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 高二 开学考试 2020-05-12 31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军师吴用和梁山聚义

作为军师,吴用最显著的政治事功首先体现为“智取生辰纲”“劫法场”“智取大名府”等武力行为的事先谋划,这彰显出吴用有兵家的气质。除此而外,他使用言辞创造和扭转政治局势的能力则得到了特别的强调。在调停刘唐、雷横之争,鼓励阮氏三兄弟入伙,激发林冲火并王伦等事件中,吴用的表现都让人联想到战国的纵横策士。无论是兵家还是纵横家,最终都可以归结为“战国气”。“战国气”不同于“春秋气”,对大义和仁德缺少本质的体认。

吴用式的人物在中国政治史上比比皆是。如果将《水浒传》中的江湖视为整个中国政治史的缩影,那么吴用也就成了中国知识人政治家的缩影。在这之前,《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则是这方面的代表。吴用外号“加亮”则反映出《水浒传》作者希望用吴用这一角色与诸葛亮进行对比。诸葛亮的重要形象,本质上是由历史所赋予的。早在唐肃宗元年,姜子牙被追封为武成王,以张良、孙武、吴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绩等人配享①,这确立了日后“演义”作者对“军师”进行想象的历史谱系。诸葛亮被层累的官方奉祀和民间叙事逐渐确定为中国智慧德性的集中象征,是臣道、师道和通天智慧的代名词,“军师”因他而成为历朝小说叙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相比之下,比起高尚忠义的“神人”诸葛亮,一边教书一边在墙上挂着铜链的江湖好汉吴用,则是一个彻底的政治人。在吴用那里并没有江湖政治目标之外的更高追求,比起诸葛亮来说,他更加是后世因命运而身处险恶江湖的知识人最宜师法的对象。

虽然和诸葛亮同是文士形象,但吴用手里持的是铜链而非鹅毛扇。吴用的许多行为都是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如为赚朱仝上山而令李逵杀死小衙内之类的事情,承担了历史赋予的道德形象的诸葛亮绝对做不出来。如果不对吴用的残酷手段进行掩饰,那么《水浒传》当中蕴藏的政治现实主义将会对公众造成负面影响。《水浒传》的确是要道说江湖的险恶残酷,同时传授相关的可怕政治经验。但是,后世对其进行评点和戏曲影视改编的艺术家,则必然会出于道德动机对这些经验进行美化处理。这也凸显了历代民间知识人扬美隐恶的敏感意识。对权谋家进行道德化、主流化的包装,这样一种图像的叙事伦理会减小吴用这一类人物事迹上可能带来的道德破坏性,反过来刺激广大群众对这种美好政治的向往,并刻意提示江湖当中的“军师”身份与以诸葛亮为代表的正统儒家政治人格的可能联系。由《三国演义》到《水浒》,由诸葛亮的德智兼备到吴用的有智无德,这种现象的实质性转变,实则体现出了理想政治和现实政治之间的巨大张力。

(节选自2019年第7期《读书》)


【注】①配享:贤人或有功于国家文化的人,附祀于庙,同受祭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吴用谋划了“智取生辰纲”“劫法场”“智取大名府”等一系列武力行为,彰显出他有兵家的气质和军师的才能。
B.吴用外号“加亮”,他在军事才能方面不比诸葛亮逊色,《水浒传》作者希望用吴用这一角色与诸葛亮进行对比。
C.诸葛亮早在唐肃宗元年就和张良等人一起受到祭祀,从那时候以后军师就成为历朝小说叙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D.《水浒传》在刻画吴用残酷的同时,又对他进行了掩饰和美化处理,努力减小其事迹上可能带来的道德破坏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直接评述吴用形象的性格特征,而后运用对比论证,在与诸葛亮形象的对比分析中揭示吴用形象的实质。
B.文章先揭示吴用“战国气”特征,再揭示其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政治现实主义实质,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
C.文章叙述诸葛亮配享的历史事实,意在说明诸葛亮形象具有官方色彩,不同于完全来自民间底层的江湖好汉吴用。
D.文章最后以“理想政治和现实政治之间的巨大张力”作结,准确地概括了诸葛亮和吴用两个人物形象矛盾的实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用像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一样,具有使用言辞来创造和扭转政治局势的能力,但是对大义和仁德缺少本质的体认。
B.吴用为达目的往往不择手段,他的这种政治现实主义使他成为那些身处险恶江湖的知识人最宜师从和效法的对象。
C.吴用和诸葛亮的个人追求有所不同,吴用除了江湖政治目标别无他求,诸葛亮在江湖政治目标之外仍有道德追求。
D.诸葛亮和吴用体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诸葛亮德智兼备,是理想政治的体现,吴用有智无德,是现实政治的体现。
2020-05-0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09年,中国政府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2014年,政府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政策性利好”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业蓬勃发展。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340多万辆,而在中国销售的电动汽车占比就超过了50%。

