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赣州市十五县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西 高三 期中 2019-12-12 5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隋唐五代时期,江南城墙的修筑是渐进的过程。许多城市城墙的修筑和不断加,最直接的意义是使城市少遭或免遭战火的破坏,保存了江南城市的发展基础,这也是江南城市得以繁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五代时,钱镠驻扎杭州后,修筑城墙七十里,建城门十座,使杭州几乎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所以当时的杭州“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江南之胜概也”。

城墙的修筑能确定城市的范围。江南城市城墙的修筑,使城市范围得以圃定,同时一些城市数次修筑城墙,也促使城市的面积不断扩大。城市面积的大小,能说明城市容纳的人口数量,城市街道、桥梁、河道的布局状况,及其相应的城市工商服务行业的发展程度。在没有修筑城墙之前,城市的发展是无序和杂乱的,城市是不固定的,一些城市主要依靠子城而向外散状弥漫式地发展。一旦修筑了城墙,城市范围就确定下来,城市就会在一定的区域内有序地发展。   

城墙的修筑使城市管理者能根据城市的大小和形状,合理地规划城市内的街道、坊里建设。修筑城墙时,根据地形特点,江南城市往往在四面修筑数量不等的城门,城门外接重要的交通线路,内与城内的街道相通,城内外的交通紧密连接在一起。江南城市都会建数条路面较为宽阔、方向是正南北或正东西的主干道通向主要城门。与主干道相连的是深入坊里的小街小巷,方向也都是正南北或正东西。可以说,城墙的修筑对城区内的建设有较大影响,城墙修筑后,城市的物质形态会更加完善,城市内部人们的生活状态也会受到直接影响。

城墙的修筑保证了城市的安全,使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促进了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江南城市的城墙使城市与农村的界限清晰起来,城市比农村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这大大促进了人口向城市的涌入。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大,相应地使城市工商服务行业迅猛兴起,城墙内人们的财富快速聚积,从而为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城市服务业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在江南各大城市迅猛发展。

城墙的修筑使城市商业经营模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唐代江南城市实行市制,许多城市都有专门的商业市场。城墙修筑使城区面积有所扩大,人口数量增加,囚而迫使市场的规模也要扩大,以保证城市生活用品的供应。于是,在主要街道或者城门内外以及居民聚居区,新的小规模的经商场所越来越多,渐渐演变成一片片的商业街巷,成为城市中新出现的繁华的商业区域。

总之,城墙修筑是隋唐五代江南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墙修筑的不断完善,既是江南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推动了江南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张剑光、邹国慰《城墙修筑与隋唐五代江南城市的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隋唐五代时期,江南许多城市都修筑并不断加固了城墙,保存了江南城市的发展基础,为江南城市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
B.城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形状和大小,修筑城墙使城市更安全,人口向城市的涌入,促进了城市服务行业的发展。
C.城市的街道、交通线路都与城门直接相通,城内外交通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对城区建设影响很大,使城市物质形态更加完善。
D.城墙修筑后,城市中出现了繁华的商业区域,主要集中在城门内外或者居民聚居区等地,使城市商业模式发生了变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认为城墙的不断修筑和加固与江南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关联,这是文章展开论证的基本前提。
B.一些文章第一段引用钱镠修筑城墙的例子,意在论证杭州几乎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而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C.文章第二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城墙修筑可以确定城市范围,促进城市有序地发展。
D.文章采用并列的结构方式,从城区范围、城市规划等方面,阐述了城墙修筑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隋唐五代时期,许多江南城市修筑和加固城墙,使江南城市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而得到繁荣发展。
B.城墙修筑后,城区面积扩大,人口密度增大,经商场所增多,这自然地带来城市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的进步。
C.城墙使城乡界限清晰,因而让城市变得更加安全,农村人口大量涌入,这为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带来契机。
D.城墙的修筑使城市管理者可以合理地规划城市的街道、坊里建设,使人们的生存状态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是加快动能转换、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顺利跨越这个关口,就必须激发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就必须“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的双重作用,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不断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

(摘编自社论《播撒创新种子,守护创新中国——写在2018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之际》,《中国知识产权报》2018年4月20日)

