泥腿子出身,知道民间表演接地气、有情趣,便身着便服,带几个随从,出了皇宫,要与民同乐,感受一下太平盛世的氛围。

远远地,刘邦就看到了“小相狮舞”的旗帜。他越过熙攘的人群,直奔过去。狮子皮是用羊皮做成的,外边装饰着红色的麻线。狮子头用油漆彩绘,嘴巴能张能合,眼睛能睁能闭,耳朵能扇动。扮狮子的两个人一个抬头一个拱尾,俨然一只活灵活现、威风凛凛的狮子。武士时而用绣球逗引“狮子”,时而用器械斗狮,而“狮子”用腾、挪、跳、闪、蹿、伏、旋、扑等动作配合,演绎狮子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加之锣鼓喧天及周围人的呐喊助威,渲染得场面异常热闹。刘邦鼓掌叫好,下意识地想近前去瞅瞅“狮子”。

忽然,有一蒙面人手持一柄短剑,飞奔刘邦而去。“有刺客!”刘邦身边的几个侍卫纷纷亮剑出招,扑向刺客。那名刺客身手矫健,手中的剑如鱼得水,左刺右挑,上挡下拨,侍卫们纷纷中招。眼看着侍卫们一个个倒下,刘邦也吓傻了。刘邦虽然会几招,但当了五六年的皇帝,早荒废了,况且手中没有兵器,只能哆嗦着束手待毙了。在此危难之时,“狮子”后边那个演员迅速把刘邦拉进狮子皮下边,让他趴在前边那个舞狮人的背上,然后继续跳跃表演,把狮子的威猛与刚劲展现得淋漓尽致,似乎不惧眼前的惊险场面。刺客把近前的几个侍卫结果后,一时没找到刘邦,这时又有大批侍卫闻讯冲过来,刺客便施展轻功,大鹏展翅一样“飞”走了。

那名刺客是项羽的族人。他们得知“救驾”的是小相人时,对小相舞狮人进行了追杀,以致于小相狮舞沉寂了一千多年。直到清代嘉庆年间,小相人翻修年久失修的祠堂时,从一墙壁的夹层中发现一卷布帛,上边绘着小相狮舞的整套动作。至此,小相村才开始恢复狮舞,有序传承。

经过不断地发展演变,小相狮舞已不满足于“地摊”式的器械表演,创出了“高台”,即两条板凳一层,层层上摞,最高摞至十二层,每层都有四个人“捉板凳”,最高一层是三条板凳。先是一个狮子在板凳上舞,后成了双狮舞,动作有“板凳架”“椅子架”“猴爬杆”“踩独绳”等。每个套路都有固定的模式,一招一式,时动时静,令围观者心惊肉跳,赞叹不已。后来又创造出了“上老杆”这一高难动作。“老杆”即平地竖起一根三丈来高的独杆,四周扯六根大绳固定,“老杆”顶端放一把椅子或板凳,“狮子”沿绳爬上杆顶,舞几个套路,然后顺绳爬下。后来又在“老杆”顶上搭起十字架,用八根绳子扯牢,这样一来,由原来上一架“狮子”到五架“狮子”,四角四架,中间一架,取名“五子登科”,寓意美好,又惊险刺激。

1944年,日本人打进巩县县城。两名游击队员就是扮作舞狮人混进城里,攀爬到“老杆”上打探到日本人炸药库的具体位置,为成功解放巩县作出了重大贡献。

近年来,小相狮舞在第二十二代传承人李金土的策划和努力下,相继获得了“中原第一狮”“中原狮王”等称号。2008年元月28日,小相狮舞被定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年的2月6日,他们代表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邀进京展演高空狮艺,被组委会授予“中华第一狮”的至高荣耀。

(节选自《河南工人日报》2023年3月2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相人用野菊花茶汤让汉兵免遭疫疾之灾,刘邦登基后免除小相村百姓的徭役赋税等,可谓彼此有恩。
B.农民出身的刘邦喜欢小相狮舞,他看见小相狮舞的旗帜便带着随从走出皇宫,观看动感十足的小相狮舞。
C.文章具体描写了舞狮时“狮子”的动作、神态等,并通过观众的呐喊助威,表现了人们对小相狮舞的喜爱。
D.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员扮作舞狮人打探情报,为解放巩县作出重大贡献,体现小相狮舞在特殊历史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
2.文中关于刘邦遇险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汉相争,项羽落败,刘邦称帝;但项羽族人继承项羽遗志,决定刺杀刘邦,热闹的表演给行刺提供了良机。
B.“左刺右挑,上挡下拨”“手中的剑如鱼得水”“侍卫们纷纷中招”这些描写,无不说明那名刺客身手矫健。
C.刘邦当了五六年皇帝,会的几招早已荒废,“吓傻”“哆嗦”运用神态、细节描写,表现了刘邦遇刺时的害怕紧张。
D.狮舞的演员迅速将刘邦拉进狮皮下边,让他趴在前边那个舞狮人的背上,这给刘邦脱离险境赢得了时间。
3.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
4.这篇文章对于当下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知识点】 记叙性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支队政委(节选)

