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10466199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很多赏析这一名句的文章多从色彩、形态、方位、虚实等方面入手,将重点放在了对“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等词语的阐释上,常忽略掉两个重要的字——“齐”和“一”。要知道,这两个字虽不涉及具体意象,但体现了整幅画面的协调统一,更提示了这一写景名联最重要的美学特征——和谐。

和谐是一种整体美,本句为写景名句,这种整体美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景的和谐,即组成画面的各景物之间或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却总能完美组合,构成一致的整体;二是情与景的和谐,即诗中物象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情感,达到了写景与抒情的完美交融,对于诗歌的写作与赏析来说,这一层面显得尤为关键,也应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因语文的根本矛盾是言与意的矛盾,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破解学生言不及意的难题。写景服务于表情达意的需要,大凡被广为传诵的名句。其景与情的关系必然是和谐的,课堂上对经典诗文的揣摩,也要围绕如何使用恰如其分的语言准确传达心中情意而展开。披文以入情,着重从情景和谐一致的角度解读王勃的这一名句,方能实现美学品味和课堂教学的双重价值。

霞,色彩绚烂,实为美景,落霞,就是晚霞,南朝梁简文帝有“落霞乍续断”(《登城》)的诗句,本篇中用一“落”字亦有“飘落”之意,好景不长,更可联想起诗人的落魄。鹜,就是野鸭,《礼•曲礼•疏》毛氏云:可畜而不能高飞曰鸭,野生高飞曰鹜。雄性头呈绿色,翅膀上有纹理,雌性为黄斑色,也有纯黑色和纯白色。孤鹜,为失群无伴之鹜,喻作客他乡、辗转河流。如此,“落”“孤”意义相近,“霞”与“鹜”正好配合,所以是“齐”飞。诗人年少才高,声名早露,如绮丽之霞,高飞之鹜,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也正如这一只孤鹜、几道落霞。“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离骚》),大凡才华绝世之人,未免带有孤高无匹之气,而诗人此时辗转于江湖之间,这里既有才华绝世之孤,也有志士失路之孤,更有有感于生于天地之间的渺小,恰如后文中天高地迥,宇宙无穷,盈虚有数的感叹。好在霞与骛毕竟还能相伴“齐飞”,使这幅画面不是那么凄凉,孤而不独。

孔子说过,“知者乐水。”秋水清,清而凉,清入骨,凉凝神,前人有“空山为气清”(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试上高楼清入骨”(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二)》)等诗句,古人用秋水比喻人的眼,传达人的神韵,如“望穿秋水”,“秋水为神玉为骨”(杜甫《徐卿二子歌》)。秋水使人神气清明,显得不俗,并且深沉,可见诗人年纪虽轻,但笔力老成。“长天”一词中并未着色,只说水天一色,却特用一“长”字写天的开阔。秋水与长天相互映衬,秋水因长天更见其清,长天因秋水更显其广,二者融为一体,是为“一”。秋水恰似诗人神态,长天犹如诗人胸怀,王勃虽说一时失意,但毕竟正当英年,来日方长,并无颓废迹象。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仍有不坠青去之志,对未来满怀期待,适度的怨愤及时得到排解,哀而不伤。联想到他送别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句子,可知这种豁达乐观精神并非篇中才有,《旧唐书》中称王勃“词情英迈”于此可见一斑。

