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重庆 高三 阶段练习 2023-12-29 9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节选自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材料二:

作为国家文化对外传播的有力载体,中国纪录片正经历从“讲述中国”到“认同中国”的转变。这正是我国文化对外传播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微观呈现。我们可以从题材、叙事、制播、平台等方面着手,调整策略方法,加强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在题材上注重选择不同地区、民族、国家的受众共同关注的故事、人物和现象。中国纪录片在选题上可以完成两个层面的设置:其一,在中国题材中挑选出具有全球性的话题,从自我立场的议题设置转向全球视角的主题选择;其二,积极发掘同一主题下不同情节的故事,在多元差异中体现出同一性的全球主题。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以讲述人类视角下的日常故事为叙事原则。“人类视角”即普遍的人看待世界、认知自我的视角,它与“我们是谁?”“我们生活在怎样的世界?”等具有哲学色彩的人类终极命题相关。“人类视角”下的纪录片叙事可以理解为人类通过了解和把握自己生存的世界来认识把握自己,即使是非人类的生命体也可以在人类视角基础上表现人性化的日常生活。人们从这些生活的场景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并影响自己的思考。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制播方式以融合为基础,具体表现为“分离式的制播融合”和“合作式的制播融合”两种情况。前者指本国制作团队与国际播出渠道的融合,是一种单线式的融合;后者是以多方合作方式分别组建制作团队,搭建播出平台,是交叉互动式的融合。目前,用于国际传播的中国纪录片正在从“分离式”的制播简单融合转向“合作式”的制播深度融合,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中国要积极搭建“中国倡议下的世界对话”平台。中国纪录片要能够号召世界力量完成对话交流,需要建设成一个自主且开放的动态发展系统。中国纪录片的意义不能局限在“中国”的单一标签上,而应体现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中。在这种互动结构中,中国纪录片应改变“高高在上”或“沉默寡言”的极端姿态,以“价值共享”的立场,展示出自身在“世界议题设置”上的责任和能力,开发全球化的合作项目,搭建持续有效的国际共享平台。

(节选自需鸦荣《从“传播力”到“影响力”: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深度发展方向与策略》)

材料三:

新世纪以来,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作用不断受到重视和强调,不少优秀纪录片相继在国际主流媒体播出,国际社会反响热烈,如《春节》《手艺》《舌尖上的中国》等。其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名声大噪,远扬海外,前后被发行到东南亚、欧美等27个国家和地区,首轮海外销售即达到35万美元,创造了近年来中国纪录片海外发行的最好成绩。《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佳绩,缘于其在站稳纪录片“排头兵”位置的同时,积极跳出纪录片专业领域,在创作手法、传播方式等方面的突破创新,进而主动引领社会话题和风尚,在国际社会激发出一股“中国热”,成功荣升为国际传播中的经典纪录片。

《中国面临的挑战》系列纪录片亦表现不俗,在海外不仅赢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而且促使国际社会开始关注中国、研究中国。据统计,《中国面临的挑战》在美国189家电视台累计播出超过了1323次,覆盖超过了67%的收视市场,覆盖时段达到76%。该片进入海外传媒平台播出,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尝试。

(节选自皮璟璇《国际传播视域下外宣纪录片的传播策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应该继承中国古代“以民为本”“与时偕行”等优秀传统思想。
B.传播中华文明,立场不能动摇,目标应该明确,同时也要有博大的开放气度。
C.“同一性的全球主题”是中国纪录片在题材上的追求,是对自我立场议题设置的超越。
D.新世纪以来,中国纪录片在海外传播,带来了经济效应、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对国家文化传播做了要求,前者更为高屋建瓴。
B.材料二在论述上,运用了很多传播学上的名词,增强了说理的可信度。
C.非人类的生命体之所以会影响我们的思考,在于它们表现出的生活场景。
D.就中国纪录片的意义而言,“中国”与“世界”的静止关系是不可取的。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美丽中国》以中国为题材,探寻“人与自然”这一当下全世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B.《中华的故事》由英国和美国媒体制作播出,讲述中国从夏商周到改革开放的历史变迁。
C.《从长安到罗马》是一部由央广总台亲自策划,中意两国导演联手打造的百集纪录片。
D.《藏北人家》通过“再现”普通人家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本质意义的思考。
4.三则材料虽然选自不同文本,但是组成了一个有机的论述整体。请分析三则材料组合的内在逻辑。
5.《与象同行》是2022年中国纪录片“现象级”的新闻事件,请阅读下面的新闻介绍,结合材料分析该纪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