王愿坚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像是负了伤,正在爬一个崖头,怎么也爬不上去。忽然,老胡来了,他变得跟棵老黄松似的,又高又大,伸出小葵扇那么大的一只手,拉住了我……一睁眼,可不是,我的手正在他手里攥着呢。

见我醒了,他把我的手捏紧了,突然问我:“老黄,我求你个事成不成?”

“怎么不成!”我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他的脸被拂晓时的月光一照,更是苍白,简直像是块白石头刻出来的。“我让你干什么你干什么?”

“一定!”

他扭身戳了戳正在酣睡的林大富。小伙子一骨碌爬起来,愣眉愣眼地问:“政委,要出发?”

“不,有任务!”老胡说着抓起一个挎包,对我说:“咱们到那边竹林里去。”

我疑疑惑惑地背起他,来到了那片竹林边上。这时,启明星贼亮贼亮的,东方已经现出鱼肚白了。老胡四下里看了看,选了一棵大毛竹,靠在上面坐下来,又问了我一句:“真的叫你干啥你干啥?”

“真的,快说吧!”我被他弄得又糊涂又心焦。

“好!”他伸手从挎包里掏出两根绳子,“噗”的一声扔在我面前,然后两手往竹子后面一背,厉声说:“把我绑起来!”

“该不是叫伤口疼得他神经错乱了吧?”我想,本想不干,无奈已经有言在先了,我一面绑,一面问“这是干啥?你疯啦?”他没搭我的腔,只是一个劲叫着:“绑紧点,绑紧点!”等我们把他两手绑好,他又把那条伤腿伸开,蹬住了另一棵竹子:“把这也绑住!”我们也照办了。

看看我们都弄妥了,他咬咬牙说:“来,使劲挤它!”

直到这时,我才明白他的意思,我叫过小林,轻经地打开了他伤口上的布带子。伤口,像个发得过了火的开花馒头,又红又肿,没有器械,没有麻药,硬是把脓血从伤口里挤出来,这痛苦……

“快,快下手哇!”他在催我。

“我,我干不来!”我痛苦地说。

“你答应过我嘛,黄兴和同志!”他哀求似地说,“你总不能瞪着眼看我受罪呀,是不是?俗话说‘伤口出了脓,比不长还受用’,帮我挤挤就好了。好了,那不给队上减少了个累赘?又可以多帮你干点工作。”对我说完软的,又对小林来硬的:“林大富同志,‘三大纪律’头一条就是服从命今,我命令你:挤!”

我横了横心:“干!”便让小林抱住他的腿,我两手握着伤口按下去。随着手劲,我觉得手底下他的肌肉猛地哆嗦了一下。我问:“老胡,怎么样?”

“没关系,你,你别管我!”

我继续用力挤着伤口,这会儿我真想看看他是不是吃得消,却又不敢看。为了分散他的注意,减少些痛苦,我故意把话岔开来:“老胡,你看今天敌人还会不会再跟上来?”

“说……说不上……”他低声回答。他把“上”字说成了“桑”,听得出话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再追上来怎么办呢?”我又问。

“嗯……”他猛地抖了一下,那两株竹子也跟着索索地抖一阵。

“要是真来了,咱就再干他一下,好不好?”

“嗯……”他又是一阵猛抖。

一连两次问话没有回答,我心慌了,扭头向他望了望,只见他两手紧紧抠住地面,那被痛苦扭歪了的脸上,汗水顺着那浓黑的眉毛和鬓角,一串串地流着。

我费了好大的劲才压下想住手的打算,火辣辣地喊了声小林:“快,快去化杯盐水来!”

蓦地,竹子剧烈地颤动了一下,两片硬硬的小碎骨片跳到了我的手上,然后滑过指缝掉落到脚下的草丛里。我停住了手。这才觉得自己的脊背一阵发冷,原来衣服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汗水湿透了。

我俩把他的伤口用盐水洗净,包扎好了,然后解开绳子,扶他在草地上平躺下来。他紧闭着眼,像睡着了似的。我撩把野草擦着手,坐到他的身边,小林正在掰着他的手指,他手里紧握着一把潮湿的泥土。

太阳已经出来了。阳光淡淡地洒在他的险上。他无力地睁开了眼,深深地吸了口气,说:“老黄,痛——啊!”

