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返校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 高二 开学考试 2018-09-10 45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在数千年来不记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相,看见那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
B.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具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昨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有的坛花一现,未老而先亡。
C.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袒荡。
D.伽西莫多好像忽然惊醒似的蹦了一下,他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蜷缩在绳绑里,一阵惊惶和痛苦的抽搐散布到他脸上每一根筋络,但是他没有叹一口气,只是把头向后转转,向右转转,又向左转转,并且把头摇得像腰上被牛虻叮过的公牛。
2018-09-0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返校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下面小题。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琳琅满目的遇见。(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 ;“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 。”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 ,久别重逢的遇见 ;“幸会,今晚你好吗?”(乙)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 ,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锺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也希望从今天开始,(丙)“朗读者”和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琳琅满目B.久别重逢C.决定D.神奇
3.文段中的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B.C.
2018-09-06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返校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B.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C.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给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了贡献。
D.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题。
2019-01-30更新 | 1269次组卷 | 5卷引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人教版)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5.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短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刘勰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古人在吟诗作文时总是想方设法营造出一种浓烈的情感氛围,_______________,归有光可谓深谙此道,他在《项脊轩志》中正是将那种“可喜”“可悲”之情不留痕迹地融入了写景叙事当中。
①或哀婉凄切或闲适欢愉
②或托物以言志;或借景以遣怀,或即事以抒情
③使人如品佳茗,久久难忘
④而在传递这种感情时,往往又不是直截了当,总是极尽委婉曲折之能事,
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②③①④
2016-11-18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苍南县三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南录后序》中叙述了作者在国家危亡时期九死一生的经历,《五人墓碑记》记录了明末黑暗社会环境下人们的不同选择。两文叙议结合,情感真挚,感染力强。
B.《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宝玉、黛玉等叛逆者的悲剧命运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C.“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是这次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持摈弃只重内容不讲形式的文风。
D.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的。以后逐渐与音乐分离,而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为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称为“长短句”。
2018-09-0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返校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对《荷塘月色》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A.“斑驳”在此处并不是指颜色丰富,而是“颜色深浅不一”的意思。
B.月色难状,作者用了一系列传神的动词,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
C.作者借“酣眠”喻满月,借“小睡”喻天上那一层“淡淡的云”。
D.最后一句通感抓住的相似点是“名曲”与“光与影”的组合都给人和谐自然的感受。
2018-09-06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返校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8. 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萦青缭白,外与天(交合),四望如一   /   (果核)既尽,杯盘狼藉
B.(摸)参历井仰胁息   /   曲终收拨当心(小心谨慎)画
C.为赵宦者(让,使)缪贤舍人   /   距关,毋(同“纳”)诸侯
D.戍卒叫,函谷(被攻占),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结交,亲附)嬴而不助五国也
2018-09-0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返校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9.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因此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B.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于是趁他厉声呵叱的时候,就呼喊着追赶他。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我实在害怕看见大王欺骗我而辜负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
D.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我按理应该自杀,但还是含垢忍辱地前往。正如古人所说:“将要有所作为啊。”
2018-09-06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返校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10. 下列对《虞美人》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A.“春花”“秋月”都是美好的事物,诗人却问“何时了”,可见囚禁的生活对李后主来说是极为悲苦的。
B.“小楼昨夜又东风”,“又”字表现出李后主在年复一年消逝的时光面前的慨叹,加深了悲凉之感。
C.“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化抽象为形象,表现了愁思如春水般无穷无尽,长流不断。
D.作者情感激愤,无法抑制,整首词直抒胸臆,紧紧围绕一个“愁”字,抒发了亡国之君的悲凄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11. 有人说,中国汉字是一个个活的精灵。请借鉴“网络趣话”的形式,参照下面的例句,自己另外找寻一个汉字,依据汉字结构特点,对其进行妙趣横生的解说。
示例:割对害说:连刀都没有,你吓唬谁啊?
汩对泪说:别太伤心了,都哭出三只眼了。
                                                                                 