材料二:继山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继取得突破后,近日,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科研团队的“电化学脱嵌法从盐湖卤水提锂”技术专利,成功转让给一家科技公司,许可使用费超过1亿元。双方将共同组建平台公司,由平台公司具体负责专利的产业化。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工作偏重基础理论研究,拥有深厚研发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未能将智力资源转化成市场价值。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探寻科技创新方向、不断更新升级科技创新思路,正是提升专利质量、实现专利市场价值的核心之义。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打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藩篱,鼓励高校对持有的科研成果采取转让、许可等方式进行转移转化,对高校以实践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王康等《创新为市场,转化显效益》,《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年9月29日)

材料三:

(摘编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

材料四: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过程中,高校普遍遇到了一些障碍。首先,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脱钩的矛盾长期存在。大学科研工作与企业技术创新在目标、路径、组织方式、评价标准及环境要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高校的成果很难直接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其次,成果转化的机制不畅。高校传统体系是为了适应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而设计制订的,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社会服务方面的需求,现有体系在机构设置、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匹配性不足。

摘编自胡罡等《地方研究院:高校科技成罘转化模式新探索》

4.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1年到2013年,科研单位遭遇侵权的比例由25.3%下降到13.4%,降幅较为明显,但2014年有微小回升,2015年则回落至8.4%。
B.2015年企业和高校遑遇侵权的比例较前两年有所提高,总体侵权比例也略有反弹:而2016年各项侵权比例均呈下降态势,总体遭遇侵权比例为10.7%。
C.2011至2016年间,比例一直下降的仅有个人遭遇侵权这一项,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以及总体这四项数据,均有回升的现象发生。
D.专利侵权总体比例的下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当然,也有可能是专利数量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专利侵权的比例。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大力倡导创新文化,增加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才能够形成全民尊重知识、诚信守法的社会风尚。
B.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判断科技创新方向,充分考虑、合理安排成果转化中企业方的利益诉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智力资源向市场价值的转化。
C.随着高校的科研团队与企业共同合作的创新路径日益受到重视,一些高科技成果正被逐渐转化为可以实现市场价值的专利。
D.高校在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的管理制度、评价标准等方面的不足,导致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6.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还需做怎样的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19-12-0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赣州市十五县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跑警报

汪曾祺

我刚到昆明的头二年,一九三九、一九四O年,三天两头有警报。有时每天都有,甚至一天有两次。昆明那时几乎说不上有空防力量,日本飞机想什么时候来就来。有时竟至在头一天广播:明天将有二十七架飞机来昆明轰炸。日本的空军指挥部还真言而有信,说来准来!

一有警报,别无他法,大家就都往郊外跑,叫做“跑警报”。警报有三种,一曰预行警报,大概是袤示日本飞机已经起飞。联大的学生见到预行警报,一般是不跑的,都要等听到空袭警报(表示日本飞机进入云南省境):汽笛声一短一长,才动身。最后一种警报是紧急警报:连续短音,这才可以肯定是朝昆明来的。联大的学生,以及住在昆明的人,对跑警报太有经验了,从来不仓皇失措。

跑警报大都没有准地点,漫山遍野。说是漫山遍野,但也有几个比较集中的“点”。古驿道的一侧有一片马尾松林,就是一个点。这地方离学校近,空气好,马尾松挥发出很重的松脂气味,还可以买到各种零吃。昆明做小买卖的,有了警报,就把担子挑到郊外来了。五味俱全,什么都有。最常见的是“丁丁糖”。“丁丁糖”即麦芽糖,做成一个直径一尺多,厚可一寸许的大糖饼,放在四方的木盘上,有人掏钱要买,糖贩即用一个刨刃形的铁片楔入糖边,然后用一个小小的铁锤,一击铁片,丁的一声,一块糖就震裂下来了,——所以叫做“丁丁糖”。

紧急警报后,日本飞机轰炸已毕,人们就轻松下来。不一会,“解除警报”响了:汽笛拉长音,大家就起身拍拍尘土,络绎不绝地返回市里。也有时不等解除警报,很多人就往回走:天上起了乌云,要下雨了。一下雨,日本飞机不会来。在野地里被雨淋湿,可不是事!一有雨,我们有个姓候的同学一定是一马当先往回奔。他奔回新校舍,到各个宿舍搜罗了很多雨伞,放在新校舍的后门外,见有女同学来,就递过一把。他怕这些女同学挨淋。这位侯同学长得五大三粗,却有一副贾宝玉的心肠。大概是上了吴雨僧先生的《红楼梦》的课,受了影响。侯兄送伞,已成定例。警报下雨,一次不落。名闻全校,贵在有恒。——一这些伞,等雨住后他还会到南院女生宿舍去敛回来,再归还原主的。

