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广西 高一 期末 2021-02-15 34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山水田园是古代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但其进入士大夫文人视野,文人于其中寄托悦乐之情、安居之意,却始于东汉中后期。那么,其中的原因与文学表现又如何呢?

山水田园之所以走入东汉中后期文人的视野,在于彼时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带来的士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两者缺一不可。东汉中期以前,城邑的社会治安管理比较严格,人们.的行动在时间.上受到很大限制。如《户律》规定:“田典更挟里门篇,以时开;伏闭门,止行及作田者。”里门在伏日要锁闭,居民不能到里外去,更不能到城外去田作。京邑的管理尤其严格。《后汉书•郅恽列传》载,光武帝尝出猎,车驾于夜间返回洛阳城,时城门已闭,守城门的官吏敢“拒关不开”,显然是有制度的保障。时人的山水游赏受到极大限制。

这样的情形必然使此期的文人与山水林野的关系较为疏离。文人的关注点主要在通邑大都之内,都邑的繁华奢靡成为重要的文学表现对象,扬雄《蜀都赋》、班固《两都赋》都将曼妙的歌舞、精美的饮食、壮丽的宫室、有序的礼制建筑等都邑的代表性事物作为铺排夸饰的主要内容。

这种情形在东汉中后期之交发生了变化。彼时朝政崩坏,制度松弛,士人价值观念也发生转变。如永和三年,时任河间相的张衡作《归田赋》,明确表达对于都邑所承载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的疏离态度。作家一方面回顾“游都邑以永久”的宦海生涯,重申“俟河清乎未期”的现实观照,继而表明“追渔父以同嬉”“与世事乎长辞”的疏离京邑之想,并构筑了一幅山水田园图景和描绘了徜徉其中的悦乐之情。此赋产生在东汉中后期之交,表达的仅仅是作家的理想而非现实的选择(次年张衡征拜尚书郎,并去世)。

张衡在《归田赋》中提示的理想生活在皇权跌落的汉末逐渐成为士大夫的现实选择。越来越多的士人选择“隐处山泽,不应征辟”(《后汉书•方术列传》)。都邑和其管理方式,也逐渐遭到废弃。从史书记载来看,权臣僭越汉制,据山泽为己有的情况到东汉后期开始出现。史载梁冀“又多拓林苑,禁同王家,西至弘农,东界荥阳,南极鲁阳,北达河、淇,包含山薮,远带丘荒,周旋封城,殆将千里”(《后汉书•梁冀列传》)。到了汉末,朝廷默许人们散居城外,于是出现“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仲长统《昌言•理乱》)的情况。士人居于城邑之外乃至山泽,甚至演为一种风尚。

对于士大夫而言,居于城外的山间水域,并非要茅茨不剪,采椽不斫,而是要广建庄园,做到“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这在当时,应该是那些士大夫的普遍追求,也是他们可以落实的选择。有了坐拥山水的物质生活的士大夫们,方能以审美的心情来审视山水田园,心神也畅快无比。这是山水之乐的现实起点。

山水首先是作为个人财富进入士大夫的视域,成为其庄园的重要构成,或者是庄园依托的环境。有此实际生活形态的改变,士大夫才能普遍将情志寄托于山水田园。由汉末士大夫开启的定居村落与郊野的生活,至魏晋蔚然成风。将汉末魏晋士大夫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与其文学创作合观,可以说,庄园使士大夫们有了置身山水的物质环境,玄学使他们所面对的山水具有了形而上的意蕴,使之安于山水,并进一步发现山水之趣,雅集游赏,宴会赋诗,从而留下大量的相关题材作品。

(摘编自侯文学《走向山水的东汉文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士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是山水田园进入东汉中后期文人视野的原因之一。
B.扬雄《蜀都赋》、班固《两都赋》都通过描叙都邑的代表性事物来批评都邑的奢靡。
C.权臣僭越汉制,据山泽为己有的情况后来越来越严重,在汉末逐渐演变为一种风尚。
D.因为士大夫们有了置身山水的物质环境,所以他们能够发现山水之趣,雅集游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后汉书•郅恽列传》来论证东汉中后期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
B.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一步步分析山水田园成为古代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的原因。
C.文章陈说观点时较为广泛地引用文献资料,体现了作者论述问题的严谨。
D.文章先提出问题,然后侧重于从山水田园进入士大夫文人视野原因的角度进行阐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汉中期以前,文学作品主要表现都邑的繁华奢靡,因为此期的文人难以接触到山水林野。
B.由于士大夫们做到“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所以他们才可以做到以审美的心情来审视山水田园。
C.《归田赋》表明,此时山水之乐只是停留在士大夫的精神层面,人与山水还存在一定距离。
D.汉末山水田园逐渐成为士大夫的现实选择是因为当时都邑和其管理方式落后,遭到废弃。
2021-02-1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金秋十月,多彩的乡村吸引着游客的目光,一批集赏秋景、尝美食、摘果蔬、享民俗、品文化等多元化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备受青睐。2020年国庆中秋假期,乡村民宿订单量同比增长68%。由于需求旺盛,当前国内民宿客单价较去年同期提高32%,“当地游”的客单价也较去年同期提高31%。