汗珠映着阳光,晶亮晶亮的。我觉得自己的眼睛仿佛被这晶亮的反光刺得发痛,一滴咸咸的东西滚下来,流到了嘴角上。

(有删改)

文本二: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节选)

【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陈毅的伤口始终愈合不了,到了19356月,他已不能行走。游击队缺医少药,只有四种成药:八公丹、万金油、人丹和济公水。陈毅把万金油涂在伤口上,再换上新纱布。不久,伤口情况有所好转。

夏天,陈毅还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可是到了9月,伤口变得疼痛难忍,腿也肿了起来,为了去南雄开会,他不得不拄着拐棍,脚步蹒跚地翻山越岭。这时他决定彻底治疗一下他的腿伤。他叫警卫员把他伤口中的脓挤出去。警卫员看到陈毅痛得脸色发白,急忙停下手来。陈毅命令他继续挤,警卫员说他下不了手。陈毅已经痛得浑身发抖,“好吧,”他说,“用绳子把我捆起来,这样我就不会发抖了。”警卫员把陈毅的腿捆在树上又继续挤,直到把脓挤净并挤出了一片碎骨头才停下。然后,用盐水冲洗了伤口,用涂过万金油的干净布包扎好。陈毅痛得像得了舞蹈病似地浑身发抖,但不久就恢复了自制力,笑着说:“这回它不会再反攻了。”的确如此,伤口彻底愈合了,再也没有发作。

【注】①见陈丕显回忆录《赣南三年游击战争》。②材料来自1984年3月23日对胡华的采访。(过家鼎等译,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老黄斩钉截铁的回答“怎么不成!”中,能看出老黄和老胡革命友谊深厚,两人私交也很深。
B.“政委,要出发?”小林被戳醒后的随口一问与众不同,反映出战事的紧张和他高度的机警性。
C.老胡对于“我”,以情动之;对于小林,以理服之:不同的游说方法足以看出老胡丰富的智慧,有足够的手段达到目的。
D.文本一老胡腿里挤出两片碎骨头,而文本二中写的是一片碎骨头,可见艺术创作中可以有虚构和加工。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依次写到“月光一照”“启明星贼亮贼亮的”“太阳已经出来了”,既推进了情节发展,也暗示了主人公心理的变化。
B.文本一中的老黄是小说叙述者,也是“手术”的实施者,小说通过描写他不敢下手、不敢看等情形,烘托了老胡的刚毅。
C.文本二中陈毅“术”后笑着说“这回它不会再反攻了”,这样的话语既带着战争年代的特定色彩,也表现出陈毅的乐观与幽默。
D.通过对老胡和陈毅战胜身体痛苦的描写,两个文本不仅写出了战斗生活的艰苦卓绝,更写出了革命信仰的巨大力量。
3.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4.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2023-06-20更新 | 53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方志敏最后的七个月

梁衡

方志敏本来是可以不死的。1935年1月,他本已冲出国民党重围。但他说,作为领导人,我不能丢下后面的部队,便又返身回去。后队被敌打散后他又有一次生机,“本来我可以到白区暂避一下,但念着已有部队回到赣东北,所以决心冒险转回。”这样,他终于被捕。他知必死,为免与敌啰嗦,遂索一纸,写下:“革命必能取得最后胜利,我愿牺牲一切,贡献于革命。”敌押他示众,他戴镣铐,昂首立于台上,凛然不可撼。当时一美国记者曾写道:“在场的人个个沉默不语,连蒋介石的军官也如此。这种沉默表示了对他毫无畏惧神色的尊敬和同情。”

方志敏自1月29日被捕,到8月6日就义,在狱中共七个月。开始,他只求速死。但敌人想诱降他,将他移至优待牢房。于是他便改变主意,尽量拖延时间,做两件事。一是争取越狱;二是以笔代枪,写文章。他一人背水作战,去做狱吏和高级囚犯中国民党人的工作。虽不能越狱,但这些人帮他传送出了珍贵的手稿。他在狱中写了《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12篇文章,共13.6万字。这期间他要不断应付敌人的提审,要做团结动员难友的工作,做争取狱吏的工作。他戴着脚镣手铐,又有十多年的痔疮,流血化脓,不能平坐。每天平均要完成一千多字,这是何等的意志力?

