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河北 高一 期中 2021-05-23 4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材料一:

2020年3月9日至18日,美国股市10天内发生了4次熔断,3月18日道琼斯指数跌破2万点,抹去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的涨幅。为了缓解当前的经济形势,减轻美国经济再次面临大萧条的舆论压力。美联储终于开始迅速采取刺激措施,零利率无限量QE(量化宽松)等政策接连出台。

但是,美联储的一系列刺激措施,本质上仍然是在发挥西方中心化印钞机的特权,用虚拟数字去换取其他国家真实资产,对于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并未起到提振或刺激的作用。这种美国印钞世界买单的做法,将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公正不合理,再一次暴露在世界各国面前。

除了移动支付和智能手机普及率等为DCEP (数字货币)在中国落地提供的良好环境,DCEP可结合的国际化场景构建了其作为数字人民币最广阔的发展前景。这对于现存的美元霸权,无疑也形成了新的威胁。

在现行的国际金融环境下,人民币或许还不是最优质的主权货币。但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至今仍旧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早已具备了一定的信用和价值共识。

因此,当世界苦美元霸权久矣,同时又面对由中国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很容易就能做出选择。这既是DCEP的历史机遇,也是DCEP的历史使命。

比特币的诞生是密码朋克反抗中心化霸权的具体表现,但就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社会治理体系而言,完全去中心化的组织或机构仅凭信仰支撑,或许很难推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快速发展。所以,在中心化霸权之后,数字人民币或许可以扮演一个中心化权威的新角色。

可以肯定的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甚至其他的应用场景中,数字人民币更多地是作为一种工具来帮助简化结算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而人民币本身不具备霸权地位的特性,也决定了数字人民币不会发生类似美元稳定代币的超发情形——数字人民币作为一种竞争工具,除了提供快速结算等工具性效用之外,很难实现对美元霸权的直接替代。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数字人民币更大程度上是对现有美元霸权形成有力的威胁,进而产生新的世界金融格局。这也将进一步刺激全球金融资源,向更能带动实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方向流动。

(摘编自《五六财经》《数字美元数字人民币之争如何上演?》有删减)

材料二:

2021年1月,中国有关机构和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以推动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使用。虽然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但这家合资企业的成立可能预示着美元作为跨境交易主要媒介的地位走向终结。更重要的是,它也预示着世界其他国家向美国提供逾20万亿美元低息贷款的局面走向终结。

美国现在预算赤字接近其国内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这个水平通常出现在处于极度通胀边缘的第三世界国家),因为世界其他国家持有的外汇储备和交易余额相当于美国一整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以美元计算,在2020年代结束前,它还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当中国的人民币获得与其经济地位相称的世界地位时(这只是时间问题),美元将像之前的英镑一样失去其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美国将不得不学会量入为出。这意味着依赖大量外国信贷的美国经济将面临一次痛苦的调整。

数字货币有望大幅降低国际贸易融资的交易成本,同时提高交易的安全性。早在18世纪,金融资本家内森·罗思柴尔德就说过,国际贸易使用的汇票应该带有盐的味道,因为它伴随着货物在海上长途跋涉。区块链技术使追踪货物去向——从工厂到仓库,再到港口、集装箱和船只——成为可能,并能实现准时交货以及准时付款。

今天的世界贸易融资要求银行接受贸易汇票,进口商要在银行中维持数十万亿美元的余额,作为海外订单的担保。

过去40年来,跨境银行存款的规模和全球出口量成正比,在本世纪初随着贸易量的增长而迅速上升,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贸易的停滞而趋于平稳。

国际清算银行按货币细分了跨境存款的数量,其中美元独占鳌头,余额超过16万亿美元。这些存款——主要是国际货物、服务和证券交易的抵押品——相当于为美国提供了16万亿美元的低息或无息贷款。

此外,外国人持有大约8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其中大部分由外国央行作为货币储备持有。加上银行系统的交易余额,海外持有的美元总计超过22万亿,比美国一整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多。

