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铜山县夹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卷语文试题
江苏 高一 期末 2017-07-01 30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不可估量            从容不迫             我行我素             繁芜丛杂
B.休戚与共            饱经风霜             浅尝则止             竞相诽谤
C.不言而喻            卓有成效             心急如焚             数罟污池
D.出类拔粹            经世济民             祸起萧墙             坚如磐石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细读”是一种专注的阅读,也是一种开放式的阅读。“细读”要求读者先  自己的立场和想法,从写作者的角度看看他说的是否有道理,评估文本是否能够    、言之有据、论之有理。“细读”还要对文本的内容有所思考和判断,看它是否    普遍道义原则,如尊重他人的自由、平等和尊严。
A.搁置  自圆其说  符合B.搁置  无懈可击  吻合
C.放弃  无懈可击  符合D.放弃  自圆其说  吻合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次“国十条”明确叫停了上述“因噎废食”的做法,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不得自行出台限制创业投资企业和创业投资管理企业市场准入和发展。
B.只是,如果这种道德行为不是出自于自觉,而是持之以强力,而且加以推广,则可能又是另一回事了。
C.《读者来信》的话题新鲜,贴近生活,关注社会。不仅中学生阅读这些鲜活故事和案例感到亲切,看到小学生的来信也能变成报纸上的铅字文章,很多人还会生出跃跃欲试的想法。
D.在博物馆展出的文物是西周时期的精品,价值非常高,热烈欢迎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到馆参观。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汉字是方块字,是图像性的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的语言和语音联系密切但并不等同。中华民族是多元的语言、多元的种族、多元的宗教、多元的文明构成的一个整体,最具有包容性。一个地方的哲学跟地域、经济、生长方式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不是本质之如何。


①拼音文字
②图像性的文字可以从图像的直觉中体会到文字的意义
③所以有语音中心主义的倾向
④汉字是人类文明的辉煌成就
⑤文字是隶属于语音的
⑥是通过符号去记录语言构成文字
A.①⑥⑤②④③B.①③④⑤②⑥
C.②⑤③④①⑥D.②①⑥⑤③④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列各句,所引诗文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虽然年老漂泊、疾病缠身,但这种生活阅历也使这位老人的人生变得更加厚重。
B.“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古代官僚贵族荒淫享乐以致误国,这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要以史为鉴,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C.“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和朋友在暑期里,乘船沿江而下,祖国壮美的山川深深地打动了我。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先贤为我们树立了标杆,即便身处简陋的环境,我们也要拥有高洁的情操和高远的志向。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陈力就                           不欲与廉颇争
B.远人不服                       遣将守关者
C.谷不可食也                    刑人如恐不
D.夙兴夜寐,有朝矣          不有初,鲜克有终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7.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吾还也                       哀斯墓之徒有石也而为之记
B.臣壮也,犹不如人       行李往来,共其乏困
C.因人之力敝之,不仁   终苟免不怀仁
D.且置土石                    不阙秦,将取之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名校
8. 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A.无乃尔是过与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下列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曹禺,1910年出生,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者,语言艺术大师,1933年,在即将完成大学生活时,创作了《日出》取得巨大的成功,后来又创作了《雷雨》,一举成名。代表作《北京人》《原野》。
B.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别称杜工部、杜拾遗,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倡导新乐府写作,代表作有反映民生疾苦的“三吏”“三别”。
C.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五代时南唐后主,与其父李璟并称南唐二主,《虞美人》是李煜被俘后写成的,“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子。因李煜填此词,又名“一江春水”。
D.李清照,号幼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成就最高者。主张“词别是一家”,写有《词论》《金石录后续》,结集为《漱玉词》。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


[注] ①常平:官仓名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笔而成,辞甚伟                      援:持,取
B.州县吏莫敢                            诘:追究
C.以骑从,夸徇四境                  假:凭借
D.士与王安石                            游:交往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使不能复合也                      行李往来,共其乏困
B.巩导之欧阳修                      列其姓名大堤之上
C.及安石得志,遂之异               嬴而不助五国也
D.吝故不及                            其无礼于晋
13.下列各句中,句式和“章邱民聚党村落间”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洎牧以谗诛
C.是寡人之过也
D.遂与秦王会渑池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2)—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15.巩被称为“儒者能吏”,文章第二段中哪些内容体现了他“能”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五、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16. 1)                                                  ,是谁之过与?  
2)                         ,申之以孝悌之义,                         。  
3)                         ,老使我怨。淇则有岸,                         。  
4)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5)                         ,开国何茫然。  
6)问君西游何时还,                         。  
7)                         ,潦倒新停浊酒怀。  
8)此情可待成追忆,                         。  
9)                         ,血色罗裙翻酒污。  
10)                         ,只是朱颜改。  
11)念去去千里烟波,                         。  
12)                         ,斜光到晓穿朱户。  
13)大弦嘈嘈如急雨,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山城

