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川 高一 阶段练习 2020-12-31 38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樊将军仰天太息流 ②失其所,不知 ③持千金之资物 ④帷西向立
A.眼泪            结交          钱币        披着
B.鼻涕            参与          礼品        掀开
C.眼泪            结交          礼品        掀开
D.鼻涕            参与          钱币        披着
2020-12-2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面四组选项,通假字最多的一组是(     
A.共其乏困                         无能为也已
B.距关,毋内诸侯               日以尽矣
C.张良出,要项伯               进兵北略地
D.卒起不意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2020-12-2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朝而夕设版焉            晋,何之有       东封郑            ④又欲其西
            夫人之力不及此   人之力而        ⑧以乱
A.①济:渡河;        ②厌:满足;          ③既:既然
B.②夫:发语词;     ③封:疆界、边邑     ④肆:放纵;
C.⑤若:如果;        ⑥微:微弱;          ⑦敝:损害
D.⑤阙:侵损,削减          ⑦因:凭借、依靠   ⑧易:替代
2020-12-29更新 | 64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不杯杓            刑人如恐不
B.愿国为内臣            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C.沛公已                  四十里
D.秦王必喜而见臣     留侯张良
2020-12-2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徐公不君之美也        臣之壮也,犹不
B.沛公起                  吾其还也,亦
C.燕国陵之耻除矣        父母宗族,皆戮没
D.言沛公不敢项王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德也
2020-12-2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列各组选项中对字词的解释只有一个错误的一项是(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秦时与臣游     ④固不如也
⑤君安与项伯有故        ⑥愿大王少假借之       ⑦卒起不意        ⑧尽失其度
A.①籍:登记               ②若:你                 ③游:游玩
B.②且:将,将要        ④固:一定             ⑤故:故事
C.⑤安:怎么               ⑥假借:原谅          ⑦卒:同“猝”突然
D.⑥少:稍微               ⑦意:料想             ⑧度:估计
2020-12-2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7.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晋侯”“秦伯”,分别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爵位由低到高依次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东道主原意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因当时郑国在秦国之东,接待秦国出使东方的使节,故称“东道主”。后以“东道主”称接待或宴客的主人,或指请客的人。现在,“东道主”也可以指某项赛事的主办国家、主办城市或主办单位等。
C.古代的很多地名和现在是不同的,如关中,它是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D.古代人乘车,主帅居中,驭手居左,称车左;参乘(陪侍或保卫人员)又称车右,“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即为此义。
2020-12-2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8. 下列语句翻译最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翻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啊。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翻译:樊将军因为穷困潦倒来归附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而伤害了年长之人的心意。
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翻译:沛公第二天跟随一百多人马来拜见项王。
D.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翻译:从这条道路到我的军营中,不超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到达军营中,你才进去(辞谢)。
2020-12-2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风雨中忆萧红

丁玲

本来就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一下雨便更觉得闷在窑洞里的日子太长。要是有更大的风雨也好,要是有更汹涌的河水也好,可是仿佛要来一阵骇人的风雨似的。那么一块肮脏的云成天盖在头上,水声也是那么不断地哗啦哗啦在耳旁响,微微地下着一点看不见的细雨,打湿了地面,那轻柔的柳絮和蒲公英都飘舞不起而沾在泥土上了。这会使人有遐想,想到随风而倒的桃李,在风雨中更迅速迸出的苞芽。即使是很小的风雨或浪潮,都更能显出百物的凋谢和生长,丑陋或美丽。

世界上什么是最可怕的呢,决不是艰难险阻,决不是洪水猛兽,也决不是荒凉寂寞。而难于忍耐的却是阴沉和絮聒;人的伟大也不是能乘风而起,青云直上,也不只是能抵抗横逆之来,而是能在阴霾的气压下,打开局面,指示光明。

就在这样的风雨中,我想起了天涯的故人,那些死去的或是正受着难的。前天我想起了雪峰,昨天我又苦苦地想起秋白,今天我想起了刚逝世不久的萧红。

萧红和我认识的时候,是在一九三八年春初。初次见她,她的苍白的脸,紧紧闭着的嘴唇,敏捷的动作和神经质的笑声,使我觉得很特别,而唤起许多回忆,但她的说话是很自然而真率的。我很奇怪作为一个作家的她,为什么会那样少于世故,大概女人都容易保有纯洁和幻想吧。

