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四川 高二 期末 2024-03-05 18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澎湃新闻的微信公众号八月九日发表文章,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官方微博账号东风快递的一份征兵文告:好消息!好消息!世界一流、包吃包住的东风快递——招(zheng)人(bing)啦!

这份文告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它最后一行采用的特殊的修辞方式。而澎湃新闻在结语处采用了同样的手法:看了这么硬(tu)核(wei)的宣传你还在等什么?

这是近年网络文章中非常流行的一种修辞方式,括号内外的几个字或拼音连起来,分别构成两个不同的单词或短语。它们放入句中都可以念得顺,但意思相异。例如:为了做(an)好(shi)科(bi)研(ye),许多研究生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

有人将这种修辞方式称为注音心声体注音指的就是其在形式上的特征,心声是指它同时为读者提供了两个不同声音。大部分情况下,括号外的表述都更加官方、正式,但括号内所要表达的,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所在:所谓招人,其实是征兵;表面上夸奖对方硬核,实际却是说其土味;说的是做好科研,真正想的却是怎样按时毕业。它可以看作两个文本的并置、对比与复合,一个是由汉字承载的公开而正式的文本,一个是放在括号里的半遮半闭的文本。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在隐藏信息的同时,又故意将破解其秘密的线索展示给读者,逗引读者去揭开更深层的真相。隐藏与指点——它同时召唤出两个相反的行动。

从修辞的角度看,注音心声体可以视作一种委婉语。但一般的委婉语意在对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加以修饰、润色,使其看起来不那么直接、坦率、咄咄逼人。注音心声体却恰好与之相反,其目的是盖而弥彰:只是手段,其最终目标还是。它将我们在生活中彼此心照不宣的潜台词公然摆上台面,同时又假装是不小心泄露的——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成了盖而弥彰。

单从修辞看,注音心声体主要是为了造成一种幽默效果。它产生于互联网,是一种年轻人的文化,因此也天然带有一种活泼和俏皮的感觉。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个有趣的对比,那就是巴赫金笔下的狂欢节,也许你会体悟到其深层的特质。从某种意义上看,注音心声体狂欢节不无相似:它们都是由民间发动的,表达了人民大众对于主流秩序的疏离乃至颠覆。而且,它们都是通过冷嘲热讽或插科打诨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的,但这两者在精神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和狂欢节不同,注音心声体所要凸显的是一种清醒,而非沉醉的狂迷,它是个体的或个体之间的交流,而非群体性的耽溺。

相对于狂欢节那种刻意的倒置和革命精神,注音心声体来自更为日常的社会互动情境。发言者并不刻意地跳出现实,而是很清楚自己就生活在现实之中。但他又不肯全情投入,而是维持了与现实之间应有的距离——这距离使他保有了刻意冷眼旁观乃至点破现实合理性中的虚伪和漏洞的权利。可是,他也不会采用狂欢节那种撕裂一切秩序、决绝抗争的态度去否定现实。与其说它在批判,不如说它在调侃、揶揄。在这种意义上,注音心声体的使用者绝不会成为革命家,但这也并不表明他就是顺服的、怯懦的。相反,注音心声体使一个人实现了与现实沟通的多维可能性:他揭露现实,也能部分地维持与现实的共谋,但他同时也在探索松动现实的可能性。他虽然明白自己无法颠覆括号外的世界,却也固执地维续着括号内的空间,进而逼近一种改善的可能。

与巴赫金狂欢节精神不同的另一方面是,注音心声体一般不会刻意使用粗话和怪诞、恶心的形象,即使是括号内的语言,它采用的也是正常的温柔敦厚的、可以被公众接受的表达。

注音心声体诞生于互联网,与这种发言环境本身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那里既是各种语言现象的催生地和实验室,又较实体性的人际社会更为宽松和自由。网络为发言者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给了他们将潜台词公开化的勇气。实际上,言语行为所依赖的社会共识的存在,不仅为注音心声体的诞生带来了可能,也为它释放其政治潜能提供了保障。近些年来,注音心声体已经不再只是一种民间专属的修辞手段,也得到官方的采纳——好比是国王也可以在狂欢节与民同乐一样。

