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3课-蜀道难-巩固版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3-12-15 11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

一、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1. 《蜀道难》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4)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5)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而“________”则写出了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的场景。
(6)李白在《蜀道难》中,用神话故事点染了神奇色彩。“________”是五丁开山的神话,“________”暗含羲和的故事。
(7)李白《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8)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以人仿佛能触摸星辰、内心惶恐来写蜀道之高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2021-08-24更新 | 4038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六 名篇名句默写

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在《蜀道难》中引入了边塞诗的历险主题,却去除了此类诗歌中明显的功利色彩,描绘的是自然山水,却滤掉了传统山水诗中山水意象的各种附带意义,而是通过导入一种受到强烈震撼、惊魂甫定后仍心有余悸的恐惧审美经验,使山水意象首次作为崇高的审美对象在诗歌中出现。李白写作这首诗时袭用乐府古题,,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而想象属于文学创作表现手法,是浪漫主义作家的宝剑。《蜀道难》中,?这主要表现在超越时空限制,不受任何约束,任思绪放飞等方面。从“蚕丛开国”“五丁开山”的古老传说到“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可怕现实,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的险峻到“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的深渊,从“百步九折”“连峰去天不盈尺”的曲折高峻到“枯松倒挂倚绝壁”的险要,从“悲鸟号”“子规啼”“砯崖转石万壑雷”的凄厉或轰响之声到“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切身感受等,无不是凭借神奇的想象而实现的,展现了奇特想象所产生的审美效果。

2.下列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为了提醒自己,他还在书签上写了一行字:“心到、眼到、口到。”
B.不速之客陨石真的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C.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港澳台同胞都积极为“希望工程”捐款。
3.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1-12-02更新 | 19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1-2022 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5. 发挥联想和想象,对“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进行扩写。
要求:想象合理,符合原诗意境主旨;原有意象不能缺少,但描写顺序可自由;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90字。
2022-02-07更新 | 399次组卷 | 5卷引用:第3课《蜀道难》《蜀相》-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课后培优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6. 下面这段话有四处表述不当的地方,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①《蜀道难》着力描绘了蜀道的艰辛恐怖,②但我们读完之后,不但不感到害怕,为诗的夸张的描写所激动,所感染。③这是为什么呢?④从描写对象来说,蜀道虽然具备高耸入云,使人害怕,⑤但又具有雄奇壮美的特点。⑥在诗人笔下,跟美丽的神话传说结合起来,更形成一种诱人的魅力。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7.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7月17日,北京人艺历史大戏《李白》在首都剧场上演,演出将持续至7月26日。这部首演于1991年的作品,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演绎,如今已成为北京人艺的当家大戏之一。二十多年间,每逢《李白》上演,便一票难求。有人开玩笑称:“《李白》这部‘人气之作’也有‘气人之处’,那就是——买票难。”

《李白》的导演之一唐烨认为,《李白》二十多年久演不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李白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知名度和感召力,是吸引观众走进剧场的首要原因。除此之外,话剧剧本赋予历史人物的独特魅力,也深深吸引和感染着观众。“郭启宏先生的本子,不只是在说历史。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在历史中融入了很多现代的东西,看似讲历史人物,实际也在讨论现代人的心理状态,让观众特别有共鸣。”唐烨说。濮存昕饰演李白,从三十多岁演李白开始,每年演出都会融入自己的人生阅历,今天的濮存昕已经到了剧中李白的年龄,他的人生阅历和对戏剧的体悟都融入了他对角色的塑造中。

根据所给材料,概括历史大戏《李白》久演不衰的原因。要求:不超过50字。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8. 片段四:

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便也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技巧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①。


注释:①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曾在成都卖卜为生。
9.下列有关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中的“蚕丛”与《蜀道难》中“蚕丛及鱼凫”中的“蚕丛”意义相同。
B.颈联中远景与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衬,描绘了一幅瑰丽的蜀道山水画卷。
C.尾联写作者告诫友人一定不要相信君平的占卜,鼓励友人要积极追求功名。
D.本诗运用了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风格清新俊逸,开阖顿挫,变化万千。
10.诗歌的尾联运用了典故,含蓄蕴藉。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这一手法的是
A.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B.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黄庭坚《登快阁》)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
D.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11.《蜀道难》和《送友人入蜀》都是写蜀道,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太白峰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注]①本诗作于由于朝廷昏庸、权贵排斥,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的背景下。②太白:这里指太白星,即金星。③天关:古星名,又名天门。④泠风:和风,清风。⑤武功:地名,一说山名,在今陕西省武功县。

12.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运用了开门见山的手法,既回应了诗题“登太白峰”,又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奋发向上的精神。
B.此诗的三四句与《蜀道难》中“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都是从正面实写太白山的险峻雄奇。
C.此诗的五六句,境界开阔,形象自由轻快,诗人飘飘然有出世之思;化用“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语意。
D.诗人借助想象,描写登山并幻想神游天界的情景,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的惆怅愁闷心情。
13.《登太白峰》中,用来表现太白峰的高的哪些艺术手法,与《蜀道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的艺术手法相同?请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怀素草书歌(节选)

李白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注]怀素: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题可以看出,本诗属于古体诗中的歌行体,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裁相同。
B.中间六句刻画了怀素酒后运笔挥洒时激情奔涌痛快淋漓、狂放疾书的形象。
C.作者在诗中既写自己的观感,又描摹怀素书法的神韵,二者水乳交融。
D.最后两句写湖南七郡虽人口不多,但家家户户都请怀素题字,表明其造诣非凡。
15.“自有草书以来,未有能形容此妙者。”南宋诗论家刘克庄高度评价本诗,但也有学者怀疑本诗非李白所作。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本诗与《蜀道难》的相似之处,来证明本诗确为李白所作。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5
古代诗歌阅读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名篇名句默写
2
语言文字应用
3
作家作品
4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篇名句默写
10.94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二、语言文字运用
2-40.65修辞手法  标点符号  连贯选择+表达
50.65扩展语句语言表达
60.65辨析并修改病句语言表达
70.65压缩语段  概括要点语言表达
80.65语言表达
三、古代诗歌阅读
9-110.65李白(701-762)  赠友送别
12-130.4李白(701-762)  近体诗(律诗和绝句)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14-150.65李白(701-762)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即事感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