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全国校级联考】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陕西 高一 期中 2018-06-27 292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每当谈起战争话题,总有人觉得推崇谦谦君子的中国文化缺少铁血霸气的一面。从史实上看,中华文明崛起于中原农耕地带,四面受攻。特别是北方毗邻草原游牧民族,战争频仍。相对于扛锄牵牛、单独劳作的农耕民族而言,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就是骑马射猎、团队合作,有巨大的天然军事优势。然而,从黄帝北逐荤粥开始,历经夏、商、周、秦,直到汉武帝、唐太宗分别击败匈奴、突厥,中原文明始终经受住了强悍的游牧民族的军事冲击,不断发展壮大。显然,谦谦君子也绝非任人宰割的懦弱者。那么,中国文化对战争有什么看法呢?

第一,不推崇战争。中国文化爱好和平。孔子说,“仁者,爱人”。以爱护别人为己任的仁者,当然不会热衷于剥夺别人的生命。汉传佛教强调“慈悲为怀”,主张吃素,连动物的生命都不愿剥夺,遑论战争。老子关于战争的论述更充分。他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武器、战争都是不祥之物,也非君子所喜欢的,只有在不得已时才会用它;“若美之,是乐杀人”——如果喜欢武器、推崇战争,就是以杀人为乐;“夫乐杀者,不可得意于天下”——以杀人为乐的人,不可能真正得到天下人的认可。

第二,不惧怕战争。中国文化重视精神,追求正义,有重义轻死的一面。比如,孔子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玄奘说过“宁可就西而死,岂东归而生”,文天祥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体现在战争上,就是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一般的征服者战争,能胜则愿战,不胜则愿降;必胜则必战,必败则必降。而中国文化更推崇的是:无关正义,必胜亦不战——不打不正义的战争,不欺凌弱小;正义所在,必败亦必战——即便敌强我弱、明知必败,也会勇于亮剑、绝不屈服,甘愿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自恃武力强大而敢于言战,不是真正的勇敢;重义轻死,明知必败亦必战,才是真正的勇敢。这也是中华文明不灭的关键之一。

第三,战争胜负的根本是民心。虽然不推崇战争,但中国文化对战争的研究非常深入。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是什么?中国文化很早就对此做出明确论述——民心。《尚书·泰誓》说,商纣王“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商纣王虽有亿万臣民,但人人离心离德;周武王“有臣三千,惟一心”——周武王虽只有三千臣民,却众人一心,因此周武王就有能力战胜商纣王。《孙子兵法》提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包括道、天、地、将、法五方面。其中,道是居于首位的决定要素。道是什么呢?就是得民心。“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也就是说执政者能让老百姓与自己同心同德、同生共死,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首要条件。

(摘编自文运《不推崇也不惧怕,胜负根本在民心——浅谈中国文化对战争的看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骑马射猎、团队协作为生活常态的游牧民族,与耕地种田、个体劳作的农耕民族相比,自然具有明显的军事优势。
B.中华文明在中原农耕地带崛起之后,经受住了北方强悍游牧民族长时间的军事压迫以及战争的考验,一步步地发展壮大。
C.“仁者爱人”、“慈悲为怀”及“兵者,不祥之器”,儒、释、道三家直接表达对战争看法的言论,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战争观。
D.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中有为追求正义而视死如归的基因,体现在战争上,就是为了正义的事业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推崇谦谦君子的民族心理,决定了中国文化奉行的是不推崇战争的理念,而这也正是中华民族曾经任人宰割的历史根源。
B.中华民族为追求正义,明知必败亦勇敢应战,这种“重义轻死”的精神传统,成为了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一个关键因素。
C.不推崇战争,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对于战争缺乏研究,如《尚书·泰誓》就有民心向背与战争胜负关系的相关表述。
D.《孙子兵法》将得民心为内涵的“道”放在决定战争胜负诸因素之首,这是本民族“胜负根本在民心”战争观的有力证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帝北逐荤粥,汉武帝、唐太宗分别击败匈奴、突厥,表明军事优势并非只由兵士的军事技能、武器装备所决定。
B.中华民族反对一切战争,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惧怕战争,只是本民族不好战尚武,不以战争杀伐为乐。
C.中华民族重义轻死的文化人格,演化为中华儿女面对战争不畏强敌、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呈现出不恃强凌弱的民族品格。
D.中国文化推崇“正义所在,必败亦必战”的理念,宣扬“舍生取义”的精神,说明相较于战争结果,中华民族更看重战争的正义性。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佛心

