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西藏 高二 期末 2020-09-01 21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作文主题、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眼(kuāng)   (jí)   让(chán)        (nì)
B.哀(dào)       (sù)   动(shān)        仆人(pú)
C.污(miè)       (xǔ)   伤(chuàng)    败(kuì)
D.菜(yuè)       行(lǔ)   桂冠(guàn)        利(móu)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2. 下列各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窒息     须臾     扑朔迷离     铤而走险
B.景仰     楹联     沾沾自喜     精兵简政
C.诠释     弊端     不知所措     死得其所
D.亵渎     宫闱     自以为是     歪门斜道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各组词语,不全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A.视界——视野     落幕——开端     粗暴——残暴
B.著名——闻名     绮丽——美丽     譬如——比如
C.嘲讽——讽刺     吻合——符合     重复——反复
D.长短——是非     陶醉——沉醉     踌躇——犹豫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各组短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春光明媚     态度明朗       笔法明快
B.树影斑驳     色彩斑斓       两鬓斑白
C.稀薄的空气     稀疏的月光     稀缺的物资
D.显赫的地位     显著的成就     显耀的家世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依次填入语段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夏夜,月光(       ),知了聒噪,更显出一片(       )。床角洒满了清光,我就这样(     )入梦。梦里,月下的花儿静静(     )。
A.皎洁   安宁   香甜   开放B.洁净   安宁   恬淡   开放
C.皎洁   寂静   香甜   绽放D.洁净   寂静   恬淡   绽放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先把介绍信给恒元看了,然后便说这人是怎样怎样一身土气?
B.“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C.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D.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句子缩句后和原句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火箭排出的气体在空气中凝成了浓浓的烟雾。
缩句:气体凝成烟雾。
B.在这件事情之后,她更加勤奋努力地学习。
缩句:她学习。
C.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缩句:记者解掉绳子。
D.戴红领巾的小姑娘捡起了操场上的许多纸片和枯黄的落叶。
缩句:小姑娘捡起了落叶。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8.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扎西的感人事迹,使全体学生深受教育。
B.谁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
C.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绩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D.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9.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呵!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全都披上了银装。
②那雪后的天空一碧如洗,显得特别晴朗;那雪后的太阳,光辉灿烂,显得特别明亮。
③不一会儿,一轮红日从东山岭上升腾起来,光芒四射,把雪后山野映得耀眼夺目。
④黎明时分,雪停了,太阳要出来了。
⑤我踏着雪,走上了村西山岗向四周望去。
⑥那雪后的山野,更显得幽美洁净,像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A.④⑤①③②⑥B.④⑤①⑥③②
C.①⑤④③②⑥D.①⑤④⑥③②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只有不断努力拼搏,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B.他宁可跳下悬崖,也不向敌人投降。
C.既然你选择了妥协,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D.我虽然没有你漂亮,因而比你善良。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比喻)
B.我最敬佩的人是谁呢?毫无疑问是我的父亲。(反问)
C.植树活动开始了,有的挖坑,有的提水,有的搬树苗,有的填土,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排比)
D.看着绿油油的青稞,我仿佛闻到了糌粑的香味。(夸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的是(        
A.春天的西藏,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B.通过老师们的耐心教导,使他认识到了自己错误。
C.我们要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D.今年的土豆产量比去年增加了一倍。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下列各项中作者、作品、国家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法国B.《论友谊》培根——英国
C.《听泉》东山魁夷——日本D.《装在套子里的人》莫泊桑——俄国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苏秦)读书锥自刺其血流至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

14.对上面文章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B.(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C.(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D.(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15.对文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索引B.股:大腿C.欲:想要,将要D.足:脚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①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三天就会导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所以《本草纲目》把水放在第一章。中国的先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②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须的物质。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③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足够地饮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除废物,使患者早愈。

④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御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情烦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⑤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人体脱水的过程。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燥、脱水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⑥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1%—2%。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2569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需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8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补充约三分之一的饮水量。

⑦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16.关于文中第⑤段划线句子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下列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是(   
A.作比较B.举例子
C.分类别D.列数字
17.下列说法与原文第⑥段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等
B.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
C.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8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
D.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
18.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B.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
C.喝可乐等饮料是可以代替喝水的。D.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
19.下列各项中,最适合用作本文标题的是(   
A.多喝水的好处B.养成饮水的习惯
C.饮水的重要性D.饮水与健康
2018-09-19更新 | 35次组卷 | 3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1)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2)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3)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4)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5)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6)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7)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20.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第(1)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2.请谈谈你对下面这个句子的理解。
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
23.读文归纳填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有什么优点,你怎样让它成为一种习惯?
25.诗词填空
“纷纷暮雪下辕门”下一句是(              )
“东边日出西边雨”下一句(                )
2020-08-2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6. 作文。

自2016年开始,依附于科技的发展,抖音进入了千家万户。抖音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又让许多人整日沉溺其中,不可自拔,以致耽误了工作和学习。


   对于这种现象,你有怎样的认识?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600字)
2020-08-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13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1,2,3,4,5,6,7,8,9,10,11,12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作文主题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65字音选择题
20.85字形选择题
30.65一般词语选择题
40.65一般词语选择题
50.65一般词语选择题
60.65标点符号选择题
70.65压缩语段  句子的表达方式选择题
80.85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90.65衔接与排序选择题
100.65关联词语选择题
110.65修辞手法选择题
120.65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130.6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14-150.65刘向(约前77-前6)  文言文断句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文言实词
三、现代文阅读
16-19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科普-社会科学类
20-250.65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
四、作文
260.65青年成长  道德与社会  传承与创新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