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宁夏 高一 期中 2019-05-05 27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继唱歌选秀、户外真人秀等类型之后,喜剧正在成为当前电视综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笑傲江湖》《欢乐喜剧人》等数十档喜剧类电视综艺节目,轮番上演,成为荧屏新风景。

喜剧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引起人们对丑和滑稽的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基于描写对象和手法的不同,喜剧可分为讽刺喜剧、抒情喜剧、荒诞喜剧和闹剧等样式。在中国艺术舞台上,从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救风尘》到当代的《抓壮丁暗恋桃花源》等,一直都蕴藏着喜剧的基因,散落着喜剧的种子。随着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舞台喜剧,还出现了喜剧电影、情景喜刷、喜剧型广播剧、喜剧类综艺节目等。

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前所未有,喜剧让人或捧腹或开怀,为生存于压力之下的人们提供了宣泄情绪、释放压力的出口,尤其在当下社会转型期,喜剧更为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观众提供了心灵按摩和温情安慰。在话剧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开心麻花”系列却一票难求;在电影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泰囧》等喜剧片票房大卖;在电视剧产量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都市轻喜剧也总能取得不错的收视成绩,这些都反映出观众对喜剧的强烈需求。

虽然电视荧屏上出现了大量喜剧类节目,可在喜剧研究专家蔡体良看来,近些年,中国喜剧的发展却并不乐观,“真正意义上的喜剧精品,屈指可数”。蔡体良的话指出了当前中国喜剧的最大问题:量多质不高。另外,随着收视竞争的加剧,一些喜剧节目“喜”得有些变了味。比如,有的节目拿残疾人的生理缺陷开涮,有的节目用低俗的段子吸引眼球,还有的节目用社会阴暗面刺激观众的神经。所有这些,也能让观众笑,但观众获得了欢笑,却被玷污了心灵。

观众需要笑,但不是肤浅的笑。喜剧的本质不能被低俗小品所取代,也不是插科打诨所能表达的。喜剧应该用传统文化与高雅品质赢得观众,而不是用媚俗的桥段取悦观众。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言,喜剧应该是纯粹的艺术。观众期待那种有意味有滋味的笑,期待被商业文化挤到边缘的喜剧艺术重新回到当代文化生活中来。

法国思想家狄德罗说过,严肃的喜剧是以人类的美德为主题的。真正优质的喜剧节目,不仅能让观众发笑,还需要包含真性情,甚至针砭时弊,给人以思考。比如俄罗斯喜剧大师梁赞诺夫的系列喜剧,再如相声大师马三立的作品,均令人回味无穷。特别是马三立表演的内紧外松、有条不絮、惟妙惟肖、含蓄隽永的“抖包袱”,使得人们在回味之后才会发笑,即所谓会心一笑。这些都是喜剧的最高境界。

“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而优质喜剧背后一定有对人生的思考。在欢笑中引发对现实的思考,引导观众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是喜剧应有的价值追求。今后的喜剧创作,应该锁定普通人的生活,融入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并通过对普通人生活百态的描摹,凸显一定的时代精神。

(摘编自张默然《观众需要的不是“肤浅的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夸张是喜剧常用的手法,喜剧一般以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来描摹人生百态。
B.喜剧常能够引起人们对丑和滑稽的嘲笑,以及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理想的肯定。
C.根据描写对象和手法的不同,喜剧可分为讽刺喜剧、抒情喜剧、情景喜剧等样式。
D.喜剧应该是纯粹的艺术,它应该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与高雅品质赢得观众的青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近年来,喜剧类电视综艺节目轮番上演,质量参差不齐,有些作品虽然能让观众发笑,但却玷污了观众心灵。
B.在当下社会转型期,喜剧因为能为生存于压力之下的人们提供宣泄情绪、释放压力的出口,所以受到人们喜爱。
C.观众需要的并不是肤浅的笑,那些低俗小品、媚俗的桥段以及插科打诨所带来的笑,并不是观众期待的笑。
D.今后的喜剧创作中,只有那些描摹普通人生活,融入普通人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作品,才能凸显时代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救风尘》都蕴藏着大量的喜剧基因,构成了喜剧的雏形。
B.“开心麻花”系列一票难求、《泰囧》等喜剧片票房大卖等现象,说明当下的观众对喜剧有强烈需求。
C.梁赞诺夫的系列喜剧、相声大师马三立的作品,都能让受众回味无穷,都达到了喜剧的最高境界。
D.优质喜剧不仅能让观众在欢笑中引发对现实的思考,而且能引导观众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马裤先生

老 舍

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

茶房跑来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地说。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荼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拿枕头!”

“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得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茶房看马裤先生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拿茶!”

“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

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竞自快步走开。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

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床上。 “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实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

“你呢?”我问。

“二等。快开车了吧?荼房!”

