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 高三 期末 2024-01-25 24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礼仪起源于原始先民的祭神敬鬼活动,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演变为社会的行为规范。周公制礼作乐,对做出了创造性发展。由于礼仪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代表着国家的整体利益,在塑造完美人格、协调社会矛盾、安定社会秩序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中国的礼仪不同于西方的礼仪。在西方人眼里,礼仪通常是依据民族或地域差异来区别的风俗,而中国的礼仪是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礼。在中国人眼里,礼是可以凝聚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一种精神,是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准则。

如今,面对公民社会的兴起,我们必须考虑重建现代礼仪,这种重建不是食古不化地套用,也不是食洋不化地照抄。我们要研究传统礼仪和外国合乎国情的礼仪如何创造性转化,还要细致地把握这些礼仪如何与民俗融合,不仅如此,许多具有普遍性的礼仪恰恰可能从民俗中再生才最具生命力。

那些具体的规范并不是现代礼仪的目的所在,最核心的在于礼仪背后所表达的精神元素,现代礼仪应该包含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应该涵泳正义、自由、平等、民主、博爱、勇敢、谦逊、理性、稳重、慷慨、真情、和平、非暴力……礼应当是一切美德的承载者、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接榫者。

(摘编自《论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

材料二:

中国是拥有悠久礼乐文明的礼仪大国,有着丰富的礼仪文化资源,同时重视礼制建设与礼俗教化。《周易·系辞》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是敬天礼地、体现族群伦理与政教伦理等包蕴礼义核心的礼仪文化。《荀子·礼论》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强调礼仪文化依循三大伦理原则,即与天地协调的自然伦理、以祖先纪念情感为中心的家庭伦理、推崇君师为政教的政治伦理,这三者是的核心内涵,是传统礼仪文化的根本性质所在。

当代社会是以人民为主体的现代社会,新的社会生活自然需要相应的礼仪,传统礼仪遵循的三大伦理原则在当代社会必然发生根本的性质变化,即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而不是对天地神灵的被动膜拜;更强调家庭社会和谐的社会伦理,而不是上下尊卑的严格等级区分;更强调社会主义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伦理,而不是居高临下的牧民统治。以新的伦理原则处理人与自然、家庭、社会等的关系,既保留中华民族礼仪文化底色,又体现了礼仪文化融入当代社会的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当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传统社会是礼治社会,传统礼仪以什么形式与当代社会对接,转化创新,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也是值得思考的。

以人情社交礼俗为例,乡土社会的生存方式与社会结构决定了乡民之间形成特定的自我组织、自我服务、守望相助的互惠关系。这种关系在宋人的《蓝田乡约》中有精准表述,所谓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情礼俗传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乡村治理方式的变化趋向淡化,但红白喜事中的人情互惠传统在城乡特别是广大乡村仍然普遍存在,许多华人华侨对故乡的情感性投资与工业商贸项目引入也促进了沿海地方经济的发展。这种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民俗传统在民间社会传承延续,民间自我组织与自我服务仍然是乡村社会治理的有效方式之一,当然也不可避免出现一些互相攀比或因人情干预社会公正的弊端,所以,我们要重视以人情社交礼俗传统为基础,融合现代公益慈善与志愿服务精神,增进家庭、村落、社区的亲密关系,特别是让远离故乡的新城市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礼仪传统的现代转化,如传统节日的社区成员聚会、邻里间相互关爱等,在城市住宅区重新获得家园感。

在国家重大政治生活领域与重大节庆场合,传承与弘扬传统礼仪文化,还可以有效地展示社会政治伦理,汇聚民心,树立国家文明形象。《荀子·礼论》云,礼,以顺人心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国家公共生活中礼仪礼典建设,任职宣誓仪式,元旦新年、春节新年的致辞庆贺仪礼,先烈纪念日的礼敬仪式,清明祭扫英烈活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部分医护工作者与感染者失去宝贵生命,国家在清明节举行了隆重的哀悼仪式。这一顺人心合人情的仪式的举行,不仅为凝聚全国力量共同抗击疫情提供了重要精神与情感助力,而且提升了我国的国家文明形象。礼序乾坤,乐和天地。”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都是盛大庄严的,充分体现了仪式感、参与感。由此可见,礼仪文化对于构建现代国家文明具有重大价值与特别意义。

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的礼仪国度,丰厚的礼仪文化理论积累与历代传承的礼仪实践,构成了礼仪之邦的文化表征,通过融合与转化,礼仪也构成了今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们面临着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优秀的礼仪文化具有夯实中国文明与温润中国文化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文化基础。