“网红”野象家族一路向北的故事在近两年的特殊时期背景下,牵动了全世界千万网友的心。近日,由国新办对外推广局指导、解读中国工作室和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联合出品的纪录片《与象同行》陆续登陆国内外主流媒体及互联网平台。该片以“共同体观念”为文化根基,采用拟人化的叙事方式追踪记录了云南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短鼻家族”历经17个月的北移南归过程,并在社交媒体的裂变式传播与话题营造下引发全网“云追象”热潮。聚焦动物选题,追踪热门话题,借势营销传播,并软性植入中国方案、中国价值、中国文化,《与象同行》为讲好中国故事、提高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效能提供了有益启示。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的救赎

王小东

今日要闻:公元3018318日,由于太阳能量持续衰减,地球将进一步变冷;科技界将年度科学突破奖授予国家天文台天体物理团队,该团队证实了平行宇宙的存在……

丁烈盯着新闻显示墙的眼睛猛然跳动了一下,当他听到平行宇宙时,脸色立即凝重起来。他用手捋了捋满脸的络腮胡须,陷入沉思。

隔离室里依旧阴冷,和二十五年前一样。二十五年前的丁烈只有十岁。

丁烈所处的这个时代正被某种确定性所掌控,凡事都遵循数字分解定律,即万物皆可用数字进行量化处理。举个例子:你喜欢吃糖吗?那便是一种编号为01010011……的信息体验。人们只需要在冰冷的触摸屏上输入一串同样冰冷的数字,再将感觉连接器与身体连接,便可享受一种甜度可调的甜蜜。在这个万物可量化为感官输入的世界里,你并不需要一颗真正的糖!更为可怕的是,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人似乎更像是一部运行精密的机器,情感都量化为一串串字符,人们已经基本丧失了自身的情感输出功能。

丁烈却同其他人不同。父亲从丁烈懂事开始,便不允许他使用情感连接器。父子俩一直保持着犹如一千年前,原始人般的情感体验,父亲将之称为情感反刍

丁烈很怀念那个时候,每次进行情感反刍的时候,父亲都会用充满慈爱的声音说:小子,让我们开始吧!

人在如今的世界里被划分为两类:守卫者和背叛者。守卫者坚定执行不与外部宇宙联系的准则,目的是保卫地球居住者的权益。背叛者则反其道行之,千方百计与外部宇宙联络,据说也是为了保护地球居住者权益。当年只有十岁的丁烈被划分到了背叛者行列,从贴上背叛者标签的那一刻起,他便再没有机会离开隔离室了。这一切皆因他的父亲丁向东。可是,父亲深邃而又坚定的眼神一直深驻在他心底,他知道,父亲绝对不是所谓的背叛者,相反,父亲一定是一个担负着重大使命的先行者。因此,在他看来,隔离室并不那么冰冷,远离数字割裂的世界,他才感觉自己是活着的。

国家天文台射电望远镜中心,外太空信号湮灭装置接收到的一串陌生数字,让天体物理组总工程师王建达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愤怒。

经过拥有超级计算能力的银河号计算机破译,陌生数字信息的内容为:平行宇宙存在,太阳能量衰减导致的地球能源危机,解决途径只能是在另一维度的A级宇宙中找到一个正在发育的类太阳系,然后通过特定的能量通道实现人类整体迁移。

很快,信号湮灭装置又收到第二份数字信息:特定能量通道开启的关键是,要在地球上找到一种与A级宇宙契合的纯粹连续能量波动,实现互通。请找到一个叫丁烈的人!

王建达很困惑,与A级宇宙契合的连续能量波动?这个世界所有的能量状态都是数字化且不连续的,怎么会有连续的能量波动?一定是丁烈这个叛逆者在搞鬼!

