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河北 高二 期末 2024-02-25 9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甩手式调研、偷懒式调研、交卷式调研……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当下,这些“应付式”调研的不正之风也在潜滋暗长。有的地方和部门背离调研初衷,为调研而调研,简单应付,敷衍了事,不注重调研成效。这不仅背离了调查研究要解决真问题的要求,也陷入了形式主义的窠臼,让基层干部群众疲于应付。

纵观这类调研,“应付”的路子无外乎以下几类:有的就像“赶场子”,座谈没时间,临走要材料,甚至把撰写报告的任务甩给被调研单位;有的专捏“烂柿子”,对问题避而不见,对矛盾调而不研,根本没有深入了解基层的真实需求;有的纯粹是“笔尖上发力”,带着框架找例子,带着论点找论据,调研成了形式上的辅助;还有的坐在车里转一转,隔着车窗看一看,走的是“经典调研线路”,只关心“门面”和“窗口”,“后院”和“角落”则不闻不问……凡此种种,貌似下基层、奔一线,实则还是“旧瓶装新酒”,流于形式。

“应付式”调查研究为何跑偏了道?根源在于调研者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上不到位,没有把发展所需、基层所盼和民心所向当回事,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把调查研究当成一项不得不应付的任务,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也有的调研者能力不足、不懂方法,在调查研究上不得要领,没有掌握有效的方式方法,下基层后只会“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主次、轻重。

是脚踏实地真调研,还是“应付式”假调研,关键就看能否发现问题、真正解决问题。隔着车窗看基层、会议室里听汇报,这种只抓表面、只图交差的调查研究,既看不到真实的社情民意,也听不到群众的真实心声,只会给基层徒增负担,当然不受欢迎。只有真正走下去、沉下去,了解最现实的问题,形成最鲜活的思考,进而形成最有针对性的报告,一五一十、对症下药,才算把调研做到位。

调查研究不是“跑来跑去”,也不是“纸来纸往”。不走过场、不做虚功、不搞“花架子”,身挨身地“和群众坐一条板凳”,才是调查研究的正确打开方式。

(摘编自赖雅芬《“应付式”调查研究跑偏了道》)

材料二:

“身入”而“心至”,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躬身入局,心之所至,方能深入实际、了解实际。“身入”是一种态度,要求领导干部首先要从机关大院走出来,向基层一线走进去。“心至”是一种状态,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走出来,还要心无旁骛、用心关切。倘若没有“身入”,对新思想便永远停留于表面认识;倘若没有“心至”,就无法准确把握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把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身入基层、用心体悟、全心思考,在实践中深化对创新理论的认识和把握,善于运用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在调查研究中实现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的转化。

“知题”而“破题”,完成发现向运用的转化。调查研究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调研成果能够成功地转化运用。“知题”就是要坚持系统思维,通过高质量的调查研究,全面准确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找准痛点难点堵点。“破题”就是在“知题”的前提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路径,真正实现以“调”知题、以“研”破题,知行合一。新时代新征程上,各项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各级干部深入实际,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要在基层一线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调查了解情况,特别是要经常到条件艰苦、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去,摸准真情况,发现真问题,细致剖析问题缘由,打通问题命脉,找准根治药方,落实整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既要走好发现问题这个“最先一公里”,更要跑赢解决问题这个“最后一公里”,真正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实际成效。

(摘编自徐光华《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

材料三:

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出入石家庄的市民有了一个舒爽的新体验——随着复兴大街主线通车,往年高速口排起的“长龙”不见了。“以前假期回来都会堵上一两个小时,今年每个路口都很通畅。”106日,自驾回石家庄的市民周增芳赞叹道,“更快更方便了,真是给咱老百姓修了一条‘民心路’!”

市民的这份便利,源于石家庄市的几次调研。

由于涉及范围广、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石家庄市复兴大街市政化改造项目面临一道又一道难题。石家庄市市委领导分包,深入项目现场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协调解决施工中的具体问题。通堵点、解难点、消痛点,滹沱河特大桥顺利合龙,桥梁结构创国内同类型桥梁之最;迎旭门、白佛、学苑路三座隧道提前完工,创造了国内最大规模市政化改造隧道工程建设新速度。928日,承载着石家庄人期望的复兴大街通车了,成为一条贯穿城市南北的“主动脉”。

