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平谷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北京 高二 期末 2021-02-04 9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著阅读、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这座有800多年历史的大教堂三分之二的屋顶遭到破坏,最具标志性的93米高的哥特式尖塔,在大火中轰然坍塌。此次大火,给全球的文化遗产防火工作敲响了警钟。

同样是世界文化遗产,且同样含有大量木质建筑材料的紫禁城,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结构古建筑群,含建筑9000余间。这些始建于明朝的古建筑不仅核心受力骨架的材料以易燃的木材为主,而且其内外檐还绘制有大量的易燃性油饰彩画,即便不是人为失火或纵火,遭遇雷击等自然因素,也极易引发火灾,因此建筑防火极其重要。太和殿是紫禁城最为重要的宫殿,其在历史上曾遭受过数次火灾。康熙十八年,御膳房太监用火不慎,诱发大火。大火从御膳房直接向南串,跨过乾清门广场,然后拐了个弯,从保和殿蔓延到太和殿,使得太和殿被烧毁。16年后,太和殿开始复建,为避免再次发生别的建筑物火势蔓延到太和殿的情况,建造者将太和殿原有的两端木质斜廊改成了砖砌的卡墙,这样一来,别的建筑发生火灾时,就很难波及到太和殿。太和殿两端的卡墙也成为我国最早的防火墙。

紫禁城中还有一种同样作用的墙,即用于硬山屋顶的后檐墙。这种屋顶类型的建筑在紫禁城古建筑群中的地位非常低,为太监、宫女的值守用房。在雍正时期之前,其前后檐均开设门窗,以便采光及通风。然而这些建筑内需要生火照明、做饭取暖,时常引发火灾。雍正五年起,所有的这种用房的后檐墙一律不得开设门窗,以利于防火。这种规定在紫禁城实施后,逐渐形成了中国古建筑后檐墙的一种施工工艺,称为封护檐。

紫禁城外有方正形状的护城河,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外敌入侵。紫禁城内亦有河流,称为内金水河。尽管内金水河围绕紫禁城周圈布置,但其形状弯弯曲曲,尽量接近部分宫殿建筑。文渊阁是乾隆皇帝专贮第一部精抄本《四库全书》的场所,建筑防火意义重大。为彻底切断可能存在的火势蔓延,乾隆下令将文渊阁建在内金水河的北侧,使得南侧建筑一旦着火,则受阻于内金水河,内金水河会切断火源的蔓延路径。紫禁城宫殿建筑众多,而仅有的70多口井不能满足所有建筑的灭火水源需求。因此,内金水河的修建,利于有足够的水源及时进行灭火。明代文献《酌中志》里就有关于内金水河的一段记载:非为鱼泳在藻以资游赏,亦非故为曲折以耗物料,恐意外回禄之变,此河实可赖。还举例说:天启四年六科廊灾,六年武英殿西油漆作灾,皆得此水之力。

乾清宫东侧的基化门与龙光门之间、乾清宫西侧的端则门与凤彩门之间,其建筑后檐墙上的梁、柱、枋、斗拱、椽子和望板等木构件全部用石料雕刻而成,且上面亦有彩画,远观建筑表面与其他木质建筑无异。这种宫殿建筑的木质屋架部分被石材取代为阻挡火源贡献了力量。

这些科学而有效的防火举措,不仅凝结着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也成为当下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参考依据,是几百年来紫禁城基本保持完好至今的重要保障。

(选自周乾《紫禁城古建筑的防火智慧》,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木质结构的太和殿屡遭火灾,却安然无恙。
B.砖石砌成的卡墙能防火,普遍运用于紫禁城。
C.后檐墙不再开设门窗,是出于保暖的需要。
D.文渊阁临内金水河修建,是御用的贮书场所。
2.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紫禁城内金水河的修建,为灭火提供了水源。
B.紫禁城建筑绘有大量油饰彩画,防火要求极高。
C.紫禁城火灾均是人为纵火,必须杜绝明火使用。
D.紫禁城保存至今,是历代防火措施科学有效的见证。