(摘编自萧放《传统礼仪文化与当代中国礼仪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人眼里,礼是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但具体的规范并不是现代礼仪的目的,现代礼仪是要传承精神和文明。
B.《周易》中“以化成天下”的“人文”与今天所说的“人文”含义不同,它是以礼义为核心的体现族群与政教等伦理的礼仪文化。
C.在以人民为主体的现代社会,礼仪文化的根本性质已从传统的自然、家庭、政治伦理转变为新的生态、社会和政治伦理。
D.礼仪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文化是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文化基础,能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谈及传统礼仪向现当代礼仪的转化,但转化的方法和原则却完全不同,我们应辩证学习,兼容并蓄。
B.因为我们中国拥有悠久的礼乐文明,有着丰富的礼仪文化资源,所以相比西方国家更重视礼制建设与礼俗教化。
C.我们国家2020年清明节举行的新冠肺炎疫情哀悼仪式与《荀子·礼论》中“礼,以顺人心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
D.城市化改变了我国乡土社会的生存方式与社会结构,这也决定了乡民之间守望相助的互惠关系必将变淡甚至消失。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逐年上升,传承重阳敬老礼仪,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线上线下表达对老年人的敬重与关怀。
B.村落社区建立红白理事会,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治理原则下,减少烦琐与铺陈的传统仪式,凸显了现代文明礼仪。
C.诞生礼包含诞生、三朝、满月、百日、周岁五种主要礼仪,人们通过宴请形式祝贺新生命的诞生与护佑新生命的健康。
D.成年礼仪式,空间需要营造神圣与庄严的氛围感,可选择在地方公共文化场所举行,如孔庙、古迹遗产地、祭坛等。
4.材料二运用大量引言和事例作为论据,请从读者阅读效果的角度赏析其作用。
5.有同学说,“当今世界,国际交往日益密切,我们应学习国际礼仪,与世界接轨,不应该学习中国礼仪”。你如何对其劝说?请结合材料说出劝说要点。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子猷[注]

何其芳

难道天已要亮了吗?

从动了一下的棉被的边缘上滑进一丝冷气,从窗外映进来的亮度,是如此皑白,如此澄静,与月光,与曙光,都不难找到区别。然而这如此皑白,如此澄静地亮着的,到底是什么呢?他这时已能肯定地在心里说一个字了,那个字是:

雪。

他起来了。趿着鞋把窗门一扇扇打开,雪已停止了飘飞,外边的窗角都垫着一窝新雪,不自觉地把指头去试触一下,雪可爱幽冷。再从窗子平望出去,望得见的只是白色,在黑夜里显出澄静。在室内轻轻巡行一周,最后把门闩推开。随着门的开,是一声,筼青!

来的是一个清瘦的童子,和他手里的一个黝色的陶壶。

不要甚么下酒物么?

这还不够下一壶酒吗?指着窗外。

又轻轻在堂室内走着。重新凝睇窗外:这雪,这皑白的雪,不仅在它的浓黑里显出澄静,而且妩媚,使人感到温柔,这温柔是只允许人感到的。——就只感到不已够了吗?他心里做一种聪明的微笑,脚步不自觉地重了起来。

他想起他是怎样像脱去一件脏的衣服,丢了官来这里隐居:他是从来没有觉到那错了的,但今夜的雪似又是新的参证。

举起眼。远远的,那个方向,使他想起戴安道。今夜真怪,一觉醒来,使他对一切感到新鲜,说不出的模糊不定,虽说一切都似乎更清楚,更亲近。

是这雪!

他于是要从雪里去访他远在剡溪的朋友。

王子猷和童子筼青在一只船里。船小小的,然而清洁使它不觉得窄促,没有一片帆,一半舱篷来遮蔽它向圆圆的蓝的天空仰视。幽暗的水柔滑地抚摩过它身边,流着永远的静寂。

天亮。

灰暗的黎明告诉一切将有一个冬季的阴天。

王子猷从桨打起的水花里望到河岸,从河岸的丛林里望到天边,天边就似乎在丛林的枝巅。

划拢岸去。

林间有一条曲折的小径,满径丰腴的积雪,还不曾有人的踪迹。王子猷望着这一径白雪,不忍踏上它,又想踏上它,最后,一步步向前走去。

出了林,是平坦的田野。有短短的木桥,有冰锁的小溪,有一声声鸡啼夹着凄冷,有一家家晨炊的烟袅上天空。

路从一家草屋的前面过身。那门前的土坝上,站着一个农夫模样的中年人。

两位走路的先生真早。一个笑着招呼。

王子猷停住脚步,向农夫说,我们是从山阴来的,打算去访一个朋友。

在什么地方?