他站起来,数他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我没有行李。”

“呕?!”他确实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

茶房从门前走过。“茶房!拿手巾把!”“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

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

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

我心中安坦了许多。

到了丰台,车还没停住,上面出了声,“茶房!”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大概这次是梦话。过了丰台,大概还没到廊坊,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茶房来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干吗?先—生—”

“拿茶!”

“好吧!”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不要茶,要一壶开水!”

“好啦!”

马裤先生又入了梦乡,呼声只比“荼房”小一点。有时呼声低一点,用咬牙来补上。有趣!

到了天津。又上来些旅客。

马裤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买。又上来了,向我招呼了声,“天津,唉?”我没言语。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紧跟着一个雷,“茶房!”我后悔了,赶紧地说:“是天津,没错儿。”

“总得问问茶房。茶房!”我笑了,没法再忍住。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

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孔鼻孔全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分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茶房只来了一次,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议,车上总该有人知道,茶房应当负责去问。茶房说,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北。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

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厢。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

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
B.“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这样结尾既表达了“我”对茶房的同情,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幽默的句号。
C.马裤先生一上火车就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是因为马裤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比较讲究卫生。
D.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就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来的。
5.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019-05-0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春节假期里,一部电影引发观影热潮。《流浪地球》以超过22亿的票房,成为春节电影票房冠军。

一部成熟的电影,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带热了中国科幻文学。《战狼Ⅱ》《无名之辈》等风格各异的电影作品,在抬高电影创作水位的同时,也一次次抬高中国电影票房——刚刚过去的春节档期,电影总票房已接近60亿。这些,同样是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充满期待的文化与心理背景。更重要的是,就像刘慈欣所说,今天的中国有着强烈的“未来感”。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侧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贵州山区的“中国天眼”,成为一个旅游热点,人们渴望在这里了解未知、聆听未来。这与一部“硬核科幻电影”成为热点话题一样,都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科学热情高涨的缩影。

(摘编自金苍《<流浪地球>提升期待的水位》,《人民日报》2019年02月13日)

材料二

对于电影产业影响最大的,还是观众本身。科幻电影不是从零开始讲解的科教片,其对于观众科学素养要求较高,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培育了大量科幻电影受众,特别是已经成为观影主力的80后、90后一代人。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人口抽样调查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从2002年的4.7%上升到2017年的13.8%,高中教育程度者从12.4%上升到17.5%,2017年每10万人口中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是1998年的4.96倍。庞大的中高等教育群体,使得科幻电影的消费群体扩大。

(摘编自《科幻片能否成为电影产业新增长点》,《工人日报》2019年02月13日)

材料三

数据来源:艺恩电影智库 数据统计时间:2012.01.01-2017.09.27

材料四

科幻片在中国的历史成绩惊人,但好莱坞进口片占领了中国科幻电影票房。在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下,再加上国产科幻电影制作水平拙劣,内外因夹击导致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具体来说,在外因方面,首先,类似于《阿凡达》《变形金刚》的科幻商业大片屡屡创下票房纪录,进口大制作科幻片使本类型影片门槛升高,国产科幻生存空间变小;其次,2012年中美双方签订的《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已在今年到期,进口片的配额限制极有可能被进一步放开甚至取消。

在内因方面,首先,传统教育体制不重视培养创造性人才,中国的编导们热衷对现实生活进行挖掘、表现,创新力不足,科学基础薄弱,对哲学和思想层面疏于表达,对全新世界观的建构同样缺乏;其次,美国电影界和资本界的紧密联系,国内制作水平拙劣,只有稳妥的资金流才能保证前端进一步的产品制作;最后,公众整体科学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社会中科技文化氛围较弱。

(摘编自《内外夹击国产科幻电影难获一席之地》,《经济日报》2017年09月07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和电影创作水平的提升为《流浪地球》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B.“中国天眼”“硬核科幻电影”成为热点,体现了中国公众不断增强的科学热情。
C.材料三表明,国内科幻电影上映数量占比较稳定,票房占比相对来说波动较大。
D.令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的原因有:门槛升高,创作素材贫乏,进口限制放宽。
8.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80后、90后一代人能成为科幻电影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程度在提高。
B.由材料二可知,近年来科幻电影消费群体扩大,对我国科幻电影产业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C.由材料三可知,科幻电影以较少的数量产生较高的票房,在中国市场有极强的票房号召力。
D.一旦进口片配额限制被取消,进口大制作科幻片涌入,中国国产科幻电影会失去生存空间。
9.结合材料思考,哪些因素会让你对中国科幻片的未来充满信心?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齐,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总曰:“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其后魏伐赵,赵请救于齐。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总欲引兵之赵,孙子曰:“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齐因乘胜尽破魏军。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①: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后涂上墨,又称“墨刑”。②梁:魏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后,又称“梁”。③重射:下很大的赌注打赌。射:打赌。④樊:通“弊”。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B.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C.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D.庞涓行三日/大喜/日/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书中,将中国战国时期的赵国、魏国、韩国三国合称为三晋,文中的“三晋之兵”指三国之兵。
B.孙武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著有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
C.刑徒指被判处剥夺一定时期自由的罪犯。徒本指服徭役的平民,因长期被囚拘的犯人也要服役,故当时人以刑徒来称呼他们。
D.君是对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此处指田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膑才能出众。他曾受到一起学习兵法的庞涓的残酷迫害,后见到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认为他不同凡响,就偷偷用车把他载回齐国。
B.孙膑智慧过人。到齐国后,孙膑帮助将军田忌取得赛马的胜利,被田忌推荐给齐威王,并被任命为军师,获得了与庞涓较量的入场券。
C.孙膑作战善抓主要矛盾。魏攻打赵,孙献计齐军攻魏,迫使魏军回救本国,赵因面解围,孙膑因此取得了与庞涓比拼的阶段性胜利
D.孙膑打仗善于因势利导。他利用庞涓骄傲自大、魏兵胆小怯懦的心理以及险峻的地理条件,在马陵一战击溃魏军,迫使庞涓拔剑自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2)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2019-05-0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陪王郎中寻孔征君