跑警报,大都要把一点值钱的东西带在身边。最方便的是金子,一一金戒指。有一位哲学系的研究生曾经作了这样的逻辑推理:有人带金子,必有人会丢掉金子,有人丢金子,就会有人捡到金子,我是人,故我可以捡到金子。因此,跑警报时,特别是解除警报以后,他每次都很留心地巡视路面。他当真两次捡到过金戒指!逻铎推理有此妙用,大概是教逻辑学的金岳霖先生所未料到的。

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别人都走了,锅炉房的热水没人用,她可以敞开来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另一个是一位广东同学,姓郑。他爱吃莲子。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有一次日本飞机炸了联大,昆中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弹,这位老兄听着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和他的冰糖莲子。

抗战期间,昆明有过多少次警报,日本飞机来过多少次,无法统计。自然也死了一些人,毁了房屋,就我的记忆,大东门外,有一次日本飞机机枪扫射,田地里死的人较多,大西门外小树林里好几匹驮木柴的马。此外似无较大伤亡。警报、轰炸,并没有使人产生血肉横飞,一片焦土的印象。

日本人飞机来轰炸昆明,其实没有什么实际的军事意义,用意不过是吓唬吓唬昆明人,施加威胁,使人产生恐惧。他们不知道中国人的心理是有很大的弹性的,不那么容易被吓得魂不附体。

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为了反映“不在乎”,作《跑警报》。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六日(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跑警报”的“跑”字运用极妙。“躲警报”太消极,“逃警报”太狼狈,惟有这个“跑”字于紧张中透出从容,最有风度,也最能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
B.汪曾祺善以小说化的生活细节描摹世情,如第三段中刻画那些做小买卖的商人,在“跑警报”的紧张和“丁丁糖”的甜蜜对比中捕捉和凸显民族“皮实”的精神实质。
C.文中列举了两个不跑警报的同学例子,以一种游戏和戏谑的笔墨传达出特殊年代日军空袭中的联大师生置生死于度外的大无畏气质。
D.全文层次分明,开头点题,言警报之多;中间以三种不同的警报为线索,依次写出昆明市民和联大师生对三种不同警报的态度及表现;结尾以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作者的感悟。
8.“跑警报”本应是件很恐怖的事情,但这篇文章却不见恐怖与紧张,反而呈现出一种诗意,一种幽默,富有“谐趣”。请结合本文分析是如何呈现这种“谐趣”的。
9.文中划线部分写了日军空袭的伤亡情况。有人说,前文几乎全是趣事,到这里笔锋一转补写伤亡显得不和谐,应该删去。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2019-12-0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赣州市十五县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九月,(朱元璋)还应天,论功行赏。先是,太祖教安丰,刘基不听。至是谓基曰:“我不当有安丰之行。使友谅乘虚直捣应天,大事去矣。乃顿兵南昌,不亡何待。友谅亡,天下不难定也。”

二十六年夏四月甲子,如濠州省墓,置守二十家,赐故人汪文、刘英乘帛。置酒召父老饮,极欢,曰;“吾去乡十有余年艰难百战乃得归省坟墓与父考子弟复相见今苦不得久留欢聚为乐父老幸教子弟孝弟力田毋远贾滨淮郡县尚苦寇掠父老善自爱。”

秋八月庚戍,改筑应天城,作新宫钟山之阳。辛亥,命徐达为大将军,常春为副将军,帅师二十万讨张士诚。御戟门誓师曰;“城下之日,毋杀椋,毋毁庐舍,毋发丘垄。士诚母葬平江城外,毋侵毁。”既而召问达、遇春,用兵当何先。遇春欲直捣平江。太祖曰:“湖州张天骐、杭州潘原明为士诚臂指,平江穷蹙,两人悉力赴援,难以取胜。不若先攻湖州,使疲于奔命。羽翼既披,平江势孤,立破矣。”甲戌,败张天骐于湖州,士诚亲率兵来援,复败之于皂林。