这些年,随着人们观念转变,旅游已从单一的观光行为,转变为集欣赏风景、健身休闲、文化娱乐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型度假服务。旅游个性化特色化凸显,自助游、家庭定制游等旅游产品受到欢迎,为个性特点鲜明、体验互动感强、文化内涵丰富的乡村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不过,我国乡村旅游还处在发展初期,存在规模偏小、缺乏特色、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

(摘编自杜海涛《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

材料二:

近些年,乡村旅游伴随着深化农村改革的步伐开始兴旺起来,领略田园风光、品尝农家美味、感受自然归真变成了一种时尚。然而更多的人在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之下,却开始慢慢淡忘乡村旅游背后乡村文化的跟进。我们应该看到乡村旅游的基础在乡村文化,不能忽视乡村文化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反作用,而这种反作用要远远比单纯的构造产业链更值得重视和关注。因此,二者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深思。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土壤。即使现在有的地方互相争抢与历史名人相关的景点、文物等,甚至恶意去修改历史进行包装宣传以图吸引眼球,即使现代化夸张元素的添加,市场盈利性的装点,已经让名满天下的徽居淡去了太多的文化气息,我们也要看到有乡村文化的基础才有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能,无论是在乡村旅游的物质载体上,比如文物、建筑等,还是在乡村旅游的精神载体上,无不起源于文化自身所带来的意义和价值。

乡村旅游是乡村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二者相互影响。虽然在现实中,过于追求片面的发展发生了很多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关系断裂的问题,但是政府《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向我们展示.乡村旅游背后乡村文化的价值,正是这种文化的存在,让我们认识了历史,得到了现在,更因为这种文化创造未来。

(摘编自《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

材料三:

近年来,一些地区过多关注硬件设施建设,忽视乡村旅游软件系统建设,有的地方甚至破坏了宝贵的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起步阶段离不开外界的支持和帮助,但想要真正产生变化、达成实效,还需要调动本地农民的积极性,形成发展的内生动力。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加入乡村旅游大潮,家门口开民宿吃旅游饭等成为返乡农民的新潮流。既懂互联网,又了解农业农村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新型农民越多也将越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如何让这样的新农民多起来,关键就在于精准施策,让农民返乡创业有底气。一方面,在产业规划、岗位开发、资金支持、服务指导等各方面,对返乡农民创业进行有力支持。同时,针对一些返乡农民虽有创业意向但缺乏相应技术的情况,加大技术服务力度。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由于乡村居民在视野、资本、技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仅仅依靠自身力量往往难以把乡村旅游做大做强,还应引导城镇人才、技术和资本等要素下乡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有效整合乡村资源要素;协调好村民、企业等各方利益,确保乡村旅游能够走得更远更好。

(摘编自《中国新闻》之《发展乡村旅游还需为乡村赋能》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20年“双节”期间,国内民宿订单量同比增长68%,单价同比涨幅为32%,这表明当前国内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
B.原先单一的乡村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现在的人喜欢自助游、家庭定制游等富有特色、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C.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时要充分注意到乡村经济与乡村文化两者间的关系协调,尤其要注意乡村经济对乡村文化的反作用。
D.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过多关注硬件设施建设、破坏乡村旅游资源、规模偏小、缺乏特色等。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个性特点鲜明、体验互动感强、文化内涵丰富的乡村旅游将迎来更大地发展。
B.近几年以来,乡村旅游正在成为一种时尚,但其兴起有着广阔的社会背景,它跟我国广大农村深化改革密不可分。
C.目前有些地方的乡村旅游过分注重市场盈利,对其乡村旅游建设进行包装宣传,还加入了一些现代化的夸张元素。
D.在产业规划、岗位开发、资金支持、服务指导等方面,对返乡农民创业进行有力支持,就能形成农民返乡创业的新潮流。
6.面对新的形势,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好乡村旅游?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
2021-02-1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女人坝