同一种修辞形式,可以得到不同社会力量的青睐和使用,自然表明了语言首先还是一种交流工具,具有价值中立性。然而任何一种语言现象都是从特定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因此也难免会受到其使用环境的影响,而社会环境自有其无法摆脱的伦理向度。这既体现为人们说了什么,也体现为他们怎样说。不同的语言表述形式和运用方式,内嵌着人们观察世界和人生的不同视角。因此,哪怕只是对现象的单纯描写,也不可避免地会关联到某种特定的价值导向,说到注音心声体,这至少意味着,我们要维持好括号内的声音,使其被更多的人听到,然后再去努力修正括号外的那个世界。

(选自王东杰《括号内的声音:一种网络汉语修辞的潜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注音心声体”是在括号内用加注与汉字相异的拼音的方式来传达自己真实意图的修辞方式。
B.“注音”是形式特征;“心声”是具体内容,即作者的真正意图、逗引读者揭开的深层真相。
C.“不”盖而弥彰,是指不掩盖“潜台词”且通过“不小心”泄露的方式使得真实意图更明显。
D.“注音心声体”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不仅被互联网上的年轻人们所接受,还得到了官方的采纳。
2.根据文意,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注音心声体”中的拼音不如汉字直观,无形中起到了遮掩的作用。
B.“注音心声体”延长了读者提取信息的时间,由此获得委婉的效果。
C.“注音心声体”之所以诞生于网络,是因为发言者能获得更多支持。
D.“注音心声体”使发言者获得行使话语权的自由,能尽情吐露心声。
3.下列选项中,作为例子来佐证材料中画线句的观点,最合适的一则是(     
A.这家店一直在出售物(que)美(jin)价(shao)廉(liang)的产品。
B.当遇到老人摔倒时,我们应当走(yong)为(yu)上(fu)策(qi)。
C.所有同学一起阅读了这篇趣(suo)味(ran)横(wu)生(wei)的文章。
D.放学回家收拾自己干(luan)净(qi)整(ba)洁(zao)的房间。
4.在与“狂欢节”的对比中,突出了“注音心声体”哪些不同的特质,请简析。
5.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注音心声体”的?请简要概括。
2024-03-05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南亚餐厅的歌手

朱宏

第一次听见他唱歌就是在这家东南亚风格的餐厅。他坐在餐厅一角——那里并没有舞台——怀里抱着把吉他,悠悠地唱着歌。然而在喧闹的餐厅里,谁在认真听呢?

我注意到他并不是因为歌唱得有多好。那会儿他正在唱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中式英语从音箱里发出来,像一粒粒炒黄豆击中我的耳膜。我于是去找发出这个声音的人,看见他戴着眼镜,仍凑近了看乐谱,把一首好端端的歌唱得像醉汉骑车。

我以为可能是因为他不太熟悉这首歌,可是我错了,他可能根本就没有一首熟悉的歌。偏偏,他还唱了一晚上的英文歌曲。请他驻唱,不知道饭店老板是怎么想的。

但是那儿的饭菜太好吃了,我舍不得因为歌手的原因而抛弃它。每次我来的时候他都在,似乎他是这家饭店里唯一的歌手。时间一长,我也就习惯了,甚至产生了一个错觉——《加州旅馆》跑调的那几处本来就应该这样唱。

就这样,我听他唱歌听了将近五年。在这件事上,我最佩服三个人:①一个是歌手,坚持跑调五年不变,难能可贵;另一个是饭店老板,容忍歌手五年,足见他胸怀有多宽广;最后一个是我自己,五年不离不弃,愣是树立起了新的音乐审美标准。

有一天朋友组了个饭局,我被拉去作陪。大家都坐定后,我发现有个人很面熟,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朋友介绍后我才恍然大悟:这个熟面孔居然是东南亚餐厅的歌手。他姓卢,和他一起来的是东南亚餐厅的老板西西。

