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设考点 >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1037357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有大量有关民事活动的法律规范。古代有关"户婚田土钱债"的民事纷争被称为"细事",但因其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在民事诉讼中地方官员对这些纷争十分重视。基于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中和"与"无讼"的价值取向以及减少"讼累"的现实需要,在具体民事诉讼中地方官员多会运用调解或判决等方式解决民事纷争。

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涉诉各方主要是有血缘的亲属或邻里等熟人,即便是官司打赢了,但却有可能世代为仇,对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破坏极大。基于上述认识,许多地方官员都在司法实践中身体力行地采取调解的方式来处理大量的民事纠纷。州县官是儒家理念的维护者,调停过程中常常会超越案件所涉人、事,上升到天理、国法、人情的层面,用情感抒发的方式来引导百姓的价值观,教化百姓,尤其注重对于利益的平衡和对原有人伦秩序、社会关系的恢复。明代嘉靖年间,有两兄弟因家庭财产的分割发生纠纷, 打了十年官司,张瀚任大名知府后,提审此案。他先问两兄弟是否一奶同胞,两兄弟答是。张瀚责骂了二人,将兄弟二人双手锁在一起关进监狱。经过一个月后,二人通过同起同卧,恢复情义,了无积怨。二人指天发誓,不再争讼,张瀚曰:"知过能改,良民也。"遂结案。

古代官员们一方面普遍秉持"息讼""调停"的做法,另一方面也认为诉讼是一种合理而必要的司法活动,反对刻意"息讼"的主张。如清代崔述曾言,如果不论是非曲直而一味地止讼、息讼,不利于弱者的保护和纠纷的实质化解,如果没有法律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只能让被凌辱的弱者坐以待毙。清人袁枚也认为,公正审案是"无讼"的前提。翻检古代的判词,我们能发现很多判词都有对民事违法行为的斥责和严惩,其目的是通过公正的裁判发挥司法的教育功能,以减少以后类似违法行为的发生。在《名公书判清明集》"随母嫁之子图谋亲子之业"一案中,地方官胡石璧对继子李子钦鼓动母亲盗卖继父的财产表达了强烈的谴责,虽然基于李子钦与继父谭念华之间尚有感情,判给李子钦一分土地,但是仍以"所有离间人父子,圈占人家产之罪,却难尽恕"为由,判决对李子钦施以轻杖一百。

实际上,古代中国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中,地方官员"调者"与"判者"相结合的教化职能是动态变化的,既可以通过调停也可以通过司法判决的方式实现解决民事纷争的目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民事纠纷其实都是在诉讼后判决前通过和解等方式化解的,裁判官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暗示涉诉双方自己的裁判倾向,促进双方尽早达成和解。

(摘编自《传统中国民事诉讼中的"调"与"判"》,《检察日报》2018年5月22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有关"户婚田土钱债"等民事纠纷,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被地方官员重视,因此被称为"细事"。
B.古代民事诉讼中的调解,重视涉诉各方利益的平衡以及对原有秩序和关系的恢复,这符合儒家"中和"与"无讼"的价值取向。
C.古代民事诉讼中的判决,是使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以达到保护弱者、化解纠纷、以儆效尤等目的。
D.古代的地方官具有"调者"和"判者"的双重身份,既可以通过调解也可以通过判决来解决民事纠纷。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提出古代民事纠纷的两种解决途径,再逐一举例说明,最后重申观点。
B.文章第二段以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民事纠纷的特点为立论前提,论证了调解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C.文章第三段引用崔述、袁枚的观点和胡石璧的判词,论证了在古代处理民事纠纷时公正判决比调解更有效。
D.从文章的末尾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古代民事纠纷的某些解决机制对于现代司法仍有借鉴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的民事纠纷只有通过感化调解或者依法判决的方式才能被平息。
B.古代地方官采取感化调解的方式无法满足减少"讼累"的现实需要。
C.古代地方官审理民事纷争的程序是优先调解,调解不成再依法判决。
D.古代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和判决都可以达到维护社会秩序、教化百姓的目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大学之大与大学之道