(摘编自周洁《河北石家庄:以深入调查研究破解发展难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应付式”调研的不正之风潜滋暗长,导致一些调研者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上不到位,只把调查研究当成一项不得不应付的任务。
B.能否发现问题、真正解决问题,是区分真假调研的关键因素;看不到真实的社情民意,无法形成针对性报告,就算不上真调研。
C.走进基层一线,深入实际,才能加深对新思想的认识,这种“身入”的态度是调查研究中实现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转化的重要因素。
D.既要走好发现问题这个“最先一公里”,更要跑赢解决问题这个“最后一公里”,这样才能促进调查研究成果真正转化为实际成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入“后院”和“角落”,到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去摸准真情况、发现真问题,这是做到了“和群众坐一条板凳”的真调研。
B.真正走下去、沉下去,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调查了解情况,了解最现实的问题,形成最鲜活的思考,才算把调研做到位。
C.石家庄复兴大街主线顺利通车解决了以往假期高速口常堵车的问题,这充分说明相关部门所做的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实效。
D.石家庄市市委领导躬身入局,深入项目现场开展调查研究,终使得复兴大街市政化改造项目面临的各项问题得以解决。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调研工作跑赢“最后一公里”的一项是(       
A.焦裕禄对全县120多个生产大队进行走访和蹲点调研,学到了不少治沙、治水、治碱的办法,用于兰考县风沙、水灾治理。
B.周恩来亲自乘车体验到北京公共汽车拥挤状况后,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和制定了解决公共汽车拥挤问题的具体措施。
C.青海省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先后赴8个市(州)、12个县(市、区)开展调研,深入到条件艰苦地区察实情、解难题。
D.黄文秀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之初,一年内行驶约2.5万公里,走访全村195户贫困户,绘制“民情地图”。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材料三中提到“市民的这份便利,源于石家庄市的几次调研”,请结合材料并合理推断,概括梳理出石家庄市领导干部“知题”和“破题”的过程。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风里的娘

宋兆梅

娘坐在一棵掉了叶子的白杨树下。这棵树好大。树下的娘,显得娇小、无助。杨树的左边是一垛春玉米秸子,叶子随风发出唰啦唰啦的声音,树叶在风中舞着,转着,一片叶子落到娘的身上,①娘没有察觉,娘对一切都漠不关心。

娘坐在一个高高的凳子上,娘的右手扶着我给她买的拐杖。娘的眼睛闭着,头蜷在两腿和腹部之间,娘的头发全都白了。娘没有发现我,娘在梦里做了天使,右翅膀上是我,左翅膀上是娘的其他孩子。娘很少有时间这么酣睡。她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劳作,她一生都在担心挨饿,担心她的孩子们不如意、不幸福。

我对秋的记忆是深刻的。娘,五十多岁。那年我刚高中毕业,我不去追究自己的任性和不努力,面对家庭的困难不理解父母,反而和娘冷战,任娘唤我数遍,我也装聋作哑。收玉米的日子,父亲病了,家中只有我和娘两个。娘给我的脸上蒙了纱巾,还给我的胳膊上戴了套袖,我顺着地垄,把玉米仇恨地扔得到处都是。娘一边飞快地掰着.玉米,一边飞快地把我乱扔的玉米拾到筐子里,挎到地头上。晌午,娘让我回家做饭,她一个人待在田里。等我给娘捎饭回来,一大片玉米,娘全掰完了,还全部挎到了地头上。娘的头发上粘着玉米的碎叶,碎花衬衫渍出盐卤,娘的脸黑红黑红的,冒着油光。

那张黑红而坚定的脸,像季节一样,慢慢地滑过去。79岁的娘,很多讲究和争强好胜荡然无存。我叫一声“娘”,娘像个婴儿一样睁开浑浊的双眼,说,是兆梅,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进屋?

我想扶着娘,娘说,不用,我自己走。娘用左手移着凳子,用右手拄着拐杖。娘像一只老了的蚂蚁,慢慢蠕动。娘高大的身体缩了一半,娘的眼神里依旧带着岁月的感恩和生活的温暖。我想娘生我的气了,我好久没回家看娘了。几个月来,工作不顺利,无缘由的质疑和诬陷,还有变化多端的心灵,让我焦头烂额、身心疲惫。

风,从窗缝里钻进来,游走在娘的头上。娘的头发,银子的颜色。娘坐在炕上,一言不发。我拿出给娘新做的褥子,换下旧的,准备带回家去拆洗。

娘说:“我什么也不要了,你就不知道你娘的情况,活不了几天了。”娘的话,像刀,一刀刀切割着我的灵魂,让我日夜不安。③娘的被褥蜷乱着,落满头屑和灰尘。我一边整理一边止不住地流泪。

“你觉得你的娘还是个好人?没几天活头了,我的骨头都碎了,你看看腿和胳膊都肿着,不是个好人了。”

娘半闭着眼,一遍遍重复这句话。每次见到我,娘都是这几句话。

“我不指着闺女,你哥哥嫂子们待我挺好,闺女管什么用?”娘一触即发,喋喋不休。

“娘,这段时间忙,很多事情纠缠着我,就没顾上来家看你,你生气了?”