我们相处了一个春天,彼此都很亲切,并不感觉到有什么孤僻的性格。我们尽情地在一块儿唱歌,每夜谈到很晚才睡觉。当然我们在思想上、感情上、性格上不是没有差异。然而彼此都能理解,并不会因为不同意见或不同嗜好而争吵,而揶揄。我们痛饮过,我们也曾在风雨之夕互相倾诉。然而现在想来,我们谈得是多么地少啊!我们似乎从没有谈到过自己,尤其是我。然而我却以为她从没有一句话是失去了自己的,因为我们实在都太真实,太爱在朋友的面前赤裸自己的精神。但我仍会觉得我们是谈得太少的,因为,像这样无妨嫌、无拘束、不须警惕着谈话的人是太少了啊!

抗战开始后,劳累奔波使她迷茫,不知在何处安顿自己的生活。延安虽不够作为一个写作的百年长计之处,然在抗战中,可以使一个人少顾虑于日常琐碎,或者会使她能更健康些。但萧红却南去了。

我们分手后,就没有通过一封信。端木曾来过几次信,在最后的一封信上告诉我,萧红因病始由皇后医院迁出。不知为什么我就有一种预感,觉得有种可怕的东西会来似的。有一次我同白朗说:“萧红决不会长寿的。”当我说这话的时候,我是曾把眼睛扫遍了中国我所认识的或知道的女性朋友,而感到一种无言的寂寞。能够耐苦的,不依赖于别的力量,有才智,有气节而从事于写作的女友,是如此寥寥啊!

不幸的是我的杞忧竟成了现实,当我昂头望着天的那边,或低头细数脚底的泥沙,我都不能压制我丧去一个真实的同伴的叹息。在这样的世界中生活下去,多一个真实的同伴,便多一分力量,我们的责任还不只于打开局面,指示光明,而还是创造光明和美丽;人的灵魂假如只能拘泥于个体的褊狭之中,便只能陶醉于自我的小小成就。我们要使所有的人都能有崇高的享受,和为这享受而做出伟大牺牲。

生在现在的世界上,活着固然能给整个事业添一分力量,死对于自己也是莫大的损失。因为这世界上有的是戮尸的遗法,从此你的话语和文学将更被歪曲,被侮辱;听说连未死的胡风都有人证明他是汉奸,那么对于已死的人,当然更不必贿买这种无耻的人证了。鲁迅先生的阿Q曾被那批御用文人歪曲地诠释。那么《生死场》的命运也就难免于这种灾难。

只要我活着,朋友的噩耗一定将陆续地压住我沉闷的呼吸。尤其是在这风雨的日子里,我会更感到我的重荷,但我一定可以支持下去的。我将压榨我生命所有的余剩,为着你们的安慰和光荣。哪怕就仅仅为着你们也好,因为你们是受苦难的劳动者,你们的理想就是真理。

风雨已停,朦朦的月亮浮在西边的山头上,明天将有一个晴天。我为着明天的胜利而微笑,为着永生而休息。我吹熄了灯,平静地躺到床上。

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五日(有删减)

9.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中的“风雨”,表面是写自然的“风雨”,实则是写社会的风雨,来自社会的恶意也摧毁了一些作家的肉体,但他们精神不倒。
B.首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在内容上营造了寂寞苦闷的氛围,奠定伤感的感情基调;在结构上引起下文,与下文中的风雨相呼应。
C.通过典型事件的叙述,文章再现了萧红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追忆了与萧红的交往,生动地刻画出萧红敏感率真的个性。
D.结尾画线的句子运用象征的手法。作者告诉人们阴霾终将散去,历史必将还萧红一个清白,给萧红一个公正。
10.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萧红的性格特点。
11.结合文章对萧红的回忆,探究作者蕴含其中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与禽兽无异。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至秦,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说秦王。秦王乃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

会韩人郑国来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谏逐客书》,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