剡县。

不想歇歇脚吗?我还可以给两位先生准备早饭,如不嫌——

那么,恭敬不如从命。

到灶屋去坐,有火,暖和暖和吧。

所谓灶屋就是左手边现着更阴暗的门。

一个两眼的灶占了屋的一角,灶门已亮着火光,流出湿柴的味,灶背已有一个中年的女人在做饭。

这两位先生是从山阴来的,将在我们这里吃早饭。

女人放下做着的事,带一点忙乱到堂屋去搬板凳。

坐定,男人陪着说话,女人仍带一点忙乱跑进跑出,拿东拿西,做着早饭。

今年雪真大。

是的,明年一定是很好的年成。

真是扰乱了你们。希望不要因为我们,在饭菜上多些麻烦。

没有的事。便饭便饭。

饭要熟时,那女人问:

午郎呢?

一定在外面耍雪。我去喊他。男人起身。

外面是午郎”“午郎和一个五六岁孩子答应的声音。

孩子带着顽皮的神气跑进来,看见两个生人,瞪着惊问的眼,不动,一双红红的手。

女人从堂屋摆了碗筷进来,走近孩子——

你瞧,你一双手!

妈,我冷!多么习惯的依托的声音!

女人用大大的粗黄的手握住小孩向她伸出的小手,完全包没了那红红的两拳,谁教你耍雪的!

饭桌上,有炒的鸡蛋,还有肥的腊肉,大块的腊豆腐干,这显然是为贵客而准备的菜。吃了饭,他说着赶路的话告辞。主人是这样好,不肯收钱,只很客气地收了一声谢谢

也许戴先生这时还高卧着吧。

为什么快乐像一阵轻轻的风飘过人的心里,跟着就扬起怅惘的尘土?为什么人要伸手去捉那轻轻的风,而又不愿捉着的是一握尘土?

他想起他做官时是怎样不管那些属于官的俗事。为着完全适意,才连那仅是一个挂名的官也抛弃了。想起出都时,在都下偶遇桓伊的那夜,桓伊是怎样为他吹了三弄笛,主客不交一言而去。这些故事,是一般人士都知道并且传说着的故事,而他,在往次,忆及时也在心里泛起凉幽幽的微笑。但这次!

他沉思着伸出一双红色的小小的手。

那平凡的可祝福的家庭!那平凡里流着多温柔多充实的声音!一锄,一家,一块田地,一间草屋,一个妻子还有孩子。工作时的汗水,休息时的烟管,还有大家在一块时的亲切的目光与笑语。晨到夜,春到冬,生到死,一首朴质而妥帖的诗——

这样走着到哪里去,他猛意识到。戴安道家。到戴安道家去干吗?戴安道那个人,一个平常的自以为不平常的人,一个时代的流行病的患者。去和他串一幕习惯的喜剧?去告诉他今天感到的悲哀?不!

回去吧。

不是到戴先生家里去吗?不是已到了吗?

我原是乘兴而来的,兴尽就可以回去了,何必一定要见着戴呢——

他自己听到语尾有一点颤抖,一点哽咽。

(有删改)