韦应物

俗吏闲居少,同人会面难。

偶随香署客,来访竹林欢

暮馆花微落,春城雨暂寒。

瓮间聊共酌,莫使宦情阑。

【注】①香署:指京畿省台之类的官署。②竹林欢:典出“竹林七贤”,喻指文人放荡不羁,或指独立于世俗之外,或喻朋友的交情深厚。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的首句,以“俗吏”点明所要找的人孔征君的身份,“闲居少”说明孔征君相当繁忙。
B.颔联两句写了诗人陪着王郎中前去拜访孔征君,“来访”一词突出王郎中来访是叙友情。
C.颈联中“幕”字从侧面烘托出诗人陪王郎中跟征君相见之欢,到暮晚仍未告辞。
D.尾联写诗人、王郎中和孔征君二人在“瓮间”且聊且酌,把盏言欢,极具生活感。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19-05-0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行人过青泥岭时可以手摸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细节。
(3)韩愈《师说》中点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2019-05-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7.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l)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      ,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 ,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2019-01-30更新 | 1701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莫言的作品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建构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B.蚂蚁短租对大部分人是比较陌生的,它是国内新兴的公寓民宿在线短租平台,它的房源类型包括独栋别墅、四合院、木屋、树屋等。
C.据广铁集团最新消息,受台风“天鸽”影响下,广铁集团决定自8月23日5时起,对管内部分线路采取列车停运措施。
D.《战狼Ⅱ》的热映启示我们,世界正在奖励认真的人,拍好主旋律电影不是打上“主旋律”的旗号就万事大吉,正确的打开方式仍然是用心制作。
2019-05-0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六、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19. 下列各句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B.“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都是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到汉代,最高一级学校叫“太学”,后来改为“国子学”、“国子寺”或“国子监”。
C.“填然鼓之”和“树之以桑”两句中有相同的词类活用,“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和“却匈奴七百余里”两句中有不相同的词类活用。
D.“李氏子蟠,年十七”和“铸以为金人十二”句式相同,“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和“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也相同。
2019-05-05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较易(0.85)
名校
20. 请填写出下列语段中①—⑤空上缺少的词语。
中国古代的称谓语丰富多样,名目繁多,有谦称、敬称、俗称、雅称、婉称、别称、绰号等等,可谓洋洋大观。如尊称对方的父亲为___,谦称自己的父亲为②__;称天子死叫③__,称和尚死叫圆寂;称男子成年(20岁)叫④____,称女子成年(15岁)叫⑤__

七、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修改方式,修改另外两处问题。
当今社会,从学生到家长,几乎都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学校。这种名校情结无可厚非,因为只要进了名校就会有好前途。在名校,因为优秀的同学相互激发,成绩无疑会大幅提高。上名校还可以建立有利的社会关系,日后从事政治或商业活动,丰富的人脉必定助你功成名就。
因为进了名校就常常有好前途。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困难(0.15)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两匹马各拉一车货。前面的马走的快,后面的马慢吞吞。于是主人把后面的货全搬到前面的马上。后面的马笑了:“越努力越遭折磨!”谁知主人后来一想:既然一匹马就能拉车干活,干嘛养两匹?最后懒马被宰掉吃了。这就是经济学中的“懒马效应”。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特征鲜明(除诗歌外)。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3
文言小题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作家作品
2
阅读与鉴赏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学术论文
4-60.65老舍(1899-1966)  其他小说
7-9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司马迁(前145-前90)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65韦应物(约737-791)  诗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0.65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180.65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210.65逻辑推理语言表达
六、文言小题
190.65天文历法  倒装句  词类活用选择类
200.85古代文化常识  姓名称谓非选择类
七、作文
220.15青年成长  哲理与生活  材料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