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市级联考】广西柳州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
广西 高三 一模 2019-04-15 11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诚信作为一种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儒道释三家都把“诚信”作为重要的价值理念,通过不同的方式把诚信观念的培养和塑造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以充分发挥诚信在培育理想人格、维护公序良俗,乃至推动富国强兵中的重要作用。

诚信内涵丰富,贯通天道和人道,体现在做人做事、从商从政各个方面。择其要旨而言,可以概括为:诚者,不自欺,要做到表里如一;信者,不欺人,要做到言行一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所要继承和发扬的就是中华文化的优质基因,诚信作为一种美德,作为一种文化,就是这样一种优质文化基因。因而,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社会如何发展,诚信作为一种美德是应该值得我们去坚守和传承的。

诚信观念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世界其他文化中也是得到公认的价值观念。西方诚信观念起源于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位奠定西方思想传统的巨匠,都在自己的著作中论述过诚信,把诚信看作城邦公民的美德。但西方诚信观念从一开始就和经济交往活动、政治公共生活联系在一起,在诚信的内涵中注入了遵守契约的信用原则。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西方信用体系的制度基础是私有制,在私有制条件下,信用经济是服从于资本逻辑的,资本的本性是逐利。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信用经济是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我们的信用体系是由国家主导推动建设的。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克服单纯市场机制所带来的弊端,克服资本逻辑所带来的风险,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

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多元的,包括物质生活需要,也包括精神需要,特别是在物质生活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日益凸显出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30年左右时间,支撑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信用体系还相对滞后。特别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匹配、不协调、不适应的矛盾仍然突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诚信道德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良美德,大力培育诚信文化,打造社会信用体系,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举措使道德“软约束”有了“硬抓手”,有力推动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营造了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良好氛围。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诚信建设的持续推进,一度困扰我们的道德失信难题必将得到解决。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11月1日邢云文《诚信美德与新时代公民道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诚信渊源深厚,在培育理想人格、维护公序良俗,传授佛道法理中作用重大。
B.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优质基因,诚信体现在国人做人做事、为官为商等各个方面。
C.我国的信用体系是由国家主导推动建设的,西方信用体系是私人主导建设的。
D.新时代,道德“软约束”有了“硬抓手”,使人们对诚信文化的需要日益凸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间接引用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精辟论述,阐明诚信是值得传承的民族美德。
B.文章拿西方与我国进行比较,阐明我国在推动诚信道德建设方面更具有制度优势。
C.文章联系新时代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际,阐明诚信在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性。
D.文章借助古今中外对于诚信的体认,论述了我国在诚信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诚信内涵丰富,贯通天道和人道,要旨是不自欺,不欺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B.西方国家把诚信看作城邦公民的美德,在诚信内涵中注入了遵守契约的信用原则。
C.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尚不适应,公民道德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D.只有在全社会营造诚信光荣的良好氛围,困扰我们的道德失信难题才能得到解决。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记者从2018年12月27日下午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于当日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北斗系统启动研制,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先有源后无源,先区域后全球,先后建成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走出了一奈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

截至今年12月,北斗系统在轨工作卫星共33颗,包含15颗北斗二号卫星和18颗北斗三号卫星。2019至2020年,还将发射11颗北斗三号卫星和1颗北斗二号卫星,在巩固亚太区域服务同时,还将进一步提升全球服务性能。根据计划,我国将于2020午全面完成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建设,2035年将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28日)

材料二:

(摘编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材料三:

不同于世界其他任何一个系统,北斗是唯一一个使用了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倾斜同步轨道和中轨轨道的卫星导航系统。GPS、格洛纳斯、伽利略都是仅使用中轨轨道。

北斗使用了更加高轨的静止和倾斜同步轨道,卫星轨道运转周期为24小时,其信号会长期覆盖指定区域,且卫星之间形成的数据通信链路也能校正误差、进一步提高精度。

我国重点覆盖的区域是亚太地区及“一带一路”地区,系统建成后,这些地区均将获得优于GPS系统的精准定位。

其他所有定位系统只接收太空信号,不与通信卫星进行任何交流。而北斗的接收机可以和卫星进行交流,最典型的应用是可以发布140个字的短报文.就像现在人们平时用的“短信”,既能够定位,又能显示发布者的位置。