(节选自《史记·李斯传》)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已成,楚王不足事        度:估量
B.至秦,庄襄王卒               会:恰巧赶上
C.秦王乃斯为长史               拜:表示敬意的礼节
D.会韩人郑国来               间:离间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B.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C.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D.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斯观仓鼠而悟出人生哲学。李斯在郡里当小吏时,看到厕鼠和仓鼠的不同境况,感悟到一个人有无出息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
B.李斯主张人应该积极有为。李斯认为士人最大的耻辱与悲哀莫过于卑贱与贫穷;但处于卑贱和贫困的处境之中时,要与世无争。
C.李斯请勿逐客,被秦王采纳。秦宗室和大臣劝秦王把客卿一概驱逐,李斯就上了《谏逐客书》劝谏,后来秦王就废除了逐客令。
D.李斯助秦一统,建功立业。李斯建议秦王离间六国君臣,武力扫平诸侯,使天下统一;秦王采用他的计谋,后来任命他为丞相。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2)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
2020-12-2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念奴娇 井冈山

毛泽东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1965年


注:①1965年5月毛泽东重访井冈山,写下该词。②五井碑:井冈山上有大井、小井、上井、中井、下井,总称五井。③古代曾云海绿:有人说,这里古代曾经是绿色的海。
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回到阔别三十八年的井冈山,故地重游,引发了无限感慨,表达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豪气和雄心。
B.该词上片主要描写了井冈山宏伟壮丽的景象,下片主要回忆曾经的革命战争,让读者领略到作者豪迈的风采。
C.“犹记”两句,是作者对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回忆,革命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激战如同发生在昨天。
D.词的下片中“万怪烟消云落”一句,运用了夸张、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革命胜利的喜悦。
17.试从情与景的角度,对上片内容进行赏析。

五、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1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写诗人旧地重游,引出对往昔许多不平凡日子回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2)《雨巷》中在反复拿丁香来比喻姑娘后写丁香姑娘的情态与动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3)《再别康桥》中通过比喻来写柳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荆轲刺秦王》中写荆轲慷慨赴难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2020-12-2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六、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较易(0.85)
19. 根据所给意思写四字成语。
(1)___________,释义:因无力抵抗到了城下的敌军而跟敌人签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多指不平等条约)。
(2)___________,释义:形容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顺畅自然。
(3)___________,释义: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4)___________,释义: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5)___________,释义: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
2020-12-2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七、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20. 在横线对应位置写出下列加点字在语境中的意思。
(1)归有光家遭火,势急①,物件②尽,唯余项脊轩。归有光以为③有神助
(2)李斯为相,④政。当是时,敌虎视秦,李斯令将当关隘,敌临,守将退之,按律⑤死。
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020-12-2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八、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是动植物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叶酸缺乏,会造成比较常见的叶酸缺乏型贫血症,加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致使①________。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只需要每天坚持额外补充一点叶酸,或者,②________,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饮食结构的调整,你体内的“HCY”的水平就会显著地降低,同时也大大地降低了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实际上我们平常吃的食物,几乎都含有叶酸,只不过,③________,比如说在一些豆科的植物,一些绿色蔬菜中叶酸含量相对会高一点,但是像我们吃的主要的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和小麦,它里边的叶酸含量就比较低了。
2020-10-23更新 | 267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话题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有人说,人生就是行走在天地间。

告别懵懂青涩的少年时代,高中生正张开双臂拥抱五色斑斓的青春。一路走来,是谁在用心呵护照顾你,用理解的目光默默地注视你?又是什么在感动和激励着你,抑或常常困扰迷惑着你……

是亲人的关爱,师友的支持,还是知识的指引,美丽的憧憬,或者是……

在成功的道路上,一路有你。一路有你,我的心中有春天;一路有你,我的天空有阳光;一路有你……


请围绕“一路有你”的话题,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②不少于800字;③符合文体要求;④不得抄袭。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10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文言小题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20.85通假字选择题
3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40.85文言实词选择题
5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6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70.85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地理  风俗礼仪选择题
80.65文言文翻译选择题
190.85熟语(含成语)填空题
210.65简明  连贯语言表达
二、现代文阅读
9-110.4丁玲(1904-1986)  其他散文
16-170.4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表达方式现代诗歌
三、文言文阅读
12-150.65《史记》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史传文
四、名篇名句默写
180.94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文言小题
200.65文言实词非选择类
六、作文
220.65话题作文话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