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8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节选) ☆党费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0-12-19 7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

一、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1. 小说中最突出的人物是水生嫂。她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具有根据地进步妇女的特点。试加以分析。
2020-12-1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8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节选) ☆党费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2. 《荷花淀》中描绘了几幅诗情画意之景?试分别对其加以概括并作简要赏析。
2020-12-18更新 | 140次组卷 | 3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8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节选) ☆党费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3. 本文的对话描写极其传神,试举例分析对话的作用。《荷花淀》
2020-12-18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8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节选) ☆党费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4. 孙犁先生说过:“看到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荷花淀》一文便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美,请结合文本探讨这篇小说表现了怎样的美。
2020-12-18更新 | 172次组卷 | 5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8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节选) ☆党费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5. 课文部分成功塑造了二诸葛和三仙姑的形象,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一下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2020-12-18更新 | 115次组卷 | 4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8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节选) ☆党费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6. 结合课文分析本文的情节结构有什么特色。
2020-12-1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8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节选) ☆党费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7. 《小二黑结婚》是怎样表现和歌颂民主改革、人民政权这一主题的?
2020-12-18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8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节选) ☆党费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8. 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什么特点?试结合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2020-12-18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8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节选) ☆党费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9. 《党费》小说表现了黄新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20-12-18更新 | 159次组卷 | 4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8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节选) ☆党费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10. 《党费》一文中,“我”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以第一人称叙述有哪些好处?
2020-12-18更新 | 171次组卷 | 3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8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节选) ☆党费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11. 小说中如果删去有关黄新孩子的内容好不好?为什么?
2020-12-18更新 | 134次组卷 | 5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8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节选) ☆党费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12. 对小说中黄新从女儿手中夺下一根腌豆角这一细节描写,有人认为真实生动,使黄新这一人物形象更加感人;有人则认为不够真实,影响了黄新形象的丰满性。你赞成哪一种观点?简要说说理由。
2020-12-18更新 | 140次组卷 | 5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8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节选) ☆党费

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人问三仙姑是从哪里学来这套装神弄鬼的本领,她讳莫如深,闭口不谈。
②他写文章从来都是一气呵成,古人所言的倚马可待,大概就是用来形容他的吧。
③她武艺高强,从小就穷兵黩武,经过长达几十年的磨炼才出师。
④我走进黄新家没多久,就有几十个白鬼蹑手蹑脚地从四面包围了黄新家的窝棚。
⑤有关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可谓连篇累牍,可是读者更关心消除这一现象的措施。
⑥这天夜里,城里弥漫着一种莫名其妙的躁动和不安。
⑦我军阵地犹如铜墙铁壁,敌人是攻不破的。
⑧时隔七十年,邱思华回到爷爷家的老洋房,只见蓬蒿满径,瓦砾遍地,心生几许伤感之意。
⑨赵子龙在战场上纵横捭阖,杀了个三进三出,如入无人之境。
⑩元宵节上,秧歌、舞狮、旱船、腰鼓等节目精彩纷呈,众多市民驻足观赏,拍手称快
A.①③⑤⑨B.②④⑥⑧C.②④⑦⑩D.②③⑨⑩
2020-12-18更新 | 367次组卷 | 5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8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节选) ☆党费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14.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横线上。
①盒子中的小球还在来回________(振动/震动),鹿有鸣托着盒子的手能感受到木盒在微微________(振动/震动)。
②黄三毛在工作中一贯爱________(挑三拣四/拈轻拍重),不是这不称心就是那不满意,总之是个有名的“刺头”。
③我没有________(倚马可待/文不加点)下笔千言的本领,文章写得比别人都慢一些。
④对这次事故的处理意见,监督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仔细琢磨一下,他的态度其实是________(模棱两可/不置可否),既没有赞同的意思,也没有反对的意思。
⑤曲婉蓉在工作中一贯________(谨小慎微/谨言慎行),是没出过什么差错,但也缺乏创新精神。
2020-12-18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8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节选) ☆党费

