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104371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传统诗论普遍认为,真正的好诗是“神品”“逸品”,其中有一种似乎是人力难以达到的“东西”,可称之为“天机”“灵气”等。如果用现代诗学术语说,这就是诗的潜在次序或深层结构。这种潜在次序或深层结构是怎样发现的呢?中国古代诗学对此的回答是有分歧的,形成了“苦吟”和“快吟”的对立。“苦吟”派以中唐以后的孟郊、贾岛等为代表,“快吟”派以苏轼为代表。苏轼认为写诗不必冥思苦搜、琢刻藻绘,要快吟,要“无意于佳乃佳”。苏轼的观点作为古代诗学的一种理论,广有影响。

“无意于佳乃佳”实际上提出了一个诗学悖论。一方面,诗人无意于诗,无意于佳;可另一方面却在不经意间有了佳诗。这种思路并非苏轼首创,《淮南子•说山训》就有:“求美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历代名画记》也有:“夫运思挥毫,自以为画,则失于画矣;运思挥毫,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矣。”苏轼的“无意于佳乃佳”是对这一思路的新的发挥。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苏轼的“无意于佳乃佳”是反对为写诗而写诗、为艺术而艺术,强调写诗的社会功利目的,强调有感而发。这样,诗就是不吐不快、无所避讳的率真之词,无意为诗而终为传世之佳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无意于佳”,即在写诗时精神完全放松,不把写诗当作一回事,不去冥思苦想;“乃佳”,即是在这种不经意间创作出了佳篇。表面上看,诗人的精神状态与产生的结果是矛盾的,实际上却符合心理活动规律。

首先,覃思竭虑的精神状态,对科学研究来说十分必要,但对写诗这种审美创造活动来说有时就未必好。因为这种精神状态意味着诗人处于有意识注意中。有意识注意,使诗人完全清醒,意识聚焦并高度活跃,这样诗人的思维是准确的、谨严的、规范的,但也可能由于思维过于准确、谨严、规范而陷入狭隘,不能自由挥写,无法寻找到“灵气”与“天机”。格式塔心理学对意识聚焦作了详尽的研究,证明人类的大脑有一种压倒一切的需要,这就是从眼前任何杂乱形式中选择出一种准确、集中、简单的模式来。对于诗这种复杂的充满自然灵气的结构来说,意识聚焦的这种选择性、集中性、规范性和准确性太缺乏伸缩性与张力了。这也正是苏轼主张“无意于佳”的原因。

其次,诗歌创作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结合的产物。对诗人来说意识诚然是重要的,但无意识是辽阔的“非洲大陆”,资源非常丰富,营养特别丰足,如果完全没有无意识的滋养,诗歌创作也难以达到极致。苏轼之所以强调“无意于佳乃佳”, 其原因之一就是发现了无意识对诗歌创作的作用。如果说“苦吟”派更重视求助于意识的话,那么“快吟”派则更重视求助于无意识。因为在“无意”的情形下,人的精神放松了,意识对无意识的压力减小了,这时无意识就可能冲破意识的“防卫”,出来施展它的才能。这样,诗人就会出现一种神思恍惚的、弥散的、具有张力的审视和快捷的捕捉,这可能是最富于创造性的一瞬间,自然灵气似乎不思而至,意外佳构仿佛纵手而成。

当然,苏轼强调“无意于佳”并不是无条件地乱嚷乱叫。他认为要达到“无意于佳乃佳”的创作境界,既要长期“积学”,又要为人豪爽,即以创作主体的学问与性格为条件。诗人只有在根柢深厚、自身强大而具有很强的驾驭能力的情况下,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达到“无意于佳乃佳”的境界。