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生了车企利用政策漏洞骗补的个案。另外,中国新能源汽车存在“大而不强”的现象。微型纯电动汽车凭着价格低廉、可直接上牌照、能获得政府补贴等优势,占据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的65%(2017年数据),但这些车型排量小、技术含量低。在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和整车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国际一流品牌仍存在不小差距。

(摘编自林芝罘《解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得失补贴政策有待完善》)

材料二: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的迅速扩大,中央财政负担不断递增,2016年补贴清算资金就高达58.59亿元。

2016年12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发布通知,从补贴门槛、补贴方式、补贴金额、骗补惩罚等四个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明确要求2017年的国家补贴在2016年的基础上降低20%。

2017年12月,四部委发布公告,规定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这一政策虽作用于消费环节,但最终受益者还是新能源汽车企业。当然,消费者的“用脚投票”也会倒逼新能源汽车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提供更好产品。

2018年2月,四部委发布通知,大幅减少补贴金额,并对新能源汽车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电动汽车中,只有续航里程长、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高的车型才能得到更优厚的补贴;而以知豆D2、北汽新能源EC系列等为代表的微型纯电动汽车,在补贴减半甚至失去补贴的情况下,将逐步失去价格竞争优势。微型纯电动汽车制造商为获取补贴,必须进行技术改造。

(摘编自谢光耀《四部委新政下狠手新能源客车财政补贴大降》)

材料三:

   

(资料来源于2013~2018年我国纯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分析)

材料四:

有关部门表示,政府将在2020年底全面退出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为保证政策衔接,《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2018年4月1日起施行,以建立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市场化补贴机制。该办法对所有车企提出燃料消耗量积分(即油耗积分)与新能源汽车积分两项考核指标。达标获正积分,未达标获负积分。油耗正积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都能在关联企业间转让;油耗正积分还能结转至下一年底使用,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不能结转。所有负积分都必须在当年内用正积分来抵偿。油耗负积分可用油耗正积分或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抵偿,而新能源汽车负积分只能向关联企业购买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来抵偿。

该办法还规定,新能源汽车在油耗积分计算中,可直接以2~5倍的数量参与计算。可以说,新能源汽车能够在油耗积分和新能源汽车积分中得到双重优惠。因此,生产新能源汽车几乎成了未来乘用车企业油耗积分达标的最佳选择。那些在新能源汽车布局上明显滞后的传统车企,未来势必要额外增加不菲的“买分”成本。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规司《〈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解读》)

4.下列对“材料四”中“管理办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车企的新能源汽车积分如果是正分,可以选择出售给关联企业;如果是负分,只能从关联企业购买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来抵偿。
B.某车企的油耗积分如果是负分,它可以选择从关联企业购买正积分来抵偿,也可以选择用上年度结转的正积分来抵偿。
C.某车企如果某年度在油耗积分、新能源汽车积分这两项指标中有一项未达标,就不得不额外增加不菲的“买分”成本。
D.该政策实施的目的是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而且让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再依赖政府的补贴,进一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微型纯电动汽车在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占比很大,说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大而不强”,补贴政策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
B.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实施与延期,使得新能源汽车企业可以从政府那里得到更多的资金来进行技术升级。
C.知豆D2等微型纯电动汽车难以满足2018年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提出的更高的技术要求,因此补贴被减半甚至失去补贴。
D.相比2013年,2018年纯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对续航里程数的分类更细,其目的是减少对所有纯电动汽车车型的补贴。
6.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新能源汽车介绍的角度上有何不同?请加以分析。
2020-05-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靳彝甫

汪曾祺

靳彝甫家门口钉着一块铁皮的牌子,红地黑字:“靳彝甫画寓”,他是靠卖画吃饭的。

靳家三代都是画画的。家里积存的画稿很多。因为要投合不同的兴趣,山水、人物、翎毛、花卉,什么都画。靳彝甫自己喜欢画的,是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青绿山水、工笔人物,一年能收几件呢?因此,除了每年端午,他画几十张各式各样的钟馗,挂在巷口如意楼酒馆标价出售,能够有较多的收入,其余的时候,全家都是半饥半饱。