王春迪

看一户人家有多深的底儿,不是看人家买啥,而是看人家丢啥。据说,当年赣榆老街上的老少爷儿们,一早吃饱了没事干,就喜欢围在一块儿,瞧瞧东家的泔水桶,瞅瞅西家的垃圾篓。

这里头故事最多的,还数海爷家的泔水桶、垃圾篓。海爷年轻时,那是出了名的手脚大方、挥金如土。要说从他府上的泔水桶里看到没动筷子的整鸡整鸭,那都不叫个事儿。

海爷爱萘,清明前后,新茶上市,海爷便把家里的剩茶一股脑儿地倒掉,曾有裁缝铺的老板把那些剩茶捡回去做幼儿的枕头,足足卖了半条街!瞧海爷府上的那些下人,每每出去倒泔水、送垃圾,脸都跟小公鸡屁股似的,直往天上戳,那叫一脸面!

现如今,海爷老了,把生意一股脑儿地丢给二儿子,只是整日诵经念佛、养花遛鸟,一脸的慈眉善目。你还没见过海爷吃饭的样子,饭罢,他还要用汤把碗溜一圈喝掉,碗底锃亮得能当镜子照。人家海爷说了,这叫惜福。

每每府上要倒剩饭垃圾,海爷都要亲自过目,有些剩饭剩点心,以及还能用的盆盆罐罐,海爷就让人用纸袋子包好,干干净净地放在门口。

海爷的意思,吃不了用不着的东西,也别糟蹋,街坊四邻,有富有穷,随手拿去,救救急,充个饥,也是好的。因此,海府上下,为了不慈老太爷生气,都不敢糟蹋东西。

海爷这种做派,让老街的老少爷儿们交口称赞,久了,连州上的知府都知道了。海爷生日那天,知府亲手画了一幅《松鹤图》送来。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老街上的富商们看得眼都红了。

这里头,数夏老爷的眼最红。

夏老爷和海爷都是大油商,斗了几十年了。每年秋冬,新油上市时,这两大油商,进货出货、你倾我轧,忙得都跟转圈的陀螺似的。可今年,人家海爷两手一摊,享清福去喽。自家的生意不管,整日抱着一本经书,泡在寺庙里,和一帮僧人论禅品茶。

夏老爷知晓后,撸着袖子要大干一场。他让他家的大船不知从哪运来一批低价的油料,铆足了劲儿想整垮海爷!上市当天就把海爷家压得抬不起价。

海爷的儿子急了,找他爹合计,最后在庙里找到了海爷。当时海爷手里正捏着个倒把西施紫砂壶,银须飘飘,一副仙风道骨之态。儿子央求海爷道:“爹,这个家,不能一日无您啊!”海爷啜口茶,笑道:“爹不能一日无茶。”

古人说得好,安富贵易享清福难。海爷这清福没享多久,他的好心就差点出了人命!这天,海爷出门遛圈,回来时,远远就见到自家府门前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好些人。海爷一打听才知道,有两个乞丐,一早吃了他们放在门口的剩糕点,中毒了!

海爷急了,立刻招呼门口的下人把他们抬进府去,还专门去州里为这两个乞丐请了名医。

两个乞丐的命保住了,事后,海爷专门到街上最好的酒楼,给这两个乞丐摆桌赔罪。老街首富给乞丐摆桌,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

那天,楼前楼后围了不少看热闹的。酒桌上,海爷说,自个儿年轻时求财心切,得罪了一些人,不想这罪过阴差阳错地落在了别人的身上。这糕点明显被人下了毒,这是上门来找麻烦的。

海爷不说是谁,老街人也都有数,在海爷背后戳海爷的,除了那个夏老爷还会是谁!老街人的嘴巴出了名的快,一传十,十传百,连添油再加醋的,弄得妇孺皆知。

大伙儿就想,这个夏老爷,看人家积德都眼红,使这样的损招,人不地道,卖的东西能好到哪儿去!今年他的油那么便宜,指不定掺了啥玩意儿呢!

