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 高一 期末 2018-02-08 25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984年美国开发出从数字数据打印出3D物体的“3D打印技术”,并在2年后开发出第一台商业3D打印机。之所以叫“打印机”,是因为它借鉴了打印机的喷墨技术,只不过,普通的打印机是在纸上喷一层墨粉,形成二维(2D)文字或图形,而3D打印则能“打”出三维的立体实物来。以一个手电筒为例,3D打印机能通过电脑将手电筒进行立体扫描,创建三维设计图,之后对这个立体原型进行“切片”,分成一层一层的,之后,打印机就将原材料按照设计图一层一层地“喷”上去,直到最终造出一个手电筒来,只不过3D打印机喷出的不是墨粉,而是融化的树脂、金属或者陶瓷等材料。

3D打印这种增材制造技术一下子就吸引了美国空军,他们认为,如果将这种技术用在武器制造上,产生的威力将是惊人的。在传统的战斗机制造流程中,飞机的3D模型设计好后,需要花费长期的投入来制造水压成型设备,而使用3D打印技术后,零件的成型速度、应用速度会大幅度提高。在航空工业上广泛被使用的一种金属是钛,它的密度只有钢铁的一半,强度却远胜于绝大多数合金,如果通过激光将钛熔化并一层层喷出飞机来,无疑将大大提高美国战机的制造速度。为此,1985年,在五角大楼主导下,美国秘密开始了钛合金激光成形技术研究,不过,由于在制造过程中钛合金变形、断裂的技术难题无法解决,美国始终无法生产高强度、大尺寸的激光成形钛合金构件,只能进行小尺寸钛合金部件的打印或进行钛合金零件表面修复。

我国于1999年开始金属零件的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研究,集中开展了镍基高温合金及多种钛合金的成形研究,形成了多套具有工业化示范水平的激光快速成形系统和装备;掌握了金属零件激光快速成形的关键工艺及组织性能控制方法,所成形的钛合金及力学性能均达到或超过锻件的水平,为该技术在上述材料零件的直接制造方面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我国在飞机钛合金大型整体结构件的激光快速成形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有效解决了激光快速成形钛合金大型整体结构件的变形开裂及内部质量控制两大技术难题,通过对钛合金零件凝固组织的有效控制,所成形的飞机钛合金结构件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或超过钛合金模锻件,已通过装机评审并得到应用。

目前,中国已具备了使用激光成形超过12平方米的复杂钛合金构件的技术和能力,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掌握激光成形钛合金大型主承力构件制造、应用的国家,先进战机上的钛合金构件所占比例已超过20%。我国航母舰载机歼-15项目率先采用了数字化协同设计理念,使用三维数字化设计,改变了设计流程,提高了试制效率;五级成熟度管理模式,冲破了设计和制造的组织壁垒,而这与3D打印技术关系紧密。

1.下列关于“3D打印技术”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3D打印能够通过电脑对物品进行立体扫描并创建三维设计图,然后对该立体原型进行“切片”分层,最后“打”出立体实物。
B.3D打印借鉴了打印机的喷墨技术,不同的是,它喷出的不是墨粉,而是融化的树脂、金属或陶瓷等,打出的也不是文字或图形。
C.3D打印技术属于增材制造技术,使用该技术,能大幅度提高零件的成型速度、应用速度,这也是它引起美国空军关注的原因。
D.3D打印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3D打印机能“打”出小至日常生活用品如手电筒,大至航空器部件等各种材质的物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传统的战斗机制造流程中,飞机的3D模型设计好后,需要花费长期的投入来制造水压成型设备,而3D打印技术可缩短零件制造流程。
B.金属钛密度只有钢铁的一半,强度却胜过绝大多数合金,如果通过激光将钛熔化并运用3D打印技术喷出飞机来,将大大提高战机的制造速度。
C.美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发出第一台商业3D打印机后,就秘密开始了钛合金激光成型技术研究,希望将此用于武器制造,提升武器威力。
D.美国由于无法解决制造过程中钛合金变形、断裂的技术难题,所以钛合金激光成型技术只能用于小尺寸部件的打印或进行零件表面修复。
3.根据原文的意思,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金属零件激光成型技术研究后来居上,形成了多套具有工业化示范水平的系统和装备,并且掌握了此项技术的关键工艺及组织性能控制方法。
B.我国有效解决了激光快速成型钛合金整体结构件的变形开裂及内部质量控制两大技术难题,使得我国战机的钛合金构件所占比例超过20℅。
C.我国金属零件的激光快速成型技术研究起步晚,但研究成果突出,使用该技术成型的飞机钛合金结构件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或超过钛合金模锻件。
D.我国是目前唯一掌握激光成型钛合金大型主承力构件制造、应用技术的国家,航母舰载机歼-15的设计、制造,都与3D打印技术密切相关。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夏侯胜字长公,东平人也。胜少孤,好学,从始昌受《尚书》及《洪范五行传》,说灾异。善说礼服。征为博士、光禄大夫。会昭帝,昌邑王嗣立,数出。胜当乘舆前谏曰:“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陛下出欲何之?”王怒,谓胜为妖言,缚以属吏。吏白大将军霍光,光不举法。后十余日,光与张安世白太后,废昌邑王,尊立宣帝。光以为群臣奏事东宫,太后省政,宜知经术,白令胜用《尚书》授太后。迁长信少府,赐爵关内侯,以与谋废立,定策安宗庙,益千户。

