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第十一中学、第十五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福建 高二 期末 2024-03-16 8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的节律与你的不同

尽管人类显示出一种固定的24小时作息模式,每个人各自的高峰和低谷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对一些人来说,他们在白天很早的时候就达到清醒状态的高峰,而睡眠的低谷也在入夜后早早到来。这些都是“晨型人”,大约占总人口数的40%。他们更倾向于在清晨时分醒来,并且很乐意这样做,他们在一天的这个时候会拥有最理想的工作效率。另一些人则是“夜型人”,约占人口总数的30%。他们更喜欢很晚入睡,第二天上午很晚才起,甚至下午才起床。剩下30%的人处于早晚两型之间,稍微倾向于夜型人,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你可能会将这两类人分别称为“早起鸟”和“夜猫子”。与“早起鸟”不同,“夜猫子”无论多么努力地尝试,仍然常常无法在夜里入睡。只有在第二天凌晨时分,“夜猫子”才能够迷迷糊糊地睡过去。因为晚睡,“夜猫子”当然会强烈地抵触早起。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无法正常工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尽管他们“醒着”,但他们的大脑在整个清晨仍然处于一种类似睡眠的状态。在一个叫作前额叶皮质的区域尤其如此。它位于眼睛上方,可以被视为大脑总部所在地。前额叶皮质控制着高层次的思维和逻辑推理,并帮助控制我们的情绪。当“夜猫子”被迫过早醒来时,他们的前额叶皮质仍然处于一种丧失工作能力的“离线”状态。就像一个在清晨就发动的冷引擎一样,它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上升到适合工作的温度,而在此之前,无法有效地运转。

成年人的熬夜性或早起性,即睡眠类型是由基因决定的。如果你是个“夜猫子”,那么你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很可能也是“夜猫子”。可悲的是,社会对待“夜猫子”的态度是不公平的。首先是“懒惰”的标签,这是源于“夜猫子”白天起得很晚的习惯,因为他们直到凌晨才睡着。另一些人(通常是早起的人)会根据这种错误的假设来指责“夜猫子”,这些人认为这样的偏好是一种选择,如果他们不那么懒散,就可以很容易早起。然而,“夜猫子”并没有选择去做一个“早起鸟”。由于不可避免的DNA结构,他们生来就处于一种推迟的时间表中。这不是他们的意识缺陷,而是基因宿命。

其次是根深蒂固的、不公平的社会工作日程安排,这种日程安排强烈偏向于一天早早地开始,这对“夜猫子”是一种折磨,对“早起鸟”则是优势。尽管如今情况有所改善,但标准的工作日程迫使“夜猫子”进入非自然的睡眠节奏。因此,在早晨的时候,“夜猫子”的工作表现远远无法达到最佳状态,而且在下午晚些时候和傍晚的标准工作时间结束以前,他们尚不能表现出真正的潜力。最不幸的是,“夜猫子”更缺乏睡眠,他们不得不同“早起鸟”一起起床,晚上又要比他们更晚才能入睡。因此,“夜猫子”经常会像俗话说的那样,“蜡烛两头烧”。因此,由于睡眠不足导致的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就会缠上他们,包括更高比例的抑郁、焦虑、糖尿病、癌症、心脏病和中风等。

就这方面来说,我们需要一个社会变革,来为“夜猫子”提供一个折中方案,就像我们为其他身体差异(例如视力障碍)者所做的努力一样。我们需要更灵活的工作时间表,以便更好地适应所有的睡眠类型,而不仅是其中的一个极端。