所以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通过物体之间形、色、声的配合,刻画出一幅丽而不俗的优美画面。更为重要的是,这两句表现了王勃内心蕴藏的复杂情感,情与景浑然一体,作者鲜明的个性也跃然纸上,堪称“和谐美”的典范。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的“齐”和“一”两字,常常被很多赏析文章忽略掉,但是这两个字却能够提示这一写景名联最重要的美学特征——和谐。
B.和谐作为整体美,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景的和谐;一是情与景的和谐。对于文学欣赏来说,后一层面更为关键。
C.语文有言与意的矛盾,所以课堂上对经典诗文的揣摩,也要围绕如何使用恰如其分的语言准确传达心中情意而展开,大凡被广为传诵的写景名句,景与情的关系必然是和谐的。
D.解读王勃的这一名句,也要从文章的语言入手,探讨作者在作品中的“情感”,着重从情景和谐一致的角度来解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南朝梁简文帝在《登城》诗句中用的“落”字有“飘落”之意,寓意好景不长,可以认为是作者当时落魄心情的写照。
B.“落”“孤”意义相近,“霞”与“鹜”正好配合,从形象到感情互为衬托,相互辉映,带来了“齐”飞的整体和谐感。
C.一只孤鹜、几道落霞,寄托了王勃孤高无匹之气,志士失路之孤,以及对人生渺小短暂的感叹,所以王勃这一名句的画面充满凄凉孤独之感。
D.“空山秋气清”“试上高楼清入骨”等诗句表现的是秋水清凉入骨的特点,而“望穿秋水”“秋水为神玉为骨”等句则是用秋水比喻人的眼,传达人的神韵,使人显得不俗且深沉。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水”使人神气清明,“长天”中用“长”字写出天的开阔,两者互相映衬,融为一体,让人联想到诗人的神态和胸怀,境界开阔。
B.王勃用“秋水”一词营造意境,用词不俗且深沉,可以看出诗人当时虽然年轻,但文章中已流露出一种老成世故之气。
C.《旧唐书》中称王勃“词情英迈”,主要是指他的诗歌虽然也表现一种失意、孤独或者怨愤,但没有陷入颓废,也传达着一种达观向上的精神。
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通过物体之间形、色、声的配合,刻画出来的画面丽而不俗,表现出来的人物个性鲜明,情与景和谐相融,堪称典范。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法与诗文运用统一的思维和情感。很多书法名篇都是书写的草稿,心中吞吐珠玉,笔下挥墨成文。颜真卿书《祭侄文稿》,国恨家仇郁结于胸,一注笔端,写至最后已无意点画,满腔愤懑倾泻而下。文辞沉郁痛切,书法润后复枯,这正是作者的情感达于文辞同时形成于笔墨的结果。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则是作者信笔拈来,盎然之意形成了流转丰美的文辞表达,书法也形成一种灵动晓畅、节奏鲜明的特色。情势之不同,影响着文辞的表达,同时也影响了用笔的力量与笔势,这赋予书法生命的气息,使其形成了各异的书法风格。

书法创作论对于“无意而为”的书写方式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反对理性化的刻意安排。唐张怀瓘的“神会之间,其锋不可当也”,北宋米芾的“随意落笔,皆得自然”,都是注重书法的自然之趣,意会神通。而颠张狂素迷狂般的创作方式更受到人们的推崇,这种推崇固然有对张扬个性的追求,其实更有对任笔挥洒和“无意于佳乃佳”的书写方式的肯定。书法时间性、过程性的书写决定了书法作品的空间形式,而非事先设计出空间模式再随着时间的流动去完成它、修改它。因此,“不可复得”的书法乃是佳作,这种审美价值论正是从这个层面上提出的。

书法与诗文的欣赏过程也是同时的。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时, 远观其势,近读其文,再细赏其笔墨。未有将粗陋、不当之语悬挂厅堂之人。美文佳字,相得益彰,含英咀华之间,妙会笔墨之趣,向来是欣赏书法作品之习惯。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 其文辞之美与书法之美使读者在文字之形与文字之音义方面,全方位地受到了感染。

书法与诗文的批评方式也是相通的。无论是意通、性情,还是风骨、品藻,都互文互通,相互影响。如“风骨”,是一种俊朗超拔的生命气象,最早用于品评人物。南朝齐梁间,“风骨”从对人的品格评价转向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判断。刘勰将“风骨”用于文学批评,并且在《文心雕龙》中专列《风骨》一篇,在实质意义上将“风骨”推向了中国美学核心范畴的队列。人们对于文学批评中“风骨”的解释不一而足,而大多数人认为“风”关乎文意,“骨”关乎文辞。几乎在同时,“风骨”也运用于书法批评之中。书法批评认为,多“骨” 者“善笔力”,是为“筋书”;多肉者乏力,是为“墨猪”。“风骨”成为书法批评与文学批评共通的一种批评范畴, 而且在评价时可以互相借用,如以“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评价诗文,或以“意气骏爽则含风”来评价书法,也毫无违和感。