这一折腾,到夏老爷家去买油的人,忽然就少了很多,一年下来,夏老爷家积压了不少货。

这还不算倒霉的,年三十的晚上,夏老爷心里头堵,狠劲儿放了一晚上的炮仗,哪想一不小心把油料给点着了,赔了血本,还差点把夏老爷子给活活憋死。此后,海爷再也没把剩掉的东西放在外面了,老街的老少爷儿们一时间少了闲聊的话题,没了乐趣,又纷纷把矛头对准了夏老爷,心里头不知骂了他多少遍。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主要讲老少爷儿们喜欢看别人家的泔水桶、垃圾篓,由此来看这些人家的家底,并引出下面关于海爷家扔垃圾的故事。
B.海爷家的下人在扔垃圾的时候,“脸都跟小公鸡屁股似的,直往天上戳”,此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海爷家的下人暴殄天物。
C.文章运用了多重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海爷与自己儿子人生观念、为人处世态度的对比;海爷为人仁善与夏老爷唯利是图、狡诈虚伪的对比。
D.本文的主题非常鲜明,通过对海家、夏家故事的叙述告诉人们: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令人担忧,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
5.文章为什么要写“知府亲手画了一幅《松鹤图》送来”这一情节?
6.夏老爷这一形象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18-06-2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5日,合肥火车站,一列由合肥开往广州南的列车上,女子以等丈夫为由阻止列车关门发车。1月9日上午,合肥火车站派出所宣传部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证实,事发列车是G1747次开往广州南的列车,该趟列车属于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广州铁路公安局正在调查处理。网络视频显示,一名带着孩子的妇女正在打电话,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并让列车员通知检票员放行其老公。列车员和乘客多次劝解,该女子仍强行扒阻车门,造成该列车晚点发车。

材料二:

据安徽交通广播FM90.8最新消息,据了解,该女子为合肥人,当天该趟列车G1747因天气原因,进入合肥站时已晚点,计划在合肥站停站时间为15分钟,该女子的行为并未造成列车进一步晚点,在列车停车至第14分钟时,该事件得到处理,没有造成网传的导致列车延误4分钟。目前,该女子已交由铁路警方进一步处理。

材料三:

安徽合肥一女子于近日强行阻碍高铁发车,值得注意的是,这位涉事女乘客还是一名教师。1月9日下午,该涉事女子罗某的主管部门合肥市庐阳区教体局召开了新闻通气会,公布了对其的处理结果。

新闻通气会上,合肥庐阳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称,通过网络了解到事情后,区教体局成立了事件调查处置小组,分别向合肥火车站和当事人了解了真实情况。表示此举行为极坏、影响恶劣。

该负责人称,事件发生后,庐阳区教体局召开局党委会,对此事件作出如下处理:一、责成当事人罗某立即停职检查;二、勒令罗某所在的小学就教师队伍建设作出深刻检查,深入调查事件原因,依法依规依纪处置到位;三、区教体局举一反三,在全区教育系统中广泛开展学法守法及师德师风警示教育,严厉杜绝此类现象再度发生。

材料四:

@安徽铁路公安在线 1月10日消息,1月5日16时44分, G1747次列车合肥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某(女)以等丈夫为由,用身体强行扒阻车门关闭,不听劝阻,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公安机关对此开展了调查取证。1月10日上午,罗某到合肥站派出所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罗某的行为涉嫌“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运输”,扰乱了铁路车站、列车正常秩序,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77条规定,依据该条例第95条规定,公安机关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对罗某处以2000元罚款。铁路警方提醒:广大旅客出行要自觉遵守铁路运输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文明出行、安全出行。        

( 原题为《情况通报》 )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涉事女子,强行阻止高铁关门发车,是为了等未及时检票上车的丈夫。
B.材料一,事发列车G1747次隶属于广州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本次列车的终点站是广州南站。
C.材料二,由于不可抗拒因素,该趟列车驶入合肥站时已经处于晚点状态。涉事女子的行为没有造成列车的进一步晚点,说明网传消息部分不属实。
D.材料三,涉事女子是安徽省合肥市某小学教师,鉴于其行为影响恶劣,上级主管部门决定对当事人给予撤职检查处理。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涉事女子以等丈夫为由阻止高铁关门发车,该行为极坏,影响恶劣,引发网民的广泛关注。经多部门介入,目前已得到较为妥善的处理。
B.事件发生后,涉事女子工作单位的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不仅对当事人进行处理,还举一反三,要求罗某所在小学的教师作出深刻检查,以杜绝此类现象再度发生。
C.涉事女子阻止高铁关门发车,属于个人行为,且其教学工作并无过失。教育主管部门处罚不当,属于反应过激。
D.涉事女子不仅是一名普通乘客,也是一名人民教师,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社会树立正面榜样。另外,作为母亲,在自己孩子面前做出如此恶劣的行为,也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E.网络媒体的发达,是这次事件能广泛传播并持续发酵的重要原因。人们可以在网络空间自由地发表自己关于热点事件的看法。
9.这次事件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曒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

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节选自《后汉书乐恢传》)