“我谁的气也不生,也不敢生。我生了你们姐妹六个,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娘不中用了,都嫌弃了。”

我无言以对,自责地看着娘。

娘,说了很多,沉默了。娘沉默的时候像个无辜的孩子,眼睛闭着,头蜷在两腿和腹部之间。我给娘换下脏的衣服,娘说,昨天自己刚洗了的。可是,我看到衣服上很多发光的油渍和斑斑点点的东西。

我把娘的衣服用清水泡了一大段时间,衣服上飘出一股怪味。在我的手摸上娘的衣服的时候,内疚和自责再一次袭击了我。很多东西,我有口难言。娘健康的时候,娘清醒的时候,我的苦闷是说给娘听的,娘会大发牢骚,又会教我宽容待人。现在的娘老了,糊涂了,我的心里话又对谁说?

我让娘坐在凳子上,给娘洗头。

我把娘小心地安置到凳子上,凳子摇晃了一下,娘就吓着了。她问:“牢固吧?”娘是爱惜生命的,她的牢骚和不想活了,是在撒娇。娘学会了撒娇,娘变成了老小孩儿。

娘的头上也有一股怪味。娘的头发还很密实,像一朵枯萎了的花蕾,动动就掉下一些花瓣。娘的头皮松松的,像一根失去了弹性的带子,用手摸着就有松弛感。想起娘乌黑发亮的大髻,放下来如黑色的瀑布。娘把掉了的头发收集在一起,等货郎担到村时,可以换来一包缝衣服的大针。想起我和二姐为娘剪掉大髻的日子,我俩趁娘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下了狠手。娘留短发的样子,很端庄,在秋风里荡着。④老屋里所有的老物件,蓦然生香。

风,开始蹦跳。从娘的脸上,跳到我脸上。我的脸上带了娘的温度,倍加温暖。

我把娘的眼睛用热毛巾擦了几遍,娘的双眼皮瘪成狭小的三角形,她脸上的皮用手一动就连根拔起。我看着娘,看得目不转睛。等到我的灵魂老了,等到我的翅膀累了,娘会在哪里?

给娘洗脚的时候,我轻轻地撸了娘的腿,娘的腿并不像娘说的肿了,但娘的脚确实肿了,肿得毫无章法。娘的脚趾变形,指甲硬而枯黄,凸起、无棱、折弯。

给娘洗脚,我周身涌上一种快感,做女儿的快感。和娘相依为命的日子,我家是贫穷的,现在的娘也依然贫穷。正是这种贫穷,给我与别人不一样的执拗和坚定。

风,从屋子里消失了。有一天,娘也会变成一阵风。

若是有来生,我做娘身边的凳子,以我微弱的力量支撑我的娘。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两次写到娘“眼睛闭着,头蜷在两腿和腹部之间”,第一次侧重写娘酣睡时的状态,第二次侧重写娘絮叨后的沉默。
B.娘宁愿依靠自己的双手慢慢蠕动,也不愿让“我”扶,可以看出娘既有对“我”工作不顺利的理解,也表达了对“我”到来的不满。
C.作者回家看望母亲,为母亲拆洗衣物、洗头、洗脚等,叙述中透出了一点点欣慰,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自责与内疚。
D.娘既是生“我”养“我”的人,又能理解“我”的苦闷;她是给“我”人生指路的人,又教给“我”坚韧地生活。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娘对一切都漠不关心”与后文娘对“我”的絮絮叨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娘对“我”的牵挂。
B.句子②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容貌及性格的渐变过程,从而自然引出下文对母亲现在状态的描写。
C.句子③中的“蜷乱”“落满”表现了娘的被褥许久未整理、清洗的散乱状况,意在凸显“我”和哥哥嫂子们的不孝。
D.句子④中的“老物件”意味着作者对老屋里的东西充满感情,写其“蓦然生香”其实是在表达对母亲的赞美。
8.文章最后一段有读者建议删去,但是大多数读者认为不能删去。请你作为代表阐述不能删去的理由。
9.文中多次写到与“秋风”有关的场景,试举三例简述其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之成而实五石   树:种植B.今一朝而技百金     鬻:卖
C.客得之,以吴王   说:劝说D.能不龟手            一:一样
11.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D.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12.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姓庄,名周,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与老子并称“老庄”。
B.“石”,文中为计算重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惠子讲述自己种的葫芦很大,达到了五石的重量。
C.《庄子》善于以寓言说理,想象奇特,形象生动,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D.《庄子》是道家的经典著作,鲁迅称赞它“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2024-02-25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之。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