正如欧阳中石先生所说:“书法能使‘文以载道’的‘文’ 焕发出更好的光彩。”所谓“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就是要抛弃空洞浮华,继承中国文化的精神,用美的形式,弘扬正气,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摘编自石彧《也谈文学与书法的关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与诗文在很多方面具有密切联系,如两者运用统一的思维和情感,两者的欣赏过程是同时的,两者的批评方式是相通的。
B.王羲之在创作文章《兰亭集序》时信笔拈来,盎然之意形成了流转丰美的文辞表达,他写该文的书法也灵动晓畅,节奏鲜明。
C.文学家或书法家在进行创作时的情势不同,影响文章文辞的表达,也影响书法用笔的力量与笔势,使书法形成不同的风格。
D.“文以载道”,就是要继承中国文化的精神,舍弃形式,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书法使“文以载道”的“文”更有光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张怀瓘和北宋米芾的一些书法创作原则都注重书法的自然之趣,意会神通,充分重视无意而为的书写方式,淡化理性化的刻意安排。
B.人们追求张扬个性,更肯定任笔挥洒和“无意于佳乃佳”的书写方式,因而颠张狂素迷狂般的书法创作方式更受人推崇。
C.“不可复得”的书法才是佳作,所以,书法时间性、过程性的书写决定了书法作品的空间形式,而不是事先设计模式再去完成。
D.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人们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时,含英咀华,妙会笔墨之趣,在文字之形与文字之音义方面,全方位受到熏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文辞沉郁痛切,书法润后复枯,作者的情感达于文辞的同时,形成于笔墨,这说明好的书法都是书写的草稿,不是刻意而为的。
B.“风骨”成为中国美学核心范畴之一,最大的推手是刘勰,他将原来用于评论人物的“风骨”用于文学批评,并在《文心雕龙》中专列《风骨》一篇。
C.在文学批评和书法批评的领域,对于“风骨”的理解不一样,在文学批评中,大多数人认为“风骨”与文意、文辞有关,而书法批评中的“风骨”与笔力有关。
D.用于书法批评的“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可以用来评价诗文,用于文学批评的“意气骏爽则含风”可以用来评价书法;“风骨”在评价书法和文学时可以互相借用。
2020-10-26更新 | 1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评论是读者认知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学评论工作者向社会传递正确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导向的有效路径。文学评论不是空对空,而是基于评论者的问题意识,从理论的高度和阐释的深度衡量单个作品或文学思潮,进而指导创作,这是文学评论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也是其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根基所在。

文学评论者的问题意识基于清晰的判断力,对传统、对外来、对当代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反思,而不是基于理论的想象。文学作品是对时代问题的提出或回答,文学评论当然也要基于问题展开。值得一提的是,文学评论不能把各种文艺思潮矮化为方法论、写作技巧。是围绕问题的探索,而不是围绕结论的延伸。很多理论主张只是参照,不是标准,在文学评论中是论据与论据的对话关系,而不是论点与论据的论证关系。文学评论在思想激荡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而不是让理论先行,拿文学作品论证理论的正确性。批评的目的是建构,理论武器的上下文,即语境,需要审视,无视语境照搬的结果就是削足适履了。评论的话语体系制造了对话的门槛,如果只是罗列新奇的概念、编织晦涩的行文,则无法提出真正的问题。不接地气,自然没有生命力,没有人文情怀,遑论真知灼见。好的文学评论会成为衡量文学作品的标签,比如清代袁枚的性灵说,王士祯的神韵说,现代巴赫金用狂欢解读拉伯雷的《巨人传》,用复调解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等,都成为人们解读文学作品的重要参考。

在文学评论中,既有宏论、商论、却论、新论,也有空论、谬论、迂论、鲰论。而文学评论的公信力降低、为人所诟病的主要原因,则是很多评论文章只是从概念到概念,从材料到材料,甚至一味唱赞歌,自然不需要提出问题。摆不正评论的位置,没有看到材料适用的语境,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也是造成失语症的重要因素。没有提出问题的文学评论只会是无的放矢的空论,不负责任的批评会把并不优秀的作品推到前台,甚至带歪读者的文学观念或品位。曾经因与传统文化的隔膜、受西方冲击的影响,我国的文学评论走了一段模仿西方的路。国内学界曾经热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流派的观点,其实就文学创作来讲,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现实主义才是主流,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都是小众的。哪怕笼统地讲现代主义文学,世界各地的文学流派也各有特点,例如魔幻现实主义立足于拉美的现实,黑色幽默主要存在于法国、美国,意识流则流布于俄罗斯、爱尔兰、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大家不能苛求中国文学中出现所有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当然也不能把这些流派的观点强加到国内文学作品的头上。