                                                                                 
2016-11-18更新 | 54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东阳中学兰溪一中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5月1日至7日, 孔子故里曲阜推出“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此间,每天8:30至16:30,能够在10分钟内随意完整背诵出《论语》30句的游客,将被免去150元的三孔景区门票。
对于“背《论语》免费游三孔”这一活动,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用微博的形式发表看法。不超过40字。
2016-11-18更新 | 6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届湖北省黄石二中高三高考压轴模拟语文试卷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从 2005 年《仙剑奇侠传》开始,玄幻逐渐成为国产剧重要类型。2017 年,这一类型影视作品仍然不少,《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上古情歌》《醉玲珑》《轩辕剑之汉之云》《择天记》等作品纷至沓来,但除了年初《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关注度较高外,其他作品并没有激起多大浪花。玄幻剧已经略显疲态。

②类似中国古代志怪小说,西方魔幻电影,玄幻剧是创作者将常规物象幻化变异从而为观众带来超现实奇异感受的叙事艺术。得益于数码技术日新月异,玄幻剧营造出更加逼真的视听体验,让现众情感得到宣泄。与此同时,模式单一,情节雷同等问题使得这类作品豆瓣评分普遍在3~5 分。 反观国外幻想题材影视剧,无论《指环王》三部曲还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不仅成为经典之作,其衍生作品直到今天仍然受到关注和期待。国产玄幻剧为什么产量大却难以留下精品呢?

③概观这些玄幻剧故事内容大多是人、神、魔,甚至飞禽走兽,在架空世界里陪伴着男女主人公,追寻虚无缥缈的爱情。故事虚浮,主题轻浅,视野狭小,又缺乏打动人心的真情实感。相比于中国古代神话,志怪文学,神魔小说,这些玄幻剧往往只是披着古人外衣,并没有从中吸取足够养分,挖掘深度内涵。因而情感苍白,意义稀薄。比如,某玄幻剧有不少《山海经》元素和上古神话影子,但仅仅作为符号存在,并未与故事本身有机融合在一起。再比如“渡劫”在古典小说中,指神仙们通过修炼来提升法力以渡过劫难,而玄幻剧中的“渡劫”则是一场接一场恋爱,丢掉中国传统天人合一,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气磅礴,而仅囿于一己悲欢之中, 与之相比《指环王》立意创造属于英国的神话,作品更是大量借用北欧传说及史诗《贝奥武甫》的内容。同为通俗文艺的武侠小说之所以留下金庸等人经典之作,是因为它发展了传统武侠小说类型叙事,为侠义精神赋予新意义。作品对中国传统巧妙化用更是俯拾皆是。

④幻想题材大众文艺作品受到人们欢迎, 最重要的是透过超现实想象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远者如《聊斋志异》对社会矛盾的揭露和批判;近者如《蜀山剑侠传》对民国乱世的思考,就连《天仙配》《白蛇传》这样的爱情主题作品,也是古代人摆脱封建制度枷锁,向往自由美好爱情的观照,而玄幻剧与生动描绘现实社会,巧喻世俗百态的传统是断裂的,很难看到具有鲜明现实关怀,表达主流价值观的玄幻作品,光怪陆离的影像如果剥离现实关切,最终将只剩下“颜值”炫景和喧嚣。

⑤青少年群体是玄幻文艺最大推动者,他们寻求新奇故事和瑰丽想象的审美趣味牵动着资本的热情。一些浮躁的制片单位为赚快钱和高收益,祭出粉丝经济的法宝,忙于把原著粉丝和明星粉丝转化为改编作品的消费者,却没有在内涵挖掘和艺术锤炼上进行沉潜,最终将伤害这门艺术的根基。从文化传统和现实条件而言,中国玄幻剧有希望出精品,出佳作,如果不用心经营,从风靡一时堕落成明日黄花,实在令人惋惜。

选自 2018 年 2 月 9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3.下列对文中“玄幻剧”的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A.玄幻剧采用将常规物象幻化变异的叙事艺术,在人神魔的架空框架下,讲述男女主角的悲欢离合、爱恨纠葛。
B.玄幻剧受大众欢迎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唯美的画面,虐恋的情节,逼真的视听体验,能让观众情感得到宣泄。
C.玄幻剧经过十几年的流行,虽保持高产量态势,但略显疲态,作品已不再吸引观众,观众对此类作品评分很低。
D.玄幻剧是资本取向、市场运作、观众喜好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有其存在必然性,不必将其完全否定。
1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数码技术的发展固然给玄幻剧制作带来极大推力,但也可能让制作者因过分倚仗技术而忽略内容,从而造成流于肤浅的弊端。
B.与很多玄幻剧不同《指环王》和金庸武侠小说等经典之作都注重对传统的继承发展,受到了人们的长期追捧。
C.我国有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悠久的志怪传统,它们具有鲜明的现实关怀意识,能对生活集中体现,不像玄幻剧有意回避现实。
D.青少年群体是玄幻文艺的最大推动者,但玄幻剧若一味迎合他们的口味,不进行自我提升,将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15.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侯爵夫人的肩膀

