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福建 高二 期中 2020-02-07 21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jī)发        (lǐ)            (áo)          (pì)
B.(qiá)制       (sǒnɡ)恿       (zhuàn)       (hūn)
C.(línɡ)俐       (yà)          (nanɡ)       窸窸(zū)窣
D.(zhě)皱       (zhēn)       (shǔn)吸        战战兢(jīnɡ)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玷辱   沾染   缝补   船篷   篷荜生辉   拈轻怕重
B.讥梢   消失   央浼   赤膊   交头接耳   一丘之貉
C.稍稍   树梢   渡船   谙熟   黯然神伤   度日如年
D.同侪   熠熠   嗔怪   慎重   光怪陆离   嗔目结舌
2020-02-0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汤之问棘也是已
D.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骑皆伏曰
2020-02-0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4. 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刘病笃②而后乃今将图③雄州雾列,俊采驰④纵江东父兄怜而我⑤后人哀之而不之⑥谨拜表以⑦宾主尽东南之⑧察臣孝廉
A.①②/③⑧/④⑥/⑤/⑦B.①③/②⑧/④⑥/⑤/⑦
C.①③/④⑤⑥/⑦/②⑧D.①②/⑧/④⑥/⑤/②⑦
2020-02-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5.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宾主尽东南        此小大辩也
B.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            实迷途未远
C.穷益坚             臣少仕伪朝
D.举世非之不加沮                 骊山北构西折
2020-02-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6. 按照文言句式特点分类,下列句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骑能属者百余人耳②天之亡我,我何渡为③然今卒困于此④几世几年,剽掠其人⑤戍卒叫,函谷举⑥秦人不暇自哀⑦彼且恶乎待哉⑧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A.①/②/③⑥/⑤⑦/④⑧B.①②/③⑤/⑥/⑦/④⑧
C.①/②/③⑤/⑥⑦/④⑧D.①/②/③⑤/⑥⑦/④/⑧
2020-02-0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7. 下列选项中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尺微命”中“三尺”指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
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秀才”是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相同。
C.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影响极为巨大。
2020-02-0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围墙

陆文夫

昨夜一场风雨,建筑设计所的围墙倒塌了。

这围墙要倒,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它至少百年了,几经倒塌,几经修补。历次的修补都不彻底,三十多米长的围墙高低不平,弯腰凸肚,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何况一场风雨!

早晨,开碰头会。“现在我们研究一下围墙的问题。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吴所长用圆珠笔敲敲桌面:“原来的围墙和我们单位的性质不协调,新围墙一定要新颖别致,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古典派”黄达泉接茬儿了:“围墙不但有实用价值,而且富有装饰意味,它对形成建筑群落的风格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现代派”朱舟把茶杯一放,“我们考虑问题要从实际出发,要造得高大牢固。”两派之外的何如锦开口了:“最合理的办法就是把塌下来的再垒上去,这在围墙的历史上是有例可循的。”

“我想问一下,这围墙到底怎么修啊!”这是行政科的马而立。

这个三十七岁、非常干练的办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放心的娃娃脸。某些人见到他就疑虑:整天衣冠楚楚,活儿没有少干,身上却不见泥污,这就形迹可疑。如果整天穿工作服、劳动鞋在人前走来走去,那就另有一种效果:“这人老成持重,艰苦朴素。”稳妥往往是缓慢的同义语,这马而立却灵活得像自行车的轮盘,一拨便能飞转。

“到底怎么修嘛,我提出了原则,同志们也提供了许多很好的意见,这就看你的了。”吴所长拍拍马而立的肩膀,“好好干!”

一支烟还没有抽完,马而立已登起自行车直奔房屋修建站……

星期六晚上,设计所门前拉起了临时电线,四只两百兆的灯泡把马路照得灼亮。砖瓦、石灰、琉璃砖装过来;垃圾、碎砖运出去。星期天清早开始砌墙。马而立忙得飞起,还拉住看门的洪老头做帮手。泡茶,敬烟,寻找各色小物件,有时还飞车直奔杂货店。电灯直亮到夜间十一点。

夜色中看这堵修好的围墙,颇有诗意。白墙,黑瓦,宝蓝色的漏窗泛出晶莹的光辉。树枝摇曳,灯光闪烁,好像童话般的世界深藏在围墙的里面。抬起头来,可以看到主建筑的黑色屋顶翘在夜空里,围墙带着和主建筑相似的风格进入了整体结构。附近的马路也变样了,好像是到了什么风景区的入口。

马而立觉得这是他有生以来办得最完美的一件大事!他在会议室的长沙发上睡了下去。这一觉睡得很沉。

星期一早晨,上班的人们被突兀而起的围墙惊呆了,虽然人人都希望围墙赶快修好,如今却快得叫人毫无思想准备。如果工程是在人们的眼皮子底下进行,今天加一尺,明天高五寸,人来人往,满地乱砖泥水,工程结束时人们会跟着舒口气。如今是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不习惯,太扎眼。谁都看得出,这围墙比原来的好,可有些人左看右看,总觉得有点“那个”,吴所长始终不发表意见,他觉得这围墙似乎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又像在想象之外。他轻轻地说了一声:“哎,没想到马而立的手脚这么快!”

