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百校2019-2020学年高三11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 高三 阶段练习 2019-12-23 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考古学上,我们把文字之前的历史称为“史前”。在中国的史前时代,距今1万年以来,在辽阔版图的不同地理单元中,就开始演绎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序列。考古学上形象地称之为“满天星斗”,比如辽西的红山文化、江汉地区的石家河文化、晋南的陶寺文化……随着探源脚步的迈进,我们才渐渐发现,“满天星斗”的文化中,有一些已然闪现出文明的火花。“良渚”就是其中一个特殊的案例。

大约在5300年前的长江下游地区,出现了一个尚玉的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尽管在它之前,玉器就已广受尊崇,但在此时却达到空前繁荣。玉琮与钺、璜、璧等组成了玉礼器系统,成为身份、权力、财富的象征。礼玉上常见刻绘有“神徽”形象,用以表达良渚人的统一信仰。我们在杭州余杭的反山、瑶山,常州武进的寺墩等遗址中,都发现了极高等级的墓群。这就似乎将良渚文化的分布范围分割成不同的统治中心,呈现出小邦林立的局面。现在,越来越多良渚文化遗址被发现,这种集中分布的遗址群落受到了良好保护,使考古工作在这片土地上稳步开展,良渚文明才有确立的基础。

良渚古城有8个故宫那么大,有皇城、内城、外城三重结构。作为国都,其规格已绰绰有余。除了文字和青铜器,良渚文化在各个方面均已达到国家文明的要求。其实,只要打开思路,我们发现,通行的文明标准不应成为判断一种文化是否进入文明社会的生硬公式。青铜器在文明社会中承载的礼制规范的意义,在良渚文化中是体现在玉器上的。良渚文化中,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统一着人们的思想,而大型建筑工事所反映出的良渚社会超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也透露出当时一定存在着某种与文字相当的信息传递方式。因此,良渚古城的发现,使良渚文明的确立一锤定音。

如今,良渚考古已走过83个年头。从1936年施昕更先生第一次发现良渚的黑皮陶和石质工具开始,到今天我们将其定义成中国古代第一个进入早期国家的区域文明;从1959年夏鼐先生提出“良渚文化”的命名,学界逐渐开始了解这一文化的种种个性特点,到今天我们对良渚文明进行多领域、全方位的考古学研究与阐释,良渚的国家形态日渐丰满起来。

在近现代历史的观念里,我们曾经不知道有一个“良渚”的存在,我们观念里的文明,是夏商以降、周秦汉唐传续至今的、在黄河流域建立政权的国家文明。但最初的文明是怎样的形态?在距今5000年的节点上,我们发现了良渚文明是一种区域性的文明。由此推及其他区域,如辽西可能存在红山文明,长江中游可能存在石家河文明。良渚文明在距今4300年后渐渐没落了,但文明的因素却随着良渚玉器得到了有序的传承,影响力遍及九州。

人类的迁徙、交往,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从未间断。不同规模、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人口流动,造成了文化与文化间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区域性的文明也是一个动态过程。良渚文明之后的1000多年,陶寺、石峁、二里头的相继繁荣,使得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地发生变化。在这个持续的过程中,礼制规范、等级社会模式、城市架构等文明因素不断地传承、交汇,直至夏商。从良渚到商周,正是中华文明从区域性文明向大一统逐步汇聚的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摘编自刘斌《良渚与中华五千年文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良渚文化是史前时代出现的考古学文化,尚玉使这一文化闪现出了文明的火花。
B.在良渚文化中,玉被赋予了身份、权力、财富的意义,含有良渚人的信仰因素。
C.统一对良渚古城发掘的玉器及其玉上标识的认识,是良渚文明得以确立的前提。
D.良渚文明、红山文明等启示人们要对近现代历史观念里的文明观念有个再认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把良渚文化放在历史背景中论证,便于在动态发展过程中认识良渚文化。
B.文章第二段介绍良渚文化遗址考古工作,论证了良渚文明保护工作的必要性。
C.文章将良渚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从而使良渚文化的特征表现得更清晰。
D.文章主体部分从不同角度论证“良渚”这一案例的“特殊”之处,脉络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杭州余杭发现的墓群看,大约在5300年前,良渚文化的分布区域里就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政治统治中心,小国林立。
B.通行的标准往往以有无文字和青铜器来判断一种文化是否进入文明社会,但从良渚文化来看,这种标准要变通理解。
C.经过多年考古,学界逐渐了解良渚文化的个性特点,现在良渚文化被定义为中国古代第一个进入早期国家的区域文明。
D.良渚文明与陶寺、石峁、二里头等区域性文明不断提供礼制规范、城市架构等文明因素,中华文明渐渐走向了大一统。
2019-12-1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百校2019-2020学年高三11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目前,文化和旅游部表示将大力推进文化公园试点建设,重点打造长城、大运河、长征三个主题的国家文化公园;以乡村民宿为抓手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推动红色旅游更好弘扬红色文化,有序引导和推动冰雪旅游、温泉旅游等度假休闲旅游产品建设;组织开展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质量等级评定和管理、旅游休闲城市认定等工作。这将为我国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

