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临安春雨初霁 课外拓展练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3-12-26 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一、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清明日独酌

王禹偁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英斗身轻。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注】①这首诗为作者被贬官至商州(今属陕西商洛)时所作。②商山:指商山四皓,泛指有名望的隐士。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诗首联运用比喻,感叹世态炎凉、人情淡薄;“谁令”一句,自问自悔,为后文抒发情感作了铺垫。
B.陆诗尾联绾合呼应首联,以“京中风尘恶浊,应早日回家”的自我安慰照应了对官场人情的深刻体验。
C.王诗颈联赋予漆燕、黄鹂、柳花、榆荚人的情态,凸显春天的意趣,诗人以眼前的美景反衬内心愁苦。
D.王诗尾联借助个性化的动作,“脱衣”换酒,“笑”吟《离骚》,表现出诗人豪纵狂放与浪漫不羁的性情。
2.陆诗和王诗都提到了作者在人生特定境遇下的“闲情”,请简要分析情感内容和表达手法有何不同。
2023-09-03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大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家静及第后赴官清水

苏舜钦

几年尘土客京华,一日春乘犯斗槎

梦好夜归全蜀道,眼明朝宴上林花。

白头佐邑非为晚,蓝绶还乡亦可夸。

况有雄图看悟主,莫伤孤宦向天涯。


【注】①家静,蜀人。②犯斗槎,指游仙、升天所乘的仙舟,此处指远行所乘之舟。③蓝绶,系印纽的蓝色丝带,古代常用于等级较低的官吏身上。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春”交代送别时间;“犯斗槎”运用借代手法,点明家静及第后的出行方式,照应题目。
B.颔联运用想象手法,虚写家静能够在梦中连夜回到蜀道,间接表现了家静对官场的厌恶。
C.颈联中的“白头”与“蓝绶”,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展现了家静年事已高、官职低微的形象。
D.全诗不见离别之伤,饱含诗人对友人的安慰和劝勉,寓深沉的情感于朴实自然的语言之中。
4.本诗首联中的“客京华”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中的“客京华”在情感表达的作用上有何不同?请联系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临安春雨初霁

【南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北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①作者在政和三年(1113)做官后,曾遭贬谪;后靖康之变,北宋沦亡,逃亡南方。

5.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诗开篇直抒胸臆,情感喷薄,后三联情感逐渐回落,全诗情感起伏,由高到低而又浑然一体。
B.陆诗尾联“素衣”一句化用陆机的“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但作者反用其意,表现自己不受“风尘”染的态度。
C.陈词上阕描写“豪英”在月明花好的杏林丛中,观月赏花,吹笛直到天明的情景,充满了风流倜傥的情调。
D.陈词下阕从忆旧游回到当前,“闲登小阁”“渔唱起三更”表现出诗人将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6.“一生心事杏花诗”,两首诗词均用反衬的手法以杏花入诗,请分析各自借杏花抒写了哪些“心事”?
2023-08-16更新 | 256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行香子·述怀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描写清净恬美的月夜图景,与“虚苦劳神”的烦闷心情形成鲜明对照。
B.“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三句使用比喻,都表达了人生短暂、虚无的感慨。
C.上下片的饮酒情景首尾呼应,使结构圆合,也体现了词人心境和认识的变化。
D.本词写景、抒情和说理相融合,且用字传神精妙,如“溪”字的活用别有意境。
8.“几时归去,作个闲人”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都流露出厌倦为官的情感,但又有所不同,请结合诗文内容简要分析。
2023-07-21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赋

陆游

夜窗搔首发鬅鬙,病不胜衣倚瘦藤

堪笑颜回忍饥面,常依韩愈看书灯

残生已与灰俱冷,旧友谁如几可凭?

月落风生忽增气,掠檐劲翮有归鹰。

注:①鬅鬙,指头发散乱貌。②瘦藤,手杖。③韩愈作劝学诗《符读书城南》:“灯光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9.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扣题,运用动作描写与外貌描写塑造出一位夜中难寐、忧思重重的诗人形象。
B.颔联用典,用颜回与韩愈的典故,写出自己生活贫苦但依旧勤勉读书的生活状态。
C.颈联诗人想凭几写信、传书旧友,与《项脊轩志》中妻子“凭几学书”的意趣一致。
D.尾联以窗外掠檐飞过的归鹰作结,以景结情,情由境出,也与首联“夜窗”照应。
10.本诗与《临安春雨初霁》都为抒怀之作,但是在情绪的走向上有所不同,请结合两首诗歌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