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福建 高二 期中 2020-01-11 23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名句名篇默写、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1. 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庄子•逍遥游》用“___________”两句写鲲鹏奋飞时,其翅膀像从天边垂下来的云一样。文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
(2)《庄子·逍遥游》中用“水”和“大舟”表现世间万物相互联系的名句是 “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中,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引出“小大之辩”的句子是“__________”。
(4)庄子在《庄子·逍遥游》中认为列子乘风而行不是真正的逍遥,因为他还“有所待”,而“___________________”才算是真正的逍遥。
2020-01-06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②常在床蓐     ③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⑤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③④⑤⑥
2020-01-0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后乃今                                        培:凭
B.家君作,路出名区                              宰:县令
C.诏书特下,臣郎中                              拜:征召
D.聊化以归尽                                        乘:顺随
2020-01-0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童子何知,躬逢胜饯B.虽然,犹有未树也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D.奚惆怅而独悲
2020-01-0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日涉以成趣
A.徐孺陈蕃之榻B.雄州列,俊采
C.历郎署D.三江而带五湖
2020-01-0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6. 下列各句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彼且恶乎待哉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B.而莫之夭阏者
C.遂见用于小邑D.《齐谐》者,志怪者也
2020-01-0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7.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王勃,“初唐四杰”之一。他的作品《滕王阁序》以骈文写就,句式对偶,灵活多变,多用典故,词彩华美,音韵和谐。
B.《庄子•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句子,其中“晦”指农历月末最后一天,“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望”指农历每月十五。
C.《陈情表》中“五尺之僮”,是指五尺高的小孩,汉代的五尺和今天的五尺是一样的。
D.《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一部著名的小说,反映的是湘西一个边远小城茶垌20世纪初叶的社会风貌。
2020-01-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新修滕王阁记

韩 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选自《昌黎先生文集》)


【注】①王勃作《滕王阁序》,王绪作《滕王阁赋》,王仲舒作《修滕王阁记》。后两作已失传。②言事:指上《论佛骨表》被贬斥揭阳。③大号:年号。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
B.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
C.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
D.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在写法上多以记叙为主,兼具议论与抒情。本文不落窠臼,以议论为主,不重记叙。
B.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是对对方的尊敬,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C.治所指地方政府驻地,包括省治、府治、州治等,文中借指所管辖的地方。
D.刺史是古代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为地方官职名称。
1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滕王阁闻名遐迩,作者从年少时就知道它是江南的第一名胜景观。
B.王仲舒任南昌地方长官后,曾经著书呼吁关注滕王阁的修缮问题。
C.王仲舒修缮滕王阁没有劳民伤财,作者对此务实精神持肯定态度。
D.本文在写法上没有正面描写滕王阁及其四周景物,而是以情取胜。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
(2)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2020-01-1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2.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颔联主要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试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13.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2020-01-1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它从个体到个体进行传播,而且每一代的质量都有很大变化。它可能在达到某种高度之后突然没落,或是,在一定时期的败落之后,它也能在短暂的几年间异常繁荣。就像所有活着的有机物,它在永恒的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

它现在的贫乏并不致命,并不意味会被永远拒之门外。它自身的没落为其正本清源和准备改进创造了必要条件。在古典柱式中,建筑找到了它的最高表达方式:即使天才们也不能再对它做进一步的改进,就如同无法再改进人类的身体和骨骼一样。辛克尔宣称:建筑的进化在过去很显著,现在只有受过训练的眼睛才能觉察到古典柱式中所需要的改进。

这在所有的文化领域都是显而易见的:当说不好古典语言时不能就这样放弃;相反,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有必要建立适当的途径来重构古典形式。有人说传统建筑语言已经枯竭并最终过时,这是一个灾难性事件的结果,这样的论点并不是出于对传统建筑自身内在结构的评价,而是对传统建筑因为政治原因而被滥用的拒绝。传统建筑远不是一种外来语,真正的传统建筑仍在和我们对话,而且效果很好。即使我们不能够发出我们自己的,它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