材料二: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故仲宜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五伯莫盛于桓、文,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习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

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节选自苏洵《管仲论》)

【注】①三归:齐桓公馈赏的三处家产。②反坫(diàn):周代诸侯宴会时,在正堂两旁设有放空酒杯的土筑平台叫坫,诸侯互相敬酒后,将酒杯反置在坫上。③四凶:旧传共工(古代的世族官)、驩兜(人名)、三苗(古族名,这里指其族首领)、鲧(人名)为尧时的四凶。
13.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贤者不悲A其身之死B而忧C其国D之衰E故F必复有贤者G而H后可以死。
14.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去,动词,在文中的意思为“除去,去掉”,与“烛之武退秦师”中“退”的用法不同。
B.兆,预示、显现,与《〈老子〉四章》中“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的“兆”词义相同。
C.以,连词,可译为“来、用来”,与《五石之瓠》中“剖之以为瓢”的“以”用法不同。
D.五伯,春秋时的五个霸主,其中齐晋两国国君才能相当,而晋国为诸侯盟主时间更长久。
1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推行政令时注重顺应民心,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反对的,就替他们废除,因此百姓很拥护他。
B.对于齐国治理好的原因,苏洵更强调鲍叔的功劳;对于齐国祸乱的原因,他更强调管仲的过错,可谓语出新奇。
C.齐桓公问相时,管仲明确指出了竖刁、易牙、开方三人的缺点,但也肯定三人的才干,所以齐桓公任用了这三个人。
D.晋文公死后,他的儿子晋灵公虽然很暴虐,但是诸侯不敢背叛,主要是因为朝中还有一些老成持重的大臣。
16.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
(2)故仲宜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
17.请简要概括司马迁和苏洵对管仲评价的不同点。
2024-02-25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又示宗武

杜甫

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

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年),时诗人在夔州。宗武,杜甫次子,时年十五岁。②《晋书·谢玄传》:“玄少好佩紫罗香囊,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③曾参、子游、子夏,皆孔子弟子。曾参以孝行称,子游、子夏以文学称。
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四句中“青玉案”代指古诗,“紫罗囊”则运用谢玄的典故,以配饰象征对物质享受的追求。
B.诗人写宗武即将与自己一样高,也开始爱读文章,透露出他看到儿子成长时的欢喜与欣慰。
C.诗人劝勉儿子,以教导了众多弟子的孔子为榜样,将来做一名教育家,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
D.本诗用语朴素自然,如话家常,通俗易懂却也语重心长,符合诗人“示宗武”的创作目的。
19.杜甫借本诗对宗武进行了恳切的教导,其教育内容主要有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
2024-02-25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2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不管身份高低贵贱,都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的修养。

(2)颜渊问孔子“仁”,孔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问颜渊,强调实行“仁”道关键在于个人。

(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强调认识自我、战胜自我意义的两句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024-02-25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莫言在小说《红高粱》中,描写了一段山东高密人民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的故事。 A ,就是发生在1938416日的孙家口伏击战。80年后,在孙家口伏击战发生地不远处, B ,展馆中每一件抗战实物都在讲述着这段血与火的历史。近日,记者在中国青年报“温暖一平方”直播间采访了“红高粱抗战馆”的创始人刘铁飞。

①刘铁飞是一名画家。②2003年秋,他在高密孙家口的“青纱桥”写生时,③从当地老乡手里意外看到一把断了的刺刀和被用作水瓢的日军一个钢盔。④刘铁飞意识到这是抗战遗留物品,很有纪念意义,⑤于是便从老乡那里买了过来。⑥从此,他有意无意地收集这些抗战遗物,打算建“红高粱抗战馆”。⑦很多老人听说他喜欢这些“老玩意儿”,纷纷把自己家里的“废弃物”拿给他。⑧陆陆续续,他收集到了不少手雷、子弹、枪套、大衣、披风、作战服、裤子、文件等许多抗战遗留物品。⑨一些住在附近的老人,也会主动跟他聊起孙家口伏击战及平度公婆庙惨案的往事。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有远古时期的开天辟地,嫦娥奔月;有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亦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的宏大辉煌……这些传统文化,或让我们对未知世界葆有无限的想象力,激发我们努力探索的兴味;或教给我们为人处世的原则,让我们更好地洞察社会人生;或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让我们昂然行走于世界民族之林……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30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2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篇名句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6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65时评非连续性文本
6-90.4抒情性散文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20.65《庄子》  诸子散文
13-170.65司马迁(前145-前90)  《史记》  苏洵(1009-1066)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8-190.65杜甫(712-770)  即事感怀
四、名篇名句默写
200.85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21-220.65情境补写表达题组
六、作文
230.4引语式材料  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  文化坚守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