最后的数字信息只有短短几个字:小子,让我们开始吧!

二十五年来,丁烈第一次走出隔离室,外面的天气尤其寒冷,丁烈不由得竖起衣领来御寒。

王建达手里正拿着一份背叛者档案:丁向东,男,国家宇航中心资深飞行员,公元2993年,驾驶探索号宇宙飞船逃离地球,留下的最后信息是:我要为人类寻找一个新的家园!

国家天文台主控大厅中心一片死寂,按目前情况预计,地球的温度将在三年后降至极值。那时,等待人类的结局只有毁灭!由于平行宇宙存在,信息发送者肯定来自平行宇宙的另一级。如果按信息中心的方式进行人类迁移,那今天参与决策的人将毫无疑问成为背叛者。

经历挣扎,最终选择进行平行宇宙间的跃迁!

一切都按照既定程序运行,主控大厅的电子屏幕上,出现了两个巨大的能量环,两级宇宙间真正意义上的连通终于开始了!

一切很顺利。到了最为关键的能量通道开启环节!丁烈深邃的眼窝露出温和的光芒。搭接在丁烈头部的示波器有节律地抖动起来,丁烈站在能量发生器的电子显示屏前,脑海里出现了刚才王建达传送给他的信息内容:小子,让我们开始吧!他不由得会心一笑。

他强烈地感受到了遥远的宇宙深处父亲的存在,随后,示波器同步信号发生器发出了一串美妙的连续波信号!脑电波!是脑电波!A级宇宙另一端竟然也有和丁烈发出的脑电波完全契合的纯粹连续能量波动!

原来,人类自发的情感波动,才是开启平行宇宙间能量通道的钥匙!

到达A级宇宙的人类,眼前出现的景象正如千年前地球上曾出现的情景:草是青绿色的,天是蔚蓝的,人们的笑脸是真切的。

是的,人类最终抛弃了一个冷冰冰的数字世界,在最后关头完成了自我救赎。

丁向东慈爱地望向丁烈,依然用他那充满磁性的嗓音说:小子,让我们开始吧!

父子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愿分开……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两则新闻开头,前一则为故事设置一个末日来临的背景,渲染紧张氛围,激发了读者兴趣;后一则又为危机解决埋下伏笔,可谓匠心独运。
B.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丁烈“脸色立即凝重起来”“用手捋了捋满脸的络腮胡须”,就表现出了他听到“平行宇宙”时内心的变化。
C.小说用插叙的方式生动描绘了在当时世界,体验甜味并不需要吃糖,只需输入代码,再让身体和连接器连接,达到了吸引读者的目的。
D.小说中前面的父子间“情感反刍”的情节,与后面人类的情感波动开启能量通道拯救了全人类的情节,在结构上前后照应,显示出章法的严密。
7.小说对丁向东着墨不多,但人物形象鲜明,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一形象的。
8.有人认为:“科幻小说不仅是幻想,也不仅是人类对于征服自然的想象,更需要对现实的反思。”请结合文本,从“反思”的角度探究小说的主题。
2021-09-02更新 | 331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八校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荆南留后高季昌为节度使。季昌到官,城邑残毁,户口雕耗。季昌安集流散,民皆复业。二年冬十月,依政进士梁震过江陵,高季昌爱其才识,留之,欲奏为判官。乃曰:“震素不慕荣宦,明公不以震为愚,必欲使之参谋议,但以白衣侍樽俎可也,何必在幕府。”

乾化二年,高季昌潜有据荆南之志,乃奏筑江陵外郭,增广之。乾化三年,高季昌造战舰五百艘,为攻守之具,朝廷浸不能制。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高季昌闻帝灭梁,避唐庙讳,更名季兴,欲自入朝。明宗天成元年四月,梁震荐前陵州判官责平孙光宪于季兴,使掌书记。季兴大治战舰,欲攻楚。光宪谏曰:“荆南乱离之后,赖公休息士民,始有生意。 若又与楚国交恶,他国乘吾之弊,良可忱也。”季兴乃止。                                                                                                                 