二十七年冬十月申,召诸将议北征。太祖曰:“山东则王宣反侧,河南则扩廓跋扈,关陇则李思齐、张恶道枭张猜忌,元将亡,中原涂炭。今将北伐,拯生民于水火,何以决胜?”遇春对曰:“以我百战之师,敌彼久逸之卒,直捣元都,破竹之势也。”太祖曰:“元建国百年,守备必固,悬军深入,馈蚋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吾欲先取山东,撤彼屏蔽,移兵两河,破其蕃篱,拔潼关而守之,扼其户槛,天下形胜入我掌提,元都势孤援绝,不战自克,鼓行而西,云中、九原、关陇可席卷也。”诸将皆曰善。

(节选自《明史·太祖纪》,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去乡十有余年/艰难百战/乃得归省坟墓/与父老子弟复相见/今苦不得久留欢聚为乐/父老幸教子弟孝弟力田/毋远贾/滨淮郡县尚苦寇掠/父老善自爱/
B.吾去乡十有余年/艰难百战乃得/归省坟墓/与父老子弟复相见今/苦不得久留欢聚为乐/父老幸教子弟孝弟力田/毋远贾/滨淮郡县尚苦寇掠父老/善自爱/
C.吾去乡十有余年/艰难百战/乃得归省坟墓/与父老子弟复相见今/苦不得久留欢聚为乐/父老幸教子弟孝弟力田/毋远贾/滨淮郡县尚苦寇掠/父老善自爱/
D.吾去乡十有余年/艰难百战乃得/归省坟墓/与父老子弟复相见/今苦不得久留欢聚为乐/父老幸教子弟孝弟力田/毋远贾/滨准郡县尚苦寇掠父老/善自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谏,本意是指向帝王陈述各种可能的选择并提出其中最佳者,引申义是在帝王做出错误选择时直言规劝。文中用的是本义。
B.冢,将死者覆盖于墓中故从冖,本义指的是高而大的坟。文中所说的“受冢”指的是指守基者。
C.庚,天干之一,天干共10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文中所说的庚戌是八月的庚戌日,即八月初一。
D.祚,本意是指福,赐福,还指保佑,也指帝位。文中所说的“元祚将亡”意思是元朝的皇位将要失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元璋颇为自信。在安丰之行后,对于陈友谅屯兵行为有客观评价,陈友谅失败后,又对夺取天下很有信心。
B.朱元璋思慕乡土。他离乡十几年后,回乡扫墓,还给故友汪文、刘英赠送粮食和布帛。并与父老兄弟欢聚一堂。
C.朱元璋礼贤下士。在讨伐张士诚的时候,先让下属徐达、常遇春发表意见,然后自己再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给出自己的意见。
D.朱元璋深谋远虑。攻取元都的时候,提出先取山东,再撤除他们的屏蔽、外蔽等谋略,再全力攻打元都。众将都赞同。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御戟门誓师曰:城下之日,毋杀掠,毋毁庐舍,毋发丘垄。
(2)守备必固,悬军深入,馈饷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
2019-12-0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赣州市十五县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赴洛道中作(其二)

(晋)陆机①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振策陟崇丘,案辔②遵平养。

夕息抱影寐,朝徂街思往。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注】①陆机:陆机是吴国将相名门之后,素有雄心壮志。他的《百年歌》中说:“三十时,行成名立有令闻,力可扛鼎志干云。”《晋书·陆机传》说他“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可是在他二十岁时,吴国灭亡。太康十年(289年),他和弟弟陆云被迫入洛。②案辔:案,同“按”。按辔,手抚驭马的缰绳,任马慢步行走。
14.下列有关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紧扣诗题,不只是描写沿途的山水景色,也透露了诗人心情。
B.五、六句写诗人晚上休息是孤零零地抱影而寐,早晨起来又要上路了。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动词“抱”“衔”的使用极为准确,精巧。
C.“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中称秋风为“悲风”,使秋风涂上诗人感情之色彩,这里对途中空旷无人和悲凉气氛的描写,有助于读者了解诗人。
D.“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句写得优雅净爽、清丽简远,朗月独照一扫前文的忧郁。
15.结合全诗,分析本诗诗人丰富的情感。
2019-12-1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赣州市十五县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