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同步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1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0-11-08 27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

一、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1.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一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020-11-0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1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2. 阅读《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怎样理解作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的含义?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3. 结合《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如何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问题?
2020-11-0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1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 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为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教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元网络。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究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维模拟。因而他们让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

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对“智能”的理解仍未形成共识。但是,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核心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

(取材于谭营等人的文章)

4.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B.人工智能是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
C.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
D.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学家图灵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
B.“图灵测试”提出了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判断标准。
C.“中文房间”实验是为了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
D.图灵和希尔勒全都认为计算机是可以拥有智能的。
6.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表现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
B.联结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都认为应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
C.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应把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作为研究的内容。
D.三个学派对“智能”的理解不同,因而他们的研究思路也不同。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对语言的积极影响,:一是语言创新空前活跃。在前互联网时代,语言创新活动主要以图书、报纸等为平台,这显然属于少数“社会精英”的专利,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很难(       )其中。互联网给普通民众提供了人们只要有网络信号,只要有信息的发送或接收终端,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语言智慧。互联网让社会进入了“全民造句”时代,许多生动形象、极富表现力的新词、新语、新用法,都源自普通网民的创新活动。二是。在前互联网时代,新词、新语、新用法等出现后,主要通过图书、报纸等递相传播,时空上的阻隔无法(       )。互联网实现了即时传播、即时交流,时空阻隔被彻底打破,新词、新语、新用法等出现后可立马在全社会传播开来,且立马被全社会接受。这个改变,也是(       )的。正是基于这两个方面的改变,现今的语言生活空前(       ),新词、新语、新用法等不断涌现。

7.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参与       避免       前所未有       繁荣
B.加入       避免       千载难逢       繁华
C.加入       回避       前所未有       繁华
D.参与       回避       千载难逢       繁荣
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只要有网络信号,只要有信息的发送或接收终端,都可以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语言智慧。
B.人们只要有网络信号,只要有信息的发送及接收终端,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语言智慧。
C.只要有网络信号,只要有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终端,人们都可以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语言智慧。
D.只要有信息的发送或接收终端,只要有网络信号,人们都可以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语言智慧。
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0-11-0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1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10. 下面是某高级中学在学校公告栏中贴出来的春游通知,其中有四处不合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进行修改。

为陶冶性情,缓解学习压力,校团委裁定将于4月5日举行西郊植物园春游活动。高一、高二年级的同学必须全部参加,门票、往返车费由学校承担,午餐你们自己解决。另外,请不要携带贵重物品,丢失概不负责。

2020-11-03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同步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1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0.4)
名校
11. 下面是某市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提供的就医流程图,请将该流程图转换成一段文字,告知社区居民,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部科学史,其实也是一部科学家的精神史。拉开历史的长镜头,有些科学成果会因为时间推移成为过去,而伟大的科学家精神总是长留历史的天空,更具穿透力。从大众视野来看,许多科学家的工作因为专业、神秘鲜为人知,但他们身上元气充沛的求索精神,却总能直抵人心。从钱学森到屠呦呦,再到钟扬、黄大年,杰出的科学家身上总有一种极为相似的精神气场: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他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他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他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他们睿智攻关、团结协作;他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他们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镌刻在大地上,铸就中国科技创新的丰碑。

没有挺得起腰的科学家精神,很难有站得住脚的科学成果。“希望广大院士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院士的寄语,也是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盼。今天,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突破核心技术、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如何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这既是时代之问,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绽放光彩的机会。这就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争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弘扬科学家精神,需要整个科学界来维护。这些年来,无论从论文数还是专利数看,中国科研事业都可谓蒸蒸日上。但与此同时,一些学术不端行为,一些浮夸浮躁、投机取巧的行为也不时出现,比如人为夸大研究基础和学术价值,无实质学术贡献者“挂名”等。这些行为不仅侵蚀了科学家精神,也伤害了中国科学界的公信力。科研诚信是科技工作者的生命线,认真是科学家的底色。只有严守科研伦理规范,守住学术道德底线,才能守护好科学家的品格和尊严,催生真正一流的科研成果。

弘扬科学家精神,也需要全社会精心培育。科学家精神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精神高度,也是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培育,科学家精神也难拔节生长。当我们期待科学家心无旁骛、“板凳坐得十年冷”,也要给予他们“数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环境;当我们寄望所有科技工作者都能在专业上一丝不苟,也要相信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减少对科研活动的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当我们希望科研回归本真,同样要在考核中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总之,科学的事业,呼唤更加科学的管理。只有尊重科技创新规律、科研管理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推动科技管理体制更加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我们才能厚植科学家精神,培育更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科学是没有止境的事业,某种程度上,科学家精神也体现为一种对于未知、对于人民的热爱。航天英雄杨利伟曾说,永远记得第一次在太空俯瞰这颗水蓝色星球的样子,“我仔细端详这美丽的星球,生怕错过一处风景,我深知这是亿万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美景”。相信,若所有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仰望着浩渺的星空又关注着脚下的大地,一定会成就这个时代最美的风景。

(摘编自何鼎鼎《用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创新》)

1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弘扬科学家精神,既要有科学家的求索精神,也需要全社会的精心培育。
B.科学家有了强大的新时代精神气场,就能铸就中国科技创新的新丰碑。
C.近年来,中国科研事业蒸蒸日上,主要表现在论文数量和专利数量上。
D.要让科研回归本真,就要营造好的环境,要信任科学家,不要干预科研活动。
1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逐层深入展开论证,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B.第二段运用引用和正反解说法,论述了要取得一流的科研成果,需要过硬的科学精神。
C.文章围绕“科学家精神”这一论述对象,非常注重当下的实际情况,有很强的针对性。
D.文章末段论证了科学事业无止境,正因为如此,科学家精神也体现为对未知、对人民的热爱。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科技成果有可能被新的技术替代,被人们遗忘,但是伟大的科学家精神定会长存。
B.我国当下的科技创新既有令人欣喜的一面,也有亟须解决的内困外忧,这正是科学家精神大放光彩的契机。
C.我国厚植科学家精神,培育更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需要遵循各种规律,让科技管理体制更加科学化。
D.若所有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懈努力奋斗,脚踏实地,对人民深深热爱,就一定会成为这个时代最美的风景。
2020-11-0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1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小阅读
3
现代文阅读
2
语言文字运用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语言文字应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小阅读
10.65学术论文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课内
20.65学术论文  理解重要句、段的含义和作用课内
30.65学术论文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课内
二、现代文阅读
4-60.65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理解重要概念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论述类文本
12-140.65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述类文本
三、语言文字运用
7-90.65一般词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  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100.65通知  得体  特定场合用语语言表达
110.4流程图/结构图  简明  连贯语言表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