三、 添加题型下试题

1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相同的两项是(     
A.晶亮的玻璃窗里“品”字式堆着一堆一堆黄肥皂,那就是童话里金砖砌成的堡垒了。
B.这个公园也失去了年轻时的活力,褪去了华丽的衣裳,有些苍老却不失一份坦然与安详。
C.教堂右边是向运河去的路,是一个小方场;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再和谐不过的。
D.站在金鸡山上,只见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铺天盖地,村舍、道路、溪流,仿佛都融入花之海洋。
E.到了目的地,“黑眼睛”领着我们找好了宾馆,“大辫子”就开始领着我们游览乌镇了。
2021-01-04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8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节选) ☆党费

四、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16. 按照括号中的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野菊花在秋风中自由自在地开着。(强调野菊花开的状态)
(2)毕业二十年聚会,同学们都从天南海北赶到了母校。(强调同学们不辞辛苦)
(3)从年龄上看,这位教授大概退休了。(强调揣测语气)
(4)你在大雨中淋了这么长时间没感冒吧?(强调对“你”健康的关心)
2020-12-18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8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节选) ☆党费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17. 如果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最合适的位置并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植物有很多令人称奇的地方。大量研究成果证明,植物和人类一样,也具有丰富的感情,______高度敏感。很多时候,它们的智商和情商______不低于人类,______人类尚未完全发现而已。有一种叫苜蓿的植物,在欧洲能生长得很好;_______被移植到非洲后,就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它会额外分泌一种激素,使得羊不愿意去吃,_______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
①以便          ②只是       ③甚至        ④但       ⑤而且

五、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较易(0.85)
18. 下列各句中,属于反问句的一项是(     
A.到底哪一个是黄新?万一认错了人,我的性命事小,就会带累了整个组织。
B.区长道:“干什么?区公所是骂人的地方?
C.区长问:“你今年多大岁数?”三仙姑说:“四十五。”
D.区长问:“你会下神是不是?”
2020-12-18更新 | 233次组卷 | 3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8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节选) ☆党费

六、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19. 根据下面提供的语言环境回答后面的问题,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几个不同身份的人围绕“最让人激动的是什么”这一话题进行探讨,都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球迷说:“最让人激动的是扣人心弦的进球。”商人说:“最让人激动的是源源不断的利润。”画家说:“最让人激动的是灿烂丰富的色彩。”农民和护士会怎么说?请你代他们回答。

农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护士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2-18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8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节选) ☆党费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湖沟的日子,我一晚一晚地听着蛤蟆的叫声,一天一天地看着麦子成熟。我住的村委会院外,有一口水窖,水泥砌就,呈长方形,四面光滑笔直。它一览无余地敞开内心,接受天空的恩赐,再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它周围的土地。今年这片土地运气不错,没喊过渴,算得上风调雨顺。水窖储满了水,上头漂着去秋至今的落叶,蚊蝇嗡嗡地绕飞起哄,蛤蟆像士兵一样穿着迷彩衣藏匿其中,是真正的伪装者。白天里,个别蛤蟆耐不住寂寞,稀疏地叫着,叫得四周空荡荡的群山更空了;但到了晚上,蛤蟆齐鸣,那声音绵绵密密,汩汩滔滔,翻墙越窗,进入室内。在寂天寞地的山里,水窖是热闹的中心,就像一枚石子丢进一池水中,荡开一波一波的涟漪,这个夜晩陡生了无穷的动感,一端连接着我的梦境。我知道,在这个山里,过去人们普遍贫穷,到了青黄不接的日子,总盼着池塘里的蛤蟆开叫,那意味着麦子就要成熟了。是蛤蟆在青与黄两种日子间穿针引线,以稠密如针脚的呼唤,接续起饥饿和温饱。

