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10291022
对这首词的理解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楚辞·招隐士》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A.词人登上高楼凭栏极目远眺,却因目及远方而产生了黯然春愁。
B.萋草、烟光、残照烘托了凭栏词人无处倾诉、不被理解的孤凄。
C.词人为了消释春愁决意痛饮狂歌,但痛饮狂歌后终觉索然无味。
D.词人因思念远方那人而感“衣带渐宽”,身体消瘦,面容憔悴。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对两词中有关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  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A.李白词中“秦娥梦断秦楼月”一句,“秦娥”是主语,“梦断”是谓语,“秦楼月”是宾语。
B.李白词中“年年柳色”一句,之所以提到“柳”,是因为这里写的是“伤别”的场面——古人有折柳枝送别的习俗。
C.毛泽东词“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中,“碎”字写出了红军行军之急促,“咽”字则表现了西风中军号声的苍凉和悲壮。
D.毛泽东词中“雄关漫道真如铁”一句应理解为“漫道雄关真如铁”,“漫道”,即“不要说”之意。
2019-10-22更新 | 239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欧阳修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注]①庆历八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作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上据蜀冈,下临江南数百里。②《宋史-刘敞(字原甫)传》:为文尤赡敏,掌外制时,将下真,会追封王、主九人,立马却坐,顷之,九制成。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色有无中”借用王维诗句,写登平山堂远望江南,可欣赏到美妙的远近山色,自然贴切。
B.杨柳本寄寓离愁别恨,“手种”“别来”二词,更深化了感情的表达,凄婉感伤,深情萦怀。
C.“文章太守,挥毫万字”极写刘敞为文赡敏,可谓倚马之才,表达了词人对他的赞誉之情。
D.上片追忆昔日生活,从平山堂写到堂前垂柳;下片勉人劝己,从被送者写到送者,一气呵成。
2020-04-29更新 | 4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鉴赏评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由当地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寄寓了作者对国事的感慨和忧虑。
B.“可堪回首”一句一语千钧,不但使后两句的画面具有了深刻的政治内容,而且也表达出了作者忧时伤世的强烈感情。
C.词的结尾处,作者以廉颇自况,既概括了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又表现了作者有心杀敌报国,却又力不从心的苦闷心情。
D.全词用典虽多,却都关心时事,十分贴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020-12-07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