(摘编自《2018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状况》)

材料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我国国民经济预计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我国近些年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支持旅游业发展,包括《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下发的《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铁路、公路、民航等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尤其是旅游景区周边的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国内外航班不断增加,高速公路遍布全国各地,旅游目的地的易达性不断提高,旅游活动更加便捷,极大地促进了区域性的同城效应。

与此同时,旅游行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这是由行业自身特点所决定的。旅游行业的发展很难完全避免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和突发事件的干扰,例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禽流感、甲流等流行性疾病,地区冲突、恐怖活动等政治因素都会导致旅游需求下降,给旅游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巨大,在一年中随着季节的变化,多数旅游目的地的客源状况会呈现出明显的消长变化,旅游业在每年都会形成相对固定的旺季和淡季,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目前,国内旅游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部分市场诚信缺失;地区和行业壁垒依然存在;旅游部门执法力量不足等。

(摘自《2018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材料三: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阶段

来自欧睿国际的一份新报告预测,到2030年时,中国将成为全世界头号旅游目的国。届时,中国不仅将比其他任何国家接待更多境外来客,还将超过美国和德国成为出境游人次最多的国家——2.6亿人次。

欧睿国际咨询师吉尔茨近期表示,如今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关键支柱之一。他的研究显示,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入境游市场,其中许多游客来自其他亚洲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

越来越多境外游客正前往中国旅游,这主要归功于中国周边的亚洲邻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随着亚洲游客比以前更容易获得中国签证,他们也更容易赴中国旅游。然而,对一些国家的游客来说,签证办理仍然不易且成本更高。例如目前英国公民单次进入中国的签证费为151英镑。

(选自2019年3月21日,英国《卫报》)

材料四:新年伊始,上海先后迎来了“环球奥德赛号”“玛丽女王2号”等满载外国游客的邮轮,这些入境游客除了参观外滩、豫园、朱家角等经典景点外,还欣赏了舞龙舞狮、剪纸、草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还有一些外国游客到访上海市民家中,和他们一起吃饭聊天,感受最原汁原味的上海特色。

近年,苏州、成都等旅游热点城市纷纷创新海外营销策略,提升了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入境游游客数量持续增长。成都旅游与全球范围有影响力的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围绕熊猫主题、美食主题等举办短视频挑战赛等特色活动,实施精准营销。苏州实施高频度、本土化的营销,利用知名的国际社交平台,将苏州独特的文化魅力直接传递给海外受众,实现了线上、线下加体验的合力推广。

(节选自2019年3月24日,人民日报《中国旅游创品牌:中国何以打动海外游客》)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文化公园建设、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度假休闲旅游等众多优质旅游文化产品将迎来良好的发展。
B.2008-2017年的10年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以上,且各年度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增速均高于我国GDP的增速。
C.经过长达40年的有序发展,旅游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形成了以国民大众旅游消费为主体、国内与国际旅游协调发展的市场格局。
D.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繁荣,入境游人数预计在2030年将会达到历史新高;同时超越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出境游人次第一的国家。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材料一的图表二可知,2007-2017年的11年间,我国旅游总人数和旅游业总收入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且两者之间基本呈正比例关系。
B.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经历了起步、成长、拓展和综合发展四个阶段,逐步实现了从旅游短缺型国家到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
C.中国在未来之所以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入境游市场,依赖于周边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提高,出国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需要。
D.当前,一些城市如上海、苏州、成都等地结合自身特色大力推进入境游发展,既提升了当地旅游品牌,又扩大了影响力和知名度。
6.请结合材料,分析概括我国旅游行业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爷爷和他的牛

王全喜

那年秋天,生产队粮食丰收,上缴的公粮多,有了钱,队长就让爷爷和他到上百里外的赵陵铺赶集买牲口。队长想买一匹马,可钱不够。爷爷说:“买不起马,就买一头牛吧。”可看得上眼的牛要价也挺高,钱还是不够。他们在集上转来转去,见有人卖一头病牛,那是头牸牛,个头高大,身无杂毛,通体金黄,看牙口还是幼牛,就是骨瘦如柴,脊背高高隆起,肋骨清晰可见。长长的毛发里夹杂着草节和粪末,脏兮兮的。肚皮上长着碗口大的疱,一副病态,一阵风似能把它吹倒。