西汉董仲舒提出《诗》无达诂,为阐释的多元提供了依据,但多元不是主观臆断,问题的提出有赖于基于自身的立场进行观察、反思、批判。很多所谓的文学评论只是明剑斩清臣、关公战秦琼式的论证,这种断裂自然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在古代,孔子认为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庄子则认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在现代,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家,德里达则认为语言是存在的牢笼。这些不同的观点不能拿过来就用,而要看不同的语境。拿来不等于是自己的,可能消化也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绝不能急功近利。当人们说用几十年走过西方上百年文学探索的路程的时候,说的其实是西方理论在中国走马灯式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而且很多时候抽离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尤其是时空差异,容易造成理解的偏差,甚至张冠李戴。

文学评论在与时代、古今、中外的对话中实现自身的建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话本身就是目的,单一的传声筒在把古代、国外的理论搬过来的同时,也默认了搬过来的问题,自身却不提出问题,更不解决问题。文学评论的意义在于以跨时间的视野进行古今对话,让古典文学在当代实现新的发展;以跨文化研究的视野进行中外对话,反思存在的问题。问题意识既是文学批评家建构主体精神的基础,还是梳理当代文学史的重要参考。厘清问题的成因,针对那些在学术界存在争议的复杂问题作出自己的探索,是文学评论家的职责所在。