(摘编自童庆炳《诗的潜在次序的发现——释“无意于佳乃佳”》)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属于原文所论的“无意于佳乃佳”的一项是(     
A.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B.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C.好诗冲口谁能择,俗子疑人未遣闻。
D.悼红轩批阅十载,谱红楼三春悲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苏轼的诗学思想,先揭示内涵和思想渊源,再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最后指出达成条件,逻辑上逐层递进。
B.文章引用《淮南子•说山训》和《历代名画记》中的话语,意在论证“无意于佳乃佳” 这种思路并非苏轼首创。
C.文章使用喻证法,以资源丰富、营养丰足的“非洲大陆”喻指无意识,形象地论述了无意识对诗歌创作的巨大作用。
D.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若精神放松,无意识就可能在神思恍惚的审视中冲破意识的“防卫”,促成佳作诞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得出的结论:对诗歌创作而言,意识聚焦存在缺乏伸缩性与张力的缺点。
B.“无意于佳”的创作方式,能让意识聚焦无法形成,使诗人免于陷入狭隘,有利于发现“天机”。
C.覃思竭虑的精神状态之所以对诗歌创作和科学研究作用有别,是因为作诗与科研相比,二者的思维方式不尽相同。
D.“无意于佳”所仰靠的张力和创造力,其实是以深厚根柢为基础,只有有了这个基础,所谓“佳”的效果才能出来。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说文解字》中说:“避,回也,从条,辟声。讳,誋也,从言,韦声。”所谓“避讳”,就是回避、忌讳的意思,是人们出于迷信和畏惧的心理,或是因为政治、礼制等原因,在文化生活或行为方式上要回避相关名物的特殊现象。

②形、音、义是汉字的三要素,每一个汉字都有其固有的书写形式、特定读音和特定含义。汉字能与避讳文化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一方面,汉字中包含着大量的避讳信息;另一方面,避讳文化也对汉字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避讳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有的合体字因为其构件而被要求避讳。还有的因为汉字字形相同或相近而避讳,如“罪”本作“辠”,由于“辠”和“皇” 字形相近,秦始皇为了避始皇名讳,就将“辠”字改为“罪”。段玉裁注引《文字音义》云:“始皇以‘辠’字似‘皇’,乃改为‘罪’。”还有因汉字字音相同或相近而讳,如袁世凯当政时期,觉得“元宵”听上去像是“袁消”,下令人们不许叫“元宵”,改叫“汤圆”,这也是有名的利用读音造成避讳文化的一种现象。另外,也有因汉字字义等而讳。有些汉字的字义具有封建统治者忌讳的内容,因此,统治者或强行解释其汉字义,或曲解为多义词。

③汉字的避讳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首先是缺省笔画,这种方法常见于唐代,宋代以后颇为盛行。缺笔这一避讳方法是主要的避讳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虽说本字缺笔,但是不影响大概原貌,后人也可轻易从缺笔字中联系到本字。拆字方法就是利用合体汉字的性质,将该字拆成若干部件,或者只选取其中一种部件加以使用。另外还可用其他汉字代替。比如,在古代为避名字,就直接用“讳”字代替,这也是以“讳”代替名字的开始。还有以字代名的,如古时候称人以字,以表示尊敬,如果在交际过程中直呼其名是非常不尊重人的行为。再其次是改变汉字读音。这种避讳方式是在说话或者诵读的时候,遇到所要避讳的字就变更其读音,或者直接读作他字。最后就是用红纸或者黄纸将避讳的汉字覆盖。如果犯天子讳,则用黄纸,因为黄色是我国古代所谓的正色之一。

④避讳这种现象充斥于各种各样的文史典籍之中,也对后世造成了巨大影响。避讳造成了汉字使用的混乱,使得文献中出现了大量的错字、别字、空字,影响后人阅读。同时,它也造成了材料失真,给甄别、使用文史材料带来困难。但避讳有时也可化腐朽为神奇。讳字具有时代性,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避讳字和避讳文化,我们可以通过避讳字校勘古籍,为书中的脱、讹、错、衍提供参考。避讳也会对语言学产生影响。首先是为汉语词汇增加新的义项——名讳。其次是出现新读音,产生新词语点但也造成了怪诞词及词的怪诞用法,失其义理。再次,避讳也产生了大量的残缺字。历史学家陈垣先生认为避讳缺笔,当起于唐高宗之时。而今所见传世清代刊本书籍,凡是与清帝名同诸字莫不缺笔,则几乎成为定例。