田荒

实在等不及丈夫来接她,瞒过兵站站长,告别了门巴族老乡,她独闯莲花坝了。

她是从四川嘉陵江畔一家大型棉纺厂来到这世界屋脊的。

她手拄着木棍,徒步跋涉了一百多公里的山路,穿越了原始森林,跨过沼泽地,跨过蚂蟥区,一步一步向前挪动,饿了啃几口干粮,渴了喝几口雪水,只记得住了五次崖洞,见到五次日出……

兵站的老站长给她说过,要到丈夫的驻地,必须翻过4200米以上的山口,那是一座死亡之山,云雾弥漫,细雨茫茫,气候变化莫测,一路蚊虫、蚂蟥、草虱多如牛毛,还有野猪、熊、……真的,这些并不是老站长吓她的,还有些险恶的地方是站长无法用语言描绘的,可二秀也真闯过来了。

她坐在树丛中,扯了扯身上被荆棘挂得破烂不堪的衬衣和一条沾满血迹、由长裤变成的“短裙”。行李呢?早丢光了。

就是在那一跤后,她撑着地,从泥水里抬起头来,竟和一个怪物面对面,那怪物长长的嘴脸,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一对獠牙边滴着涎液,圆圆的眼睛疑惑地盯着这个长发泥人,不进攻也不退却。她连站起来的力量都没有了,别说跑。突然,那怪物惊恐地转身,背倚一棵大树,伸着头,仰望着天空。这时,她才看清是只肥壮的野猪。忽觉一片黑云从她头上掠过,向野猪扑去。好一会儿,才看清是一只大雕,在大雕对野猪进行攻击的时候,她抓住良机,拼死冲出生死之地,可行李丢了。那里有丈夫喜欢吃的“涪陵榨菜”,还有一条“红塔山”香烟呢,她真心疼! 她听丈夫说过“兵们”有三种粮食,一是罐头加干菜;二是书报加情书;三是“红塔山”的烟雾。第一种是物质粮食,第二种是精神粮食,第三种是物质和精神的混合物。

那封信呢?还好,在!她从内衣里摸出那封皱巴巴的信。

她找了块干草地,背倚枯树坐下,看起这封信来:

“二秀:我们这里是世界著名的雪城孤岛,被称为人类最后的秘境。因为一年有八九个月被大雪封闭,交通断绝,成为真正的‘世外桃源’。到这里来的都是铁打的汉子,他们也像我一样地热爱自己的家乡,想念自己的妻子和亲人,但他们更珍惜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请原谅,我这里说的不是我自己,说的是军人,是真正的军人!

这里是真正的男人世界,用兵们的话说,虱子都是公的,是些不下蛋的东西。这里许多人的家属都符合随军的条件,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女人来此随军或探亲。我们团长一次来此视察,许下诺言,他说这莲花坝的“莲花’,在佛教里是圣洁的,可佛教偏偏是排斥女性的,所以这里注定没有女人涉足。但是,如果哪一天有一位勇敢的女性进入这块圣洁的地方,我就把它改为‘女人坝’,并为她勒石竖碑!” 她实在没力气了。渐渐地,她仿佛感觉是丈夫抱着她,她哭了……

她终于醒了过来,见自己睡在行军床上,盖着毛毯大衣,周围都是“兵哥”,个个都像她的丈夫,仔细一看,又不是她的丈夫,她真的哭了!

这下急坏了周围的兵们,慌乱中商量着应急措施,最后一致推选那个叫“河南鸡”的新兵给她讲故事。

他说这故事纯属虚构后,就装出一副老奶奶给小孙女讲故事的腔调:

“一个月前,不不不,是从前,是从前,唉!反正那里有一座山,这山就像一个反复无常的老太婆,经常发脾气。这一年,她脾气好,提前一个月开了山,这时候有个连长带了一个排去山外背物资,回来的时候,刚爬到半山,老太婆就变了脸,霎时,暴风雪就封盖了山口,那暴风雪呀,一会儿像怒震山谷的虎啸,一会儿像孤寂低沉的狼嚎,一会儿又像可怜野狗的哀鸣……那个连长凭着多年的经验,把战士们带过了山,突然发现少了三个新兵,又急转身向山口爬去。当找到三个新兵时,铺天盖地的雪崩向他们扑来,连长用最后一口气掩护新兵脱了险,而他自己却被冲下了冰湖,三天后才从湖里捞起一座‘冰雕’——我真该死……”

“河南鸡”哭了,兵们都哭了,她却不哭了,“河南鸡”一下跪在她面前:“嫂子,三个新兵里就有我!”