你可能对大自然为什么会在人们之间安排这种差异产生疑问。作为社会性物种,我们是否应该全都保持同步,从而可以同时起床并保证最充分的人类互动呢?也许并不是这样。这本书后面会讲到,人类很可能进化成了家庭甚至是整个部落共同睡眠,而不是独自或仅在夫妻之间。鉴于这种进化的背景,经过如此基因编码的睡眠/清醒时间偏好上的差异所带来的好处就容易理解了。某一个群体中的“夜猫子”直到凌晨1点或2点才会睡觉,并在早上9点或10点才醒来。而另一些早起的人晚上9点开始休息,早上5点就会醒来。这样,两组人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尽管每个人都得到了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整体上却只有4个小时处于易受攻击的状态(也就是每个人都在睡觉的时候),而不是8个小时。这有可能增加50%的存活率。大自然永远不会浪费可以提高一个物种的生存安全,从而形成其适应性的生物学特性——这里指的是一个群众中的个体睡觉和醒来的时间这个有益的变量。因此,这种差异性保留了下来。

(摘编自马修·沃克《我们为什么要睡觉》,田盈春译

【注】①蜡烛两头烧:指同时做太多的事情,把自己搞得很累。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是“晨型人”和“夜型人”显著的区别,他们的睡眠低谷完全不同,一个在夜晚,一个在白天。
B.所谓“睡眠低谷”,是指一个人的最佳睡眠时间。在标准的工作日程下,“夜型人”的睡眠低谷会影响其工作效率。
C.“蜡烛两头烧”在文中的意思是,标准的工作日程迫使“夜型人”不得不早起,他们晚上还要比“晨型人”睡得更晚。
D.为提高自身的生存安全,人类很可能进化成家庭甚至整个部落共同睡眠,从而形成睡眠/清醒时间偏好上的差异。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在达到清醒状态的高峰的时间节点上存在差异性,据此可分为“夜型人”和“晨型人”。
B.如果一个“夜型人”在上午8点开始上班的时候尚未达到清醒状态的高峰,那么,他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应会受到一定影响。
C.由于“晨型人”和“夜型人”有着不同的睡眠机制,因此作者建议,工作时间表应该灵活安排,以适应不同睡眠类型的人。
D.作者将“晨型人”比作“早起鸟”,将“夜型人”比作“夜猫子”,直观形象地揭示了这两种不同睡眠类型的人的显著特征。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A.一项研究表明,“夜猫子”倾向于完全不吃早餐,或者选择吃晚一点的早午餐,这种饮食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引发疾病。
B.发表在美国《睡眠》月刊上的一篇文章显示,强迫“夜猫子”像“早起鸟”一样工作会对其大脑功能、创造力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C.在国外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白班和夜班工人的睡眠类型和其睡眠行为之间的关联,提出依不同睡眠类型进行轮班的策略。
D.美国行为睡眠医学主任德雷鲁普建议,“夜猫子”可每天提前15到20分钟起床并逐渐增加,直到调整到理想时间为止。
4.为什么“夜猫子”不会变成“早起鸟”?请简要说明。
5.关于睡眠,作者从人类作为社会性物种的角度作了怎样的推论?请根据文本概括。
2024-02-20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第十一中学、第十五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木小记(节选)   

梁衡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物人相通,世界是一个有机体。所以才会见物思情,由物及理;才有艺术,才有哲学,才有朱子格物、达摩面壁。其实,我们不一定行万里、读万卷,只要稍微留心身边的一草一木,它就会对你微笑,开示出一点什么道理。

在院里遇见一株桃树

本来,这院里的树都是为美化环境而栽的,有很多碧桃,①只为看花,不为结果。但今天从楼下路过时竟发现了一株果实累累的桃树,我怀疑是园林人进货时混进了一株真身。它像一匹溜出了马厩的野马,逃脱了平时果园里整形、压枝之类的管束,身心舒畅,红果满枝头。龚自珍在《病梅馆记》里惋惜那些天真烂漫的梅花,被扭曲绑扎成奇形怪状的盆景,大哭三日,发誓要将它们全部松绑,放归大地,正是此意。