在海洋、沙漠和野外等没有网络的地方,安装北斗系统终端的用户可以定位自己的位置,并能够向外界发布文字信息。该技术将被用于紧急救援、野外作业、海上作业系统。

更重要的是,北斗的短报文功能可以实现双向通信,提供的指挥端机可进行一点对多点的广播传输,为各种平台应用提供了极大便利,在国防、民生和应急救援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摘编自中华网军事2018年11月20日)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分类应用中,位次排列在前三名的产业是车辆监控、信息服务与车辆导航,占据着总份额的69%。
B.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主要应用于民用方面,在测绘和绘图、海用、授时、娱乐消费、军事,通信等方面的应用微不足道。
C.2013年至2018年,我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呈现稳步递增的趋势,2018年开始大幅度提高,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可达到4000亿元。
D.我国北斗导航产业市场在2013年时规模较小,仅l46亿元,到2018年,市场规模翻了接近两番,预计2020年可达到l080亿元。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北斗三号基本系统的建设完成,中国自主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北斗系统,正式为世界用户提供高精度的服务。
B.北斗系统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按“三步走”发展战略,需要在轨工作卫星33颗,走出了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道路。
C.北斗系统重点覆盖的区域是亚太地区和“一带一路”地区,这些地区获得的数据通信链路能校正误差,其精准定位优于GPS系统。
D.北斗系统建成以后,无论什么人,无论在什么时间,无论在海洋、沙漠和野外等任何没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随便定位自己的位置。
6.与其他定位系统比,北斗系统有什么突出特点?请简要概括说明。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粮食

熊立功

一个冷得打寒战的深夜,叶子爹爹又回了还带着两个人,破衣烂衫的,腰间缠着树藤。相同的是,都规矩地戴着八角帽,帽子上都绣了用布做的红五星。

“回来了?”这是娘的声音。

“嗯,叶子睡着了?”爹爹问。

“嗯,我给你们做点吃的,看把你们冻的。”

他们低沉的声音,还是吵醒了在稻草中睡着的叶子。几年来,爹爹总是深更半夜回家,多半是拿粮食。

娘揭开锅盖,舀上了几瓢水,在灶下点着了火。再扳开地窖,舀出一碗米。

一个长个子走过去,拿过娘刚要下锅的米碗,从屁股后面摘下一个袋子,倒进去。回头冲娘笑笑:“嫂子,谢你了,这粮食,还是存下吧,随便给我们吃点东西,就行了。”说完,长个子把灶台上的一把野菜倒进了锅里,那野菜是娘白天带叶子去挖的。

一会儿,香香的野菜味道弥漫了整个草棚,叶子听到父亲他们滋滋响地吃,馋得吐口水。这几年,家里产的粮食都被爹爹拿走了,就是野菜叶子也没有饱餐过。

乘爹爹他们吃的空隙里,娘拿出针线帮他们缝补起破衣来。娘怕人看到光亮一样,把豆油灯放在灶门口,借着微光做。

爹爹他们出门的时候,拿走了地窖里的所有可以吃的东西。长个子临出门时,又折回来,走向叶子,叶子连忙闭上眼睛,装作熟睡。长个子用粗糙的手摸了摸叶子的脸,带着愧意说:“孩子,苦了你啊!”说着,就解开了袋口,也不听爹爹还有娘的劝阻,硬是从中捧出了几捧粮食。并说,“不能让孩子饿着啊,以后解放了,还得靠他们建设新中国哩!”

叶子不晓得爹爹他们在外干啥,也不晓得爹爹他们为什么连吃的也没有,她只知道爹爹他们总是三更回、半夜走。每一次回来,爹爹总是要带走家里好多东西,或者是粮食,或者是衣物。但,叶子通过爹爹他们和娘的对话偷偷地听到,村子里的大恶霸地主是他们打死的。活该,报应。大恶霸霸占了好多人的田地,还逼死了村子里的几个穷人……能够打死穷人恨的人的人,能够打死没人敢惹的人的人,就是好人!