被征求过意见的人很不满,觉得这围墙吸收正确的意见太少!他们指指点点:“这围墙不中不西,穿西装戴瓜皮帽,缠绿围巾,这打扮是哪个朝代的?”“是呀,围墙是墙,造个大屋顶干什么呢?”“太单调啦,应当在中间造两个方如意!”“两头应该造尖角,翘翘的。”所有感到有点“那个”的人都把围墙的缺点找了出来,他们批判能力总是大于创造能力。

“马而立”,吴所长叫人了。“洪老头,你看见马而立上班没?”有人嚷嚷着帮忙找了,要对这个罪魁祸首当场质疑。

看门的洪老头火气很大:“别鬼叫鬼喊的啦,人家两天两夜没有休息,像你!”洪老头对那些轻巧话儿很反感,“人家马不停蹄,衣服都和上泥水和汗了,那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来来往往的路人都说这围墙很好看。”

马而立揉着眼睛爬起来了,朦朦胧胧挨了一顿批……

冬天,设计所召开建筑学年会,几位专家一进门便被这堵围墙吸引住了,左看右看,都赞不绝口。会议上专家们以围墙为话题:这围墙回答了城市建筑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既有民族风格,又不盲目复古;经济实用,和原有建筑物的风格统一。

设计所的到会者喜出望外,想不到金凤凰出在鸡窝里!吴所长说:“这主要是指导思想明确,同时发动群众进行充分的讨论。”各派代表人物也沾沾自喜地夸耀自己的贡献。

马而立没权参会,只是在围墙门口进进出出,忙得飞起。不知道他又从什么地方弄来四只熊熊的炭火盆,使得房间里温暖如春,人人舒展。

8.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叙述了一个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折射出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畸形心理,揭示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社会弊端。
B.吴所长把确定围墙设计方案和修建围墙的重任交给马而立,表现了他对这个年轻人能力的信赖和才干的赏识。
C.围墙获得了建筑专家众口一词的赞誉,各派代表人物马上转为夸耀自己的贡献,这生动地刻画出这些人见风使舵、无功请赏等丑行。
D.作者引出看门人洪老头的话,使用对比、侧面描写的手法,体现了他对马而立的同情与赞许,也体现了他对那些只说不做、满心“那个”的人们的不满。
9.请结合全文,谈谈马而立的形象特点。
10.小说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论盛孝章书①

孔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

《春秋》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民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因不悉。

(据中华书局影印四部丛刊本《六臣注文选》)

【注】①这是孔融写给曹操请求援救其友盛孝章的一封信。盛孝章汉末为吴郡太守。为人器量高雅宏伟,而又爱重士人。孙策平吴会后,因为妒忌盛孝章的名望,把他囚禁起来。孔融和盛孝章交谊深厚,写了这封论盛孝章的信给曹操,希望曹操驰书于吴,以救盛孝章。但是曹操的信还没有寄出,盛孝章已为孙权所杀。

1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B.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禁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C.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D.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稽,古地名,绍兴的别称,故吴越地。《滕王阁序》“目吴会于云间”一说“会”读kuài,秦汉时会稽郡的郡治在吴县(即今苏州),郡、县相连,称为吴会。
B.传,一类是以记述详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另一类是替经书作注的著作,一般由他人记述。文中指的是第一类。
C.筑台,即建造游观之台。文中燕昭王筑台是招贤之意。
D.表,指给皇帝上的奏章,如《出师表》《陈情表》。不悉,旧时书信结尾处的套语,犹言不尽。
1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起笔感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接着描述了盛孝章内外交困、岌岌可危的艰难处境。
B.第二段开头作者援引齐桓公的典故,是想以曹操比齐桓公,勉励曹操招纳贤才,匡复汉室。
C.第三段列举了许多历史典故,目的是想让曹操知道,营救盛孝章可以让天下人才归依曹操。
D.本文叙述紧凑,文字凝练,从交友之道和得贤之重来打动对方,措辞得体,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1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
(2)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3)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2020-02-0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晚登城北门①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②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③。