20.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对偶、比喻、拟人B.对比、夸张、比喻
C.比喻、拟人、夸张D.比喻、拟人、通感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有一口水泥砌就的呈长方形的四面光滑笔直的水窖,在我住的村委会院外。”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20-12-18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8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节选) ☆党费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2. 语言文字运用
许多成语和俗语意思相同,一庄一谐,一雅一俗。例如“强人所难”相当于“赶鸭子上架”,“臭味相投”与“一个鼻孔出气”意思差不多,“自相矛盾”就是“自己打自己嘴巴”。下面给出一些成语或俗语,请你写出意思差不多的另一个俗语或成语。(任选3个作答。)
(1)直言不讳                     (2)得过且过                        
(3)咎由自取                     (4) 关公面前耍大刀                 
(5) 鸡蛋里挑骨头                 (6) 鸡蛋碰石头                     
2016-11-18更新 | 9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语句修辞”有点儿像一首歌曲中的“高潮”,也就是要对所使用的关键句子或段落加以选择和锤炼。___,也就是这个意思。语言表达中采用不同的句式,往往能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如孙犁的《荷花淀》中有一句:“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___,把谓语提到了前边,表现了女人从丈夫的笑里感觉到她所担心的事情可能要发生,因而急于问个究竟的微妙心理。用倒装句可以突显要表达的内容。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4. 以“北雁南飞”为开头,按要求各写一段话,每一段话均不少于50个字。
(1)运用描述性语言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北雁南飞,                 
(2)运用议论性语言并蕴含一定的哲理。
北雁南飞,                 
2016-11-18更新 | 220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届人教版高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专项统训1语文试卷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嘱咐

孙犁

水生望着树林的疏密,辨别自己的村庄,他的家就在白洋淀边上。与日寇殊死搏斗了八年的水生,随部队经过平原时,请假回家。家近了,就要进家了!他想起许多事。父亲确实的年岁忘记了,是不是还活着?父亲很早就有痰喘的病。还有自己女人,正在青春,一别八年,分离时她肚子里正有一个小孩子。房子烧了吗?他走的很慢,他从积满泥水和腐草的水洼望过去,微微地可以看见白洋淀的边缘。

他在门口遇见了自己的女人。她正在那里悄悄地关闭那外面的梢门。水生热情地叫了一声:

“你!”

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子去抽抽搭搭地哭了。水生看见她脚上那白布封鞋,就知道父亲准是不在了,两个人在那里站了一会儿。

他走进屋里,女人从炕上拖起一个孩子来,含着两眼泪水笑着说:

“来,这就是你爹,天天闹看见人家有爹,自己没爹,这不现在回来了。”说着已经不成声音。

那孩子从睡梦里醒来,好奇地看着这个生人,这个“八路”。

水生抱了孩子一会,说:

“还睡去吧。”

女人安排着孩子睡下,盖上被子。孩子却圆睁着两眼,再也睡不着。

女人说:“你想过家吗?”

水生说:“想过。”

“在什么时候?”

“闲着的时候。”

“什么时候闲着?”

“打过仗以后,行军歇下来,开荒休息的时候。”

“你这几年不容易呀?”

“嗯,自然你们也不容易。”水生说。

“嗯?我容易,”她有些气愤地说着,把饭端上来,放在炕上:“爹是顶不容易的一个人,他不能看见你回来……”她坐在一边看着水生吃饭,看不见他吃饭的样子八年了。水生想起父亲,胡乱吃了一点,就放下了。

孩子睡着了,睡得是那么安静,那呼吸就像泉水在春天的阳光里冒起的小水泡,愉快地升起,又幸福地降落。女人呆望着孩子的脸。她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孩子,好像不是她生出,不是她在那潮湿闷热的高粱地,在那残酷的“扫荡”里奔跑喘息,丢鞋甩袜抱养大的,她好像不曾在这孩子身上寄托了一切,并且在孩子的身上祝福了孩子的爹:“那走得远远的人,早一天胜利回来吧!一家团聚。”好像她并没有常常在深深的夜晚醒来,向着那不懂事的孩子,诉说着翻来覆去的题目:“你爹哩,他到哪里去了?打鬼子去了……他拿着大枪骑着大马……就要回来了,多好啊!”

现在,丈夫像从天上掉下来一样。她好像是想起了过去的一切,还编排那准备了好几年的话,要向现在已经坐到她身边的丈夫诉说了。

“你能猜一猜我们想你的那段苦情吗?”