传统建筑始终是一种有生命的语言,尽管许多建筑师已经丧失了学习传统建筑语法、使用传统建筑语汇的愿望。过去的、现代的危机既没有侵蚀也没有污染传统语言:它的规则、含义、发明和词汇都只是在混乱中被暂时掩盖了起来或被人们所视而不见。传统建筑语言的知识构架以及了解如何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过渡期被硬生生地打断了。它的原则完全可能重现新貌,也可能已经正在进行中了。建筑价值的转变既不是机械的,也不是自愿的,而是有决定因素和原因的——它是一个文化的选择。

(选自【卢】莱昂•克里尔《社会建筑》)

14.下列不能支持“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传统建筑有可能会暂时没落,它的发展和完善始终不曾停止过。
B.传统建筑如同一种活着的有机物,总是在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
C.传统建筑由于并不致命的贫乏,目前被建筑师们暂时拒之门外。
D.传统建筑如人类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难以对其做进一步改进。
1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统建筑因被滥用而遭拒绝,致使有人作出其语言已枯竭的论断。
B.传统建筑就像古典语言一样,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
C.传统建筑产生危机,是由于建筑师丧失了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愿望。
D.传统建筑语言并没有被侵蚀和污染,其原则可能已经被人重新使用。
16.概括传统建筑能传承下来的原因。
2020-01-06更新 | 1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翻浆

毕淑敏

那年,我五一放假回家,搭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夜幕降临才进入离家百来里的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

突然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

“你找死吗?”司机大喊。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我要搭车。”“不搭!哪有地方!”司机愤愤地说。“我蹲大厢板就行。”司机还是说:“不搭!想冻死啊!”说着,准备闪过他往前开。 那个人抱住车灯说:“就在那儿……我母亲病了,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我母亲想吃……”“让他上车吧!”我有些同情地说。

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

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呜叫。司机说:“我觉得他好像要干什么。”我借着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屏住气向里窥探。朦胧的月色中,那个青年如一团肮脏的雾,龟缩在起伏的轮胎里。每一次颠簸,他都像遗弃的篮球,被橡胶轮胎击打得嘭嘭作响。忽然, 我看到青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那里装着我带给父母的礼物。“哎呀,他偷我东西呢!”

司机很冷静地说:“别担心。”只见他狠踩一脚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我顺着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弯着腰抱着头,企图凭借冰冷的橡胶御寒。我的提包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司机笑说:“车速这么快,他偷了东西也不敢跳车了。”

路面变得更加难走,车速减慢了。

我紧张地盯着那个小洞,青年也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我痛苦得几乎大叫。就在这时,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

再看看青年,扑倒在地,像一团被人践踏的草。虚弱但仍不失张牙舞爪的姿势,贪婪地守护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司机继续做着“高雅”动作。我又去看看青年,他像夏日里一条疲倦的狗,无助地躺在了轮胎中央。

道路毫无先兆地平滑起来,翻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司机说:“扶好你的脑袋。”就在他狠踩刹车之前,我双腿紧紧抵地,双腕死撑面前的铁…不用看我也知道,那个贼娃子可能要被卸成零件,我心里安宁了许多。“看他还有劲偷别人的东西?”司机踌躇满志地说。

只见那个青年不时地用手抹一下脸,把一种我看不清颜色的液体弹开……他把我的提紧地抱在怀里,往手上哈着气,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这时,他扎口袋的绳子已经解开,就等着把我的提包里的东西搬进去呢……

“师傅,他就要把我的东西拿走了……”我惊恐万状地说。师傅反倒不慌不忙地说:“不会出什么事了,到了。”我们到了一个兵站,也是离那个贼娃子住的不通车的村子最近的公路,他至少还要走10公里……

那个青年挽着他的口袋,像个木偶似地往下爬,狼狈地踩着轱辘跌下来,跪坐在地上。

他脸上除了原有的土黄之外,还平添了青光,额上还有蜿蜒的血迹。

他的舌头冻僵了,把“谢”说成“学”:“学学,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在赶路,学学……”

他抹一把下颌,擦掉的不知是眼泪、鼻涕还是血。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们。

看着他蹒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声:“你停下!我要查查我的东西少了没有。”

司机赞许地冲我眨眨眼睛。

青年迷惑地面对我们,脖子柔软地耷拉下来。我敏捷地爬上大厢板,不放心地摸索着我的提包,每一环拉锁都像小兽的牙齿般细密结实。突然触到鬃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鬃绳。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厢的木条上,像焊住一般结实。

