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设考点 >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84 题号:1052955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建取新功,成为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利器”。

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成为中国经验的一大亮点。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介绍,武汉市武昌区在社区率先发放中药,探索形成以“中药通治方+社区+互联网”为重点的防疫方法,筑起阻断疫情蔓延的防线。探索防控传染病的现代化之路,中医药不仅要作出应有贡献,而且应该以此为重要契机推动传承创新发展。

疫病动态演变因素复杂,中医治疗新发传染病绝非易事。面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如何准确抓住病机,对中医人是一次大考。如果病机抓不准,病因就看不清,方药自然难见效。新冠肺炎患者确诊病例中,超九成的患者使用了中医药。临床疗效观察,中医药总有效率90%以上。可以说,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药的运用还体现出两个新特点。一个新特点是进入社区,助力守护社区防控阵地、加固群防群控防线;另一个新特点则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更好发挥中医作用。救疫如救火,关键是控制源头、切断传播。在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中,发挥好中医药在治病救人中的作用,使疫情防治关口前移,病人得到及时救治,从而降低转重率、病亡率。加强社区医疗力量,不只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需要,这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促进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上中医。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也要注重运用最新科技为其服务。面对如此复杂的疫情,在社区、在隔离点大范围发放中药,医生迫切需要患者服药反馈,患者亟待中医师用药指导。借助大数据,服药的人扫描中药袋上的二维码,生成病例日志,成为中医药获得的第一手数据,从而提供更精确的治疗支撑,使中医药疗效得到客观真实评价。无形助有形,前后方结合,通过大数据、互联网让中医药服务变成数字化医学,通过人工智能、数据挖掘让中医药诊疗规律得到总结、优化。古老的中医药历久而弥新,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将焕发出更大生机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让中华文明瑰宝惠及世界,携手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就能为人类健康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摘编自《人民日报:防治新冠肺炎见证中医实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药作为中国抗疫经验的一大亮点,其采取的“中药通治方+社区+互联网”为重点的防疫方法是在探索中形成的。
B.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超九成的新冠肺炎患者得到确诊,且临床疗效达90%以上。
C.促进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让民众能就近看病,既能满足疫情防控的需要,也能满足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需要。
D.中医药服务要变成数字化医学,大数据、互联网等有形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为其提供治疗支撑和帮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中医在抗疫中的作用、中医药运用的新特点以及中医药对科技的利用三方面展开论述。
B.文章论证兼顾现在和未来,既突出了中医药的贡献,也强调了其自身创新发展的要求。
C.文章阐述了中医药运用中的两个新特点,在抗击疫情中,这两者互为前提,相互补充。
D.文章以中医药阻断疫情蔓延为依据,论证其探索防控传染病现代化之路的必要和可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疫病动态演变因素复杂,对于那些想成功治疗新发传染病的中医人而言,困难之一在于如何准确抓住病机和弄清楚病因。
B.如果能促进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上中医,即可满足疫情防控的需要,进而实现健康中国战略。
C.一位从教三十余年的周老师曾说:“我们要继承教育的传统,坚守教育的传统理念。”这与文中对待中医的态度有相通之处。
D.中国传统医学从长远角度来看能为人类健康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在现阶段也能给国外抗击疫情提供经验。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写文章的主要目的不外两点,叙述事实或表达意见。无论是哪一点,文章都应该写得明明白白,让人家看得懂,否则不是白说了吗?但是有些事,作者或不愿说,或不能说,或不敢说,不说又心有未甘,或想留个历史记录什么的,于是遮遮掩掩,转弯抹角。结果是,说了好像没说,没说却又说了一点。那种“既怕别人看不懂,又怕别人看得懂”的尴尬为难,是写文章的人最辛苦的事。

中国有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传统,圣人又以“温良恭俭让”垂教后世,写文章的人左支右绌,欲语还休,主因在此。

三国时代的李密,原仕蜀汉,晋武帝司马炎为巩固政权,拉拢前朝旧臣,召他为“太子洗马”。李密写了封信,说明他不能受官的苦衷,这就是有名的《陈情表》,入选为《古文观止》的名篇之一。李密说“……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全靠祖母刘氏把他抚养成人,现在祖母年迈,祖孙相依为命,怎可须臾离?司马炎受了感动,同意他留在家里,直到刘氏辞世才再召他入朝。那句“舅夺母志”,就是“母亲原意守节,但舅父强迫她改嫁”的意思。照李密所说,他出生六个月父亲就过世了,古人早婚,尤其女性,李密母亲当时年龄也许只有十六七岁,怎可守寡一辈子?在今天看来,她改嫁是天经地义,但在那个年代,改嫁是不光荣、辱门楣的事。李密想来是不愿讲的,但不讲就接不上祖母刘氏含辛茹苦抚养他的情节。不能不说,但又不能说得太白,“舅夺母志”就成了为亲者讳的千古名句。