材料二

600岁的故宫有举世闻名的木质建筑群,火灾就是其面临的最大威胁。但是故宫人居安思危,创造了一个奇迹:从1970年至今,整整50年零火灾。

新中国成立后,故宫有了自己的特勤消防中队,负责故宫博物院的防火灭火和应急救援任务。特勤中队的年轻人,需要牢记宫里所有宫殿的位置和布局,了解每一条道路,以及所有建筑的结构特点。消防员每天分成四班,轮流巡逻,把整个故宫划为10个区域,挨个检查8728间殿宇宫室、161个消防栓和3000多个灭火器以及所有的用电设施,实现了故宫数十年无火情。消防员日常的训练科目之一就是携带消防水带,沿着宫墙经神武门、西华门、午门返回东华门,跑一圈将近3公里,只需要10分钟。故宫的消防处每年进行1~2次消防演练。每隔4年还会组织一次消防运动会,最有趣的一个项目,是模拟起火后的场面,员工比赛搬动重物,假装是在抢救藏品和文物。

紫禁城共有铁、铜、鎏金铜大缸308口,分布在多个宫殿建筑前,是明清两代为防火而设置的储水缸,每口缸大约可储水3000多升,时刻保证储水缸满盈,宫中一旦失火,即可就近取水灭火。因此,它们又被称作吉祥缸”“太平缸。为了防止大缸里的水冬季结冰,每到十月至翌年二月,都要在缸外套上棉套,缸上加盖,气温特别低时,还要在缸下烧炭加温。现如今,这些水缸仍是储水满满,只是它们的欣赏功能日渐明显。2015年,平安故宫工程升级改造,故宫内增加了一个水泵房,共有94个高压消防栓,73个市政消防栓。同时,故宫消防处下设供水科,24小时由专人值班,每天对消防栓进行巡查。

故宫建筑中拥有完善的预防和报警机制,各种先进的扑灭装备随时可以投入使用。在不改变建筑结构、建筑外观的前提下,合理安置火灾探测器;对藏有经书、文物等重要的区域,采用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着重警戒;对于文物不多的古建筑,设置自动探测喷淋装置;对于有珍贵脆弱文物的环境,安装卤代烷或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优先使用具有科技含量的阻燃剂和防火涂料,保证在火源下,木质部分不能或更不易被引燃,为将火灾在前期扑灭争取时间。

在2013年故宫全面禁烟之前,消防员还必须随时检查所有的垃圾桶、草堆和树洞。禁烟是故宫博物院前任院长单霁翔发起的,特勤中队也带头执行了这项措施。在游览区域禁止吸烟的场所,对违规者绝不姑息。严禁在古建筑内安置液化石油气管道,厨房的煤气灶都改成了电热锅。

除了严禁使用明火,故宫还改进了所有用电设施的线路。木结构建筑群里所有的电线,都是先装在橡胶的绝缘管中,再放进金属管中。并且选用LED冷光源,一方面减少光照对文物的损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降低温度。故宫里所有的灯架和线路都脱离古建筑1.5米以上,每一盏灯都有专人值守,定期对建筑内电缆线路进行全面检查,更换老化电线。安装适合此建筑类型的断路器,防止过载。

(选自于网络相关文章)

3.请写出一个与文中“居安思危”意思相近的四字成语。
4.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防中队重视消防演练,练就消防员过硬本领。
B.安全用电,禁用明火,是故宫防火的重要手段。
C.高科技防火材料会损坏建筑部件,改变建筑原貌。
D.故宫的防火应预防先行,对违规者要坚决查处。
5.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范围内的木结构古建筑群的防火保护,刻不容缓。
B.今日护城河不再具有防御功能,只为故宫防火提供水源。
C.高新科技手段的防火灭火,是今后木结构建筑防火的趋势。
D.保证木结构古建筑群的安然无恙,是对历史与文化的尊重。
6.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古代紫禁城防火采取的措施。
2021-02-0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进士。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议论持大体,有清望。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事见诬,逮下吏,,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屡辨疑狱,无所挠屈。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九畴、渊遂劾盛等,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嬉笑自如,不宜居职。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凤阳岁凶,盗起,敕往巡视招抚。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景泰元年仍命兼理。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闻。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不然,徒冗食耳乃不增戍。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徙入塞。九畴言: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治守帅罪。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转右副都御史。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