施蛰存


       如果你相信昆明是一个山城,那么拿我现在所小住着的地方比较起来,她就有点不配这个称了。昆明的确是一个建筑在山国中的城市,但是我们如果要想像一个山城,那么像目下的昆明样地不缺少一切近代物质设备的城市是不会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我愿意把山城这个名词用之于良,用之于路南,甚至用之于大理,但决不是昆明。
       我现在所住着的是一个离昆明一百余公里的小城。说她是一个小城,这是一个外省人的口吻她实在并不比我所曾到过的宜良、路南这些县城更小。她有邮政局和电报局,她能够供给你法国的脂粉,甚至德国制的注射剂。然而不管一切,她还是我所旅行过的许多县城中最配称之为山城地方。这是因为她还保留了一个山城所该有的特殊气息。
       我在这里已经算是住下来了。早晨,我定首先看见妇女们在门口操作,或是扛了农具出城去。当那些幸福的男子起床来,端一个矮凳坐在门口,吃茶、晒太阳的时候,一定是快要到正午了。正午,城里的街上是寂静的,年轻人都聚集在城外汽车站旁边的几家茶馆或小食铺里,等侯来往的车看热闹。无所事事的日子虽然好像很悠长,但终于到了黄昏,于是你可以听见牧人在吹起哨子赶着牛羊进城了;驻屯营里吹起生疏的喇叭,召集士兵归队了;打柴的老妇人伛偻的背上负着一捆柏枝或松毛从小巷里穿出来了……一排荒凉的雉堞渐渐没入黑暗的夜色中,于是这小城中惟一西街上是透露着光亮的地方,因为一切的店铺都在西街上,别的铺子虽然都早已关了门,而茶馆宵夜铺却正当热闹的时刻,何况茶馆及宵夜铺又占了所有的商铺的半数以上。
       但是,它们虽则卖夜市,才过十点钟,所有的光亮便已全部熄灭掉。现在是狗的城市了。它们逐着,叫嗥着,在绝对的黑暗中,使一个不习惯早睡的旅客,在枕上会仿佛感到土匪来攻城的征兆。赶街子是使人们的生活形成一种特殊样式的主因。这里的人从来不作每天的计划。“一日之在于晨”,这句古谚于他们是没有用处的。对于他们,每一个月并没有三十天,而是只有六天,因为他们每五天赶一次街子。一切的事情都得在街子天做。买鱼肉鸡蛋蔬菜米粮,均须到街子天,错过了这个街子天,就得等下一个街子,于是五天就很容易地过去了。医生什么人,也是赶街子的。人倘若生了什么病,五天之内没有变化是幸福的。医生给你诊了脉,给你留下五天服食的药,你就等到下一个街子天再请教他。警察也是赶街子的,当警察不够维持秩序时,不得不让过去被裁的警察来临时服务一下。这就是赶街子的警察,谁知道他们在非街子天做些什么事呢。
       人们永远很迟缓,永远很闲懒,永远没有时间的观念。很少人家有一个钟或表。既然今天或明天都没有什么关系,上午与下午更有什么分别呢?你说,这不是赶惯了街子对他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吗?
       我不喜欢,并且也不习惯于这种山城里的生活,但我既在这里住了几天之后,也似乎稍微发现了她一点好处。我常常会想起“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这一副对联,仿佛很可以用来贴在这里的城门上。然而这种和平与淳朴的好处,到底只堪从想像中去追求的,比如你身处于一个烦嚣的都会里,偶尔憧憬一下这样的山城生活,那是对你很有补益的。若果你真的来到这里住下去,像我一样,我想你倘若不能逃走,一定会苦闷至极的。然而你或许要问,为什么我终于没有逃离,而还在这里住下去呢?是的,请你凑过耳朵来,我将指点给你看一个地方,并且告诉你,那是怎样一个地方,会使我对于这寂寞的山城抱着希望。

       (有删改)

17.文章开头从昆明写起,有什么作用?
18.山城保留了哪些“特殊气息”?请简要概括。
19.作者为何详写赶街子的场景?请简要分析。
20.本文重点叙写山城生活,请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

七、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21. 下列语句与何人有关:    
(1)望梅止渴_____________  
(2)赔了夫人又折兵_______________
2017-07-0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铜山县夹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卷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22. 《老人与海》中狮子象征        ,大海象征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3.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删除我经历过的任何一个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9
文言小题
1
文言文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1
名著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1,2,3,5,9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字形选择题
20.85一般词语选择题
30.85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40.65选择题
50.65得体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表达准确选择题
6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70.85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90.65修辞手法选择题
100.65杜甫(712-770)  李煜(937-978)  《虞美人》  李清照(1084-1155)  曹禺(1910-1996)  《雷雨》  《日出》  《原野》  姓名称谓  词选择题
二、文言小题
80.85倒装句选择类
三、文言文阅读
11-150.65脱脱等  文言实词  一般文言虚词  史传文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现代文阅读
17-200.65其他当代作家  其他散文
六、名著阅读
210.65罗贯中(不详)
220.65海明威  《老人与海》  其他小说
七、作文
230.65青年成长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