近距离打量,老卢略显沧桑;西西年轻,细皮嫩肉的。正是晚间就餐高峰的时候,东南亚那边的歌手跑这儿跟我们一道吃饭来了,我真替那边的顾客感到遗憾。老卢在餐桌上有些拘谨。西西叫他放松点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西西见我在看他俩,尴尬地抬了一下手说:没办法,我舅是个老实人。

老卢是西西的舅舅,那自然就是我们的舅舅。在餐桌上我们纷纷给舅舅敬酒,让他成了今天的核心人物。吃完饭我们去歌厅唱歌,老卢执意要先回家,被我们拽住了。大家说:舅舅你不能走,平时唱歌那是工作,今天要你来唱歌休闲。

老卢在大家的恭维下拿起了话筒,还是一如既往地跑调。好在我们都习惯了,西西也不以为意,专注地听他舅舅唱歌。一曲终了,接下来是一首民歌,有人把话筒递给西西。西西推托不掉,便接了。

什么是惊艳?②西西一开口才叫惊艳。有人喊道:把原唱关掉!西西唱了一首歌就说啥也不再唱了。我说:西西你唱得这么好,是专业的吧?西西叹息一声,给我们道出了成长往事。

西西的父母亲去世得早,他从小在舅舅家长大。舅舅老卢是个普通工人,但骨子里是个文艺青年,爱唱歌。他跟着磁带学,也学了不少外语歌,发音是用汉字注音的。他空怀成为歌唱家的理想,但却不是那块料,在一次厂里的文艺会演上惹得全场哄堂大笑,而后就偃旗息鼓了。也许是因为耳濡目染吧,西西从小就对音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而且颇有天赋。老卢高兴坏了,发誓要把西西培养出来。

西西抽了一下鼻子说:我舅舅为了让我不再走他自学成才的老路,在我上到高中后花钱请了声乐老师。而舅舅每天晚上下班后匆匆扒几口饭就背上吉他跑出去了,后来我才知道他在沿着路边的饭店卖唱。除此之外他没有别的赚外快的手段。他挣的哪儿是唱歌的钱呀?每一块钱都是失去尊严的搞笑钱。没办法,那时候家里钱不够用。

西西说到这里说不下去了

后来西西终于如愿考上了音乐学院,毕业后进了某省的歌舞团。老卢的理想终于在外甥身上实现了。为了报答含辛茹苦的舅舅,西西盘下一家饭店,改造成了东南亚风格。虽然他是出资人,但实际的经营和收益都交给了老卢。

老卢哪儿懂经营?饭店有个请来的店长撑着呢。老卢最大的兴趣还是唱歌。④在自己的店里当驻唱歌手,谁还能剥夺他的尊严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3.8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南亚风格的餐厅、外语歌曲《加州旅馆》都带有浓郁的异域格调,体现了舅舅的生活情趣,隐约透露出舅舅的年龄和性格特征。
B.“我”只是因为特别喜欢东南亚餐厅的饭菜,开始才能忍受驻唱歌手跑调的弹唱,但经过五年时间,“我”却喜欢上了这种跑调。
C.缺少天赋并没有阻挡舅舅当歌唱家的理想,但厂文艺汇演失败后,他偃旗息鼓,可见对自尊心的打击更容易让人受到伤害。
D.小说把目光投向舅舅这个小人物,反映了舅舅曾经的追求和现状,能引发读者对以舅舅为代表的普通人生活和尊严的思考。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句“一个是歌手,坚持跑调五年不变,难能可贵”,这句话是正话反说,表面赞扬长年坚持的可贵,实际是在调侃歌手竟然总是唱不准调。
B.第②句“西西一开口才叫惊艳”,既能正面体现出西西唱歌方面天赋极高,也能侧面体现出舅舅在外甥成才之路上付出的心血之多,令人回味。
C.第③句“西西说到这里说不下去了”单独成段,突出西西想说又不能说的矛盾心理,他不愿再回忆过去艰辛的生活经历,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
D.第④句“在自己的店里当驻唱歌手,谁还能剥夺他的尊严?”说明唱歌已不是舅舅谋生的手段,他现在可以有尊严地享受唱歌带来的自由快乐。
8.讲述舅舅往事的内容,小说既有第三人称转叙,又有第一人称自叙,这样叙述的好处是什么?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
9.有人评价说,读完这篇小说让人感觉“笑中带泪”。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这样评价的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节选自《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