有旨市羊角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事寝。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天顺初,议事京师。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留为右都御史。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畴传》)


注释:①土木:明正统十四年,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兵败于土木堡。②宋神宗大办元宵节,欲购浙灯四千余盏,苏轼上书劝谏,反对奢华,神宗采纳其建议。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场民数千人阙乞留                 诣:到
B.,得白                                 已:结束后
C.敕录诸府重囚                       寻:不久
D.秋冬徙入塞                           辄:往往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事见诬                                        具劾
B.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                    
C.转右副都御史                              
D.有旨市羊角                              九畴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退焚香读书
耿公(办完公事)回到家就烧香读书
B.多所平反
多处地方平反
C.徒冗食耳
徒然浪费粮食而已
D.请帝延儒硕
(耿九畴)请皇上延揽知识渊博的儒生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耿九畴治理两淮盐政,痛下决心革除弊端,收效明显。
B.耿九畴审理章瑾案件,刚正不阿,遭到诬陷后被捕入狱。
C.耿九畴前往凤阳巡视赈灾,及时招抚流民,安定民心。
D.耿九畴多次提出合理建议,大多被皇上采纳,并受嘉奖。
12.文中称赞耿九畴“廉正”,请举例说明。
2021-02-0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3. 阅读《论语》二则,回答问题。

①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

②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论语·子路》)


根据材料,概括孔子推崇的察人方法是什么,并结合生活经历,谈谈对你的启示。
2021-02-04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4.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尽写海棠树的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B.第二句写海棠花蕾娇小鲜嫩,惹人喜爱。
C.全诗用语平易,意味醇厚,耐人咀嚼。
D.诗人与儿女共作此诗,饱含告诫之意。
15.与“且教桃李闹春风”中的“桃李”情感态度不一致的一项是(     
A.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B.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元·王冕《白梅》)
C.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宋·杨万里《兰花》)
D.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唐·白居易《代迎春花招刘郎中》)
16.本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写一段鉴赏文字。
2021-02-0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苏轼在《赤壁赋》中,借用比喻,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渺小的是:“___________”。
(2)陆游在《书愤》中,再现北宋军队击溃金兵,收复大散关场景的是“_________”。
(3)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朝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
(4)高适在《燕歌行》中,描写战士以身殉国、视死如归,令人肃然起敬的是“__________”。
(5)李商隐在《锦瑟》中,自问自答,追忆往昔,抒发心中怅惘痛苦之情的是“___________”。
(6)苏轼在《江城子》中,描写梦中妻子生活中的一个生动的细节是“__________”。
(7)如果要告诫人们注重细节,防微杜渐,可以借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_________ ”。
(8)白驹过隙,临近期末,小明借用《将进酒》中的名句调侃时光易逝、人生易老:____________”。
2021-02-01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阅读《红楼梦》第三回片段,完成各题。

①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当下贾母一一指与黛玉: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黛玉一一拜见过。贾母又说: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众人答应了一声,便去了两个。

②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丫鬟们斟上茶来。不过说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

18.下列对相关人物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贾母即贾代善之妻,贾敏的母亲,史湘云是她的内侄孙女。
B.大舅母即邢夫人,贾政之妻,“三姊妹”的母亲。
C.二舅母即王夫人,贾赦之妻,王熙凤是她的内侄女。
D.珠大嫂子别号“稻香老农”,贾赦长子贾珠的妻子。
19.“三个姊妹”的名字,按文中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贾元春     贾迎春     贾探春B.贾惜春     贾探春     贾迎春
C.贾探春     贾元春     贾迎春D.贾迎春     贾探春     贾惜春
20.脂砚斋批注第①段:“写尽天下疼女儿的神态。”文中与之相对应的语句是_______
2021-02-1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