宣帝初即位,欲褒先帝。于是群臣大议廷中,皆曰:“宣如诏书。” 长信少府胜独曰:“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亡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公卿共难胜曰:“此诏书也。”胜曰:“诏书不可用也。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议已出口,虽死不悔。” 于是丞相蔡义,御史大夫田广明劾奏胜非议诏书,毁先帝,不道,及丞相长史黄霸纵胜,不举劾,俱下狱。

胜为人质朴守正,简易亡威仪。见时谓上为君,误相字于前,上亦以是亲信之。尝见,出道上语,上闻而让胜,胜曰:“陛下所言善,臣故扬之。尧言布于天下,至今见诵。臣以为可传,故传耳。”朝廷每有大议,上知胜素直,谓曰:“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

胜复为长信少府,迁太子太傅。受诏撰《尚书》《论语说》,赐黄金百斤。年九十卒官,赐冢茔,葬平陵。太后赐钱二百万,为胜素服五日,以报师傅之恩,儒者以为荣。

(选自《汉书·夏侯胜传》,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
B.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
C.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
D.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博士,为古代学官名,六国时有博士,秦因之。唐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皆教授官。与现代的“博士”有所不同。
B.崩,指天子、帝王的死。根据《礼记》记载: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死”,庶人死叫“不禄”。
C.东宫,是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之一。因位于皇宫东部,称东宫。后多为太子住处,亦指太子。这与中宫又可以借指皇后,是同样道理。
D.诏书,在周代,君臣上下都可以用诏字。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君主专制国家后,改令为诏,从此诏书便成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文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夏侯胜通晓经术。他跟随始昌学习《尚书》及《洪范五行传》;为太后讲授过《尚书》,为此在他去世之后,太后还为他穿了五天的孝服。
B.夏侯胜直言敢谏。宣帝即位后想褒扬汉武帝的功业,群臣附和,唯独夏侯胜坚决反对,认为不宜为武帝立庙乐,他因此受到弹劾而下狱。
C.夏侯胜生性直率。因私自传播皇上的话受到责备时,他援引尧帝之言传布天下之例,坚持辩称自己并没有做错。他在朝中素有直声,也深得宣帝信任。
D.夏侯胜仕途坎坷。他开始被征召为博士和光禄大夫,又曾两次升任长信少府,后因被弹劾下狱而去职,最后升为太子太傅。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胜当乘舆前谏曰:“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陛下出欲何之。”
(2)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议已出口,虽死不悔。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就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下列小 题。

踏莎行 晚景①

(明)陈霆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②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

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注:①作者在写这首词时,时在深秋,人在贬所(他因得罪当时炙手可热的宦官刘瑾而被贬安徽六安)。②槎牙,树枝参差斜出的样子。
8.此词上片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分析。
9.整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词句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塑造了一个衣饰鲜艳,散发芳草香气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以此来表明高洁美好的品格。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写出了“一世之雄”曹操对江斟酒,横矛吟诗的情景。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______”两句表达了词人希望建功立业、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不需要别人来定义

大约11年前,在《今日美国》报上读到一篇写鲍勃迪伦①的报道,说迪伦拒读别人写他的传记。现在他又自己来写回忆录,自有一股从公众、媒体和评论界的过度诠释中还原、夺回自己隐藏在巨大名声之下的生命真实的倔强。

迪伦把书命名为《编年史》,也体现了文体上的追求,有意打破严谨的结构和叙述,迪伦如此解释他的自传文体:“就像把手上的纸牌在桌上摊开,我随意挑哪张就从哪张进去…… 这些纸牌之间未必有多少联系。”正是这种散乱扑克牌式的写法成就了一部散文杰作而不仅 仅是一本名人回忆录或者什么“历史见证”。