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

我的提包原是用一根旧绷带搁在车上的。经过长途跋涉,绷带磨断了,搭车人发现了这个隐患,他解下了扎米口袋的绳子,想把我的提包重新固定。在寒冷与颠簸之中,他操作了一路……

1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以“翻浆”为题,开篇扣题,但在文章中间部分提到“翻浆消失得无影无踪”,可见后文与“翻浆”无关,篇末也未点题。
B.司机起初不愿让青年搭车,主要是因为这个青年在夜晚拦车,而且竟然不怕戈壁滩的春寒,愿意“蹲大厢板”,司机担心他有不良动机。
C.文中对司机的语言和行为的描写与余华在《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对司机的刻画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体现了先锋派小说的荒诞性特点。
D.在怀疑青年是要偷我提包的贼后,我对青年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张牙舞爪”、“贪婪”和“疲倦的狗”等文字,可见出我的鄙夷和厌恶。
E.小说故事发生在夜晚的戈壁,气氛紧张;情节在窥视中展开,扣人心弦;人物形象塑造得丰满、鲜明。三个要素的成功使小说格外吸引读者。
18.小说塑造了“青年”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19.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2020-01-0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八、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0. 下面是某单位新春联欢晚会主持人的台词片段,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主持人甲:尊敬的各位领导!
主持人乙:亲爱的各位来宾!
合:大家晚上好!
主持人甲:①时光荏苒
主持人乙:②日月如(suō)      
主持人甲:③辞旧岁欢欣鼓舞庆胜利
主持人乙:④                    
主持人甲:当辞旧的钟声在大地回荡,当喜庆的焰花在星空绽放,一个崭新的春天,已经向我们走来。
主持人乙:她乘着飞天的彩翼翩然而至,她寻着夸父的脚步款款而来。
主持人甲:⑤此时此刻,烟花与彩灯齐辉,鼓点与足音交映。兴化大地啊,今夜是如此美丽,兴化儿女的心哟,早已驻满春天的芳华。
主持人乙: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道一声
合:新春好!
(1)在①处有个错别字,请改正。
(2)根据②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3)在④处为主持人乙设计一句台词,要求与③句构成对偶。
(4)⑤句有一处语病,请修改。
2020-01-0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2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美妙的歌声深深地打动听众,真是________,三日不绝。
②他的表情很为细腻,可说一丝不苟;嗓子也很响亮,唱几句真的是________。
③音乐家美妙的歌声,真可谓是________,余音不绝。
A.余音绕梁 绕梁三日 响遏行云
B.绕梁三日 余音绕梁 响遏行云
C.余音绕梁 响遏行云 绕梁三日
D.绕梁三日 响遏行云 余音绕梁
2016-11-18更新 | 182次组卷 | 5卷引用:2015届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2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水田园在文学中出现并非从隐逸文化的意义上开始的,但对山水的表现方式却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刘勰以为‚“庄老告退,山水方滋”,正表明了隐逸文人对自然审 美的独特视角。


①诸子作品中自然景物也止于“山水比德”式人格化比衬
②山水自然逐渐上升为一种纯粹独立的审美对象
③随着隐逸文人对自然的真实切入
④《诗经》中的山水自然风景常常是赋比兴的渲染手段
⑤不再仅仅是一种陪衬或象征
A.④⑤③②①B.④①③②⑤C.③②①④⑤D.③①②⑤④
2021-05-21更新 | 18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届广东省韶关市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23. 阅读下面关于“门”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门,我们每天进进出出,人的一生也会进进出出各种各样的“门”,但我们有时却入不了“门”有时又出不了“门”;有时摸不着“门”,有时打不开“门”;有时希望关着“门”……它给我们带来多少喜悦、多少烦恼、多少启迪、多少警策。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20-01-0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名句名篇默写、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8
文言小题
1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名句名篇默写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篇名句默写
1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二、语言文字运用
2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3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4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5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70.65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
200.65字音  字形  辨析并修改病句语言表达
210.85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220.85衔接与排序选择题
三、文言小题
60.65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选择类
四、文言文阅读
8-110.65《昌黎先生集》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五、古代诗歌阅读
12-130.65其他隋唐作者  诗  炼字、诗眼  表现手法
六、现代文阅读
14-160.65其他外国作家  学术论文
17-190.65其他小说  毕淑敏  分析结构,概括主题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七、作文
230.65材料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