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同步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4 修辞立其诚 怜悯是人的天性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0-11-08 25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

一、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1. 【重点】张岱年先生是我国当代杰出的中国哲学史家,也是著名的伦理学家,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文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2020-11-0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4 修辞立其诚 怜悯是人的天性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2. 【难点】如何理解卢梭在本文的观点?
2020-11-0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4 修辞立其诚 怜悯是人的天性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话、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实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舍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2020-11-0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4 修辞立其诚 怜悯是人的天性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同的书,会散发不同的馨香。温婉雅致的散文集,是淡雅的康乃馨,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可以让我们的心沉静下来;气吞山河的历史书,是一树的泡桐花,散发着浓郁的芳香,会让我们的心灵充满了生命的热情;引人入胜的小说故事,是奔放的芍药,要与牡丹争高下,可以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神秘的幻想……这些或淡雅或浓郁的书香,陪伴着我们每一段闲暇的时光,那些入心的文字辗转在五脏六腑之中,成为我们心灵的一部分。

不可否认,也有一些书,错字连篇,粗制滥造,就像石楠花一样让人闻到一股讨厌的臭味。那样的书,不仅侵害了创作者的权益,。千万不要让这种书进入我们的视野,杜绝那一丝丝臭味腐蚀我们的心灵,从而影响我们美好的心情。

书香默默入心来,。有人说:“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我想说,你的气质里藏着那一缕续书香。每一缕书香,都会遍历你全身的经脉,让你的气质散发着或淡雅或浓郁的书香。爱读书的人,举手投足之中透出一种优雅感,身上散发着清淡的书卷味,灵魂里沐浴着浓郁的书墨香。有一种气质,会从书韵中获得升华,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5.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拟、比喻、夸张B.比拟、比喻、排比
C.对偶、借代、排比D.对偶、借代、夸张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也有一些错字连篇、粗制滥造的书让人闻到一股讨厌的臭味,就像石楠花一样。”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7.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0-11-03更新 | 304次组卷 | 7卷引用:《同步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4 修辞立其诚 怜悯是人的天性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8. 阅读下面的语段,以“面对苦难”开头写一组排比句,表现中国人民的坚韧、勇敢,用到以下三个词语。要求表达准确、语意连贯。
多难兴邦     匹夫有责     同舟共济

任何苦难都难不倒伟大的中国人民,越是危难之际,中国人民越是坚韧,越是勇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一个团结乐观的中国人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每一个平凡又伟大的中国人是我们能够胜利、必将胜利的缘由。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9.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70字。

近日,为向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冲锋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中山陵园管理局等文旅单位发出倡议,对全国所有医务工作者实行免费参观游览政策。据了解,除原免费景区、博物馆外,南京包括明孝陵、总统府、中国科举博物馆等在内的23家国家等级景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六朝博物馆等4家市属博物馆以及南京城墙将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开放一年。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浮夸自大文风可以休矣!

最近在网上,“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之类的文章,总能赚取不少莫名点击。然而,纵观这些所谓“爆款”文章,其内部水平却了无新意,令人堪忧。比如,有的一味夸大、以偏概全,高喊《在这些领域,中国创下多个“世界第一”!无人表示不服》;有的任意拔高、贻人口实,鼓吹《别怕,中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有的一厢情愿、照单全收,将国外的只言片语,放大成“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体”等声音。

这些“雄文”的共性,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壳,经不起一点风吹日晒。要知道,文章不会因为浮夸而增色,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大而变强。挑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的后果,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的狂妄误区,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的认知闭环。

新闻学有一种观点认为,“最好的编辑一定是个营销专家”。对一些媒体而言,浮夸自大的文风,无异于吸睛涨粉的气球,一触即破。在此类文章的始作俑者眼里,标题就是一枚带着诱饵的鱼钩,不加点“刺激”的猛料,就无法吊起胃口。然而,新闻不是爽文。如果只讲营销不讲营养,只要眼球不讲责任,即使一时流量爆棚,也是在误导大众。

有网友感慨,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新闻越来越多,离真相却越来越远。的确,浮夸自大的文风套路,看似抄了“10万+”的近路,实则误入新闻生产的歧路。据统计,去年新媒体运营行业人数超过300万,各类机构对内容创业者的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可谓既有前途,又有“钱途"。然面,自媒体要想创作自如,还需恪守自律。倘若毫无底线蹭热点,肆无忌惮造噱头,结果只能是漫出道德水位,偏离法治轨道,荼毒公众认知不说,更消解媒体公信力。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有人疑惑,是文章不会写了吗?并不是。还记得,南海仲裁闹剧群情激愤,“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声音却产生共鸣。针锋相对却有礼有节,气贯长虹而又言之有物,这样的文风文气,怎能不引发舆论场同声同气?全媒体时代,真实客观理性的新闻准绳没有变,新鲜有趣优质的价值取向没有变,平实求实务实的文风导向也没有变。只有创作者自律自觉,将文风与世风勾连,给流量和情绪松绑,方能写出真正从容自信的作品。

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新闻讲事实,讲真相,讲正道,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那些热衷于要噱头、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路数可以休矣。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7月2日,有删改)

10.下列对“文风”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浮夸自大的文章,从标题到内容大多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一味夸大事实。
B.浮夸之作无事实、无内容、无思想,外强中干,极少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
C.浮夸作品多哗众取宠以博人眼球,其作者受到利益的驱使而罔顾社会责任。
D.文风好的文章从容自信,追求言之有物,而不讲求营销,不追求“吸睛”。
11.下列对文中所举例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爆款”文章的标题为例,指出文风不良的文章存在“一味夸大”的弊端,树立了批判的靶子。
B.本文以加“刺激”猛料来“吸睛涨粉”的“标题党”为例,批评文风浮夸的作者重利轻责,误导大众。
C.作者举新媒体运营的数据,意在证明自媒体创作虽有“前途”和“钱途”,但若浮夸会步入新闻生产的歧途。
D.本文以新闻作品“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引发社会共鸣为例,说明言之有物、言而有文的文章方可行而致远。
12.下列语句的内涵与文章中作者所论述的主要观点,最接近的一项是(     
A.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B.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
C.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
D.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2020-08-12更新 | 279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9年福建省“百校联考”毕业班教学摸底质量检查高三年级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

试卷题型(共 7题)

题型
数量
小阅读
2
现代文阅读
2
语言文字运用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语言文字应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小阅读
10.65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课内
20.65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课内
二、现代文阅读
3-40.65学术论文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
10-120.65时评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理解重要概念论述类文本
三、语言文字运用
5-70.65修辞手法  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80.65扩展语句语言表达
90.65概括要点语言表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