之所以世界各国继续使用美元,是因为其他的选择很有限。根据SWIFT公布的数据,欧元近期在国际支付中成为最受青睐的货币。这很可能是对特朗普政府将中国排除在美元支付之外的言论,以及美国对那些违反美国对伊朗制裁规定的欧洲银行采取行动的回应。

人民币在SWIFT交易中仅占2%左右的份额。中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使人民币成为一种可行的国际储备工具。尽管区块链技术带来了很多潜在优势,但数字人民币仍然是一个试验,仅限于少数中国消费者。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不需要储备货币带来的优势,即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大量低息贷款。中国正试图降低金融系统中的杠杆率,而储备货币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多的杠杆。

SWIFT与中国有关机构成立的新合资企业进行的研究可能产生一个后果,那就是推翻已经盛行了两个多世纪的储备货币体系。在这个储备货币体系成立之初,英镑成为获得全球青睐的储备工具,英格兰银行则成为事实上的世界央行。

今后5到10年,美国将醒悟过来,发现它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依赖有多深,以及想要摆脱这种依赖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20世纪70年代困扰英国的英镑危机和紧缩预算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物,其预示着美国可能会经历什么。

(摘编自戴维·戈德曼《数字人民币有可能打败美国》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美股4次熔断,道琼斯指数跌破2万点,美联储出台“零利率”、“无限量QE”等政策,以缓解经济形势,减轻舆论压力。
B.美国印钞世界买单,用虚拟数字去换取其他国家真实资产,对于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来说并未起到提振或刺激的作用,美元霸权,暴露无遗。
C.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在全球范围内具备了一定的信用和价值共识,但还不是最优质的主权货币,没有取得中心化霸权地位。
D.当今世界需要具有“中心化权威”的新货币,不一定要取代“美元霸权”,希望能起到竞争制衡的作用,对美元形成一定的威胁,进而产生新的世界金融格局。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有关机构和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成立的合资企业,其目的在于推动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使用。
B.在戴维看来,人民币一定能获得与其经济地位相称的世界地位,美元也将像之前的英镑一样失去其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
C.数字货币将大幅降低国际贸易融资的交易成本,进而提高交易的安全性。依靠区块链技术可以追踪货物,准时交货付款。
D.世界储备货币体系,经历了由英镑到美元的过程,现今,美元也可能步英镑的后尘,数字人民币打败美元也不是不可能。
3.下列各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各国陆续都开始研究数字货币了,但是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电子货币的进程,以防止自己遭到美元交易体系的制裁。
B.美国对于数字货币一直保持谨慎克制的态度。美国民主党最近提出引入美联储银行运营维护数字钱包系统,于是该消息被加密货币支持者们视为重要利好。
C.美国对外国信贷的依赖随着本国经济规模的扩张而急剧上升,从1978年的占国内生产总值20%左右上升到如今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0%。
D.中国的人民币存款受到外汇管制,可兑换性有限。相反,美元可被转移到任何地方,用于购买任何金融工具,并兑换成任何其他货币。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5.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总结概括“数字人民币有可能打败美国”的依据。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木匠老陈(有删节)

巴金

生活的经验固然会叫人忘记许多事情。但是有些记忆过了多少时间的磨洗也不会消灭。

故乡里那些房屋,那些街道至今还印在我的脑子里。我还记得我每天到学堂去总要走过的木匠老陈的铺子。木匠老陈那时不过四十岁光景,大家都说他的相貌丑,但是同时人人称赞他的脾气好。

他平日在店里,也经常到相熟的公馆里去做活,我们家里需要木匠的时候,总是去找他。我就在这时候认识他。我那时注意的,并不是他本人,倒是他的那些工具:有两个耳朵的刨子啦,会旋转的钻子啦,像图画里板斧一般的斧子啦。这些奇怪的东西我以前全没有看见过。一块粗糙的木头经过了斧子劈,锯子锯,刨子创,就变成了一方或者一条光滑整齐的木板,再经过钻子、凿子等等工具以后,又变成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像美丽的窗格,镂花的壁板等等细致的物件,都是这样制成的。