昨夜风雨,桃子落了一地,我随便捡起一颗便是蜜汁横流,尝了一口,一下勾起小时候的山野记忆。怕有半个多世纪没有邂逅过这种味道了。②七分甜,二分酸,还有一分难言说。因为平常吃的桃子都是商店里买来的,多是反季节的温室大桃,就算是应季的桃子,也是未熟时就摘了下来,留出了运输的时间,等到了你的嘴里,白马非马,已不是原来的味道。这桃子经过化肥农药的变性,加上路途遥远的疲劳,还有冷藏后的冻馁,它在强颜欢笑,以一个疲惫之身来满足你的口腹之欲。只不过因为你没有尝过最本真的桃子,便以为它就是这个样子。而眼前的这一树桃,既不是供人赏花的碧桃,也不是作为商品培养的肥桃。它回归自然,吸取泥土之香,承受日月之华,酿造出了一颗颗真桃、原桃。正当那些桃汁液饱满,薄薄的皮都快要被撑破时,恰好来了一个幸运的我,看到了它们。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原来世界上的事物,千好万好,自然最好;千变万化,美在一刹。最甜的瓜在地头,最好吃的桃在树下,蓦然回首忽相遇。

抬头看见一丛荆条

这是一个干部大院。我每天散步时要经过一个小坡。坡顶上长满了凌霄、迎春、连翘、樱花、牡丹、玉兰,都是些富贵之木。一年一年,秋有红叶春有花,一团锦绣无尽时。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坡顶上还有一丛荆条树。它黄褐色的枝干钻出地面,紧紧地吸抓在坡塄上。叶扁而薄,花小而碎,跻身在这些华木荣花之间显得很不协调。让我吃惊的是它的枝条。按常规应该只有筷子或者手指般粗细,它却有一握之粗,十分强壮。大概是它特别能吃苦的山野基因突然遇到了水饱肥足的条件,便发育得格外硕壮。可惜它生错了地方,这个院里几乎没有人认识它。

荆条是一种最普通的野生灌木。八岁以前我生长在农村,放学后的一项任务就是上山割荆条。背回家后连枝带叶弯成手臂粗、半尺长的荆条把,晒干备用。它枝细叶干,木坚而韧,是引火的好材料。放入炉膛里再加上几铲子煤,投进一根火柴,拉几下风箱,就火苗狂舞,呼呼有声。这时,袅袅炊烟起,饭菜满院香,是农家最享受的时刻。当然它还有其他用途,即制作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大到屯粮的粮仓、盖房的篱笆、担土送肥的箩筐,小至孩子们的背篓、灶台上插筷子用的插兜。还有一个特殊的用途,就是充当乡村教师手中的教鞭。它挺直细长,无论是敲着黑板认字还是敲哪个顽皮学生的脑壳,都很应手。这都因了它柔韧、刚劲、能伸能屈的个性。

后来,在书里读到了负荆请罪这个成语,对荆条又有了新的认识。廉颇持功自傲,与蔺相如争名斗气。而蔺相如则以国事为重,处处屈身相让。这个三家村里的故事只有两个人物和一个道具——荆条。一日,廉颇突然觉悟,便背着一把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本是准备让对方用荆条抽身来解气的,但这荆条并没有派上用场。蔺相如连忙将廉颇扶起,宽容大度地唱了一出将相和。荆条虽没有抽在廉颇的背上,却抽在了千万人的心上,在史书上留下了深深的一痕。从此,负荆请罪成了谦诚自责、光明磊落的象征。

我每天还是照旧走过这个斜坡去散步,但是自从发现了头顶上方的这丛荆条,每过其下,③总有一种上悬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味道,会仰头向它行一个注目礼,有时还要发一会儿呆。散步的人们仍是围着那些华贵的牡丹、玉兰拍照留念,少有人注意到这丛卑微的荆条,也叫不出它的名字。然而它劲枝挺立,紫花低垂,静静立于华木之中,不以出身山野而自卑,却因曾登临庙堂而益刚,昂首坡上,威仪四方。