⑤避讳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与文字自身所带有的文化属性息息相关。汉字的形、音、义三位一体,其丰富的文字信息和文化信息每每都被统治者加以利用,来统治和巩固自己的王朝。避讳于古代汉文化影响至广、至深、至巨,特别是和文字的影响相辅相成。

(摘编自石佳豪《汉字避讳文化微探》)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避讳是在文化生活或行为方式上回避相关名物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与迷信、畏惧的心理或政治、礼制等因素有关。
B.避讳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在中国古代多种多样的文史典籍中出现过,它对古代汉文化的影响是至广、至深、至巨的。
C.汉字避讳需遵循一定的规则,有的因构件被要求避讳,有的因字形字音相同或相近而避讳,还会因字义等原因被避讳。
D.避讳对后世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如使得文献中出现大量的错字、别字、空字,影响阅读;使词汇增加新的义项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避”“讳”二字的字意出发,引出了对“避讳”这一社会现象的定义。
B.文章对于避讳现象带来的问题及避讳的积极意义都有提及,体现了辩证的态度。
C.文章主要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证明了汉字避讳的运用是需要遵循一定规则的。
D.文章论述了避讳是什么,避讳的规则、方法及影响,全文论证严密,逻辑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神宗名赵顼,为避“顼”字,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将同音字“旭”字写为“从日从九”,这是用其他字代替的方法。
B.《红楼梦》中有很多的避讳。林黛玉写字遇到“敏”字时,都要减去一二笔,这是避讳中缺省笔画的方法的具体运用。
C.清代《尚书•夏书》中,为避雍正皇帝名胤禛的讳,一般遇到“胤”字就用黄纸覆盖,这是运用了汉字覆盖的方法。
D.汉字音、形、义三位一体,有其丰富的文字信息和文化信息,所以常成为封建统治者用来统治和巩固自己政权的工具。
2022-07-27更新 | 3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儒教和欧洲意义上的宗教的真正区别在于一个是个人的信仰,或者可称为教会信仰,而另一个是社会信仰,或者可称为国家信仰。孔子为中华民族所做的最伟大的工作,是他给了他们一个真正的国家观念。通过给出真正的国家观念,孔子使得这个观念成了一个宗教。

在欧洲,政治是一门科学,但在中国,从孔子时代开始,政治就是一种宗教。孔子在《春秋》这本书里,讲述了这种国家信仰。孔子把这本书命名为《春秋》,是因为书的目标是给出支配兴衰——国家的春天和秋天——的真正的道德原因。在这本书里孔子给出了社会和文明的错乱颓败状态的历史概要,回溯了整个社会和文明的错乱颓败状态下的困苦和不幸,指出其真正原因在于事实上人们没有真正的国家观念;没有他们对国家、对国家元首、对他们的统治者和君主的责任的真正性质的正确观念。

在这本书里,孔子教导说,如同在人类社会中人的所有普通关系和行为,除了利益和恐惧的基础动机之外,还有一种影响他们行为的更高尚、更高贵的动机,一种高于所有利益和恐惧顾虑的更高尚、更高贵的动机,这种动机就是责任;因此在所有人类社会的这一重要关系中,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民与国家或民族的首领之间的关系中,也有责任这种更高尚、更高贵的动机来影响和鼓舞他们的行为。那么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人民忠于国家或者民族的首领,这一责任的理性基础是什么呢?在孔子时代之前的封建时代,由于半家族的社会秩序和政府形式,国家或多或少是一个家庭,人们并不特别感到他们对于国家首领的责任需要一个非常清楚和坚实的基础,因为他们都是一个宗族或者家庭的成员,血缘纽带或者天生感情已经通过某种方式把他们和国家首领,也是他们宗族或家 庭的高级成员,绑在一起。如我说过的那样,但在孔子时代,封建时代已经走到尽头;那时国家已经远非家庭可以比拟,那时国家的公民不再是组成一个宗族或家庭的成员。因此,这就需要为国家或者民族的人民忠于他们的统治者或君主的责任找一个新的、清楚的、理性的、坚实的基础。孔子在荣誉这个词里为这个责任找到了新基础。

