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山西 高一 阶段练习 2021-06-07 207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威廉斯是美国著名诗人,因其意象派诗风为人们所熟悉,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持有医学博士学位。1918年暴发的流行性肺炎给了医生威廉斯记录历史的机会。在他的作品中,《去传染病院的路上》就是他接触和诊治传染病的证据。这首诗收录于诗集《春天与一切》,正如题目所示,威廉斯描述了这条通向传染病院路上的荒凉景象,并以此抒发自己在自然法则和人类生存方面的反思。当威廉斯说传染病医院时,他指的是当时单独为传染病人准备出来的建筑,而这所传染病医院很可能是现在新泽西州的圣玛丽教堂的前身,原本是安置和治疗患有传染病的病人的地方。谈及此次流感时,有学者在《卡夫卡与西班牙大流感》一文中猜测:这次流感因为首先由西班牙媒体报道出来,因而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其实流感最初是在美国军营中暴发的。虽然这次席卷世界的流感在1920年逐渐退场,但它留下来的阴霾远未退去。

在《自传》中,威廉斯这样记录这场毁灭性的流感:流感袭来,我们医生每天出诊六十次。我们其中有人感染了病毒,有些年轻的医生去世了。我们没有有效的方法克制这种席卷世界的病毒。由此可见,威廉斯是这次大规模流感的见证者。

(摘编自陈浩然《春天里的威廉斯:值得敬仰的医生》)

材料二:

基辛格曾说过:中国有几千年延绵不断的文化,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战略和治国之策。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文明展现出的不竭力量,印证了基辛格的睿智。

回望来路,展望未来,指引中国在较快时间内走出困境,同时又苦人之苦、迈出国门扶危济困的,是千年文明滋养出的中国人克己复礼、坚韧不拔的品格,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民爱物、乐善好施的基因,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民胞物与、天下一家的情怀。

仁政爱民,以人为本。在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严重之时,是生命第一还是经济至上?中国先贤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疫情暴发之初,中国领导人就发出坚定而明确的指示,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并将其贯穿于中国抗疫行动的全程。已经习惯了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人,第一次看到季度经济较大幅度下滑,这背后是以人民生命安危为首要关切的决心。

审时度势,灵活应变。遭受病毒突然侵袭的中国展现了让世界瞩目的决断力、行动力和灵活应变的能力。来中国考察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高度评价中国人因地制宜、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感慨道,面对无药无疫苗的困境,中国人有什么就用什么,能怎样调整就怎样调整,能怎样适应就怎样适应,能怎样去拯救生命就怎样去拯救生命。中国的方法被事实证明是成功的

饮水思源,投桃报李。对于在中国困难时刻伸出援手的人,与中国风月同天的人,中国都回馈以与子同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从困境中逐渐走出的中国,已经把援助物资送到了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感怀中国雪中送炭的恩情,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吻五星红旗;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英、法、德三种语言录制视频讲话感谢中国帮助;柬埔寨网民用民歌《刘三姐》旋律配上柬语歌词,向中国医疗专家组表达谢意:多谢了!多谢中国亲人们,就算没有好饭菜,却有一首家乡的歌送亲人。

义之所在,坚定前行。人不知而不愠。对诟病自己的人,中国也不吝伸出援手。美国医生通过视频会议从中国同行那里获得了宝贵的诊疗经验。中国捐助的一千台呼吸机等抗疫物资运抵纽约,州长科莫也在社交媒体上深情致谢。怀着人溺己溺、民胞物与之心,中国向许多遭疫情肆虐的国家伸出仁爱援手,却被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和媒体以政治化的眼光曲解乃至诋毁。然而,中国没有因为种种杂音,就放弃对痛苦的悲悯、对生命的救助,没有放弃对人间大义的坚守。

覆巢之下无完卵,小小的病毒以卷席之势不分国界夺去地球村里大量生命,肆虐的疫情前所未有地把所有国家锁定在一条生命方舟上,世界人民面临一损俱损的困境,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命运与共的事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先贤以天下之目洞悉了四海繁荣的秘密,与久远以来对大同世界的憧憬一脉相承,今天的中国人民以坚定信念,笃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前路免不了荆棘,而中国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精神力量就是那道光,穿透阴霾,照亮前行的道路。