为贤者讳则是一种宽谅的品德,是与人为善的情操,向来受中国文人的尊重与信守。史家蒋廷黻说,林则徐广州禁烟,幸亏朝廷把他贬谪,否则战事一起,他可能就是“海上苏武”—叶名琛。据今天某些史家看,林则徐当年禁烟,可以做得更周到,完善一些,但他是“民族英雄”,大家就不加深论了。

其实,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还比较容易处理,最难的是为尊者讳。所谓尊者,多指在上位的人,也就是有权有势之人,如不讳亲者,不讳贤者,最多于心不安、受人批评而已。但不讳尊者,轻则关系职务,收入,仕途,重则有牢狱之灾,杀身之祸,那就非同小可了。但有那些是非心,使命感特别强的人,像《知识分子论》的作者萨义德教授一样,认定“知识分子应向有权者说实话”。可是现实环境不准说得太清楚,那就委婉一点,“巧言令色”一点,能说多少是多少吧!

为尊者讳那种“既怕看不懂,又怕看得懂”的苦楚,与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情境又不可同日而语了。

今人总以为,古代皇帝专制独裁,没有人敢不为尊者讳,说他们的不是,其实并不尽然。古代有史官,职掌“起居注”,专门记载皇帝的言行,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尽职的史官很多。唐太宗时,褚遂良为谏议大夫,兼管起居注。有一天太宗问他:“起居注都记些什么事,我能看看吗?”褚遂良回答;“起居注记人君言行,好的坏的都记,好让皇上不敢为非作歹。它是留给后人看的,皇上不能看。”太宗追问,“朕有不善,卿必记耶?”褚遂良回答得很干脆;“职责所在,怎能不记?”君臣对话如此,已经非常僵持了,不料黄门侍郎刘泊又在旁边插嘴:“人君有过,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

居上位者必须有此认识:不让今人说实话,后人也必然会说出来,因为“天下之人皆记之矣”。敬畏历史的领袖,必得为“明君”,方受史家肯定。

(摘编自《南方周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就叙述事实或表达意见的目的来看,写文章就应该写得明明白白,让人看得懂
B.中国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传统,使写文章成为中国人最辛苦的事。
C.李密用为亲者讳的名言“舅夺母志”,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保全了母亲的名节
D.记录“起居注”的目的是监督皇帝,对皇帝的专制独裁行为起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结构上按照总分的思路展开
B.文章在论证“为尊者讳”时,将“委婉一点”“秉笔直书”两种做法做了对比。
C.文章在论证时,善于运用历史上的真实事例,使论证更加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D.文章末段论证了敬畏历史,反对为尊者讳的领袖,必为明君且受到史家的肯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亲者讳有时能够避免交流中的一些尴尬,如“舅夺母志”一句就避免了李密谈论母亲改嫁的尴尬局面。
B.为贤者讳是一种宽谅的品德,是与人为善的情操,所以中国文人一直尊重与信守这一原则;不讳贤者,会受人批评。
C.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传统虽然让写文章的人左支右绌,欲语还休,但在当今社会也不能一概否定。
D.为尊者讳相对其他两种避讳最难处理,有时需要灵活变通,有时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牢记职责,秉笔直书。
2020-01-16更新 | 5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子不是美学家,《老子》中也很少谈文学艺术,但其中某些用语如“妙”“朴”“虚实”“有无”,某些命题如“大音希声”“大巧若拙”“知白守黑”等,却对后来的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而其中最具根本性、最广为人知的,则非“道法自然”莫属。

“道法自然”语出《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则取法于自然。对老子所说的“自然”,今人容易产生两个误解:一是将“自然”理解为一个比道更高、更抽象的存在物,二是将“自然”等同于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但事实上,老子所说的“自然”并不是一个居于道之上的抽象存在,也不是那个外在于人类自身的客观之物,而是本然,是自然而然。因此,“道法自然”的意思其实就是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它的另一种表述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者,顺其自然也,因其本然也。唯其如此,道才能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自然成就一切。

老子所说“自然”非客观之物,但“道法自然”并不反对以自然造化为师。既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天地万物无疑是人取法的对象。问题的关键在于,所法者并非物之表象,并非天地、自然万物的客观形态,而是显现于其中的某种意蕴。老子有关道的认识,得自他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考。万物各有其道,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人道、地道、天道莫不如是,而皆以自然为依归。