【注】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②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③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诗写诗人登楼所见所想,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层次清楚,感情激愤,爱国之思、赤子之情跃然纸上。
B.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渐衰颓的情况。
C.“两行雁带杜陵秋”,诗人希望鸿雁能将自己的思情带回故乡,寄寓着诗人对关中、故都的怀恋之情。
D.“横槊赋诗非复昔”,“横槊赋诗”指作者驻守边地军中吟诗之事,“非复昔”感慨良多,铁马往事仍萦怀。
E.“梦魂犹绕古梁州”,诗人经常怀念曾经的戎马生涯,“魂牵梦萦”正是其收复失土、报国心志的抒发。
16.本诗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全篇。请简要赏析。
2018-01-05更新 | 188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宜春市上高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七、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17. 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的部分。
(1)《阿房宫赋》用“___________”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奢侈浪费无度。
(2)在《阿房宫赋》中,文末总结秦国灭亡的教训,并借以讽今,以“_________”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从秦的灭亡中引以为戒,仍要重蹈历史覆辙。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4)《滕王阁序》中“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 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5)毛泽东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以及李白的“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化用了《逍遥游》中的“________”两句。
(6)《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两句要求晋武帝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 。
2020-02-0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八、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李凭箜篌引》中大量神鬼意象的运用,是为了实现诗歌作品“奇”的特征。中唐文学为了        ,实现对盛唐诗坛的突破,有意标新立异,主要有两种途径,一则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通俗派,强调明白晓畅;一则以韩愈、李贺为代表的尚奇派,强调“惟陈言之务去”。(          ):“韩愈诗奇而雄,孟郊诗奇而古,贾岛诗奇而清,卢仝诗奇而怪。”

如果中唐诗坛“奇”的审美取向的追寻是共性的话,那么李贺的“奇而冷艳”则是个性的彰显。较之李白诗歌创作的天马行空,          ,挥洒自然;李贺则是点滴积累、           。前者彰显的是“天工”,后者呈现的是“思力”。这又让我们自然想到李商隐《李贺小传》一段文字:“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辈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这里强调李贺写作素材的获取、储备过程,又说“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这就是我们读李贺的作品有佳句而无佳篇,文气并不贯通、畅达的原因,即作品并非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经过反复雕琢而成的。正如李贺在《南园》中自己说到的“寻章摘句老雕虫”。可以说,李贺《李凭箜篌引》中大量神鬼意象的援引,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以“奇而冷艳”实现诗风的“标新立异”、“迥乎不同”。由是观之,李贺被誉为“诗鬼”是           的。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即着力于创新,因此他们有完全不同的诗风
B.而尚奇派的诸位诗人,其诗风又有差异
C.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唐的尚奇诗派
D.因此诗人的个性禀赋不同,所以诗风不同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特立独行   一蹴而就   励精图治   水到渠成
B.另辟蹊径   一挥而就   惨淡经营   不容置疑
C.另辟蹊径   一蹴而就   惨淡经营   水到渠成
D.特立独行   一挥而就   励精图治   不容置疑
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读李贺的作品感觉有佳句而无佳篇,文气并不贯通、畅达的原因,是由于作品并非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经过反复雕琢而成的。
B.因为李贺的作品并非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经过反复雕琢而成的,所以我们读李贺的作品感觉有佳句而无佳篇,文气并不贯通、畅达。
C.我们读李贺的作品感觉有佳句而无佳篇,文气并不贯通、畅达的原因,就是作品并非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经过反复雕琢而成的。
D.这就是我们读李贺的作品感觉有佳句而无佳篇,文气并不贯通、畅达的原因。它与作品并非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经过反复雕琢而成的有关。
2019-09-20更新 | 489次组卷 | 8卷引用:吉林省五地六市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21.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他是我工作上的好搭档,令尊和家父也是好朋友,我们两家关系一直都很不错。”李强在向记者介绍他的同事小王时这样说。
B.暑假期间,几个同学回来聚在一起,其中一个同学拿出自己近来所写的文章时说:“这是近期的拙作,各位同学请多雅正。”
C.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大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D.面对生意上处于困境的小黄,小王知道他最需要的是鼓励和支持,于是拍着他的肩膀说:“放心,选择好努力方向,我一定鼎力相助。”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考结束,小黄同学查看录取大学的住宿、食堂,发现条件比想象中差得多,闷闷不乐。爷爷告诉他,他们读书的时候是自己背着被子等去外地上学,有时甚至吃不饱,但生活照样多姿多彩,同学们都学业有成。爷爷告诉小黄,这所大学的校训是“艰苦朴素”。小黄同学把他在大学里看到的情况及这句校训发到班级群里,引起群里同学的热烈讨论。有人说,条件这么差还怎么安心读书;有人说,都快进入小康社会了,还要什么艰苦朴素;有人说,艰苦朴素是优良传统,我们不可以忘本;有人说,在新环境里会遇到新的困难、新的问题,艰苦朴素不可或缺……


假如你是该班级群中的一员,你会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8
文言小题
1
现代文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65字音选择题
20.65字形选择题
30.65文言实词  通假字选择题
40.4文言实词  词类活用选择题
50.4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70.65古代文化常识  教育科举  文史典籍选择题
18-200.65不合逻辑  情境补写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210.85简明、连贯选择题
二、文言小题
60.65被动句  倒装句  省略句  固定句式选择类
三、现代文阅读
8-100.65陆文夫(1928-2005)  《围墙》  其他小说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四、文言文阅读
11-140.4其他东汉作家  古代文化常识  文言文翻译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五、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陆游(1125-1207)  诗
六、名篇名句默写
17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七、作文
220.4青年成长  道德与社会  哲理与生活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