(摘编自李蓉《中华文明之光在抗疫中熠熠生辉》)

材料三:

自尼克松以来,尽管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中国和美国还是进行了合作。当前的新冠疫情危机是一个考验。首先,双方应同意使宣传战降级。第二,人们应该认识到,如果说1918年流感大流行是一个先例,那么在第一波新冠病毒疫情消退之后,未来我们还将会看到几波疫情来袭,因此人们必须更好地做好合作的准备。第三,新一波的新冠病毒疫情将影响应对能力较差的穷国,中国和美国应该宣布慷慨捐款,让联合国设立新的基金来抗击新冠病毒疫情,该基金向所有国家开放。第四,鉴于人类对这种新病毒仍有很多需要相互学习借鉴的地方,应该恢复十年前就存在的科学家和医学专业人士之间的广泛联系。更好的做法是,增设两国应对新冠病毒疫情高级别委员会,以提供政治保障,减少官僚机构的繁文缛节。

(摘编自约瑟夫·奈《中美应合作式竞争对抗疫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著名诗人、医学博士威廉斯见证了1918年暴发于美国军营、由西班牙媒体首先报道、在1920年才逐渐退场的那场席卷全球的大规模流行性肺炎。
B.对1918年的那场毁灭性的流行性肺炎,威廉斯在其《去传染病院的路上》《春天与一切》《卡夫卡与西班牙大流感》《自传》等作品中都有记录。
C.对中国政府在2020年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所采取的抗疫行动,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展现出的不竭力量,基辛格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D.约瑟夫·奈希望中美两国在应对当前的新冠疫情中开展“竞争中的合作”,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字里行间表现出了对美国错误做法的指责。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几千年文明中包含着克己复礼、坚韧不拔的品格,仁民爱物、乐善好施的基因,民胞物与、天下一家的情怀。
B.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中国领导人首先想到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并迅速组织全民抗疫行动,成效显著。
C.流行性病毒不分国界,但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和媒体却对中国的做法曲解甚至诋毁,对此,我们不屑一顾。
D.中美虽然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多年来还是进行了一些合作,在当前新冠疫情肆虐危急时刻,双方应更好地合作。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面对全球性疾病传染,国际社会应该如何更好地应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里人

侯发山

周末,我和几个朋友驱车赶往靠山屯。靠山屯有一家农家乐,有不少野味。我去的次数多了,跟老板二狗熟悉。随同去的老孟,是个盖房子的,俗称房地产商,这天是他请客。刚坐下,就对老板二狗豪气十足地说:先来盘鳄鱼肉。

二狗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为难地说:老板,小店没有这个。

老孟眼也不瞄二狗,地一声甩出鼓囊囊的钱包:不差钱,上。

二狗忙掏出烟来给我们散烟:老板,这个真没有。不信您问侯老板。

行了老孟,有那个意思就行了……来,土鸡一只,野兔一份……二狗拿我当救星,我不能不出面。

二狗这儿有个规矩,点菜后先交钱再上菜。我点完菜,二狗一算账,四百八。老孟从钱夹里捻出四张老人头。二狗死活不愿意,说俺是实诚人,饭菜也是实价格,没法优惠。

老孟又抽了一张五十的。二狗还是不愿意。

我见识过二狗的较真,劝老孟:人家也不容易,你也不差这一星半点的,给了吧。

老孟没说话,又掏出一张十元的。

还差二十。二狗伸着两根手指,很执着,都是有本钱的,俺不能干赔本买卖。

我看不过去,刚要掏钱,老孟见状,忙掏出一张五十的摔给二狗:不用找了。

二狗也不说话,又找回老孟三十元。

太抠了,以后打死我也不来了。老孟黑着脸。

菜一道道上来了。味道嘛,也确实不错。老孟的脸色慢慢变得红润了。

这当口来了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高声叫道:一碗鸽子面。二狗笑眯眯地应答着,收下了男孩递过去的一张红色的钱币。

面条还没做成,男孩到门外边耍去了。我忍不住提醒二狗:狗老板,你可看清楚了,他给你的可是冥币!

