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武汉市重点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湖北 高一 期中 2020-05-27 35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学与现代人生是什么关系?儒学在今天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这关涉儒学的本质。儒学以“道”为最高追求,这是理解儒学及其现代价值的关键。“道”无非就是指人的价值与信仰,指人生的追求、社会的遵循。那么,儒学之道主要包含哪些层面的“道”呢?

其一是天下为公的人伦之道。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天下为公”,这是儒家追求的王道。“公”与“私”相对,是人的公共意识、公德意识,彰显了人的社会性存在。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提出“五达道”,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是人与人相处的五种主要关系,其他关系都可以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达道者,大道也。五达道如何处理? 孔子提出的原则是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孔子把它称为“人义”,即为人者都应自觉做到。

其二是政之所成的为政之道。孔子常说“政者,正也”,“为政”无非就是“为正”。为政者皆有其位,他们更应该有其德,德位相配者才能为政治国。为政者要做到自身正,须先有对“正”的认知。春秋时期的郑国人子产说“学而后为政”。这个“学”是指正确的认知。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为正”,传统的“大学之道”讲求培养君子,他们可以讲高深的学问,可以“喻于义”,他们的德行像“风”,他们明是非、知荣辱、能担当、敢引领、格局大、有气象。时代顺利前行,社会和谐发展,离不开许许多多这样的人。

其三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要想知礼又有道德,无论是为政在位者还是普通民众,都面临一个自身修养的问题。于是孔子提出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修身方法。这是孔子的一贯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点,它被认为是孔子在人文规则历史中设立的第一个黄金法则,被推尊为全球伦理最基本的伦理框架。曾子说,孔子的学说“忠恕而已矣”。孔子的忠恕之道就是仁,是儒学的核心。仁的本义是“反求诸身”,即反省自己,亦即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儒学是修己安人之学,看起来,孔子提出的方法十分简单,但在简单背后,却蕴含着一般人想不到的“不简单”。

最后是与时偕行的时中之道。中庸,就是中之用,也就是用中,把握中道。中庸要求不偏不倚,不能过,也不能不及。作为方法论和处事原则,中庸或中道原则是对和谐的追求。人处在伦理关系中,和谐的关系应当君仁、臣忠,应当父慈、子孝,人伦关系都是相互的、双向的,把握其间的平衡就是和谐,就能发现中和之美,这就是“天地位”。只有天地各得其位,才能“万物育”。只有稳定,才能生长;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从社会管理的意义上讲,中庸指不断纠偏的过程。孔子说:“夫礼,所以制中也。”按照中道学说,人要按照该做的去做,这就是“以礼制中”。如有人不能做好,就要教育引导,这就是“以型教中”。如果有人违背道德规范,甚至伤义败俗、危害社会,教育也不起作用,那就要“以刑教中”,这就是加以强制,以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摘自杨朝明《儒学与现代人生的关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伦之道是建立在人的社会性基础之上的,就是指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五种关系。
B.为政者要做到德位相配,真正达到“为正”的目标,就必须对“正”有正确的认知。
C.孔子儒学的核心就是仁, 也就是忠恕之道,孔子认为这可以作为他的学说的全部概括。
D.时中之道要求把握人伦关系的平衡与和谐,君仁而后臣忠,父慈而后子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逻辑上是总分关系。
B.文中多次援引孔子及其弟子的原话,清晰地表明了儒家的观点。
C.文中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儒学之道的内涵,并对它们分别做了评价。
D.文章末段从方法论、处事原则和社会管理的角度分别论述了对中庸之道的理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忠恕之道强调人的自身修养,人伦之道强调入的公德意识,儒家强调要内外兼修。
B.为政者明是非、知荣辱、能担当、敢引领,他们是时代和社会最需要的人才。
C.宋代朱熹说“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这和孔子的忠恕之道是一脉相承的。
D.“以礼制中”“以型教中”“以刑教中”是纠偏逐步加强的过程,最终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小题。

材料一: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杨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3日在北京指出,现在博物馆处于“成长期的烦恼”。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当日在北京开幕。会后,刘玉珠在“部长通道”接受媒体采访时作上述表示。