老陈和他的徒弟的工作使我的眼界宽了不少。那时我还在家里读书,祖父聘请了一位前清的老秀才来管教我们。老秀才不知道教授的方法,他只教我们认一些字,呆板地读一些书。此外他就把我们关在书房里。过惯了这种单调的生活,无怪乎我特别喜欢老陈了。

老陈常常弯着腰,拿了尺子和墨线盒在木板上面画什么东西。我便安静地站在旁边专心地望着。我有时候觉得有些地方很奇怪,不明白,就问他,他很和气地对我一一说明。他的态度比那个老秀才的好得多。

家里人看见我对老陈的工作感到这么大的兴趣,就嘲笑地唤我做老陈的徒弟,父亲甚至开玩笑地说要把我送到老陈那里学做木匠。而且我对老陈说过要跟他学做木匠的话。

“你要学做木匠?真笑话!有钱的少爷应该读书,将来好做官!穷人的小孩才做木匠。”①老陈听见我的话,马上就笑起来。

“为什么不该学做木匠?做官有什么好?修房子,做家具,才有趣啊!我做木匠,我要给自己修房子,爬到上面去,爬得高高的。”“爬得高,会跌下来。”老陈随口说了这一句,②他的笑容渐渐地收起来了。

“跌下来,你骗我!我就没有见过木匠跌下来。”

老陈看我一眼,依旧温和地说:“做木匠修房子,常常拿自己性命来拼。一个不当心在上面滑了脚,跌下来,不跌成肉酱,也会得一辈子的残疾。”他说到这里就埋下头,用力在木板上推他的刨子,一卷一卷的刨花接连落在地上。他过了半晌又加了一句:“我爹就是这样子跌死的。”

我不相信他的话。一个人会活活地跌死!既然他父亲做木匠跌死了,为什么他现在还做木匠呢?我简直想不通。

“你骗我,我不信!那么你为什么还要做木匠?难道你就不怕死!”

“做木匠的人这样多,不见得个个都遭横死。我学的是这行手艺,不靠它吃饭又靠什么?”他苦恼地说。③然后他抬起头来看我,他的眼角上嵌着泪珠。他哭了!

祖父死后木匠老陈不曾到我们家里来过。但是我每天到学堂去都要经过他那个小小的铺子。

他的店起初还能维持下去,但是不久省城里发生了巷战,一连打了三天,然后那两位军阀因为别人的调解又握手言欢了。老陈的店在这个时候遭到“丘八”的光顾,他的一点点积蓄都给抢光了,只剩下一个空铺子。这以后他虽然勉强开店,生意却很萧条。我常常看见他哭丧着脸在店里做工。他的精神颓丧,但是他仍然不停手地做活。我听说他晚上时常到小酒馆里喝酒。

又过了几个月他的店终于关了门。我也就看不见他的踪迹了。有人说他去吃粮当了兵,有人说他到外县谋生去了。然而有一天我在街上碰见了他。他手里提着一个篮子,里面装了几件木匠用的工具。

“老陈,你还在省城!人家说你吃粮去了!”我快活地大声叫起来。

“我只会做木匠,我就只会做木匠!一个人应该安分守己。”④他摇摇头微微笑道,他的笑容里带了一点悲哀。他没有什么大改变,只是人瘦了些,脸黑了些,衣服脏了些。

“少爷,你好好读书,你将来做了官,我来给你修房子。”他继续笑着说。

以后我就没有再看见老陈。我虽然喜欢他,但是过了不几天我又把他忘记了。

等到公馆里的轿夫告诉我一个消息的时候,我才记起他来。他告诉我:老陈同别的木匠一起在一家大公馆里修楼房,工程快要完了,但是不晓得怎样,老陈竟然从楼上跌下来,跌死了。

在那么多的木匠里面,偏偏是他跟着他父亲落进了横死的命运圈里。这似乎是偶然,似乎又不是偶然。总之,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就这样地消灭了。

(1934年秋于上海)

文本二: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巴金可能是最喜欢跟读者谈论自己的作家了,而且总是那么亲切,那么坦率,从不掩饰自己的爱憎、欢乐和懊丧。这些文章清丽流畅,将叙事和抒情融合在一起:感情在叙述中回荡,事实随着情绪的急流展开,虚实相间,挥洒自如,写得很有魅力和光彩。