虽然是半饥半饱,他可是活得有滋有味。他的画室里挂着一块小匾,上书“四时佳兴”。画室前有一个很小的天井。靠墙种了几竿玉屏萧竹。石条上摆着茶花、月季。一个很大的钧窑平盘里养着一块玲珑剔透的上水石,蒙了半寸厚的绿苔,长着虎耳草和铁线草。冬天,他总要养几头单瓣的水仙,不到三寸长的碧绿的叶子,开着白玉一样的繁花。春天,放风筝,他会那样耐烦地用一个称金子用的小戥子约着蜈蚣风筝两边脚上的鸡毛(鸡毛分量稍差,蜈蚣上天就会打滚)。夏天,用莲子种出荷花。不大的荷叶,直径三寸的花,下面养了一二分长的小鱼。秋天,养蟋蟀,每天晚上,点一个灯笼,到阴城去掏蟋蟀。

他有一盒爱若性命的东西,是三块田黄石章。这三块田黄都不大,可是跟三块鸡油一样!一块是方的,一块略长,还有一块不成形。数这块不成形的值钱,它有文三桥刻的边款。有一次,邻居家失火,他什么也没拿,只抢了这三块图章往外走。吃不饱的时候,只要把这三块图章拿出来看看,他就觉得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

这一年,靳彝甫捉到一只蟹壳青蟋蟀。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每天有人提了几罐蟋蟀来斗。都不是对手,而且都只是一个回合就分胜负。于是有人怂恿他到兴化去。兴化养蟋蟀之风很盛,每年秋天有一个斗蟋蟀的集会。靳彝甫被人们说得心动了。从小玩到大的两位老友王瘦吾、陶虎臣给他凑了一笔路费和赌本,他就带了几罐蟋蟀,搭船走了。

没想到,这只蟋蟀给他赢了四十块钱。——四十块钱相当于一个小学教员两个月的薪水!靳彝甫很高兴,在如意楼定了几个菜,约王瘦吾、陶虎臣来喝酒。没喝几杯,靳彝甫的孩子拿了一张名片,说是家里来了客。靳彝甫接过名片一看:“季匋民!”

季匋民是一县人引为骄傲的大人物。他是个名闻全国的大画家,同时又是大收藏家,大财主,家里有好田好地,宋元名迹。他在上海一个艺术专科大学当教授,平常难得回家。

“你回去看看。”

“我少陪一会。”

季匋民和靳彝甫都是画画的,可是气色很不一样。此人面色红润,双眼有光,浓黑的长髯,声音很洪亮。衣着很随便,但质料很讲究。

寒暄之后,季匋民说明来意:听说彝甫有几块好田黄,特地来看看。靳彝甫捧了出来,他托在手里,一块一块,仔仔细细看了。“好,——好,——好。匋民平生所见田黄多矣,像这样润的,少。”他很直率地问靳彝甫肯不肯割爱。靳彝甫也很直率地回答:“不到山穷水尽,不能舍此性命。”

“好!这像个弄笔墨的人说的话!既然如此,匋民绝不夺人之所爱。不过,如果你有一天想出手,得先尽我。”

“那可以。”

买卖不成,季匋民倒也没有不高兴。他又提出想看看靳彝甫家藏的画稿。他看了靳彝甫的画,说:“你的画,家学渊源。但是,有功力,而少境界。要变!山水,暂时不要画。你见过多少真山真水?要越过唐伯虎,直追两宋南唐。”他建议靳彝甫选出百十件画,到上海去开一个展览会。

靳彝甫的画展不算轰动,但是卖出去几十张画。报上发了消息,一家画刊还选了他两幅画。这都是他没有想到的。王瘦吾和陶虎臣在家乡看到报,很替他高兴:“彝甫出了名了!”

卖了画,靳彝甫真的按照季匋民的建议,“行万里路”去了。一去三年,很少来信。

靳彝甫回来了。他一到家,听说陶虎臣、王瘦吾两位老友生意败落,境况凄惨,连脸都没洗,拔脚就往两家去。

第三天,靳彝甫约王瘦吾、陶虎臣到如意楼喝酒。他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两封洋钱,外面裹着红纸。一看就知道,一封是一百。他在两位老友面前,各放了一封。

那两个都明白了:彝甫把三块田黄给季匋民送去了。靳彝甫端起酒杯说:“咱们今天醉一次。”

“好,醉一次!”