他在解释“成长期的烦恼”时表示,一方面,博物馆的社会需求比较大:另一方面,博物馆的发展比较迅猛,现在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人民对于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大,博物馆所能提供的供给和服务远不能达到社会的需求。“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也有很多路要走。”他说,刘玉珠透露,今年国家文物局的重点是紧扣博物馆的职能定位,尤其是围绕博物馆的短板和难点,下大力气解决这些瓶颈性问题,争取在今年和有关部门一起,出台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满足参观者对博物馆新的需求。

刘玉珠表示,博物馆首先是文化遗产的保护机构,尤其是遗址类博物馆和以古建筑为主体的博物馆,文物安全和文物保护是第一位的,在这一点上不能有任何的弱化和松懈。但同时,博物馆又是公共文化教育和服务的机构,它不是一般的庙会、集市,也不是娱乐场所,它应该是展示和引导高尚的社会风气的场所。

(摘编自《国家文物局局长谈博物馆“成长期的烦恼”》,中国新闻网2019.3.3)

材料二:

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系列纪录片,开创性地在电视艺术中融入互联网思维,以活泼语态讲述国宝。多元形式传播国宝。这一系列跨媒体传播方式,令国宝真正实现了与年轻人的互动,让文化得到了更为生动而有效的传承。《如果国宝会说话》摒弃了大多数文物纪录片厚重严肃的表述风格,转而在平等的对话中“倾听”文物自己的“声音”,捕捉文物背后人的生命气息,再以现代人可感可触的方式呈现给观众。活泼的表述背后不是刻意的讨好,而是满怀诚意的“工匠精神”是制作者对文物与时代关联的深刻理解。归根结底,文物本身就不是冰冷沉默的概念,它们也有自己的温度,有自己的故事,而《如果国宝会说话》所做的,不过是给了文物们“表达自我”的机会,以更有“人味”的口吻讲述自己的“造物者”们的生活和思想情感、创造力与智慧,从而帮助观众以更生动的方式定位相应时代的特质,生产力与文化特点。

(摘编自张梓轩《(如果国宝会说话):与文明的超时空对话》,《光明日报》2018年8月9日)

材料三: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星光,曾经专门研究过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课题。他说,保护得比较好的国家,无一例外有充足的资金。这些保护资金一部分来源于政府,一部分来源于社会的广泛参与,目前,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投入主要是政府,还没有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投入的机制。由于投入机制不健全,财政投入不足,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大打折扣。

在很多国家,都有完善的保护体系,王星光说,以世界上最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之一意大利为例,他们已形成了保护机构网络,在意大利,文物保护分四个等级,第一级类似于我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切按原样保存,保护原物不得改变;第二级指具有特色的建筑,室内外不可改动,但结构可以更新;第三级是地方价值建筑,仅保存外观,室内可以改动,以便更好使用;第四级指一般建筑,只要原样不改可以重建。

在文化遗产保护上,最重要的还是立法。王星光说,在欧美国家,不仅是立法保护,法律保护体系和监督体系也同样完善,早在1913年,法国就制定了《保护历史古迹法》;1930年,英国制定了《古建筑法》;1943年,德国立法规定改变历史建筑周围500米环境要得到专门批准。在西方国家,历史文化遗产教育也很普及。西班牙中小学都开设了世界遗产保护课程,并且有很多遗产保护和古迹修复学校,培养专门的古迹修复人员。

(摘编自《河南商报》2015年10月13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民对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化需求不断增加,这与博物馆提供的供给和服务不足之问的矛盾是当下国家文物局和有关部门亟待解决的。
B.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我国目前主要是靠政府投入,还没有社会的参与和投入,这使我国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大打折扣。
C.意大利是世界上最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之一,它根据保护对象和保护内容把文物保护分为四个等级,形成了保护机构网络
D.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在电视艺术中融入互联网思维,语态活泼,跨媒体的传播方式深受年轻人喜爱,促进了文化的有效传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班牙开设世界遗产保护课程这一事实证明年轻人是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承人,这也是博物馆把“吸引年轻观众”作为一个课题的原因。
B.《如果国宝会说话》让文物自己“讲述”当时制造者的生活及情感,使现代人可感可触,这种独特的呈现方式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
C.博物馆不同于娱乐场所,它是公共文化教育和服务的机构,其职能定位决定了它的社会功能,如展示和引导高尚的社会风气。
D.政府投入、社会参与,分级保护、体系完善,完善立法和教育理念是外国文物保护的三个秘诀,这一系列的保护机制值得我们借鉴。
6.阅读上述材料,你认为社会在吸引青少年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2020-05-2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唱