《编年史》重新诱发人们探讨迪伦的文学——而不仅仅是音乐——价值和地位。迪伦的纽约青年时光令人想到海明威《流动的圣节》中写的巴黎青年时光,但有别于海明威淡淡的伤感,迪伦在忆旧时笔触坚韧有力;他天马行空的跳跃也让人想到亨利米勒;迪伦对人物的精妙刻画,还令人想到马尔科姆考利的《流放者的归来》。

《编年史》让人再一次领略迪伦在他的歌词中已一再展示的修辞尤其是用喻的魅力,比如:“五十年代的文化就像是一个再过几天就要退休的老法官。它就要走了,在今后十年的时间里,它会挣扎着起来,然后跌落到地板上。”

诗人、抗议歌手、美国的良心、60 年代的代言人、民谣教父、摇滚宗师……鲍勃迪伦的这些头衔早已写进教科书。然而这位老人平静地说:“我确实从来都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用噙着泪水的眼睛注视灰色的烟雾,写一些在朦胧光亮中漂浮的歌谣。”

迪伦二十出头便能写出众多流传千古的好歌,人们惟有赞叹这是天才的奇迹,但迪伦却毫不隐瞒地披露自己的一个个学习对象,比如范容克、哈里巴里方蒂、麦克西格、保罗德莱顿等等,甚至是当年下等酒吧的无名卖艺者,他们中有的人早已被音乐史淡忘,但迪伦以 近乎赞美的方式让他们复活。迪伦谈论同道音乐家的方式让人一再感受到他巨大的人格魅力:公正,诚实,开放。

人们习惯把迈尔斯戴维斯称作爵士变色龙,把大卫鲍伊称作摇滚变色龙,迪伦何尝不是一个民谣摇滚的变色龙?他提及布莱希特的歌谣写法给他的影响,以及布鲁斯天才罗伯特约翰森给他的启发,越到后来,迪伦越是变来变去,也有点存心推倒外界对他偶像化、模式化的定论,他一会唱得像个牙齿掉光的布鲁斯疯子,一会又像约翰尼卡什那样字正腔圆地唱起乡村歌曲,甚至偶尔会唱得像个凶巴巴的朋克。

迪伦一再宣称:“我不是任何人或任何事物的代言人,我不过是一个音乐家而已。”“我不是任何一代人的宴会司仪。”迪伦坦言:“我的命运就是随遇而安,这与代表任何一种文明毫不相干。我的人生不需要别人来定义,真实地面对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事。”后世的愤青很容易批评迪伦守旧。但问题是迪伦从来都更迷恋于历史,以发现“历史的样板”和“人性的全部复杂性”而保持对现实的冷眼旁观。“我喜欢旧新闻,不喜欢新新闻,一个二十四小时都是新闻的世界就是地狱。”他初到纽约曾经在图书馆从微缩胶卷上阅读1855 年到1865 年间的报纸。

一个愤青也很容易痛感迪伦往往立场不明,他隐喻叠出、话中有话、模棱两可的歌词也令那些把他视为预言家的人找不着北。然而这就是迪伦作为一个艺术家和诗人的可贵之处,那就是绝不自诩为真理的代言人和真相的发现者。“真相是我脑子里所想的最后一件东西,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存在,我也不希望它留在我的家里。俄狄浦斯去寻找真相,当他找到时,真相摧毁了他。这是个非常残酷的笑话。真相不过如此。我打算模棱两可地说话,你从中听到什么完全取决于你的立场。”迪伦说,“当我开始说教的时候,我便成为自己的敌人。”

迪伦回忆录的最后一段给人很大的震撼:“……很多人误会了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真的有过正确的认识。我径直走进去,它敞开着,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它不仅不受上帝的主宰,也不被魔鬼所控制。”

(选自《当代》2016 年 10 月 13 日,有删节)