孔子讲述他的国家信仰的四个字是“名分大义”。我把他们翻译为荣誉和责任的重大原则。事实上,孔子教导的哲学和道德的整个体系可以用一个词总结:君子的律法。孔子把君子的律法写作成文并发展成为宗教——国家宗教。这种国家宗教的信仰第一条款就是名分大义——荣誉和责任的原则——它也可以称为:荣誉的法典。

在这一国家信仰里,不但国家,而且所有社会和文明的唯一真正的、理性的、永恒的、绝对的基础就是这一君子的律法、人的荣誉感。没有人的荣誉感,所有社会和文明会立即崩溃而无法存在。

(摘选自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

材料二:

在迄今为止的世界文化中,作为一种社会学说,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仍然是具有自己的独立性的,这种独立性首先体现在它的基本社会模式的独立性上。它为人类建立的基本社会模式不同于西方民主社会的社会模式,也不同于西方专制主义社会的社会模式,甚至也不同于西方社会主义者在自己的学说中所建立的社会主义的社会模式。它有仅仅属于自己的对于社会及其社会关系的理解形式和处理形式,有自己独立的社会模式。它的社会模式是在当时“家”“、国”同构的社会存在形式中抽象出来的。武王克殷之后的周王朝是通过分封诸侯的形式建立起自己的整个国家的,得到分封的是其亲属和作为亲属对待的有功的大臣。这个“国”本身就是以一个“家”的形式存在的。直至现在,在我们中国文化中,“国”和“家”还是作为一种同构关系来理解、来接受的。在我们的观念中,“国”就是一个大“家”,“家”就是一个小“国”,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几乎全部可以用家庭内部的血缘亲情关系来理解、来思考、来表现,反之亦然。实际上,这仍是儒家文化给我们建立起的社会观念。这种“国”与“家”的模式,不仅仅是一个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同时更是一个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家”完全被包含在“国”之内,“国”外无“家”。“国”外的“家”不是我们的“家”,而“家”则是“国”的组成部分。“国”是由一个个“家”组成的,“家”外无“国”,少一个“家”,“国”就受一点损害,当所有的“家”都脱离了 “国”,“国”就不存在了。“家”和“国”在形式和内容上是完全相同的,只有繁简的差别,没有本质的不同。“家”就是“国”的一种简化形式。这就为孔子建立自己的社会学说提供了方便的条件。他是从分析、理解“家”的关系而分析、理解整个社会的关系的。正是在这种“家”、“国”同构的关系模式中,儒家文化建立起了自己的一个完整的社会学说,并且持续地影响着我们中国人的社会观念和伦理道德观念。

(摘选自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欧洲意义上的宗教不同,将儒教作为一种社会和国家层面的信仰,是孔子为中华 民族所做的最伟大的贡献。
B.在《春秋》这部书里,孔子分析了社会和文明错乱颓败状态的历史概要,指出其形成 的原因是人们没有真正的国家观念。
C.孔子之前的时代,由血缘或感情纽带而形成的家族关系,使人们不能特别感受到他们对于国家首领责任的清楚而坚实的基础。
D.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基于武王克殷后所形成的“家”、“国”同构的社会存在形式,其基本社会模式具有独立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孔子把这本书的名字命名为《春秋》可以看出,他不但依此讲述国家信仰,还对这本书寄寓了支配国家兴衰的历史使命。
B.从《春秋》这本书来看,忠君思想是一种高于所有利益和恐惧顾虑等基础动机,进而左右人类行为的更高尚、更高贵的动机。
C.当封建时代已经走到了尽头,一个国家的公民不再是组成一个宗族或家庭的成员, 这时孔子为臣民对君主的责任找到了新的基础。
D.材料二中所说的儒家文化给我们建立起的“社会观念”与材料一中辜鸿铭把儒家思想看成是“社会信仰”,其内涵是相同的。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B.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C.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D.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022-12-09更新 | 2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名称和概念在20世纪上半叶的译介、传播进程,展示出其发展的主要线索和基本样貌。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译著的介绍,在汉文文献中已谈到丝绸之路。自20年代起,在中文相关译作中已采用了“古丝商之路”“蚕丝贸易通路”“运丝通路”等不同的称呼;至迟于20年代末,已开始使用“丝路”“丝道”等译名。从30年代初起,由于斯坦因、斯文赫定等在西北新疆等地探险活动的直接推动,以及中西交通史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又与这一时期“开发西北”的呼声与思潮相联系,缘此诸因,经学人的译介引进和报刊传媒的作用,“丝路”“丝道”的名称和概念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并为国内学界接纳和采用。最初称谓尚不统一,呈现出命名多样化的状态,之后渐而趋向集中于“丝路”“丝道”的名称。一些学人陆续采用了这一外来的新概念和新名称,尤其是1935年之后,运用这一名称的明显增多,并成为学术表述的一种概念工具。