(选自唐强《中国现代文学史》)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写的老陈被人找去做工,他的工具繁多,一块粗糙的木头变成窗格和壁板等细致物件都说明他的手艺好。
B.文中前清老秀才和老陈形成对比:老陈和气可亲,老秀才呆板僵化。同时写出一个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C.文中叙述的大军阀在城中发生巷战又握手言欢的事情是在暗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军阀混战,动荡不安。
D.老陈跌死的事实让我痛心,我深感黑暗、罪恶的社会是造成老陈悲剧的原因,由此引发了我反抗现实的决心。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巴金是一位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作家,这种特点不仅体现在《木匠老陈》中,也体现在他的随笔《小狗包弟》中。
B.巴金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本文选自巴金文集《生之忏悔》,深刻之处也在于隐含于文字中的忏悔之情。
C.老陈的悲惨命运反映了旧中国最底层善良、淳朴的劳动人民的共同命运,就如巴金小说《家》中没落封建大家庭的继承人觉民一样。
D.孟子说“劳力者治于人”,老陈坚持自己的手艺,安分守己,不知反抗,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8.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中老陈“笑”与“哭”的内涵。
9.文本二中评价巴金的文章“将叙事和抒情融合在一起”“感情在叙述中回荡”,请分析文本一是怎样将叙事和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2021-05-23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完颜元宜,本名阿列,一名移特辇,本姓耶律氏。父慎思,天辅七年,宗望追辽主至天德,慎思来降,且言夏人以兵迎辽主,将渡河去。宗望移书夏人谕以祸福,夏人乃止。赐慎思姓完颜氏,官至仪同三司。

元宜便骑射,善击球。皇统元年,充护卫;累迁瓯里本群牧使,入为武库署令,转符宝郎,海陵篡立,为兵部尚书。天德三年,诏凡赐姓者皆复本姓,元宜复姓耶律氏。历顺义、昭义节度使,复为兵部尚书、劝农使。

海陵伐宋,以本官领神武军都总管,以大名路骑兵万余益之。前锋渡淮,拔昭关,遇宋兵万余于柘皋,力战却之。至和州,宋兵十万来拒,元宜麾军力战,抵暮而罢。宋人乘夜袭营,元宜击走之,黎明追及宋兵,斩首数万,以功银青光禄大夫。海陵增置浙西道都统制,使元宜领之,督诸军渡江,佩金牌,赐衣一袭。

是时世宗已即位于辽阳军中多怀去就海陵军令惨急亟欲渡江众欲亡归决计于元宜。猛安唐括乌野曰:“前阻淮渡,皆成擒矣。比闻辽阳新天子即位,不若共行大事,然后举军北还。”元宜曰:“待王祥至谋之。”王祥者元宜子,为骁骑副都指挥使,在别军。元宜使人密召王祥,既至,遂约诘旦卫军番代即行事。元宜先欺其众曰:“有令,尔辈皆去马,诘旦渡江。”众皆惧,乃以举事告之,皆许诺。

十月乙未黎明,元宜、王祥与武胜军都总管徒单守素、猛安唐括乌野、谋克斡卢保、娄薛、温都长寿等率众犯御营。海陵闻乱,以为宋兵奄至,揽衣遽起,箭入帐中,取视之,愕然曰:“乃我兵也。”大庆山曰:“事急矣,当出避之。”海陵曰:“走将安往。”方取弓,已中箭卜地。延安少尹纳合斡鲁补先刃之,手足犹动,遂缢杀之。骁骑指挥使大磐整兵来救,王祥出语之曰:“无及矣。”大磐乃止。军士攘取行营服用皆尽,乃取大磐衣巾裹海陵尸,焚之。遂收尚书右丞李通、浙西道副统制郭安国、监军徒单永年、近侍局使梁琉、副使大庆山,皆杀之。元宜行左领军副大都督事,使使者杀皇太子光英于南京。大军北还。

大定二年春,入见,拜御史大夫,诏曰:“高桢为御史大夫,号为正直,颇涉烦碎,臣下衣冠不正亦被纠举。职事有大于此者,尔宜勉之。”未几,拜平章政事,封冀国公。赐玉带、甲第一区,复赐姓完颜氏。