二秀在沉痛之后,在莲花坝终于看到了那座“冰雕”,但那已不是“冰雕”,而是一座实实在在的、永不消融的石雕,她站在石雕下看见丈夫对着她微笑。

石雕的旁边,又竖起一块巨碑,碑上刻的“女人坝”三个字在阳光下熠熠发光。

从此,每天清晨,都有一队官兵,对着石雕和石碑敬着凝重的军礼。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实在等不及”,既表明了二秀对丈夫的思念,也暗示出二秀独闯莲花坝去探望丈夫的坚定决心。
B.“兵们”有三种粮食,这一概括既说明了“莲花坝”物质条件的匮乏,也表现出军人们对精神粮食的渴望。
C.兵站的老站长为了二秀的人身安全,故意夸大了莲花坝路上的艰辛,体现了兵站的老站长对二秀的爱护之心。
D.新兵“河南鸡”故意说这故事纯属虚构,并装出老奶奶的腔调,是为了委婉地告诉二秀丈夫牺牲的消息,让她不再哭了。
8.小说详细地展示了丈夫写给二秀的书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结合小说内容,从人物形象和主题上分析题目“女人坝”的妙处。
2021-02-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郦道元字善长。初袭爵永宁,例降为伯。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执法清刻,自太傅引为书侍御史。彪为仆射李冲所奏,道元以属官坐免。景明中,为冀州镇东府长史。刺史于劲,顺皇后父也,西讨关中,亦不至州,道元行事三年。为政严酷,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后试守鲁阳郡,道元崇劝学教。诏曰:“鲁阳本以蛮人,不立大学。今可听之,以成良守‘文翁之化’。”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蛮人诣阙讼其刻峻,请前刺史寇祖礼。乃以遣戍兵七十人送道元还京,二人并坐免官。

孝昌初,萧梁遣将攻扬州,刺史元法僧又于彭城反叛。道元持、兼侍中、摄行台尚书,节度诸军,依仆射李平故事。军至涡阳,败退。道元追讨,多有斩获。后除御史中尉。

道元素有严猛之称,权豪始颇惮之。而不能有所纠正,声望更损。司州牧、汝南王悦嬖近左右丘念,及选州官,多由于念。念常匿悦第,时还其家,道元密访知,收念付狱。悦启灵太后,请全念身,有敕赦之。道元遂尽其命,因以劾悦。

时雍州刺史萧宝夤反状稍露,侍中、城阳王元徽素忌道元,因讽朝廷,遣为关右大使。宝夤虑道元图己,遣其行台郎中郭子帙围道元于阴盘驿亭。亭在冈下,常食冈下之井。既被围,穿井十余丈不得水。水尽力屈,贼遂逾墙而入。道元与其弟二子俱被害。道元瞋目叱贼,厉声而死。宝夤犹遣敛其父子,殡于长安城东。

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

(选自《北史•郦道元传》第十五)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
B.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
C.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
D.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古代的爵位,春秋时期按高低依次分成公、伯、侯、子、男五等。
B.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职官员或官署属员的通称。
C.诏,文中意为皇帝下诏令,诏是以皇帝的名义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D.节,旄节,以竹为杆,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出行的信物(即凭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郦道元执法严厉。郦道元执法严厉,被御史中尉李彪看中,李彪推荐将其从太傅掾任上调为书侍御史;后来郦道元还因执法严厉遭到蛮人的诉讼。
B.郦道元受到赏识。顺皇后的父亲于劲任冀州刺史,领兵在关中作战,不在冀州任上,郦道元虽身为冀州镇东府长史,却管理冀州全州事务达三年之久。
C.郦道元主持正义。侍臣丘念利用自己是汝南王宠臣的身份,操纵州官选拔,郦道元把丘念抓起来,并请求灵太后下达命令将丘念处死。
D.郦道元学问广博。郦道元喜欢学习,遍览奇异之书,撰著注释《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有《七聘》及其他各类文章行于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彪为仆射李冲所奏,道元以属官坐免。
(2)侍中、城阳王元徽素忌道元,因讽朝廷,遣为关右大使。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湖外送友人游边