谢应龙

一季的雨水足,晒够了秋阳,地里有个好收成。

田边一个人站着,一个人蹲着,站着的抽着旱烟卷儿的是四爷,蹲着的头上罩着素边皂布头巾的是四奶。

田是村里的好田。村里的现有的田都好。稍差的这些年都种上了大豆、花生和红薯,行里都疯长着青草儿——种的人不愁收,播了种完事。甭管它大豆比白米细、花生赛黄豆大、红薯藤遮不住黄土。

站在田边,可以看清整个村院。村子里没有狗了,行路的人走得静心清闲。蹲着的四奶对抽着旱烟、眼睛直望着村子黄土大道的四爷说:“老头子,甭等了,开镰吧!”

甭等了?这几天四爷等的就是他的儿子!大儿子在恢复高考后那年上了大学,工作在城里,秋收时总要请假回来帮衬爹,原是不要等的。直到三年前,儿子升了职,开镰时就再也未见他的影子。春节小车回来,劝爹:这几亩田,就别在它上面想主意,穷折腾了。四爷眼一瞪,那年春节就过得没滋没味的。

说好今年全都回来,咋还未露出脑尖顶?

二儿子、三儿子,一个专科、一个本科,让村里人眼红。四爷听了消息,好久未做声。半晌才说:谁让他们全走了呢?说的是实话。

半个也不会回来了。四爷的眼又朝村子逡巡了一阵后,他叹了口气才回过头来对四奶说:“开镰吧。”

开镰了,熟透的水稻沉沉地朝着镰刀挥去的方向倒下。沉沉倒下的水稻在四爷的眼中闪过一道道无比绚丽的弧线,一股丰收无言的稻香痒痒甜甜地悬浮在秋日的风中了,他忍不住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四爷才惊喜地发现,四爷说:“老婆子,看我割了好大的一蔸呢!”

四奶接言:“我也割了好大一蔸呢!”

四爷一愣,随即就笑了:“割吧。”

“割吧。”

日近当午,四爷抬头看了一下天,天穹里尽是薄薄的青云,没有一丝儿的彩色,天底下的飞鸟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邻家地里的庄稼早已割了,稻草胡乱地散在田里,东一垛西一垛的。不远处的塬上是几柱冲天的浓烟在飘……四爷的心就猛地紧缩了一下,他一下子就怀念那时大集体大生产火火热热的情景来:男人挑禾挥汗如雨,女人割禾弯腰如弓,机声鸣鸣,镰光闪闪,最顽皮的娃儿们也跟在挑桶后边泥着脸蛋抢拾着稻穗……

四奶说:“我又割了好大的一蔸呢!”

四爷看了看已汗流浃背的四奶,她满头的白发和金黄的稻色非常美丽。四爷很痴迷地看了一阵,说:“老婆子,我总觉得这地里怪冷清的。”

四奶抬起满是汗渍的脸,她撩起青布衬衣的下襟在脸上撸了一下,便笑了,说:“冷清就冷清吧,难道让人一边唱戏不成?”

四爷说:“今日里我才真觉得自己老了。”

四奶听了,一愣,随后就豁开牙床笑。

“笑啥呢?”四爷见状,问。

“笑你七十还不服老呢,想想,人若不老下去,这黄土地上的人又一茬连着一茬疯长,到今日恐怕连挤都挤不下呢。更何况人要吃要喝,堆成这么多,会弄成啥样呢?”

“那种田的把式都老了又去了,田地里冷冷清清了,你说又会成啥样呢?”