10.下列对文中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
B.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
C.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
D.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
11.对文中有关文学常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疏是一种文体,是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说明的意见书。
B.古汉语中拜、授、除表示授予、担任官职,擢、进、迁、乞骸骨都表示官员职务升迁。
C.“劾”意为揭发罪状,劾奏,向皇帝检举官吏的过失或罪行。
D.“万机”,指当政者处理的各种重要事务,现在仍在使用这个意思,如“日理万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恢为人至孝。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让县令动了恻隐之心,最后父亲得以释放。
B.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
C.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窦宪兄弟放纵,乐恢恨他们不依附自己,故不与他们交往。
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乐恢还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
(2)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独坐[注]

杜甫

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

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

沧溟服衰谢,朱绂负平生。

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注]这首诗作于764年秋,当时杜甫(712~770)漂泊西南,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

14.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表明诗人此时已入暮年,愁绪满怀,他背对孤城,倚杖而坐,孤单落寂。
B.“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写水势变小,江中露出了小块陆地,天空高远,气候清爽,令人心情愉悦。
C.“朱绂”,指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诗中指做官,和“白首”一样都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D.诗中写“江”“天”“沧溟”,交代了所处环境,视野开阔,意境雄浑,有别于诗人一贯的沉郁顿挫风格。
E.这首诗写了作者秋日独坐所见之景及其丰富的内心感受,景中寓情,情中有景,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5.尾联写了怎样的景象?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行人过青泥岭时可以手摸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细节。
(3)《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能表现梁惠王当政时期阶级分化,贫富悬殊,而作为国君的他却无所作为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6-2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讲究真实性我们可以有一说一,实话实说,但不能牵强附会,借所谓网民之口,说出不经之谈,其报道难逃哗众取宠之嫌。
B.从大型的建筑设计到家居中的微缩景观,中国的原创设计群体已经沸反盈天。而这些原创设计品牌在市场中前行的经验,也正是中国家具展中原创设计群体的参照系。
C.党和国家机构大力度调整改革,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历史担当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深谋远虑
D.小剧场正上演昆曲《游园惊梦》,云台上那青衣眼神流转,碎步生莲,才一开腔便先声夺人,楼上楼下的看客皆轰然叫好。
2018-06-2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三,不仅成功树立起中国智能手机的良好形象,而且改变了运营商对华为手机的认识。
B.传统的考试结果只报告一个笼统的总分或能力等级,其实分数相同的考生,往往具有不同的知识状态及不同的认知结构。
C.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年轻人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简单的一日三餐大多是泡面、盒饭、甜食等食品为主,营养很不均衡。
D.从数据看,过去一年里,我国国产动画电影上映数量与之前持平,而进口动画无论在上映数量和票房上都有大幅度增强。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
A.几位著名艺术家下乡采风,举行笔会,我也有幸叨陪末座。
B.我校学生会主办的《青晨报》征稿启事中说:“由于我们的思想水平有限,本报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恳切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们,为办好《青晨报》尽一点绵薄之力。”
C.公司经理给开发部门开会时说:“我们要借重自己在市场上关于投资的专业知识,来发现不同领域的投资方向,以达到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目的。”
D.暑假,他独自一人背上一个简单的背包,就出门游历了。他仅靠一双腿,走遍了东南五省。回来后把这一路见闻诉诸文字,请语文老师拜读。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易(0.85)
名校
20. 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石材建筑非常费时,特别是①____,比如,科隆大教堂的修建跨越了六个世纪,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也修建了一百多年。与石材建筑相比,木材建筑易坏易朽,整体寿命不长。中西方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主要是受文化心态的影响。②____,石材质地坚硬,体现理性的追求和阳刚之美;中国人多选择木质作为建筑材料,木质自然柔韧,③___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课题,远不只是“衡中模式”,还有席卷各地的“择校热”、学龄前儿童的“幼儿园大战”等等。只要改革,就能彻底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没有“超级学校”,人们就不会为教育而发愁。在改革中让教育资源配置趋向平衡,让上升通道更为多元和公平,让每个学生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社会关切后顾无忧了,素质教育就会取得圆满成功。


①改革并不一定能彻底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易(0.85)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十九大召开以来,在全国民众中产生强烈反响,大家较为关注的“十九大关键词”有:教育质量、美丽中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实体经济、不忘初心、新征程、主要矛盾、强起来、你的青春梦想等。

请从中选择二到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的所思所想所感,要求联系现实与自我,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5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作家作品
2
阅读与鉴赏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学术论文
4-6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其他小说
7-90.8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新闻、通讯、访谈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85范晔(398-445)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65杜甫(712-770)  诗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94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0.65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180.85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190.85简明、连贯选择题
200.8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210.65逻辑推理语言表达
六、作文
220.85创新 发展  价值理念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