我知道。二狗说罢,就把团在手里的冥币撕了。

难道男孩的父亲是个地头蛇,惹不起?我有点糊涂地看着二狗。

二狗淡淡一笑:孩子得过脑膜炎,脑子不大灵醒,经常把冥币当钱使。

老孟附和道:都是有本钱的,咋说也不能干赔本买卖啊。听口气,完全是在嘲讽二狗。

他也只是买碗面,没啥。二狗不以为然。

我由衷地说:你这么好心,孩子真幸运。

二狗说:不只是我,村里凡是开店铺的都这样对他。

这时,服务员刚好过来端菜,她说:这个孩子是村长的。

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

老孟放下酒杯,冷冷一笑,说:谁说山里人老实?也会拍马屁嘛。

二狗真是傻蛋,居然没有看出老孟的冷嘲热讽,说:别说吃碗面条,吃俺身上的肉俺都舍得。

想想也是的,谁让人家的爸爸是村长呢?二狗毕竟还受村长的领导嘛,这么一想,我也就释然了。

我明白了,村长在这里挂着账……行。狗老板会做生意。老孟一副豁然明白的样子。

肯定这样。在座的一个朋友同意老孟的说法。

二狗没接我们的话茬,叹口气,说:去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下起大暴雨,村长进山巡视,发现刘大爷的屋子裂缝了,忙把刘大爷背出屋子。刘大爷说他的收音机还在屋里。刘大爷孤寡一人,收音机可是他宝贝。村长就放下刘大爷,刚返回屋子,轰隆一声,屋子塌了……刘大爷在屋子前跪了整整一天。

我们几个人一下子都沉默了。

半个月后,接到老孟的电话,邀我一起去靠山屯。老孟说,那个农家乐还真有点味道。

5.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写老孟点菜时,先点鳄鱼肉,再“甩出鼓囊囊的钱包”,言行看似充满豪气,实际上是老孟在山里人面前显示优越感。
B.“忙掏出烟来给我们散烟”,表现了二狗对顾客的恭敬,其中含有没能满足顾客要求的歉意,也有与顾客拉近感情距离的善意。
C.服务员的插话交代了孩子的身份,却也招来了老孟对二狗的冷嘲热讽,使我也对二狗的做法的正当性产生了怀疑,鄙视二狗。
D.小说插叙了村长为救刘大爷牺牲的内容,解说了男孩儿免费吃面的原因,也展现了山村淳朴的民风,升华了小说表达的情感。
6.小说结尾老孟说“那个农家乐还真有点味道”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7.关于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说是二狗,有人认为是老孟。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8.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之以严刑                   董:督察
B.能而任之    简:选择
C.民无异国,四时美   充:扩充
D.始祸焉   速:招致
2021-06-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9.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此五子者,不产于秦,缪公用之          择善从之
B.获楚、魏师                                         燕赵收藏
C.秦攻取之外                                        今逐客资敌国
D.为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                      非秦者去,客者逐
2021-06-0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名校
10. 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秦人不暇自哀
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苟以天下之大
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D.东据成皋之险
2021-06-0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时阑出塞,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明年正月,守仁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俘斩七千有奇。后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俘斩六千有奇。守仁所将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数十年巨寇,远近惊为神。十四年,宁王宸濠反。守仁急趋吉安,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精锐悉出,守备虚。我军新集气锐,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宸濠果自安庆还兵,联舟为方阵。官军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叵测,微守仁,东南事殆矣。世宗深知之。甫即位,趣召入朝受封。因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丧过江西,军民无不缟素哭送者。守仁天姿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遂笃信不疑。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赞曰: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B.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C.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D.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试:又称“春闱”,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中试者称为“举人”。
B.勤王:指的是君主的统治地位受到内乱或外患的威胁而动摇时,臣子发兵援救,也指为王朝尽力。
C.乞骸骨: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为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与“致仕”略有不同。
D.阳明学:是由明代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提倡“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守仁父亲是成化十七年状元,王守仁十五岁时出游居庸关、山海关,纵览山川;二十岁考中乡试,弘治十二年考中进士。
B.王守仁正直敢言,因上疏论救戴铣等人而触怒了刘瑾,被廷杖四十后贬到贵州的龙场。任龙场驿丞时,受到当地民众爱戴。
C.王守仁巡抚南、赣时铲除横行几十年的巨寇;宁王叛乱,王守仁采纳属下建议直捣南昌,逼迫宁王回撤,从而击败叛军。
D.王守仁天资聪颖,不只是军事奇才,被人视为神明;学说也有建树,被贬龙场,悟出格物致知的内涵,创立了“阳明学”。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2)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五、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注]①颙(yóng)望:抬头凝望。②争:怎。③恁(nèn):如此。
15.下列对这首词上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展现出凭栏极目远眺的意境:天已黄昏,潇潇细雨洒遍江天,秋色明静澄澈。
B.“渐”字把读者带入另一个意境,一场秋雨一场寒,霜意降临,寒风凄冷,落日余晖落在楼头。
C.“红衰翠减”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闺中人望眼欲穿、憔悴寂寞的神态。
D.“物华休”与“长江水”的描写,寄寓着词人对短暂与永恒、变与不变之哲理思考。
16.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是如何抒发的?请简要分析。