材料二:

赵绰字士倬,河东人也。性质直刚毅。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以明干见知,为内史中士。隋文帝为丞相,知其清正,引为录事参军。文帝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每有奏谳,正色侃然,渐见礼重。上以盗贼不禁,将重其法,绰进谏曰: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上忻然纳之,因谓曰:若更有闻见,宜数言之。迁大理少卿。

大理掌固来旷上言大理官司太宽,帝以旷为忠直,遣每旦于五品行中参见。旷又告少卿赵绰滥免徒囚帝使信臣推验初无阿曲帝怒命斩之。绰固争,以为旷不合死,帝拂衣入阁。绰矫言:臣更不理旷,自有它事,未及奏闻。帝命引入阁,绰再拜请曰:臣有死罪三。臣为大理少卿,不能制御掌固,使旷触挂天刑,一也。囚不合死,而臣不能死争,二也。臣本无它事,而妄言求入,三也。帝解颜。独孤后在坐,命赐绰二金杯酒,并杯赐之。旷因免死,徙广州。

刑部侍郎辛亶尝衣绯裈,俗云利官,上以为厌蛊,将斩之,绰曰: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上怒甚,谓曰:卿惜辛亶而不自惜也?命左仆射高颎将绰斩之。绰曰:陛下宁杀臣,不可杀辛亶。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如何?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上拂衣入,良久乃释之。明日,谢绰,劳勉之,赐物三百段。

时河东薛胄为大理卿,俱名平恕。然胄断狱以情,而绰守法,俱为称职。上每谓绰曰:朕于卿无所爱惜,但卿骨相不当贵耳。仁寿中,卒官,上为之流涕。

(摘编自《北史·赵绰传》)

【注】①辟:偏,即处事偏颇。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旷又告少卿A赵绰滥免B徒囚C帝使信臣D推验E初无F阿曲G帝怒命H斩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矜,指怜悯、同情,这与《老子四章》“自矜者不长”中的“矜”词义相同。
B.稍,指渐渐地,这与《苏武传》中“稍迁至栘中厩监”中的“稍”词义相同。
C.会,指恰逢、适逢,这与《苏武传》“会武等至匈奴”中的“会”词义相同。
D.竟,指最终,这与《屈原列传》中“竟死于秦而归葬”中“归”的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的谚语意为人总看不到自己孩子身上的恶习,总不认为自家庄稼比别家壮硕,因为人对自己所亲近喜爱之人往往偏爱,对自家之物总嫌少。
B.皇帝因偷盗之事难以禁止,要加重对此类犯罪的刑罚,赵绰直言进谏,认为法律不宜轻易更改,皇帝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后任命他为大理少卿。
C.刑部侍郎辛亶穿红裤,皇帝认为他在行巫蛊之术,想要斩杀他,赵绰认为皇帝量刑不当,宁死也要恳请皇帝判辛亶无罪,这起初让皇帝非常恼怒。
D.赵绰和薛胄都恪尽职守,赵绰更注重依法而行,薛胄更注重缘情而断,赵绰于仁寿年间在任上去世,这使得皇帝非常伤心,一度为他的去世流泪。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日,谢绰,劳勉之,赐物三百段。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4.材料一列举了五种处事偏颇的表现。请根据两则材料,说说赵绰的言行避免了哪几种“偏颇表现”。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雨后赠斯远

赵蕃

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眼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交代时节和天气,渲染了萧瑟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凄楚的基调。
B.颔联虚实结合,指出虽然草木已经枯萎,但一定会有梅花绽放的时刻。
C.“要须”“无惜”冠于“穷日日”“遍村村”前,显出新春发现之难。
D.本诗表达方式多样,诗人自然巧妙地将写景叙事与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16.后人评价此诗“转折自如,情理相携”,请结合诗句赏析此诗中的“情”与“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