四奶听了,又一愣。她看见四爷的眼空洞而又迷失般地在空荡荡的塬上呆望了——路上有几个人正远远地朝这里走来。四奶跟着望,过了一阵,四奶说:“不是咱家的儿,割吧。”

“割吧,割起才热闹点。”

镰刀又动作起来,稻子在轻吟的阵痛声中成功地倒下。忽然,四爷嘶哑着粗犷的嗓门吼叫了起来,接着,唱:

锄禾日当午,挣钱儿读书。谁知读书儿,进城不沾土。说读书,说读书……

空旷的田野里,一段如泣如诉的歌谣,像一张无边无际的网撒向了天地的四方。不远处一棵苦楝树上一群打盹的鸟儿惊醒了,扇动着惊恐的翅膀箭一般地逃去。

四奶没来由地竟浑身战栗起来,低头看,一层殷红的血液已浸过了她的指尖,无声地点滴在稻田里,她回过头想看,却不见了血痕,血早已溶浸在尘土之中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说好今年全都回来,咋还未露出脑尖顶”中可以看出,儿子们虽事业有成,但对土地上的劳作已彻底淡漠,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当今乡村社会只剩老人与小孩留守的空心化现状。
B.文中“四爷说:“老婆子,看我割了好大的一兜呢!”这句话体现了老人丰收的喜悦和劳动的满足之情。
C.文中写四爷对“过去那火火热热的情景”的回忆与眼前的冷清形成对比,表现四爷心中的失落,也反村了老人的孤单。
D.这篇小说叙述从容,作者运用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塑造了一对热爱土地的勤劳老人。他们对田地丰收感到喜悦,也对“开镰”冷清无人感到失落,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现状的关注和隐忧,令人深思。
8.小说中间部分描写一片丰收样和的秋日图景:天高云淡,飞鸟成群……一有何作用?
9.小说题目“秋唱”能否改为“秋收”,为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困难(0.1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房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警敏,贯综坟籍,善属文。年十八,举进士。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曰:“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补隰城尉。顾中原方乱,慨然有忧天下志。会父疾,绵十旬,不解衣;及丧,勺饮不入口五日。太宗徇渭北,杖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公为秦王,即授府记室。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王尝曰:“汉光武得邓禹,门人益亲。今我有玄龄,犹禹也。”居府出入十年,军符府檄,或驻马即办,文约理尽,初不著稿。太子即位,为中书令。第功班赏,与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功第一,进爵邗国公,食邑千三百户。进尚书左仆射,更封魏。帝尝问:“创业、守文孰难?”玄龄曰:“方时草昧,群雄竞逐,攻破乃降,战胜乃克,创业则难。”魏征曰:“既得天下,则安于骄逸。国繇此衰,则守文为难。”帝曰:“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居宰相积十五年,自以权宠隆极,累表辞位,诏不听。帝遣使谓曰:“让,诚美德也。然国家相眷赖久,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顾公筋力未衰,毋多让!”晚节多病,时帝幸玉华宫,诏玄龄居守,听卧治事。疾甚,帝命凿苑垣以便候问。薨,年七十一,曰文昭。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明达吏治,议法处令,务为宽平。治家有法度,常恐诸子骄侈,席势凌人,乃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

(《新唐书·房玄龄列传》,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
B.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
C.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
D.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器,本指国家的宝器,如钟鼎之类,也指国家所需的器材,又代指国家政权。
B.中书令,我国古代官职名称,唐朝中书令为首席宰相,在三省长官中位居第一。
C.食邑,也叫封地,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为食禄的田邑,大小按封爵等级而定。
D.谥,指人死后,后人给他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评价的文字,有褒谥与恶谥之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玄龄文思机敏,善写文章。他在秦王王府任职十年,各种军事文书和幕府檄文,有时顷刻间便写成,文字简约而道理详尽,一开始就不打底稿。
B.房玄龄心忧天下,尽心为国。他年纪轻轻就心忧天下,被吏部侍郎高孝基称赞胜过当时许多年轻人;他尽心竭力治理国事,审议法令,也务为宽平。
C.房玄龄位居宰相,深受皇恩。他担任宰相长达十五年,晚年多病的房玄龄留守京城时,卧床办理国事,后来病情加剧,皇帝令凿通苑墙以方便问候。
D.房玄龄为人孝顺,谨于治家。他衣不解带地服侍生病的父亲百天,待父亲去世后,又五天滴水不进,还收集古今家诫并写在屏风之上,以告诫子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
(2)让,诚美德也,然国家相眷赖久,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语言千锤百炼,色调清丽明快,直抒胸臆,感情至深,真切动人。
B.首联直接破题,点明情境。“自”字是“无良伴”的呼应,体现了诗人的孤独。
C.颔联由室内的寒灯写到室外的雁叫,视听结合,描绘出了一幅寒夜孤客思乡图景
D.颈联虚实结合,想象奇特,表现出诗人因愁思难耐、归家无望而生出的怨恨。
15.此诗尾联在艺术上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成分。
(1)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写眼前江月和水上船舫,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妙,让听者彻底陶醉。
(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诗人以震耳欲聋的飞瀑声和滚石的撞击声从听觉角度写蜀道之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5-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人类开始仰望星空,梦想就开始了。(   );然而对于一个国家和一种文明而言,几十年如__________。面对“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人人都要有__________的紧迫感,要对得起时代的期盼,也经得起子孙后代的评说,不让历史留下遗憾。