这天是腊月三十。这样的时候,是不会有人上酒馆喝酒的。如意楼空荡荡的,就只有这三个人。

外面,正下着大雪。

(选自《汪曾祺作品集·岁寒三友》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靳彝甫靠卖画吃饭,虽要投合顾客不同的兴趣,但是他自己喜欢画些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他不像生意人,却像心境如水的高雅隐士。
B.天井布置得清雅怡人,兴趣爱好多样,四时生活充实,有爱若性命的田黄石章,有一起长大的老友,可见靳彝甫生活得有滋有味。
C.靳季二人虽都是画画的,可是气色很不一样。写季匋民容光焕发,衣着质料讲究,是为了与靳彝甫构成对比,突出季匋民处境优渥,为人精明。
D.汪曾祺的小说以直叙为主,用平淡的语调叙述普通人的琐碎生活,表现平凡人物的人生态度,语言简洁平淡却意蕴丰富,形成个人独特的风格。
8.请简要分析靳彝甫这一人物形象。
9.请探究小说结尾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天馥,字湘北,河南永城人。先世在明初以军功得世袭庐州卫指挥佥事,家合肥。有族子占永城卫籍,天馥以其籍举乡试。顺治十五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博闻约取,究心经世之学,名藉甚。累擢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每侍直,有所见,悉陈无隐,圣祖器之。康熙十九年夏,旱,命偕大学士明珠会三法司虑囚,有矜疑者,悉从末减。寻擢户部侍郎,调吏部。杜绝苞苴,严峻一无所私,铨政称平。二十七年,迁工部尚书。河道总督靳辅议筑高家堰重堤,束水出清口,停濬海口;于成龙主疏濬下河。上召二人诣京师入对仍各持一说下廷臣详议天馥谓下河海口当濬高家堰重堤宜停筑上然之。历刑、兵、吏诸部。三十一年,拜武英殿大学士。上曰:“机务重任,不可用喜事人。天馥老成清慎,学行俱优,朕知其必不生事。”三十二年,以母忧回籍,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三十四年,服将阕,起故官,入阁视事。上亲征厄鲁特,平定朔漠,兵革甫息,天馥务以清静和平,与民休息。尝谓:“变法不如守法。奉行成宪,不失尺寸,乃所以报也。”三十八年,卒,谥文定。天馥在位,留意人才,尝应诏举彭鹏、陆陇其、邵嗣尧,卒为名臣。为学士时,冬月虑囚,有知县李方广坐当死,天馥言其有才,得缓决,寻以赦免。刑部囚多瘐毙,为庀屋材,多为之所,别罪之轻重以居,活者尤众。事亲孝,居丧庐墓,有双白燕飞至,不去,人名其居为白燕庐。子孚青,进士,官编修。父丧归,不复出。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四》)


【注】①卫:古代九畿之一。为各级诸侯的领地及外族所居之地。②濬:同“浚”,深挖河道使水疏通。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召二人诣京师入对/仍各持一说/下廷臣详议/天馥谓下河海口当濬/高家堰重堤宜停筑/上然之/
B.上召二人诣京师/入对仍各持一说/下廷臣详议天馥/谓下河海口当濬/高家堰重堤宜停筑/上然之/
C.上召二人诣京师入对/仍各持一说/下廷臣详议/天馥谓下河海口/当濬高家堰重堤/宜停筑/上然之/
D.上召二人诣京师/入对仍各持一说/下廷臣详议/天馥谓下河海口/当濬高家堰重堤宜停筑/上然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元、明、清三代沿袭此制。
B.大学士,是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清代的大学士是内阁的主官。
C.工部尚书,古代官职名,工部是古代中央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财政收支等。
D.母忧,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做官者遇父母丧事要回家守孝服丧三年,服阕是指守丧期满,除去孝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天馥博学多才,历任各部。他学识广博有才能,深得重用,曾在刑、户、吏、工、兵等要害部门任过职。
B.李天馥立场鲜明,直陈己见。主张战乱之后应该清静无为,休养生息;提出变法不如守法,奉行现成的法规制度。
C.李天馥善于识才,爱惜人才。他举荐的多人后来成为名臣;对犯罪而有才的知县李某,他帮忙说情,使其免于死刑。
D.李天馥事亲至孝,居丧庐墓。他侍奉父母很孝顺,服丧期间在父母墓旁搭盖茅屋守墓,其居室后被称为“白燕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侍直,有所见,悉陈无隐,圣祖器之。
(2)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巫山曲