崔涂

我泛潇湘浦,君行指塞云。

两乡天外隔,一径渡头分。

雨暗江花老,笳愁陇月曛。

不堪来去雁,迢递思离群。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中“送”字点明事件:友人游边,诗人送行。“湖外”则交代了地点。
B.首联所写内容关涉到诗人和友人,点出两人前往的地点不同,方向相反。
C.颔联运用夸张手法,将“两乡”与“一径”对照,写出分离后相距遥远。
D.尾联直抒胸臆,以来去的大雁不堪忍受别离自比,抒发了别离友人的痛苦。
15.请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先用“ __________”描写女子在未见到心上人时的伤心的样子,接着用“_______”描绘出女子时隔多日以后终于见到心上人时的开心样子。
(2)屈原的《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现状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苏轼《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岁月荏苒,在海拉尔人的心底,始终心心念念着曾       的榆树。大大小小的榆树或嶙峋沧桑,或青枝嫩叶,街头坊间无处不有其身影。记得三十八年前,海拉尔拓宽市区干道,改砂石路为沥青路。工程伊始,路边的榆树在一夜之间       我望着光秃秃的街道,不由       。可是,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我掀开窗帘一看一榆树悄然重现了,不同的是,变成了一株株等距离栽植的大棵榆树苗。有情怀的海拉尔人懂得,这座城市诞生在长有榆树的草原上,榆树与城市天长日久,人和自然密不可分。

后来,这些榆树长大了,棵棵硕壮高挺,枝繁叶茂。市政部门在这些榆树的枝干上挂上许多小灯泡。夏夜,榆叶被闪耀得忽明忽暗;冬夜,小灯泡仿佛无数小钻石,和冰雪大地       ,城市也有了童话般的璀璨。海拉尔所在的草原,因为高寒的原因,只有无霜期不到九十多天。草本植物往往进化得茁壮油亮,不等长高就开花结籽,野韭菜就是其中一种。为什么羊群喜欢在野韭菜繁茂的地方流连?为什么长野韭菜的地方空气清新、蚊虫很少?(          )。海拉尔人发现了野韭菜的好,把野韭菜花酱变成了餐桌上的美味。

榆树也好,野韭菜也好,都源于海拉尔的好生态。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相依为命   不胫而走   黯然失色   相映生辉
B.相依为命   不翼而飞   黯然神伤   相映生辉
C.患难与共   不翼而飞   黯然失色   熠熠生辉
D.患难与共   不胫而走   黯然神伤   熠熠生辉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海拉尔所在的草原,因为高寒的原因,无霜期只有不到九十多天。
B.海拉尔所在的草原,因为高寒的原因,无霜期只有九十多天。
C.海拉尔所在的草原,因为高寒,无霜期只有九十多天。
D.海拉尔所在的草原,因为高寒,只有无霜期不到九十多天。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羊吃后可调节口中其他牧草的苦味,使得野韭菜散发一种微辛辣的药味,还可以杀菌、健胃、驱虫
B.野韭菜可以杀菌、健胃、驱虫,它散发出一种微辛辣的药味,羊吃后可调节口中其他牧草的苦味
C.野韭菜可以杀菌、健胃、驱虫,羊吃后可调节口中其他牧草的苦味,散发出一种微辛辣的药味
D.野韭菜散发出一种微辛辣的药味,羊吃后可调节口中其他牧草的苦味,还可以杀菌、健胃、驱虫
2021-02-1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灭蚊灯之所以能够灭蚊,是利用了蚊虫具有趋光性这一生活习性。大多数蚊虫的视网膜______,如果长波紫外线的波长范围正好处于315至400纳米之间,就能吸引大量的蚊虫。灭蚊灯正是试图利用这一点,通过释放光束和其他化学物质引诱蚊虫。当蚊虫看到灭蚊灯发出的灯光后,_______,随后会被灭蚊灯的扇叶气流吸入灯内,并且灯内的负压装置会释放高压电流,_______

2021-02-1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

随着三季度消费回暖和“双11”的刺激,不少制造工厂订单明显回暖,以蓝领为主的制造业用工迅速走俏,多地开始争抢蓝领工人,而就业市场也正在出现人才工资倒挂的现象:不少蓝领工人月薪过万,蓝领工人超过了本科生等群体的平均月薪。

2021-02-1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命题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天地之间,有许许多多美妙的声音:那深山大泽的天籁之音,那心灵深处的肺腑之言,那穿越时空的震撼回响,那哲人智者的细语叮咛,或欢快,或凝重,或激越,或深沉……

有一种声音,是投入心灵之湖的石子,激荡起灵感和智慧的波澜;有一种声音,是融化情感坚冰的灵药,传送着真情和温暖的养分;有一种声音,是点燃希望灯塔的火炬,照亮人生坎坷而暗淡的旅途……


请以“美妙的声音”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名句名篇默写
3
语言文字应用
4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论述类文本
4-60.65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探究内容,提出见解非连续性文本
7-90.65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古代文化常识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65近体诗(律诗和绝句)  炼句  表达方式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94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情境补写选择题组
200.6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210.65概括要点语言表达
六、作文
220.65青年成长  道德与社会  人与自然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