卖牛的要价很低,只有100元。队长却担心:“大叔,这牛咱不能要,要养不活,图贱买病牛,没法和社员们交代哩!”拉了爷爷的手要走。

“哞——哞——”病牛两眼湿汪汪的,冲着爷爷叫了起来,爷爷动了心,说:“要真养好了,这可是头好牛哩!”卖牛的就说:“大叔好眼力,这牛要没病,要值上千元哩。”见队长拉着爷爷依然要走,卖牛的又说:“甭走,甭走,这牛算白给你们了,看着给个钱就牵走!”话说到这份儿上,队长也无话可说了,花了80块钱,把牛牵了回去。

队里添了新牲口,社员们都来观看,见买回个不能干活的病牛,有的抱怨说:“咋买个病牛哩,不中看不中用。”有的说话更难听:“这牛要是死了,不能一个人喝凉水全队里人都跟着肚里疼,谁买的牛算谁的。”

队里的饲养员也说话了:“队长,要是养这病牛,俺怕以后牛死了担嫌,这饲养员俺就不干了。”

队长犯了难,他把爷爷叫到一边,说:“大叔,咋办哩?要不咱再去赶个集,把牛卖了吧?”

爷爷说:“赶集怕没人要哩,把牛交给我吧,养好了算队里的,养死了算俺的。”

队长说:“就听大叔的,这牛咱不去卖了,你当队里的饲养员,不过,牛养好了是队里的,养死了还是队里的。”

爷爷当了生产队的饲养员,搬了铺盖住进牲口棚。他日夜照看那头病牛,请兽医看了一段时间也不见好,眼看着牛一天天弱下去无力地卧在地下,爷爷心疼得饭也吃不下。无奈之下,爷爷把剪刀在炉火上烧红冷却后,拿剪刀剜掉了牛肚上的脓包,用自己酿的高粱烧酒把脓血冲洗干净,再用一种俗称“马泡蛋”的草药面撒在创口上。爷爷每天用高粱烧酒冲洗牛的创口一次,再撒“马泡蛋”药面,熬了小米汤给牛喝。二十多天过去后,牛竟然神奇地好了。

这头瘦得要散了架的病牛,在爷爷的精心饲养下,几个月的时间竟变了模样,臀部圆润,毛发金黄发亮,头上的两个弯弯的犄角还略带几分威严。

爷爷给牛起名叫大黄。

大黄个大体肥,塞进车辕子里,满满的,没啥空隙,显得非常拥挤。它独自拉着满满的一大车草圈粪走在田间大道上,比别的生产队两头牛拉的大粪车还轻松走得快。更让社员们惊喜的是在充满希望的初春时节,大黄竟然发情怀上了牛仔。

九月怀胎期满,大黄顺利分娩,产下一头牸牛,淡黄色,虎头虎脑的,特别讨人喜爱。爷爷给它取了个名:小黄。

一天凌晨,爷爷给大黄添草料,大黄突然用舌头舔了舔爷爷的手,接着仰头发出“哞——哞——”的叫声,又要挣脱经绳往牛棚外去,爷爷不知大黄咋回事,就把大黄和小黄牵出了牛棚拴在了大槐树上,把草料倒在簸箩里喂大黄吃,大黄依然不吃草料,仰头冲着牲口棚发出“哞——哞——”的叫声。爷爷这才感到异常,从牛棚的柱子上摘下保险灯,提着保险灯走到队部前的大槐树下,敲响了生产队集合人的大钟。

凌晨钟声,惊心动魄,人们从睡梦中爬起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纷纷来到大槐树下询问究竟。

队长说:“大叔,有嘛事哩?”

爷爷说:“不知道,大黄它们都不想待在牛棚里了,俺恐怕要出啥事哩。”

牲口叫,鸡鸣狗咬,人声嘈杂,整个村子的人都被惊动起来了。

忽然,大地剧烈地摇晃起来,队里的牛棚和村里的一些土坯旧屋坍塌了。所幸,全村无一人伤亡,生产队的牲口也毫发无损。

这年村里选了两个劳动模范出席县里的劳模表彰大会,一个是爷爷,一个竟然是大黄,爷爷和大黄披着大红花,站在县城大礼堂舞台上的照片刊登在报纸上,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