[法]埃米尔•左拉

侯爵夫人躺在垂着黄色锦缎帐幔的床上。直到晌午,她听见时钟悦耳的铃声,才决心睁开眼睛。

卧室里温馨宜人。地毯、门窗的软帘挡住了严寒,使春闺成了安乐窝。温暖的空气里飘溢着香水的芬芳。春天常驻此间。

侯爵夫人刚一醒来,就惦记着什么事。她掀开锦衾,按铃召唤女仆朱丽。

“您叫我吗,夫人?”

“天气回暖了吗?”

哦!豁达仁慈的侯爵夫人!她问话的语调那么焦急!

她首先想到的是天寒地冻,朔风凛冽,虽然这些她并未感受到,然而穷人的茅舍陋室怎经受这肆虐的狂风。她问到苍穹是否怜贫惜贱!她希望能心安理得地饱享温暖,而不必为那些被冻得浑身瑟缩的人担心。

“街上雪化了吗,朱丽?”

女仆把晨衣附在烧旺的壁炉上烘热,递给了她。“不,夫人,雪没化;天反而更冷了……刚才在公共马车上发现有个人被冻死了……”

侯爵夫人像孩子一样欢心雀跃,拍手叫道:“啊,这太好了!早餐后我滑冰去!”

朱丽小心翼翼地挽起芙蓉帐,以免强烈的光线刺痛娇媚夫人的温柔的双眸。积雪那令人赏心悦目的淡蓝色反光,映进卧室。天空灰蒙蒙的,它那美丽的色调使侯爵夫人想起昨晚在部长家庭舞会上穿的珍珠色的连衣裙。这条连衣裙所镶的白色花边,酷似此刻在灰色天空映衬下,显得如此淡雅的屋沿上积雪的花纹。

昨晚的侯爵夫人是妩媚风流的,她的崭新的钻石首饰对她太相宜了。她清晨五点才就寝,所以此刻有些头疼。但她仍坐到镜前,朱丽挽起她的金色云发。夫人的晨衣滑落下来,露出粉肩和玉背。

曾经陶醉于侯爵夫人粉肩的整整一代人,如今都已年老。自从政权稳固,雍容华贵的夫人们能在杜尔里宫袒胸露背地婆娑起舞以来,侯爵夫人在名流咸集的正式社交场合,是那样醉心于卖弄自己动人的粉肩。

她恣意新奇,把连衣裙有时从后背裁开,露出玉背,几及纤腰;有时从前面裁开,几乎露出胸脯。亲爱的夫人渐渐地,接二连三地把天赋的一切诱人的隐秘,都公诸于众。

描绘侯爵夫人的粉肩是没有意义的。它如同新桥一样大名鼎鼎,十八年来在一切盛大的宴会上,它始终引人注目。不论何处,在沙龙、剧院或其他场所,哪怕只看到她那赤裸的肩膀的一丁点儿,就能一叶知秋:“啊,那是侯爵夫人!我认得她左肩的黑痣!”

再有,这副粉肩的美丽:白皙、丰腴、撩人欲醉。它被达官贵人的目光,盯得莹润丰泽,如同被人群的脚踏的在人行道上的青石板,光滑异常。

大自然究竟用什么材料造就了它,何以光阴荏苒,而它却经久不衰,犹如公园里露天屹立、饱受风雨侵袭的裸体像。

侯爵夫人凭藉这肩膀获得某种成功。她披肝沥胆地效忠于亲爱的政府,并充分运用了自己闻名遐尔的粉肩的魅力。她历来手腕高超,不论是在杜尔里宫和部长们周旋,或是在大使馆应酬那些巨富豪商,她都应付裕如。她以笑靥诱惑意志薄弱者,在选举中她为了团结众人,尽量敞露胸怀,直到最固执的反对派倒戈支持她这一边。