陈 浩

没有远大理想来仰仗,大学将无法拥有精神中心;同样,没有伟大精神作支撑,大学理想与实践就会断裂。展现大学共同精神的表述有很多:崇尚科学,鞠躬尽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守正开新,常勤精进;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迎难而上,挑战权威,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洋,不信邪恶、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等等。大学汇聚和倡导的这些精神,已足可竖起大拇指,令世人钦佩。若将大学使命、大学理想、大学正义等汇合起来考察,大学精神之伟大,更是无可争辩的,绝对不失为人类社会精神之灯塔,是国家和民族精神汇聚、传承、发展、开新、引领之高地。大学在坚守自身精神家园的同时,理应保持那种敏锐的建设性批判思维,或是理性反思的姿态,不断砥砺精神气节。大学教师在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教给学生两样东西,一是思悟力,二是精气神。现代大学如果不能让受教育者精神更加高贵,心智趋于成熟,灵魂更加纯洁,格调通往卓然,那真就该深刻反省了。

欲想有成就的大学者,对科学真理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不只是口头上的,而是渗透到自己的潜意识和日常生活行为中的。尤其做基础研究或理论原创的学人,如果没有一种呕心沥血、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就不会出大成果,成不了大科学家和大学问家。当代中国,为什么很难出国际大师级科学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按捺不住急功近利的欲望,吃不得苦,耐不住寂寞,舍不得付出耐性,不懂得或做不到“久久为功”。这些品格在当今中国的大学,表面上看是学生没达到,实际上也正是很多领导和教师缺失应有的境界。目光短浅,得过且过,投机取巧,慵懒倦怠,气泄神衰,萎靡不振等是其大敌。

大学精神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必然是互相激荡和同构相谐发展的。在改革创新精神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和国家发展主旋律的今天,我们的大学面对教育教学种种积弊,面对社会不满和呐喊,迟迟迈不出为提质加力、实现自我超越的大改革步子,是谈不上与时代精神合拍的。改革开放之初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高教界和大学的管理体制大改革等搞得轰轰烈烈,在业内外引起大震撼。但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热盼的依靠新的教育教学大改革促进教育质量大提高的局面并未出现。今天谈大学改革,应从两方面梳理:问题的改革和改革的问题。有问题难题才需要改革,找准问题改革才有目标方向。当前一些大学改革本身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避实就虚,悬浮不着地。亟须反思的是如何避免改革目的被改革措施手段所淹没、甚至颠倒了。离开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价值和根本目的谈大学改革,把逻辑和手段当目的的改革,免不了陷入空谈、玄谈、混谈之困局。当前大学改革有个怪现象值得关注,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个“战略主题”被边缘化,“通识教育”舶来品还在某些大学掩盖、冲淡、冲击素质教育的实施。战略主题遭搁浅,实际上是教育教学这项核心改革被轻忽,或者说是核心改革本身不硬朗、无大作为被遮蔽了。改革释放巨能,改革创造机运。教改乏力,提质无望。再启大学教学大改革,搞好改革分层设计,提振每个大学人的教改欲望与能力,这是时代深处传来的召唤。

能否守住和弘扬大学精神,是对大学人意志的考验。“不义而强,其毙必速”。大学人如果也在名利、金钱和情色的诱惑中把握不住自己,如果小改即止、小进则满,甚至只为获取暂时的小利而丢掉恒久的大义,精神懈怠甚至颓废,是迟早的事。有的教授走上领导岗位后,陷入权钱名利怪圈而不能自拔,走上了违纪违法犯罪之路。谨防大学精神失守,以精神高度托起师生事业学业高度,始终应该是现代大学治理的重要关切。

(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大理想和伟大精神对于大学、国家民族、人类社会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B.大学精神的缺失表现为一些大学人急功近利吃不得苦、耐不住寂寞、没有耐性等。
C.大学精神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互相激荡和同构相谐发展的,三者是完全同步的。
D.大学人要在名利、金钱和其他各种诱惑中把握住自己,坚决守住和弘扬大学精神。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共同精神的内容表述很多,这也就要求从意志、人格、思想、学术等方面引导。
B.呕心沥血、孜孜以求等品格表面看是学生缺少,而根本原因在部分领导和教师身上。
C.当前一些大学改革本身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改革目的、措施手段颠倒,陷入某种困局。
D.每一所大学只要不边缘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就能不失守大学精神。
3.大学人应该怎样做才能弘扬大学精神?请简要概括。
2020-03-19更新 | 9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来树碑立传皆为歌功颂德,立于乾陵司马道东侧武则天的“无字碑”竟未刻一字,令人费解。