“猜不出来。”水生笑了笑。

“我们想你,我们可没有想叫你回来。那时候,日本人就在咱村边。可是在黑夜,一觉醒了,我就想:你如果能像天上的星星,在我眼前晃一晃就好了。可是能够吗!”

从窗户上那块小小的玻璃上结起来的冰花,夜深了。水生说:“明早就要去参加保卫冀中平原的战斗。”

女人呆了。她低下头去,又无力地仄在炕上。过了好半天,她说:“那么就赶快休息休息吧,明天我撑着冰床子去送你。”

鸡叫三遍,女人就先起来给水生做了饭吃。这是一个大雾天,地上堆满了霜雪。女人把孩子叫醒,穿得暖暖的,背上冰床,锁了梢门,送丈夫上路。

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女人站在床子后尾,撑起了竿。女人是撑冰床的好手,她逗着孩子说:“看你爹没出息,当了八年八路军,还得叫我撑冰床子送他!”

她轻轻地跳上冰床子后尾,像一只雨后的蜻蜓爬上草叶。轻轻用竿子向后一点,冰床子前进了,像离开了强弩的箭,摧起的冰屑,在它前面打起团团的旋花。

太阳从冰面上升起来,冲开了雾,形成了一条红色的胡同,扑到这里来,照在冰床上。女人说:“爹活着的时候常说,水生出去是打开一条活路,打开了这条活路,我们就得活,不然我们就活不了。他老人家焦愁死了。国民党反动派又要和日本一样,想把我们活着的人完全逼死!”

“你应该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为别的事情分心,好好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不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

在被大雾笼罩,杨柳树环绕的丁家坞村边,水生下了冰床。

女人忍住眼泪,笑着说:“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胜利的消息。”

一九四六年河间

(有删改)

2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第一段的心理描写,表现出水生对家乡深沉的思念,对即将到来的重逢的渴望,也有对家中亲人的担心。
B.孩子“是她在那潮湿……丢鞋甩袜抱养大的”,从侧面控诉了日寇的侵略罪行,表现了人民为抗战做出的牺牲。
C.听到水生说明天一早就要出发参加战斗,女人没有犹豫和伤感,当即表现出对丈夫的支持,表现了女人的深明大义。
D.这篇小说写了一个战士回家探望亲人的故事,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女人。
2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情节简单,和《荷花淀》塑造人物的手法有相同之处,淡化肖像描写,着重通过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描写来塑造人物。
B.小说语言朴实简练而内蕴丰厚,耐人琢磨,如水生见到妻子叫的一声“你!”和妻子说的“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等。
C.“嘱咐”是小说的标题,也是小说的高潮,作者写八年分别、短暂相逢和再次离别的情景,其立意正在于烘托出妻子最后的“嘱咐”。
D.小说没有描写前线的刀光剑影,也没有表现后方根据地人民反“扫荡”斗争中的艰难,而是通过夫妻间的生活细节表现了他们的家国情怀。
27.小说中的女人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8.小说中有很多对话描写,这种叙事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20-12-18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8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节选) ☆党费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

试卷题型(共 24题)

题型
数量
小阅读
13
语言文字运用
9
1
现代文阅读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语言文字应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小阅读
10.65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课内
20.65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课内
30.65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课内
40.65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课内
50.65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课内
60.65分析结构,概括主题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中国现当代小说课内
70.65分析结构,概括主题  分析、理解文章内容课内
80.65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中国现当代小说课内
90.65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课内
100.65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课内
110.65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课内
120.65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课内
180.85中国现当代小说课内
二、语言文字运用
130.65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140.65一般词语语言表达
160.65变换句式语言表达
170.65关联词语语言表达
190.65句式仿写  得体语言表达
20-210.65修辞手法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选择+表达
220.65熟语(含成语)语言表达
230.6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240.65修辞手法  情景扩展  描绘场景语言表达
三、
150.65修辞手法
四、现代文阅读
25-280.65其他小说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文学类-单文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