奋斗的生活是美好的,追梦的青春是丰满的。行进在时代的峡湾中,有激流和险滩,也有可以__________的河岸。曲折的峡谷会薄弱人的斗志,隐蔽人的视线,让人产生“慢慢走,欣赏啊”的冲动。然而,不感受入海口的辽阔,不知道世界的格局之大;没有在海洋“扎猛子”的经历,就不懂得弄潮儿的气魄。

个人理想与伟大的时代相互塑造、相互成就。志之所趋,__________。青年追求伟大梦想,要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奋斗大潮中,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如此,青年心中才有阳光,眼里才有远方,才能在逐梦的路途上脚踏实地、行稳致远,成就青春的辉煌。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几十年的时间,对人的一生很漫长
B.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几十年的时间很漫长
C.几十年的时间,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很漫长
D.人的一生,要度过漫长的几十年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A.白驹过隙             时不我待             苟安一隅             无远弗届
B.稍纵即逝             时不我待             得过且过             无远弗届
C.白驹过隙             千钧一发             得过且过             无边无涯
D.稍纵即逝             千钧一发             苟安一隅             无边无涯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曲折的峡谷会削弱人的斗志,隐蔽人的视线,让人产生“慢慢走,欣赏啊”的冲动。
B.曲折的峡谷会遮蔽人的视线,薄弱人的斗志,让人产生“慢慢走,欣赏啊”的冲动。
C.曲折的峡谷会薄弱人的斗志,遮蔽人的视线,让人产生“慢慢走,欣赏啊”的冲动。
D.曲折的峡谷会遮蔽人的视线,削弱人的斗志,让人产生“慢慢走,欣赏啊”的冲动。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0. 下面是某大学校庆的征文启事,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当,请找出并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明确,语体风格一致。

金秋十月,学校将迎来百岁生日。为弘扬“X大''精神,凝聚校园文化,我们热诚地邀请广大教职工、海内外毕业学生,抽空拿起手中的笔,讲讲你与学校的故事,抒发你对学校的感情。凡参加此次征文的投稿者均惠赠一份校庆纪念品。敬盼你的来稿!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老字号”要想活得好,________。品质过硬,________,反之则会被消费者抛弃。曾经就听到有朋友抱怨某家“老字号”,不仅有时候卖的食物不好吃,服务态度和就餐环境也不尽如人意。这样的商家门可罗雀,也在情理之中。前些年新闻里还报道过,某家“老字号”用过期的原料生产食品,这种做法不仅是在欺骗消费者,________,将先人辛辛苦苦建立的名誉毁于一旦,实在令人惋惜。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困难(0.15)
22.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20-05-2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作家作品
2
阅读与鉴赏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学术论文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4-60.4理解重要句子含意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探究内容,提出见解非连续性文本
7-90.4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15欧阳修(1007-1072)  古代文化常识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65杜牧(803-853)  诗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连贯选择题组
200.65得体  谦敬误用  特定场合用语  书面语和口头语语言表达
210.65简明、连贯语言表达
六、作文
220.15哲理与生活  人生感悟  材料作文  图画式材料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