第二天,娘把长个子留下的几捧稻谷研成米粉想单独为叶子打一个糊糊汤,叶子硬是把米粉存下了,她想,就是饿死,也要把粮食留给爹爹他们吃,吃饱了,好打穷人恨的人。并坚持和娘吃着野菜,在娘面前,她还吃得格外香。

吃完野菜,叶子就有劲,就天天陪同娘存粮食。白日,陪娘走村串巷,四处讨米讨饭。夜里,娘俩再把讨来的饭啊菜啊放在锅里炒,放在锅里烘,一直到干,再倒进袋子里,藏起来。

一个秋末半夜,狂风夹着细沙敲打得门窗瑟瑟作响,睡在稻草里的叶子被吼叫声吵醒。几个持枪的大兵闯进来,在草棚里到处乱翻,逼着娘拿出藏的粮食,嘴里骂道:你个赤匪婆,快把粮食交出来,不然,捂死你……娘不动,也不开腔。那些兵就对她拳打脚踢。

末了,没搜出粮食的几个大兵就用绳子把娘绑了,带出了门。上前抱扯娘的叶子,被一个兵一脚踢昏过去……

自那之后,娘再也没回来,巴望了几天几夜的叶子,哭着叫着娘,泪哭干了,喉咙喊哑了。慢慢地,叶子不哭不叫了,她开始一个人做着和娘一起做的事,白日,走村串巷,四处讨米讨饭。夜里,再把讨来的饭啊菜啊放在锅里炒,放在锅里烘,一直到干,再倒进袋子里,藏起来。

一天又一天,叶子重复着自己做的事。

又是一个半夜,长个子带着几个人来了,他们依然都规矩地戴着八角帽,叶子看到他们,就扑上去,哭不出声。

“孩子,苦了你啊!”长个子紧紧地抱着叶子说。

“我爹呢?”

长个子低下头,愁了一会儿,看着长高的叶子,说:“孩子,两天前,你爹爹给我们送粮食到前线时,遇到了敌人。为保全粮食,你爹爹把敌人引开了,也把子弹引到了自己身上……你,跟我们走吧?”

叶子嘴唇咬出了血,老半天,摇摇头,很坚决地摇摇头。然后,默默地把藏的粮食拿出来,交给长个子他们,说:“以后,你们来拿粮食,就找我吧!”

第二天,荒野上飘动着像一片叶子一样的叶子。那一天,叶子穿着一件绿色的衣服,叶子就成了绿色的叶子……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两次描写到“八角帽”,说明来取粮食的人都是工农红军的人,不但交代了时代背景,而且暗示出叶子母女的阶级立场。
B.“一个秋末半夜,狂风夹着细沙敲打得门窗瑟瑟作响”这句环境描写,为持枪大兵闯入家中把娘绑走营造了紧张肃杀的气氛。
C.“叶子嘴唇咬出了血”这一特写镜头隐含着叶子对失去父母的极度伤心,也流露出继承父母遗志继续跟着红军走的坚强决心。
D.作品通过叶子一家的描写,展现了战争年代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者进行的艰苦的斗争生活,对青年一代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
8.文本最后“叶子就成了绿色的叶子……”一句具有怎样的深刻含意?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
9.这篇作品对于新时代的青年有什么现实意义?请结合作品联系现实简要回答。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聈,沧州景城人,后徙洛阳。聈少孤,好学,长豪旷,不乐为衔检事。擢明经第,始调清苑尉,历除殿中侍御史。会朔方元帅魏元忠讨贼不利,劾奏副将韩思忠败,律当诛。聈以“思忠偏裨,权不己制,且其人勇智可惜,不宜独诛”,固争,得释,聈亦出为渭南令。