二年春,高季兴既得三州请朝廷不除刺史自以子弟为之不许。 及夔州刺史潘炕罢官,季兴辄遣兵突入州城,杀戍兵而据之。帝怒,以刘训为南面招讨使,将步骑四万讨之。高季兴求救于吴,吴人遣水军援之。三年春,楚王殷如岳州,遣六军使袁诠击荆南,高季兴以水军逆战,季兴大败,请和。冬十二月,高季兴寝疾,命其子从诲权知军府事。丙辰,季兴卒。

从诲既袭位,谓僚佐曰:“唐近而吴远,含近臣远,非计也。”乃楚王殷以谢罪于唐,帝许之。四年秋七月甲申,以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高从诲性明达,亲礼贤士,委任梁震,以兄事之。梁震曰:“先王待我如布衣交,以嗣王我。今嗣王能自立,不坠其业,吾老矣,不复事人矣。”固请退居。从诲不能留,乃为之筑室于土洲,从诲时过其家,四时赐与甚厚,自是悉以政事属孙光宪。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氏据荆南》)

材料二:

后唐庄宗过河,荆渚高季昌谓其门客梁震曰:“某事梁祖,仅获自免。龙德已来,止求安活。我今入觐,亦要尝之。彼若经营四方,必不縻我。若移入他镇,可为子孙之福。此行决矣。”既自阙回,谓震曰:“新主百战,方得河南。对勋臣夸手抄《春秋》。又竖指云:‘我于指头上得天下。’则功在一人,臣佐何有?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情何以堪? 吾高枕无忧。”乃筑西面罗城,拒敌之具。不三年,庄宗不守。英雄之料,顷刻不差,宜乎贻厥子孙

选自《北梦琐言》)

【注】①龙德:后梁末帝年号。②彼:与后文的“新主”,都指后唐庄宗李存助。③贻:留传,遗留。厥:他,他的。

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高季兴A既得B三州C请D朝廷E不除F刺史G自H以I子J弟K为之L不许。
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以白衣侍樽俎可也”中的“白衣”,与《过秦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中的“藩篱”所用手法相同。
B.“乃因楚王殷以谢罪于唐”中的“因”,与《鸿门宴》“因击沛公于坐”中的“因”意思不同。
C.“以嗣王属我”中的“属”,与《屈原列传》“屈平属草稿未定”中的“属”意思不同。
D.“遂固请退居”的“遂”与《种树郭橐驼传》中“遂而鸡豚”的“遂”字意思不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梁覆灭后,高季昌改名季兴,想亲自入朝觐见后唐君主,没有得到允许,于是大量制造战舰,想攻打楚国,最后被孙光宪劝阻。
B.夔州刺史潘炕罢官,高季兴领军突击,杀死守兵并占领了夔州城。第二年楚王派袁诠率军攻打荆南,高季兴派水军迎战,被击败。
C.高季兴之子高从诲承袭爵位,认为唐近而吴远,舍弃近的国家而臣服远的国家,不是长远之计,于是向后唐请罪,获得正式任命
D.高从诲把梁震当兄长对待,而梁震因年事已高且高从诲没有荒废先王遗业,请求退居高从诲留不住他,每年给予他丰厚的赏赐
1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荆南乱离之后,赖公休息士民,始有生意。
(2)则功在一人,臣佐何有?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情何以堪?
13.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在高季昌身上足以借鉴的成就之道。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易象

周敦颐

书房兀坐万机休,日暖风和草色幽。

谁道二千年远事,而今只在眼前头。

暮春即事

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注]①易象,《周易》的卦象。《周易》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诗前两句描写了风和日暖、草色清幽的欣欣向荣之景,表现了诗人读易象的闲适、愉悦。
B.叶诗中“点点杨花”运用白描手法写出杨花落入砚池的情状,以细微动作衬托书房的宁静。
C.“书房兀坐”“瓦雀行书案”与《项脊轩志》中“冥然兀坐……小鸟时来啄食”的场景相似。
D.两诗都描绘潜心读书的情景,正面突出了诗人身心交融,专注于《周易》而忘却世事的情形。
15.两首诗的后两句都有情理兼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