(摘编自邬国义《“丝绸之路”名称概念传播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古代丝绸之路极大地促进了商品大流通,率先实现了东西方商贸互通和经济往来。

丝绸是沿线国家商品交易中最主要的高档货物。原产于我国的丝绸,在古代西方国家十分名贵。安敦尼执政时期,中国丝绸几经转手到了罗马,已是贵若黄金。在阿赫门王朝时期,丝绸产品和生丝是波斯与中国商人交易的大宗商品,波斯人采用萨珊传统纺织方式进行再加工,赋予中国丝绸新的活力。在中亚,索格底亚那的商人精通丝绸贸易,公元4世纪时,我国长安等地集聚着不少以经营丝绸为主的索格底亚那商人。为了争夺对中国丝绸贸易之利,公元571年拜占庭联合突厥与波斯发生了一场长达20年之久的“丝绸之战”。

公元5世纪前后,我国茶叶通过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陆续传入南亚、中亚、西亚,15世纪一经传入即迅速风靡整个欧洲。17世纪以前,中亚和欧洲人日常使用的器皿主要是陶器、木器和金银器。随着中国瓷器的大量输入,西方激起了一股“中国热”。

古代丝绸之路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炼铁术等技术,通过丝绸之路相继传入西方,成为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因素。

(摘编自李国强《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及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启示》)

材料三:

从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中国和中亚国家的经贸及社会文化关系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中国是中亚5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中亚油气资源最大的购买国。

中国的兴起在世界历史上的意义,超过19世纪末美国的兴起,堪比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其原因在于,到19世纪末西方国家的总人口不过2~3亿,西方工业国的出现,造成少数人口居于全人类产业链与食物链的顶端,全世界的资源与财富多为他们所用,极大地扩大了全球的贫富差别。日本以及后来亚洲“四小龙”的出现,也没有影响这种世界格局,因为它们的体量太小。而中国的兴起,是相当于现存西方社会两倍以上人口的崛起,它意味着原先为西方少数人享用的全球资源要被新来者瓜分,原先已经存在的财富流动渠道和流向要改变。

(摘编自刘迎胜《丝绸之路的未来——当代的新丝绸之路》)

1.下列对“丝绸之路”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丝绸之路的名称概念最早源于国外的丝路,它的传播进程展示出其发展的主要线索和基本样貌。
B.古代东西方商贸往来有丝绸之路,如今中国和中亚国家商贸关系取得了长足进展,有了新丝绸之路。
C.在古代,原产于我国的丝绸销往西方国家贵若黄金,波斯人经过再加工后赋予中国丝绸新的活力。
D.我国茶叶曾风靡整个欧洲,17世纪以后随着中国瓷器的大量输入,在西方曾激起了一股“中国热”。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丝路”“丝道”的名称概念得以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这与学者的译介引进、报刊传媒宣传等因素有直接关联。
B.丝绸之路的称谓最初不统一,之后逐渐趋向集中于“丝路”“丝道”,并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为国内学界所采纳。
C.古代的丝绸之路一开始就很繁忙,丝绸、瓷器等商品仅从陆路不断输出到沿线国家,珠宝、香料等商品不断进入我国。
D.当代新丝绸之路前景大好,随着中国的兴起,再加上中国本身的“体量”,中国和中亚5国的双边贸易额越来越大。
3.结合材料内容,简述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的例证有哪些。
2023-04-03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