景龙末,授桂州都督。州有兵,旧常仰饷衡、永。聈始筑罗郛,罢戍卒;埭江,开屯田数千顷,以息转漕,百姓赖之。后求归上冢,州人诣阙留。有诏:“桂往罹寇暴,户口凋瘠,宜即留,以须政成。”在桂逾期年,人丐刻石颂德。初,刘幽求放封州,广州都督周利贞必欲杀之,道出聈所,聈知其故,留不遣。利贞移书督趣,幽求惧曰:“势且难全,正恐累君,奈何?” 聈曰:“公之坐,非朋友所绝。聈在,终不忍公无罪就死。”俄崔湜等诛,幽求复执政,故诏幽求为刻石辞。迁鸿胪少卿,充朔方军副大总管、安北大都护。开元二年,吐蕃以精甲十万寇临洮,次大来谷,其酋坌达延以兵踵而前。聈率所部二千与临洮军合,料奇兵七百,易胡服,夜袭,去贼五里,令曰:“前是寇,士大呼,鼓角应之。”贼惊,疑伏在旁,自相斗死者万计。俄而薛讷至武阶,距大来二十里,贼阵两军间,互一舍而近。聈往迎讷,夜使壮士衔枚鏖突,虏骇引去,追至洮水,败之,俘获如积。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清源县男,兼原州都督。九年,兰池胡康待宾据长泉反,陷六州,诏郭知运与聈讨平之。封清源公,官一子。玄宗以宫人赐知运等聈独不敢取曰臣之事君犹子事父讵⑥有常近围掖而臣子敢当乎誓死以免见听卒,尚书左丞相,谥曰忠烈。

(摘编自《新唐书》列传第三十六)


【注】聈:读“yǒu”罗郛:城圈外围的大城。“fú”埭:读 “dài”,土坝。凋瘠:衰弱贫病。“jì”坌:读“bèn”讵:读“jù”,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玄宗以宫人赐知运等/聈独不敢/取曰/臣之事君/犹子事父/讵有常近围掖而臣子敢当乎/誓死以免/见听/
B.玄宗以宫人赐知运等/聈独不敢取/曰/臣之事君/犹子事父/讵有常近围掖而臣子/敢当乎誓死以免/见听/
C.玄宗以宫人赐知运等/聈独不敢/取曰/臣之事君/犹子事父/讵有常近围掖而臣子/敢当乎誓死以免/见听/
D.玄宗以宫人赐知运等/聈独不敢取/曰/臣之事君/犹子事父/讵有常近围掖而臣子敢当乎/誓死以免/见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第,参加明经科考被录取。明经,汉朝选举官员的科目,至宋代废除。
B.朔方,古代郡名。西汉元朔二年置,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北。今指东方。
C.吐蕃,唐时藏族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建立的政权,定都逻些(今拉萨)。
D.尚书,官名,唐中央首要机关分为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执行政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聈豪迈开朗,敢于据理力争。朔方元帅魏元忠讨伐贼寇失利,弹劾副将韩思忠战败,要判韩思忠死刑,王据理争辩,韩思忠终获释放。
B.王聈兴利除弊,造福桂州百姓。他任桂州督都时,内城外边修筑外城,撤去守城军队,修筑水坝,开垦屯田几千顷,百姓因此得到了好处。
C.王聈心怀正义,敢于担当负责。广州都督周利贞要杀死流放到封州的刘幽求,王知道其故后,留刘幽求在自己住所,使刘幽求重新掌权。
D.王聈善用奇兵,战胜入冠之敌。吐蕃用十万精兵侵犯临洮,他先用疑兵使数以万计的吐蕃军自相惨杀,后用奇兵猛撞敌军,俘获堆积如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桂往罹寇暴,户口凋瘠,宜即留,以须政成。
(2)公之坐,非朋友所绝。聈在,终不忍公无罪就死。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田将军书院

贾岛

满庭花木半新栽,石自平湖远岸来。

笋迸邻家还长竹,地经山雨几层苔。

井当深夜泉徽上,阁入高秋户尽开。

行背曲江谁到此,琴书锁著未朝回


【注】①曲江又名曲江池,位于长安城南朱雀桥之东,是唐代长安城最大的名胜风景区。②著:同“着”。未朝回:不打算早回去。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田将军书院花石的新颖:花木因其新栽而不落俗套,石因远来而突破常见。
B.颔联描写田将军书院的竹子穿越到邻家生长,地上绿苔数层,突出了书院的清静。
C.“户尽开”一词暗示出书院主人的开放性格,说明此处经常有客人来此读书论道。
D.全诗前六句把笔墨集于视觉之上,一句一景,景景紧扣表达中心,最后两句抒怀。
15.诗人在田将军书院不打算早回去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回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