(选自《小小说月刊·下半月》2019年6期,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爷爷和队长观看病牛时,队长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认为不应该贪图价格的便宜而去买一头又病又老的牛,这样做没法向村民们交代。
B.面对村民们的抱怨、饲养员的不满,队长犯了难,想要卖掉病牛;此时,爷爷的话语中展现出了宁愿为了集体牺牲个人利益的品质。
C.当了饲养员后,爷爷日夜悉心地照看病牛;当请来的兽医也无法医治好病牛时,他无奈之下亲自动手,结果竟然奇迹般地治好了牛的病。
D.小说写的故事大致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一点可以由文中的“生产队”“社员”“集合人的大钟”等这些富有时代气息的词语看出。
8.小说中,作者在刻画“爷爷的牛”时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9.这篇小说立意别出心裁,请结合爷爷和大黄之间发生的故事,简要分析小说赞美了一种什么样的真情。
2019-12-1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百校2019-2020学年高三11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去病死后,光出入禁闼二十余年,甚见亲信。后元二年,上病笃,光弟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上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

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于是诈令人上书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称跸疑有非常当与渚大臣共执退光。明旦,上问:“大将军安在?”左将军桀对曰:“以燕王告其罪,故不敢入。”有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顿首谢,上曰:“将军冠。朕知是书诈也,将军亡罪。”

昭帝崩,亡嗣。承皇太后诏,迎昌邑王贺。贺者,武帝孙。既至,即位,行淫乱。光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于古尝有此否?”延年曰:“伊尹相般,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县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皇太后诏曰:“可。”王西面拜,曰:“愚戆不任汉事。”起就乘舆副车。大将军光送至昌邑邸,光谢曰:“王行自绝于天,臣等弩怯,不能杀身报德。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

近亲有卫太子孙号皇曾孙在民间,成称述焉。光遣宗正刘德至曾孙家尚冠里,洗沐赐御衣,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而光奉上皇帝玺绶,谒于高庙,是为孝宣皇帝。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霍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之曰:“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节选自《汉书·霍光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于是诈令人上书/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称跸/疑有非常/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
B.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于是/诈令人上书/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称跸/疑有非常/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
C.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于是诈令人上书/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称跸/疑有非常/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
D.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于是诈令人上书/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称跸/疑有非常/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尊号是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皇帝称号有尊号、谥号、庙号、年号。
B.副车在文中指皇帝的从车。有时指皇帝的女婿,清代指称乡试的副榜贡生。
C.宗庙是人们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通常天子七庙,诸侯四庙,大夫三庙。
D.曾孙是亲属称谓,是指儿子的孙子,或称孙子的儿子,也就是三世孙。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霍光受到重用,奉诏辅佐。在武帝病危之际,他被任命为大司马大将军,接受遗诏辅佐少主,帮助八岁的昭帝,处理所有政务。
B.霍光受人忌恨,免于受责。燕王对霍光心怀怨恨,派人陷害霍光,霍光闻之后不敢入宫,昭帝却明断是非,对霍光进行安慰。
C.霍光大胆谏言,更立国君。霍光见刘贺行为荒淫,不能够担任天子,于是和群臣向太后陈述刘贺的不端并推荐新帝,得到其允诺。
D.霍光权势过盛,累及家族。霍光效力三代皇帝,位高权重,虽然深得武帝昭帝信任,但却被宣帝猜忌,因此霍光身死后,一族被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曰:“将军冠。朕知是书诈也,将军亡罪。”
(2)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
2019-12-1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百校2019-2020学年高三11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

高适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

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独行备艰险,所见穷善恶。

永愿拯刍荛,孰云干鼎镬

淇水徒自流,浮云不堪托。

且欲同鹪鹩,焉能志鸿鹤。


【注】①卫霍:卫青和霍去病,西汉两位名将。②刍荛:打草砍柴的人,诗中指平民百姓。刍:割草。荛:柴草。③干:犯。④鼎镬:诗中指烹煮酷刑。⑤鹪鹩:一种善于筑巢的小鸟。《庄子•逍遥游》有“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登上蓟门,面对茫茫沙漠,目睹边境遭侵残状,发出了对英雄的呼唤。
B.备尝艰险,看尽人间丑恶,诗人孤独寂寞,这里体现了理想和环境的矛盾。
C.“永愿拯刍荛”句直抒胸臆,在婉约含蓄中忧愤苦闷,使诗充满悲慨之情。
D.诗人借“淇水”“浮云”抒情,“徒”“不堪”里有着诗人时不我待的焦虑。
15.试鉴赏“淇水徒自流,浮云不堪托”两句诗的手法和情感。
2019-12-2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百校2019-2020学年高三11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