孟郊。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②。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注:①孟郊,唐代著名诗人,年轻时屡试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后又仕途坎坷,一生潦倒。②神女,指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相传战国时楚怀王游高唐,梦与女神相遇,醒后惆怅不已。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景。“重复重”写出了巫峡山重水复、回环曲折的特点,“碧峭”勾勒出了十二峰峭拔、苍翠的特点。
B.诗人船行巫峡,却没有着力描摹景物,而是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巫山神女身上,这是本诗的突出特色,也是耐人寻味之处。
C.诗人驰骋想象,荆王夜卧高丘,梦中与神女相会,二人如流烟,似行云,自由自在,翩翩飞舞,一起飞向天空中最亮的星星。
D.尾联化用古谚“猿鸣三声泪沾裳”,把峡中羁旅的愁怀与故事凄艳的结尾及峡中凄迷景象融成一片,虚实相生,余味无穷。
15.有人评论说:“这首诗中,巫山神女有象征意义,荆王梦中之神女,亦是诗人想象之神女。”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赏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凭箜篌引》中借四种事物对音乐之声加以正面描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浴乎沂,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借用《庄子》的典故,表达诗人“美景在前,不容辜负”的思想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5-0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伴随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读书方式、阅读习惯有了 的改变,(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数字化阅读呈快速发展趋势,纸质阅读呈放缓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老牌实体书店纷纷走上了转型的必由之路。实体书店或引进时尚的设计理念与元素,打造“高颜值”书店,成为“打卡圣地”;或在原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通过“书店+”等方式打造复合式文化平台。在拥抱新技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实体书店的新兴业态不断     。值得注意的是,书店不仅是文化体验场所,更是一座城市的“灯塔”,是广大读者的心灵“     ”。它的核心是书籍,对象是读者。在书店转型的过程中,过于追求“吸睛”“圈粉”“人气”,而忽略图书质量和服务,可谓 。那会导致书店逐渐丧失其本身的价值与内涵。无论是老牌书店还是新兴特色书店,能否满足读者日益精品化、差异化的阅读需求方面做到极致,形成自己的读者群,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发展优势。

17.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日新月异          显现          归宿地          喧宾夺主
B.突飞猛进          涌现          归宿地          本末倒置
C.突飞猛进          显现          栖息地          喧宾夺主
D.日新月异          涌现          栖息地          本末倒置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很大地影响了实体书店的发展B.严重地制约了实体书店的发展
C.实体书店的发展确实举步维艰D.实体书店的发展受到不小冲击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能否满足读者日益精品化、差异化的阅读需求做到极致,形成自己的读者群,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发展前景。
B.能否在满足读者日益精品化、差异化的阅读需求上做到极致,形成自己的读者群,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发展前景。
C.能否在满足读者日益精品化、差异化的阅读需求上做到极致,形成自己的读者群,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发展优势。
D.能否满足读者日益精品化、差异化的阅读需求上做到极致,形成自己的读者群,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发展优势。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易(0.85)
名校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当前的时代是一个正在被科技进步所震荡的全新时代,全人类的文化传播方式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一即一切”,也就是说,从我们生活中的任意一点,______。在无边无际的互联大网中,老年人在不断接受新生事物的冲击,______,而年轻一代却如鱼得水,活跃异常。因此,在今天的人类文化中,______,而不再是他们的祖辈和父辈。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1. 请把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压缩成一句话。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6月14日,2019年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揭晓,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王中林斩获这一世界性的大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以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目的是表彰和鼓励世界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研究进展,授予为人类带来福祉的杰出科学家。评选委员会评价他在纳米发电机和自供能系统研究方面做出了影响深远的开创性贡献,并认为这一技术“有潜力彻底改变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改变世界”。
2020-10-16更新 | 337次组卷 | 3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年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8月)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命题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请以“冷与热”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少于800字。
2020-05-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论述类文本
4-60.4新闻、通讯、访谈  理解重要句子含意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评价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非连续性文本
7-90.4汪曾祺(1920-1997)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品味语言艺术  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其他清代作家  文言文断句  概括中心意思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4孟郊(751-814)  诗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连贯选择题组
200.8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210.65压缩语段  概括要点  拟写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语言表达
六、作文
220.65全命题作文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