注:①美国民谣艺术家,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诗人、抗议歌手、美国的良心、60 年代的代言人、民谣教父、摇滚宗师……迪伦拒 绝这些标签式的荣誉。他说自己不是任何人或任何事物的代言人,只不过是一个民谣音乐家 而已。
B.迪伦的文学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因为他在文学风格上博采众长,师承于海明威、亨利·米勒、马尔科姆·考利和伍迪·格思里等文学大师。
C.迪伦拒读别人写的他的传记,现在又自己来写回忆录,因为在他看来,他的人生不需要别人来定义和过度诠释,只有他自己,才能还原和夺回属于自己的生命真实。
D.迪伦绝不自诩为真理的代言人和真相的发现者。他压根就不相信有所谓真相的存在,他认为每个人都会被自己找到的真相彻底摧毁。
E.迪伦是一个民谣摇滚“变色龙”,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迪伦音乐上的多变风格,他擅长从前辈大师身上学习,把他们的音乐特质融进自己的演唱,以此存心推倒外界对他偶像化、模式化的定论。
12.自传回忆录《编年史》重新诱发人们探讨迪伦的文学价值和地位,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编年史》体现出的文学魅力。
13.结合文章内容,概括鲍勃·迪伦的性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14.迪伦坦言:“我的人生不需要别人来定义,真实地面对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事。”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六、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4)
1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火箭在落后14分的情况下展开反击,凭借第四节林书豪14分奇兵导演12-0一波流的攻势取得反超,最终客场93-86大逆转击败灰熊。这场比赛是林书豪带领火箭队打出的一场令人荡气回肠的比赛。
B.曾成功预测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海曼资本创始人凯尔·巴斯认为,数以万亿美元的债务将被重组,上百万的储民将丧失购买力,鉴于目前全球经济现状,战争局势不绝如缕
C.家住南充市嘉陵区安平镇的黄老汉生病后,儿子、媳妇不尽赡养义务。面对调解员,他儿媳似乎理由很充分,还振振有词地给老人算了一笔账,甚至反问调解员“他没有养过我,我凭什么赡养他?”。
D.首届南京湖熟菊花展在湖熟菊香园内举办,有3000多个品种参展。这次花展中,游客可以欣赏到各色菊花,甚至可以观赏罕见的绿菊和名叫“南农翡翠”的粉绿菊,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如花似锦
2016-11-18更新 | 6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4)
1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不分伯仲,中国小将能否最终胜出,关键在于拥有良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
B.针对学生返家、农村务工人员返乡等特殊情况,铁路部门采取提前预售和预留学生票相结合,满足学生的购票需求。
C.随着迪拜与中国的各种经贸关系越来越密切,对中文的需求越来越多,只要会讲中文,不需要什么学历就能找到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工资超过万元以上。
D.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许多大城市的警察局对警察使用枪支进行限制,即仅在被拘捕人表现出致人死亡或严重身体伤害威胁的情形下才能使用致命武力。
2016-11-18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届广东省韶关市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水田园在文学中出现并非从隐逸文化的意义上开始的,但对山水的表现方式却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刘勰以为‚“庄老告退,山水方滋”,正表明了隐逸文人对自然审 美的独特视角。


①诸子作品中自然景物也止于“山水比德”式人格化比衬
②山水自然逐渐上升为一种纯粹独立的审美对象
③随着隐逸文人对自然的真实切入
④《诗经》中的山水自然风景常常是赋比兴的渲染手段
⑤不再仅仅是一种陪衬或象征
A.④⑤③②①B.④①③②⑤C.③②①④⑤D.③①②⑤④
2021-05-21更新 | 18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届广东省韶关市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1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苏轼的一生,宦海沉浮,历经坎坷,由于受到儒、道、佛等各种思想的影响,①___________。但他失意时能达观自解,始终保持积极进取、欲有所为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渗透在他的词作中,②__________。坎坷经历使苏轼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创作出许多潇洒超脱的词。纵观他的一生,多次被贬,频遭陷害,甚至含冤被捕入狱。但他不论贬谪天涯,还是任职朝中,都能在一般人难以忍受的逆境中寻得闲适之趣,随缘自适、超然物外,不为得失、生死所扰,③__________,显示出超乎常人的人格魅力。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19. 下表是我市某校对校园周边噪音污染进行的调查统计表。阅读这些数据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校园周边噪音污染的调查结果。(不得出现具体数字,不超过 50 字)
校园周边噪音污染源(表一)       

噪音给学生带来的干扰(表二)

学生对噪音污染的态度(表三)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0.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著名导演吴天明的遗作《百鸟朝凤》引发我们对“民族文化将何以为继”的思考。但影 片上映之初票房惨淡,63岁的电影制片人方励为了让更多人欣赏到这部以师徒情分和唢呐 传承为主题的电影佳作,通过网络直播下跪的方式恳求各地影院给《百鸟朝凤》多一些排片。 此举在引发争议的同时,也收到了效果,随后,《百鸟朝凤》的排片率和票房收入都应声大 涨。

“老方这一跪”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 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5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4科普-社会科学类
11-140.65传记
二、文言文阅读
4-70.65班固(32-92)  《汉书》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8-90.65其他明代作家  词
四、名篇名句默写
10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50.64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160.64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170.85衔接与排序选择题
180.6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190.65表格/图表语言表达
六、作文
200.4道德与社会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