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吉林 高二 期中 2018-05-21 23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文学的趣味
朱光潜
①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②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③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④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像上文所说的,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⑤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⑥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我因而想到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现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
(节选自《谈美·谈文学》)
1.阅读全文,提取整合文段信息,完成下列填空。
本文第①段从孔子的名言谈起,指出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第②③④段列举
                    ,第⑤段提出                 ,从第⑥段起,作者就文艺欣赏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的论断。
2.“精神上的残废”“精神上的中毒”“精神上的短视”具体指什么?请简要概括。
(1)精神上的残废:                                          
(2)精神上的中毒:                                      
(3)精神上的短视:                                     
3.第⑥段说“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为什么不能欣赏呢?
4.文中多处引用名言名句,请举一个例子说说它的具体作用。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知的欠缺,大半会导致文学趣味的欠缺。
B.要提高文学的鉴赏力,应读尽古今中外作品。
C.文学的趣味,必须靠作者自己去创造。
D.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必须快速征服。
2016-11-18更新 | 690次组卷 | 4卷引用:2010-2011学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香。

注:王冕,元代诸暨人。幼年家贫,牧牛自学。后屡试进士不第,即焚所为文。晚年归隐九里山。①著:放进,置入。②混:混杂。芳尘:香尘。③乾坤:天地。④桃李:桃花和李花

6.这首小诗中作者突出了白梅的哪些主要特征?
7.作者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选一种手法结合诗句分析)
2018-05-2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8.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三径就荒,_____________。携幼入室,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_________________ ,响穷鼓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 ,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3) ________________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018-05-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
雕花烟斗
冯骥才
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
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
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
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
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
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踩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
(有删改)
9.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E.一盆凤尾菊,一只雕花烟斗,几次普通的交往,表现出人性的大美,也显示了人性的缺陷,小说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引发人们深思。
A.处在人生低谷中的画家唐先生,在花房邂逅花农老范,老范对他态度和善,对他的画由衷赞美,这使他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B.看到烟斗柜时赞叹“美,美,美呀”,接受雕工简单的烟斗时“谢谢您……真谢谢您”等语言描写,刻画出老范纯朴、木讷、无知、傻气的形象。
C.老范的儿子在父亲去世之后,依照叮咛,把一盆特大的凤尾菊送给唐先生,既写出了他的忠厚、孝顺,也表现了他们父子的信守承诺。
D.唐先生的画被打成黑画,他再次落魄,无人理睬,这种境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畸形的社会现实,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
10.小说中的唐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11.请梳理小说情节,简析情节安排的妙处。
12.关于小说的线索,有人认为是“雕花烟斗”,有人认为是“凤尾菊”。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2016-11-18更新 | 16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卷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4)
名校
13.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组是(       )
A.古典诗歌中有一类诗表现了弃妇的哀怨:结婚之前男方显出信誓旦旦的样子,谁知没多久,他就毫无情义地把女方遗弃了。
B.这个饭店服务质量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因别无分店,只好在这里吃饭了。
C.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D.升到高中,就应该遵守高中的一切规章制度,做一个名不虚传的中学生。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别里科夫的悲剧,不仅是19世纪末沙皇统治下的众多的保守的知识分子的悲剧,更是他个人的悲剧。
B.小说《边城》塑造了一个撑船老人的孙女和当地船总的两个儿子之间的爱情故事。借助这一缠绵曲折的情节来描绘湘西地区的宁静生活和民性淳朴。
C.每年10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是“世界爱眼日”,世卫组织设置爱眼日,旨在唤起全球对盲症,视力损害及视力受损者康复。
D.山区那些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5. 依此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⑴巴以冲突再次升级,美国国务卿赖斯紧急赶往耶路撒冷,会见巴以双方领导人,从中 ,以平息可能重新恶化的局势。
⑵自从印度洋海啸发生以来,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目前,对受灾国的紧急救援工作以基本结束,工作 已转向灾后恢复和重建。
⑶2005年1月15日,海峡两岸民航业者在澳门经过 ,就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业务安排达成共识。
⑷1月16日上午,732名来自社会各阶层的省政协委员,肩负着各界人士的 ,带着与时俱进、加快山东发展的良策,走进了庄严的山东大会堂,参加第九届省政协会议。
A.周旋   中心   沟通   嘱托
B.斡旋   重心   沟通   重托
C.周旋   重心   勾通   嘱托
D.斡旋   中心   勾通   重托
2018-05-1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春水晴峦》是一幅山水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画家笔下的朦胧意境,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
①山坡上舒展着绿色苔草       ②山脊在平远中突兀矗立
③船帆在江河上影影点点       ④石间水口涌动着汩汩清泉
A.④③②①B.①④②③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
2018-05-19更新 | 65次组卷 | 9卷引用:2011—2012学年河北省魏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话题作文 | 较难(0.4)
名校
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群游客正在兴致盎然地参观一座古老的宅院,他们很纳闷,这座宅院的屋檐为什么特别大?为什么在屋檐下面还做了一间小巧的屋子?他们正在争论,导游告诉他们:这是供路过此地的流浪汉挡风遮雨,歇脚过夜的。游客们哑然了,同时感到一种从远古流传过来的温暖。也许,我们没有能力做一个屋檐,那就在自己的心里搭一个屋檐吧。因为,人心毕竟比屋檐大。


请以“心灵的屋檐”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17-03-14更新 | 208次组卷 | 7卷引用:2011届辽宁省铁岭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4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作家作品
2
阅读与鉴赏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65朱光潜(1897-1986)  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9-120.65其他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古代诗歌阅读
6-70.65其他南宋作家  诗
三、名篇名句默写
8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语言文字运用
130.64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140.65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150.65一般词语选择题
160.65简明、连贯选择题
五、作文
170.4生活体验  人生感悟  道德境界  话题作文话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