六、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名校
17.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2)《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以致不能坚持,无力抗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中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6-0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七、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们还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美帝列强就对我们虎视眈眈,是祖国的科学家把“两弹一星”发射上天,使他们不敢再轻视我们。
B.一阵暴风雨掠过,经受洗礼的玉带山风景区更加秀美多姿,成千上万的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纷至沓来地来到景区,一览胜景。
C.春天的运河古城,花红柳绿,生机盎然,空气清新,游人漫步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河畔,含英咀华,欣赏着粼粼水波、烟柳画桥。
D.在这个腐败窝案中,姜某某真可谓卓尔不群,他不但收受贿赂数额巨大,而且贪腐花招多,同时,还带坏了一大批党员干部。
2021-06-0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果把萧红的《呼兰河传》理解为简单意义上的一个女作家对童年生活的小城的文学化回忆的话,那我们可能就低估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B.根据举报者提供的线索,执法人员经过周密计划,将不择手段仿造假冒产品的三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相关部门将对犯罪嫌疑人处以重惩。
C.信天游是陕北独有的民歌形式,它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趣味,是陕北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黄土地孕育出来的艺术奇葩。
D.如何引导有写作天赋的学生热爱并投身于文学创作,从而培养这些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是“新概念”作文组委会经常思考的问题。
2021-06-0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20.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这次犬子婚宴,多亏你多方筹备,找人帮忙协调安排,明天我将登门致谢,请你一定在家恭候。
B.对于此次作文大赛的有关事宜,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因此特地垂询组委会,希望得到明确答复。
C.曹丕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擅长诗文及辞赋,对当时文坛很有影响,所以忝列“三曹”之中,不足为怪。
D.这幅《大漠苍鹰图》是鄙人年轻时代的涂鸦之作,完成于20年前,能够获得国家大奖,实属侥幸。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字。

还记得影视剧中的测谎专家吗?他们能从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说话声音和遣词造句中,发现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秘密。不过,这种方法对于普通人来说太高端了,有没有什么更简单的方法能够看透人心呢?以色列研究人员最近发现,_____,当人们书写的内容是谎言时,往往下笔更重、写的字更高更长;___,画面的视角,则往往会从第一人称视角转换为第三人称视角。这是因为谎言编造需要更长的时间思索,因而人们写字时会下意识地犹豫、拖沓,_____;同样的,由于绘画的内容是大脑“编造”的,因此具有全局性,所以往往是以第三人称视角出现的,反之则不然。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材料一

《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他在信中写到: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为天下人谋永福,汝其勿悲!

材料二

戍边英雄肖思远的战地日记中写到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


中国人的家书和日记,少有豪言壮语,平凡文字背后,却蕴含着切切深情。某中学举办“纸短情长,感悟人生”主题阅读交流,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长治二中)同学,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阅读了上述材料后引发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确定立意,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语言文字运用
6
文言小题
1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40.65新闻、通讯、访谈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评价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非连续性文本
5-70.65其他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语言文字运用
80.85文言实词  一般文言实词选择题
90.85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180.85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190.85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200.85得体选择题
210.65情境补写  连贯语言表达
三、文言小题
100.85倒装句选择类
四、文言文阅读
11-140.65《明史》  史传文
五、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柳永(约971-1053)  羁旅思乡
六、名篇名句默写
170.94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七、作文
220.4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