由于生产力的进步,农村做饭或者盖房早已不用荆条,它的物质意义近于消失。但是自从司马迁将它引入《史记》,它便永久地留在了宦海中,拷问着官德人品。在它面前,有的人自责清醒而独立,有的人被鞭落于尘埃,落花流水而去。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爱莲说》之后,坊间又多爱莲花。我却独爱这荆条出瘠贫而益增其坚,入富贵而不改其韧,柔条绕指可亲可近,长干如鞭威严自重。④它来自山野,以布衣之身而执公卿之责;它植根青史,铜干铁枝尽显纯朴绵长的古风。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物人相通,所以可以见物思情、由物及理,留心身边草木从而悟出道理——文章第一段是总写,为下文张本。
B.碧桃、肥桃与真桃、原桃、大相径庭,碧桃仅供欣赏,肥桃是培养出来的商品,真桃、原桃则是回归自然的产物。
C.荆条树生长在坡顶,在凌霄、牡丹等华木荣花之中显得不协调,但其枝条有一握之粗,格外硕壮,分外引人注目。
D.文章讲述了荆条的几种用途:引火、制作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充当教鞭。作者娓娓道来,平添几分生活气息。
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①运用“只为……不为……”句式,对比强烈,突出了碧桃“为美化环境而栽”,且句式短小,节奏明快,易读易懂。
B.句②中“七分”“二分”“一分”三个数量词连用,富有表现力,强调了落地的桃子蜜汁横流,味道鲜美,回味醇厚。
C.句③中“达摩克利斯之剑”又称“悬顶之剑”,指时刻存在的危险,常怀危机意识,表明“我”对荆条的敬畏之感。
D.句④意在高度概括“负荆请罪”故事的精神内涵,启示人们哪怕出身卑微,也要心怀家国大事,谦诚自责,勇于担当。
8.文章中,“我”在发现荆条后依次产生了哪些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
9.文章引用龚自珍《病梅馆记》与“负荆请罪”的内容,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初,始皇尊宠蒙氏,信任之。蒙恬任外将,蒙毅常居中参谋议,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赵高者,始皇举以为中车府令,使教胡亥决狱,胡亥幸之。赵高有罪,始皇使蒙毅治之。毅当高法应死。始皇以高敏于事,赦之,复其官。赵高既雅得幸于胡亥又怨蒙氏乃说胡亥请诈以始皇命诛扶苏而立胡亥为太子。胡亥然其计。赵高曰:“不与丞相谋,恐事不能成。”乃见丞相斯曰:“上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斯曰:“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高曰:“君侯材能、谋虑、功高、无怨、长子信之,此五者皆孰与蒙恬?”斯曰:“不及也。”高曰:“然则长子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乡里明矣!胡亥慈仁笃厚,可以为嗣。愿君审计而定之!”丞相斯以为,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立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扶苏,数以不能辟地立功,士卒多耗,数上书,直言诽谤,日夜怨望不得罢归为太子。将军恬不矫正,知其谋。皆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扶苏书,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谓蒙恬曰:“父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以属吏,系诸阳周。更置李斯舍人为护军,还报。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会蒙毅为始皇出祷山川,还至。赵高言于胡亥曰:“先帝欲举贤立太子久矣,而毅谏以为不可;不若诛之!”乃系诸代。太子胡亥袭位,二世欲诛蒙恬兄弟,二世兄子婴谏曰:“赵王迁杀李牧而用颜聚,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卒皆亡国。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陛下欲一旦弃去之。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二世弗听,遂杀蒙毅及内史恬。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