更为奇怪的是,唐代史书并没有任何关于“无字碑”的记载,最早的见于北宋宋敏求《长安志》。而朱枫的《雍州金石记》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早关于“无字碑”的艺术形式的记载:“唐高宗乾陵在乾州北十里梁山,武后亦袝焉。规模宏壮,穷极奢丽。陵左碑,高三丈,厚六尺余,阔几一丈,碑侧镌龙凤形,其面及阴俱无字,俗所谓无字碑也。"他虽然已经注意到“无字碑”的艺术符号,但尚未对此加以解读。同时,碑上未刻任何文字内容。由此,引发了后世学者对“无字碑”的各种猜测。

当今大部分学者认为,“无字碑”是武则天所立。之所以无字,是有自知之明的武则天,将功过留予后人评说。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无字碑”之所以未刻一字,是因为武后自认为功德之大非文字所能表达。如杨正兴与杨云鸿合著的《乾陵无字碑》、魏明孔的《“无字碑”何以无字》等。或许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唐高宗的“述圣纪碑”乃是武则天撰文。若以此推测,则天皇后岂不是在蔑视唐高宗的功德?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无字碑”之所以无字,实出于武则天的无奈。如王净娜认为,武则天“在当时被迫还政于李唐又于心不忍的情况下,她无法去炫耀自己的功绩,也不会去悔过”。此说法是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

另一种观点认为“无字碑”是中宗所立,“碑文欲留待其死后再行篆刻,及至去世,李氏复政,既不愿意为之歌功颂德,又不能加词诛贬,只好一仍其旧了”。持相似看法的人还有邵友程、蒙曼、姜少勇等。事实上,武则天去世后,中宗继位,中宗非但没有贬低武则天之意,反而大加褒扬,唐中宗的《即位赦文》中有“则天大圣皇帝亶聪成德”即是明证。还有一种推测,即武则天死后,唐中宗李显难定其称谓,左右为难,干脆一字不铭。但这种观点仅是猜测而已。武则天死后中宗就谥号“大圣则天皇后”,唐中宗如果用此称号写碑文可谓名正言顺,有什么不好称呼的?

综上所述,至宋以降,历代虽有“无字碑”的简略记载,但对于“无字碑”的来源、立碑人、年限、缘由等均未找到确切答案,当然对“无字碑”的内容更是一无所知。尽管后世学者也做出了各种推断,并具一定的合理性,然由于缺乏确凿的证据,“无字碑”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

艺术不等同于政治,但政治又通过各种严格的制度来规范艺术的形态。“无字碑”即是一绝好的例证。其碑体的高大,碑首的八龙纹饰,碑侧的线刻龙纹,以及螭首方趺的特殊形制,无一不是在向世人宣布武则天至高无上的天子地位。显然,意蕴鲜明丰富的“无字碑”就再也不能以无字而简单衡之了。

(摘编自《武则天的“无字碑”真的无字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情况下,树碑立传为了歌功颂德,但武则天的“无字碑”未刻一字,令人费解。
B.“无字碑”的高、厚、宽、碑侧镌龙凤形、其面与阴俱无字等都是它的艺术形式。
C.“‘无字碑’之所以无字,实际上是出于武则天的无奈”王净娜的说法经不起推敲。
D.“无字碑”不能以无字而简单衡之是因为政治通过各种严格的制度来规范艺术的形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开篇先提出问题,接着举出后世学者的种种猜测,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B.选文采用了并列的结构,并以举例的方式阐述了后世学者对“无字碑”的各种猜测。
C.文中引用唐中宗《即位赦文》中的某些文字是为了证明“无字碑”是武则天生前所立。
D.选文在交代学者的观点后,又立即运用较为有力的证据进行逐个反驳,甚至批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无字碑”缘何无字,跟“无字碑”是谁所立关系密切,因而确定立碑之人就很重要。
B.“唐代史书并没有任何关于‘无字碑’的记载”说明“无字碑”是武则天死后所立。
C.对于人们对“无字碑”的种种推测,我们既要承认其观点的合理性又要理性审视。
D.作者将“无字碑”上升到政治与艺术关系的高度,并且明确指出艺术占主导地位。
2020-11-30更新 | 3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②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③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④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B.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D.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但这不会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将重焕生机。
2020-12-31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