侯爵夫人在朱丽侍侯下,进了早餐,修饰一番,便穿着漂亮的波兰服装,滑冰去了。她滑冰技巧极好。

公园里天寒地冻。严寒使滑冰的夫人们的鼻子、嘴唇发疼,风好像将一把把细沙子扔到她们脸上。夫人笑逐颜开,她觉得挨点冻很有趣。她不时走到湖岸的篝火旁,烤烤自己的脚。然后她又在冰上驰骋,像乳燕展翅,贴近地面,在严寒中飞翔。

啊,多么痛快!幸亏没有解冻,真太好了!夫人整个星期都可以滑冰了。

归途中,她看见在爱丽舍田园大街岔道的树下,有一个被冻得半死的讨饭女人。

“可怜的女人!”夫人以感动的口吻念叨。

由于四轮马车奔驰太快,夫人来不及掏钱包,于是将自己的花束,一把大约值五路易的白丁香,扔给了讨饭女人。

16.请概括小说开头两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17.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8.小说以“侯爵夫人的肩膀”为题,有何作用?请分析作答。
19.左拉认为,一个作家如果想使自己的作品成为读者“感情上的主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那就是“真实的力量和强烈的个性表现”。本文是如何体现作家这一创作观的?请加以探究。
2018-09-0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返校考试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冠,博通经史。嘉佑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驱使复入。轼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雨日夜不止,轼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①磨勘是古代政府通过勘察官员政绩,任命和使用官员的一种考核方式。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博通经史。比:等到
B.轼武卫营,呼卒长诣:下令
C.轼于其上,过家不入庐:建房
D.大兵大,汉、唐灭亡之兆狱:刑罚
21.2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苏轼“才学高”的一组是(     
①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②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③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④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
⑤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        ⑥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
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④⑥D.③⑤⑥
22.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听完母亲讲的故事,就能复述出大意来,很小就表现出了才能。
B.苏轼写信给欧阳修,欧阳修看到信后,说他自己应该避开,从而让苏轼出人头地,表达了对苏轼的赞美。
C.苏轼路过金陵,拜见王安石,劝说王安石要敢于进谏,来报答皇上对他不一般的待遇,很让王安石生气。
D.苏轼的才学受到欧阳修称颂,文章得到宋仁宗、宋神宗夸赞,可惜他最终没有得到重用。
23.2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2)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
2016-11-18更新 | 551次组卷 | 5卷引用:2013-2014学年黑龙江安达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六、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①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诗人。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②这里的“江城”,泛指水边的城。
27.对这首诗的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江城”句中“如画里”是说风景像画的一样美丽。
B.“两水”句中“两水”指围绕宣城的两条溪水,意思是说两条溪水清如明镜,将宣城镶嵌在镜的中央。
C.“秋色”句中“老梧桐”是说梧桐树的年岁很大了,“老”即古老。
D.“临风”句中“临”是面对着的意思,“谢公”即谢朓,“怀”是缅怀的意思。
28.尾联言简意明,意味却深沉丰富,请简要赏析其中的思绪和情感。
2018-09-06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返校考试语文试题

七、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2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题必做)
(1)桑之未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食桑葚。(《氓》)
(2)《登高》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4)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
(5)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___,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五人墓碑记》)
2018-09-0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返校考试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3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片荒无人烟的大漠中有一棵枯死的老树,老树的枝头有一个简陋的鸟巢,鸟巢里有一只鸟儿终日忍饥挨饿,艰难度日。一日,大漠刮起了沙暴,那棵枯树被连根拔起卷走了。

这只可怜的鸟儿为了寻找新的安身之处,不得不长途飞行数百公里,终于发现了一片绿洲,绿洲上小河潺潺,绿树成荫,甜美的果实缀满枝头。

如果大漠中的那棵枯树仍然幸存的话,这只鸟儿也许永远也不会想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2016-11-18更新 | 340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5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10
古代诗歌阅读
2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篇名句默写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字音  字形选择题
2-30.85一般词语  标点符号选择题组
4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选择题
50.94衔接与排序选择题
6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70.6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80.85文言实词选择题
90.85文言文翻译选择题
110.65修辞手法  仿写句子语言表达
120.65谈观点,写评论语言表达
二、古代诗歌阅读
100.65李煜(937-978)  词
27-280.65李白(701-762)  诗
三、现代文阅读
13-150.65学术论文
16-190.65法国  其他小说
四、文言文阅读
20-260.64史传文
五、名篇名句默写
290.85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六、作文
300.65青年成长  人与自然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