这些手稿到他死后五年才辗转送到重庆,叶剑英含泪读罢即赋诗道:“血染东南半壁江,忍将奇迹作奇功。文山(文天祥)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

重读他的狱中文稿,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他坦然面对死亡。“死是无疑的了,我们为革命而生,更愿为革命而死。”他准备好了临刑前呼喊的口号,每天牢门一响,就准备敌人上来打开脚镣,拉去枪毙。但是,没有想到敌之残忍,居然懒得开脚镣,推出枪毙后连镣同埋。多年后,人们就是凭着脚镣上的号记,才确认了烈士的身份。

读狱中稿,我们明白了他在死亡面前,为什么这样从容。原来他是在为民族赎难,文稿中有一大部分是揭示民族的苦难。“佃户向地主租田,一般都四六分,地主坐得六成。土地日益集中在少数地主手里。佃户生活受饥挨冻,甚至不能生存。每到年关,被逼租逼债,卖妻鬻子,吊颈投水一类的悲惨事不断发生。”

读狱中稿,我们还看到了他在狱中痛定思痛,细理根据地建设的经验教训。“这次因为我们政治领导的错误和军事指挥的无能致红十军遭受怀玉山的失败,我亦因之被俘,囚禁于法西斯蒂的军法处,在没有枪毙以前,我应将赣东北苏维埃的建设,写一整篇出来。”他在临死前两个月写成了1.5万字的《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为党史研究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读狱中稿最让人落泪的地方,是他自知生之无望,但对事业仍不改初心。在《可爱的中国》结尾,他用诗一般的语言来写自己的身后事,充满了浪漫、憧憬,而无一丝的悲哀:“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我的精神寄托吧!在微风的吹拂中,如果那朵花是上下点头,那就可视为我对于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爱国志士们,在致以热忱的敬礼;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摇摆,那就可视为我在提劲唱着革命之歌,鼓励战士们前进啦!”

我们曾去苏区政府旧址,在枫林村的一座寺庙,见到了97岁的周桂兰。我们在台阶上摆了几个小凳,听她谈80年前的往事。她印象最深的是方志敏的和蔼可亲,发动妇女剪发、放开裹脚、扫盲识字。我问:“你现在怎么还记得这些事?”她说:“好人啊!我现在还供着他的灵位呢,每天还给他念经上香。”这一句话把我们六七个人都惊呆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座中有女士轻轻地问:“在哪里?能看一下吗?”“在三楼上。”于是我们扶着这个近百岁的老人,打着手电,颤颤巍巍地爬上三层楼。这是一个小佛堂,墙上供着超度人的名单。她每天念经超度,已50年。她,一直在为他招魂。80年了,也许在喧闹的都市里,在匆忙的官场上,人们早已淡忘了一个叫方志敏的人。但是在赣东北的青山绿水间,在老区人民的心里,还有人没有忘记他。

读方志敏的文稿,让人联想起许多狱中文章。这是在特殊年代、特定背景下的作品,是时代、人格、事业、生命相撞击的火花。中国史上最有名的狱中文章是文天祥的《正气歌》。共产党领袖中,有瞿秋白狱中《多余的话》,胸怀坦荡,明月清风;有彭德怀在“文革”关押中,形成的《我的自述》,堂堂正正,掷地有声。

人类永在进行寻找文明的新长征,这些文稿是征途上一盏永不熄灭的灯。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志敏被示众时的凛然之姿,让蒋介石的军官也默然不语,美国记者捕捉的细节显现了方志敏军人的气质。
B.叶剑英在悼怀诗中将方志敏比作文天祥,把握住了两人命运、精神、影响等方面的相似之处,准确且精妙。
C.在狱中,方志敏一方面理性反思政治领导、军事指挥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对革命未来有着积极乐观的展望。
D.革命老区中,有百姓依然记得方志敏,这让作者欣慰;而都市、官场里,人们淡忘方志敏,这令作者遗憾。
2.方志敏在人生最后阶段,表现出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结合全文概括分析。
3.作者在写作时使用了各类引述,请结合引述的类型分析其作用。
2021-01-24更新 | 8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姥姥

史铁生

⑴我家有一位 “二姥姥”。不知怎么,我一直想写写她。

⑵可是,真要写了,才发现,关于二姥姥我其实知道的很少,不过在我的童年中一闪而过。我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母亲在世时我应该问过,但早已忘记。母亲去世后,那个名字之下的历史,那个名字之下的愿望,就都消散得无影无踪。我问过父亲:“我叫二姥姥的那个人,叫什么名字?”父亲想了又想,眼睛盯在半空,总好像马上就要找到了,但终于还是没有。