往泰州路规措讨契丹事,元宜使忠勇校尉李荣招窝斡,窝斡杀荣,诏追赠荣进官四阶。五月,上闻元宜将还,遣使止之。契丹已平、元宜还朝,奏请益诸群牧铠甲。诏从之,每群牧益二十副。元宜复请益临潢戍军士马,诏给马六百匹。久之,罢为东京留守。乞还所赐甲第,上从之,赐以袭衣、吐鹘、厩马、海东青鹘。未几,致仕,薨于家。上闻之,遣使致祭,赙赠甚厚。

元宜子习涅阿补,大定二十五年为符宝祗候,乞依女直人例迁官,上曰:“赐姓一时之权宜。”令习涅阿补还本姓。

(节选自《金史卷七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世宗已即位于辽阳/军中多怀去就/海陵军令惨急/亟欲渡江/众欲亡归/决计于元宜。
B.是时世宗已即位于辽阳/军中多怀去就/海陵军令惨急/亟欲渡江众/欲亡归/决计于元宜。
C.是时/世宗已即位于辽阳/军中多怀去就/海陵军令惨急/亟欲渡江众/欲亡/归决计于元宜。
D.是时世宗已即位于辽阳/军中多怀去就/海陵军令惨急/亟欲渡江/众欲亡/归决计于元宜。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兵部尚书属于六部之中的兵部,六部是中央行政机构中六部的总称。明清时期的其他五部分别为吏部、礼部、刑部、工部、商部。尚书是部门的最高官职。
B.迁:改官。有三种情况:一是平调,二是升迁,三是降职。古代常在迁的前后加字加以区别。如“迁受”“迁除”“迁进”表示升迁;“迁官”“迁调”“转迁”说明调职;“迁谪”“迁削”“左迁”常指降职。
C.乙未为六十干支之一,多用于记录时间,前一位是甲午,后一位是丙申。论阴阳五行,天干之乙属阴之木,地支之未属阴之土,是为木克土。
D.大定,是金世宗的年号。公元1161年10月28日,金东京留守完颜雍即皇帝位,改元大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完颜元宜的父亲耶律慎思向宗望投降,并告知了西夏国将派军队迎接辽国君主的情况。事后皇上赐予慎思改姓完颜氏,官至仪同三司。
B.海陵王征伐宋国时,元宜带军奋战,偷袭宋军军营,杀死了宋兵数万。凭这个功绩,元宜被提升为银青光禄大夫。
C.大定二年春,元宜入朝拜见天子,授官御史大夫。不久元宜又官拜平章政事,封为冀国公,被重新赐姓完颜氏。
D.元宜的儿子习涅阿补,官任符宝祗候。在他任职期间被皇帝赐回耶律姓氏。
13.把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宜先欺其众曰:“有令,尔辈皆去马,诘旦渡江。”
(2)海陵闻乱,以为宋兵奄至,揽衣遽起,箭入帐中,取视之,愕然曰:“乃我兵也。”
14.文中完颜元宜家族曾多次更改其姓氏,请说明其更改的具体次数,并从中选择两次进行分析。分析需包含改姓的时间及原因。
2021-05-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①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②!


[注]①丹凤城:指长安。②流黄:黄紫色相间的丝织品,此指帷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借用乐府古题“独不见”。郭茂倩解题云:“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这恰如李白诗言:“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B.首联中开头两句“郁金堂”、“玳瑁梁”描绘女主人公的闺房之美,通过正面衬托抒写了女主人公“思而不得见”的愁肠。
C.颈联承接颔联中的苦苦相“忆”,思妇在京城苦苦思忆丈夫,哪曾想夫婿音讯断绝,思妇在京城满怀担忧,惴惴不安。
D.尾联构思新颖,先写主人公愁苦至极的内心独白,再写其不胜愁苦而迁怒于明月,意境较前人开拓一步,增添了抒情色彩。
16.“九月寒砧催木叶”一句中“木叶”一词能否换成“树叶”?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