(摘编自党云峰《提升文学评论的问题意识》)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的职责是解构或建构时代问题,而厘清这些问题的成因,则是文学评论家的职责所在。
B.没有提出问题的文学评论显然是无的放矢的空论,而提出问题的文学评论就是有的放矢的宏论。
C.对于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可以作出多元解释,但前提是不能脱离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时空差异等。
D.文学评论的意义主要在于以跨文化研究的视野,进行中、外文学理论的对话,反思存在的问题。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评论是读者认知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文学评论者的社会责任之重大,由此可见一斑。
B.文学评论中文学理论先行,拿文学作品论证文学理论正确性的做法有利于文艺思潮的兴起。
C.作者引用孔子等人的话是为了阐述对不同的文学观点要结合其语境加以理解、消化吸收。
D.文学批评家建构主体精神,梳理当代文学史都要借助问题意识,须提升文学评论问题意识。
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文学评论工作者要提升文学评论的问题意识,厘清问题成因,并进行有益的探索。
B.文学评论工作者要通过文学评论的路径,向社会传递正确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导向。
C.文学评论工作者要凭借判断力,对传统、外来、当代的文学理论、创作进行反思。
D.文学评论工作者要基于自身立场观察、反思、批判文学现象,避免主观臆断。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5.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说明文学评论者如何“提升文学评论的问题意识”。
2022-04-03更新 | 10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
①如何在全球性普遍交往所展开的“世界历史”语境中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是今日世界诸民族的共同问题,也是当下中国道路及中国梦在其实现过程中需要直面的时代课题。
②世界文化是“世界历史”的必然产物。随着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即世界范围的普遍联系和交往,以往各民族间的隔绝和孤立被打破了,各民族的精神产品跳出了地域性的局限,成为世界范围的精神产品和公共财产,民族文化也从地域性走向世界性。
③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不是决然对立的,世界文化不是一种脱离了具体民族文化的孤立文化形态。相反,愈是具有独特性的民族特质愈是容易获取世界地位,而愈是包容着多样性的世界精神才能有益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轻易放弃民族的东西,最终结局只能是成为被亨廷顿称作的“无所适从的国家”。“世界历史”的目标与人类文明多样性共存的理想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全球化与本土化、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向互动中思考人类文明模式,从“世界历史”的意义上知晓人类整体的存在状况,承担起民族文化发展的“世界历史”使命。
④一个民族自觉自愿地追寻文化之根,有意识地努力接续历史和传统,这是文化自觉的突出表现。世界文化的成长和不断介入,打破了各种民族文化的地域局限性,为中华文化的自我觉醒提供了契机。伴随着中华民族越来越成为“世界历史”性的民族,中国民众对自身文化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不仅没有消退反而得以增强。中国人越来越认识到,只有在本民族文化的河道内汇流成河,然后才能汇聚成世界文明的汪洋大海。在坚持文化建设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自觉参与到文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中,这种具有全球意识的文化自觉,开辟、拓展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接轨的道路。
⑤文化自觉除了要全面理解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还要深刻把握本民族文化的起源、演变、特质与发展趋势。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文化,不断进行文化的自我反思,才能够在“世界历史”所推动的现代文化世界里实现对自己文化的理解和定位。经济上的后发展理论证明,后起国家完全可能只花一两代人的时间就可以在高科技领域形成竞争力。但是文化却不同,文化的历史维度是其最重要的向度。完全遗忘传统精神的历史性内涵,传统中那些独创的东西就会逐渐消失,文化也就失去了最强有力的历史维度的支撑。只有在适度把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关系的基础上,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化,基于民族文化自觉所形成的中华文化软实力才能释放出长远的和可持续的能量。
⑥传统和现代并非截然割裂的两极,传统文化不是一个凝固体,它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虽然发生种种变异,但各个变体之间又一直保持着共同的主题和密切的联系。传统既强调道统的一贯性,也强调传承性,传统绝不是过去时,而是活在今天并将持续存在的文化有机体。因此,越是在社会发展的强大现实面前,越是在未来热烈的呼唤面前,越应该意识到传统与现实及未来的不可分割性。这种对自身民族文化历史兴衰缘由的洞察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本身就是文化自觉的积极表现。
⑦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并且保持了持续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秉持有容乃大的传统,从来没有把中华文化与人类文化对立起来,相反始终在学习与贡献的良性互动中自我建设。今天的中华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在民族与世界的交汇处,实现着自身的伟大复兴,同时也使整个人类文化更加绚烂多姿。
(《“世界历史”语境中的民族文化自觉》,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民族文化的自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人们交往广度的拓宽,各民族间的孤立被打破,各民族的精神产品跳出了地域的局限,民族文化也从地域性走向世界性,民族文化自觉也成为必然。
B.民族文化的自觉不能等同于具体民族文化的孤立发展,要跳出地域性的局限,使具有独特性的民族特质的民族文化成为世界范围的精神产品和公共财产。
C.包容着多样性世界精神的世界文化有益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还应知晓人类整体的存在状况,承担民族文化发展的“世界历史”使命。
D.中华民族成为“世界历史”性的民族后,就自觉追寻文化之根,有意识地接续历史和传统,这是文化自觉的表现,也为中华文化的自我觉醒提供了契机。
2.2.下列对文章思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阐明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世界诸民族遇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如何在“世界历史”的语境中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中国梦实现过程中也必须直面这一时代性的问题。
B.②至④段指出要实现文化自觉,须理清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促进中华文化的自我理解。中华文化只有在本民族的河道内汇流成河,然后才能汇聚成世界文明的汪洋大海。
C.第⑤至⑥段阐明文化自觉还要把握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深刻把握本民族文化的起源、演变、特质与发展趋势,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化,释放长远的和可持续的能量。
D.第⑦段总结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且保持持续的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原因。有容乃大是最主要的原因,只有海纳百川,才能实现自身的伟大复兴,同时也使整个人类文化更加绚烂多姿。
3.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族文化不能轻易放弃民族自身的东西,要保持民族文化独特个性,具有独特民族特质易获取世界地位,否则该民族只能成为“无所适从的国家”。
B.“世界历史”的目标与人类文明多样性共存的理想是一致的,所以从全球化与本土化、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向互动中思考人类文明模式是必要的。
C.文化不同于经济,不大可能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如果完全遗忘传统精神的历史性内涵,那文化也就失去了最强有力的历史维度的支撑。
D.传统文化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传统、现实及未来也是密不可分的,这关系到对自身民族文化历史兴衰缘由的洞察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
2016-11-18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