[注]小说取材于《世说新语》中“雪夜访戴”的故事,王子猷即王微之,“书圣”王羲之之子。小说并未拘泥于原作中王子猷诞漫的个性,而赋予人物更复杂的情绪。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子猷的感受细腻而敏感,棉被边缘上滑进的冷气,窗外映进来的皑白、澄静的亮度,让他意识到下雪了。
B.筼青送来了酒,并问要不要下酒物,而在王子猷看来,窗外的雪景足可以下酒,可见二人在心灵境界上的差异。
C.小说中画横线的语句,写王子猷回忆自己做官之前的生活状况,他曾经过着一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民生活。
D.小说中人物对话非常生动,这些对话整体上不但符合人物身份,展现出其性格特点,而且还推动了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7.关于文中王子猷到农家歇脚吃饭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农夫的热情招呼和诚意邀请下,王子猷走进农家,丰富了故事的内容。
B.女人“带一点忙乱”搬凳子,跑进跑出拿东西,表现出她的热情与真诚。
C.“谁教你耍雪的!”这是母亲在责备孩子,写出了孩子的顽皮与叛逆性格。
D.农人一家的古道热肠和温馨的气氛,为后文王子猷思想情绪的转变张本。
8.雪夜醒来到最后放弃访戴,王子猷的情绪不断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9.《世说新语》中记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小说中也多处写到雪,这样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信侯出走,与司空马之赵,赵以为守相。秦下甲而攻赵。司空马曰:大王裂赵之半以路秦,秦不接刃而得赵之半,秦必悦。内恶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救秦必受之秦受地而却兵赵守半国以自存,秦衔赂以自强,山东必恐,亡赵自危,诸侯必惧,惧而相救,则从事可成,臣请为大王约从。从事成,则是大王名亡赵之半,实得山东以敌秦,秦不足亡。赵王曰:前日秦下甲攻赵,赵赂以河间十二县,地削兵弱,卒不免秦患。今又割赵之半以强秦,力不能自存,因以亡矣。愿卿之更计。司空马曰:臣少为秦刀笔,以官长而守小官,未尝为兵首,请为大王悉赵兵以遇。赵王不能。司空马曰:臣效愚计,大王不用,是臣无以事大王,愿自请。司空马去赵,渡平原。平原津令郭遗劳而问:秦兵下赵,上客从赵来,赵事何如?司空马言其为赵王计而弗用,赵必亡。平原令曰:以上客料之,赵何时亡?司空马曰:武安君,期年而亡;若杀武安君,不过半年。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韩仓果恶之,王使人代。武安君至,使韩仓数之曰:将军战胜,王将军。将军为寿于前而抨匕首,当死。武安君曰:繓病钩,身大臂短,不能及地,起居不敬,忍获死罪于前,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上若不信,繓请以出示。出之袖中,以示韩仓,状如振梱,缠之以布。愿公入明之。韩仓曰:受命于王,赐将军死,不赦。臣不敢言。武安君北面再拜赐死,缩剑将自诛。衔剑征之于柱以自刺。武安君死,五月赵亡。平原令见诸公,必为言之曰:嗟嗞乎,司空马!又以为司空马逐于秦,非不知也;去赵,非不肖也。赵去司空马而国亡,国亡者,非无贤人,不能用也。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

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内A恶B赵C之D守E外F恐G诸H侯I之J救K秦L必M受N之O秦P受Q地R而S却T兵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刀笔,指刀笔吏,即主办文案的官吏。古代记事于案策,谬误用刀削除,故称“刀笔”。
B.“赵王不能将”的“将”和“赵将武安君,期年而亡”的“将”含义相同,指以……为将军。
C.“王觞将军”中的“觞”,与“引壶觞以自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觞”含义相同。
D.为寿,祝颂之辞。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文中指武安君向赵王回敬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国代理丞相司空马,向赵王献上割让半数国土换秦国撤兵的计策,被赵王以以前贿赂秦国却始终逃不脱秦兵的逼迫为由而断然拒绝。
B.司空马曾经请求获得赵国的兵权,带领赵国全军抗击秦军,但没有获得赵王的允许,司空马感觉自己无用武之地,就向赵王请求离开赵国。
C.司空马向郭遗预言,赵国会因武安君被杀而撑不过半年就灭亡。果然赵王听信谗言,赐死武安君,然后赵国在武安君死后五个月灭亡。
D.武安君面对韩仓的逼迫,先是用患了曲挛之疾,无法行跪拜之礼为自己辩解,接着恳求韩仓能够理解自己,最后以嘴含剑,自刺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事成,则是大王名亡赵之半,实得山东以敌秦,秦不足亡。
(2)又以为司空马逐于秦,非不知也;去赵,非不肖也。
14.司空马“之赵”“去赵”的故事能给人们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2024-01-30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雨后净望河西连山怆然成咏

李德裕

宿雨初收晚吹繁,秋光极目自销魂。烟山北下归辽海,鸿雁南飞出蓟门。

只恨无功书史籍,岂悲临老事戎轩。唯怀药饵蠲衰病,为惜余年报主恩。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交代作诗缘起,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对写景抒情有领起作用。
B.秋风吹拂,雨过天晴,秋色令人喜悦,诗人目睹此景,遂生出无限感慨。
C.河西山脉连绵,向辽海延伸,“烟”字生动写出了山处于云雾掩映之下。
D.后四句句首的四个虚词用得很准确,而且合起来也使诗句关联得很紧密。
16.前人评诗人作此诗时与曹操创作《龟虽寿》时的精神面貌颇有相似之处,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