材料二: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赵高既雅得A幸于胡亥B又怨蒙氏C乃说D胡亥E请诈以始皇命F诛扶苏而立胡亥为太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指对,正确;与“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的“然”意思不同。
B.发,指打开;与“恐前语发”的“发”意思不同。
C.裨将:裨,此处读pí,本指祭祀时穿的次等礼服,引申为副的。裨将即副将。
D.敲扑:行刑用的棍杖,长的叫“敲”,短的叫“扑”,这里指严酷的刑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氏兄弟受到秦始皇宠信,都在朝中担任重要职位,其他朝臣都不敢与他们一争高下,受宠于胡亥的赵高有罪也交给蒙毅处置。
B.赵高见到李斯,说皇帝把定太子的诏书和符玺都赐给了胡亥,只需要李斯和自己告诉天下即可,而李斯却认为这是亡国之论。
C.扶苏自杀后,蒙恬不肯就死,被囚禁起来。胡亥本想释放蒙恬,听赵高几句谗言后反而把蒙毅也囚禁了起来。
D.子婴劝谏胡亥不能杀蒙氏兄弟,认为杀掉忠臣而重用节操品行不端的人,对内会失去群臣信任,对外会消解将士的斗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毅当高法应死。始皇以高敏于事,赦之,复其官。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14.赵高从哪几个方面说服李斯同意自己的阴谋,请简要说明。
2024-03-16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第十一中学、第十五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三、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15.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B.举贤以自佐
C.子卿尚复谁为乎D.而告以成功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16.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类迩而见义远                    世混浊而我独清
B.而智勇多困所溺                 为降虏蛮夷
C.蒙其赏赐                           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D.世言晋王将终也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17. 解释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屈平王听之不聪        疾:__________
(2)争宠而心其能            害:__________
(3)如惠语以单于            让:__________
(4)虞常果张胜               引:__________
(5)梁君臣之首               函:__________
2024-03-1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第十一中学、第十五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刘朝英进斋

杨万里

灯火三更雨,诗书一古琴。

唯愁脚力软,未必圣门深。

莫笑云端树,初如涧底针。

不应将一第,用破半生心。

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灯火三更雨”写做学问辛苦,接着用“古琴”做伴来写读书之雅趣。
B.颔联设喻,将艰苦学习过程比作通向圣门之路,流露出作者担忧之情。
C.尾联诗人希望刘朝英即便耗尽半生心血也要积极争取科举仕进的成功。
D.这首诗通俗易懂又饱含真知灼见,体现出诗人对后辈谆谆告诫的真情。
19.这首诗颈联饱含哲理,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五、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2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南海鲛人和蓝田美玉写出了诗人理想的最终幻灭。
(2)《论语·泰伯》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知识分子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
(3)《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巧妙地写出清冷的乐声从人间传到天界。
2024-03-1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第十一中学、第十五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六、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惯常的印象中,方言常常营造出浓郁的乡土氛围,承载着温暖的家长里短和丰富的风土人情,游子因方言对于乡土有魂牵梦萦的眷恋。然而今天,在流行语聚集的网络上,方言也突然散发出不小的“感染力”。年轻人中间,夹杂不同方言的聊天方式越来越流行;方言发音和用词的“土味”不仅不被避讳,反而博得了年轻人的青睐。带有方言特色的表达已成为当今“Z世代”日常社交中(      )的部分。a)在公共空间中勇于使用方言,背后是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b)据某媒体在2021年面向高校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c)无论在虚拟空间和在公共空间中,(d)近八成“Z世代”都表示愿意为家乡话代言。一句方言的身后是一方水土的桑梓之情,是多少“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期待。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过去的(      )或坐拥“金山银山”,或发展特色产业,都成了丰衣足食的所在。家乡话的自信也因此底气十足了。更多人对方言的态度转变,可能意味着亿万人对祖籍,对人生来源的更坚定自信和更强烈认同。亿万人的“小家乡”汇成国人的“大家乡”,这份态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益处良多。

【注】Z世代,指新时代人群,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受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信设备、智能手机产品等影响比较大。
21.请在文中(       )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3.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C.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D.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西班牙谚语“干什么事,成什么人”,有人解释为“是什么料,充什么用”。而中国民间谚语说“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文言小题
3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篇名句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6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6-90.65其他散文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贾谊(前200-前168)  史传文  论说文
三、文言小题
150.65倒装句选择类
160.85一般文言实词  一般文言虚词  一词多义选择类
170.65一般文言实词非选择类
四、古代诗歌阅读
18-190.65杨万里(1127-1206)  哲理类
五、名篇名句默写
200.85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六、语言文字运用
21-230.65修辞手法  辨析并修改病句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七、作文
240.4引语式材料  自我定位  理性思辨  人才评价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