⑶这确实有些奇怪。我与她见面,总共也不会超过十次。我甚至记不得她跟我说过什么,记不得她的声音。她是无声的,黑白的,像一道影子。她穿一件素色旗袍,从幽暗中走出来,迈过一道斜阳,走近我,然后摸摸我的头,理一理我的头发,纤细的手指在我的发间穿插,轻轻地颤抖。仅此而已,其余都已经模糊。直到现在,直到我真要写她了,其实我还不清楚为什么要写她,以及写她的什么。

⑷母亲带我去看二姥姥,肯定都是我六岁以前的事,或者更早,因为上幼儿园之后我就再没见过她。她很漂亮吗?算不上很,但还是漂亮,举止娴静,从头到脚一尘不染。她住在北京的哪儿我也记不得了,印象里是个简陋的小院,简陋但是清静,什么地方有棵石榴树,飘落着鲜红的花瓣,她住在院子拐角处的一间小屋。惟近傍晚,阳光才艰难地转进那间小屋,投下一道浅淡的斜阳。她就从那斜阳后面的幽暗中出来,迎着我们。母亲于是说:“叫二姥姥,叫呀?”我叫:“二姥姥”。从她手上冰凉而沉缓的颤抖中我明白,那惶恐是在更为深隐的地方,或是由于更为悠远的领域。那种颤抖,精致到不能用理智去分辨,惟凭孩子浑沌的心可以洞察。

⑸也许,就是这颤抖,让我记住她。也许,关于她,我能够写的也只有这颤抖。这颤抖是一种诉说,如同一个寓言可以伸展进所有幽深的地方,出其不意地令人震撼。这颤抖是一种最为辽阔的声音,譬如夜的流动,毫不停歇。这颤抖,随时间之流拓开着一个孩子浑沌的心灵,连接起别人的故事,缠绕进丰富的历史,漫漶成种种可能的命运。恐怕就是这样,所以我记住她。

⑹二姥姥比母亲大不了几岁。她叫母亲时,叫名字。母亲从不叫她,什么也不叫,说话就说话,避开称谓。母亲不停地跟她说这说那,她简单地应答。母亲走来走去搅乱着那道斜阳,二姥姥仿佛静止在幽暗里,素色的旗袍与幽暗浑成一体,惟苍白的脸表明她在。一动一静,我以此来分辨她们俩。母亲或向她讨教裁剪的技巧,把一块布料在身上比来比去,或在许多彩色的丝线中挑捡,在她的指点下绣花,绣枕头和手帕。有时候她们像在讲什么秘密,目光警惕着我,我走近时母亲的声音就小下去。

⑺好像只有这些。对于二姥姥,我能够描述的就只有这些。她的内心,除了母亲,不大可能还有另外的人知道。但母亲,曾经并不对谁说。

⑻很多年中,我从未想过二姥姥是谁,是我们家的怎样一门亲戚。有一天,毫无缘由地(也可能是有好几年母亲没带我去看二姥姥了),我忽然问母亲:“二姥姥,她是你的什么人?”母亲似乎猝不及防,一时嗫嚅。我和母亲的目光在离母亲更近的地方碰了一下,我于是看出,我问中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母亲于是也明白,有些事,不能再躲藏了。“呵,她是……嗯……”我不说话,不打断她,“是你姥爷的……姨太太。你知道,过去……这样的事是有的。”

⑼我和母亲的目光又轻轻地碰了一下,这一回是在离我更近的地方。唔,这就是母亲不再带我去看她的原因吧。

⑽“现在,她呢?”我问。

⑾“不知道。”母亲轻轻地摇头,叹气。

⑿“也许她不愿意我们再去看她,”母亲说,“不过这也好。” 母亲又说:“她应该嫁人了。”

⒀“文革”中的一天,母亲从外面回来,对父亲说她在公共汽车上好像看见了二姥姥。“你肯定没看错?”母亲不回答。母亲洗菜,做饭,不时停下来呆想,说:“是她,没错儿,是她。她肯定也看见我了,可她躲开了。”父亲沉吟了一会儿,安慰母亲:“她是好意,怕连累咱们。”

⒁这之后不久,二姥姥就死了。

1.分析第(2)段画线句的含义。
2.简析第(3)、(4)段中描写“斜阳”的作用。
3.本文以“我”的视角来写二姥姥,请赏析这样构思的好处。
4.某刊物“悲悯情怀”栏目将刊发本作品,并配发一段推荐语。作为该栏目编辑,请你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推荐语。
2022-01-19更新 | 2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