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同时也把隐含在老子哲学中的潜在美学思想充分地展开了。在《庄子》一书中,“道法自然”的思想以寓言的形式得到了具体生动的阐述,如通过“东施效颦”“混沌开窍”等故事说明自然为美的道理,通过“伯乐治马”“鲁侯养鸟”等故事批评人为改变事物自然本性的做法。值得一提的是,庄子并不绝对否定人为的作用。固然,“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但如果是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从事人的创造,“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便能巧夺天工、妙造自然,臻于“刻雕众形而不为巧”的境界。较之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庄子上述见解对中国美学的影响更为直接。

在“道法自然”等观念的影响下,古代中国孕育出了独特的美学系统。与西方哲人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不同,中国古人并不赞成逼真地复制现实,而主张在作品中呈现自然昭示的意蕴。相应地,中国古代艺术家在观察事物,进行创作时,其目的也不止于对物象外部形态的把握和描摹,而更着意于传达物象背后的理趣。进而言之,中国古典艺术之所以重神贵虚,如书法讲究神采为上,绘画追求气韵生动,诗歌推崇意在言外等,与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

(选自张海明《中华美学关键词:道法自然的要义》,有删改)

1.下列关于“道法自然”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道法自然”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对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影响深远。
B.“道法自然”是《老子》中的一个命题,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意思是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
C.“道法自然”并不反对以自然造化为师,只是强调效法显现于天地万物中的某种意蕴,而非其客观形态。
D.“道法自然”观念孕育出了古代中国独特的美学系统,与中国古典艺术重神贵虚的理念有着密切的关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尽管《老子》中很少谈论文学艺术,但其中的某些用语和命题却隐含了深刻的美学思想。“道法自然”便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B.关于“道法自然”中“自然”,今人容易将其误解为一个比道更高、更抽象的存在物,或是等同于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C.通过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考,老子获得有关“道”的认识。他认为,万物各有其道,有其自身运行规律,但都以自然为依归。
D.《庄子》一书善于借助寓言的形式来阐述“道法自然”的思想,因而,与老子哲学思想相比,庄子的哲学思想更加具体生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法自然”还可以表述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只有做到了“无为”,道才能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自然成就一切。
B.同为说明“道法自然”的道理,但“东施效颦”强调自然为美,而“鲁侯养鸟”则强调不能人为改变事物自然本性。
C.庄子虽然提倡“道法自然”,但并不绝对否定人为的作用。他的自然与人为并重的思想更为直接地影响了中国美学。
D.西方哲人认为艺术源于对自然的模仿,故重在逼真;中国古人主张在作品中呈现自然昭示的意蕴,故重在有理趣。
2020-03-16更新 | 19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前曾打算前往晋国,行至河,因赵简子杀其大夫窦鸣犊、舜华而止步,并慨叹说:“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可是,作为孔子学说传人的子夏,其学术为何能够在三晋大地上生根发芽,传至后世呢?

从西周初年受封开始,晋国作为藩屏王国的姬姓大国,就一直与周王室保持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两周之际“二王并立”时期,因为晋文侯的支持,周平王才得以在与携王的王位争夺中获胜并东迁洛邑;进入春秋时代以后,晋国更是承担着为日渐式微的周王室排忧解难的“伯主”职责。晋国与周王室的密切联系,也使周王室的礼乐文化在晋国深深扎根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另一方面,晋国在接受周王室礼乐文化的同时,又因其复杂的地理形势与民族关系,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文化性格。在立国之初,周王室就为其制定了一个因地制宜、求同存异的治国方针:“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这一方针,对晋国文化的发展格局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使晋国文化表现出了与鲁、卫等严格执行周礼的姬姓诸侯国不同的背离色彩。“一方面,它的这种背离色彩,导致了晋国历史上强烈的反宗法制传统,由此掀起蓬蓬勃勃的变法思潮,使晋国社会成为中国古代法治文化的摇篮。另一方面,它的宽容性格,有力地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频繁交往和文化交流,使晋国社会成为中国古代多民族文化的熔炉。”宗法制观念的淡薄以及多民族交往触合中形成的包容与开放,在晋国形成了一种尚法求变、尚实切用的传统。

《论语》所记子夏言语,除去与孔子答问之外,出身卜氏、家境贫寒的子夏对维护世袭制的贵族等级制度显然没有多少兴趣,他更关注个人进取的努力以及“学”的实效性。因此,与孔子相比,子夏的礼乐刑政思想具有更加鲜明的功利性倾向,这也是他在出任莒县宰之前孔子以“无欲速,无见小利”告诫之的根本原因。尽管子夏遵从孔子的教诲,在孔子卒后未再入仕,但根据他“迎送必敬”、“好与贤己者处”的行为方式,注重“洒扫、应对、进退”的授徒方式,以及“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不学而能安国保民者,未之有也”等主张来看,尚实、切用是贯穿子夏一生的思想倾向。因此,当这种尚实、切用的思想方式与三晋文化中固有的开放进取、尚法求变传统发生关联时,子夏学术思想的发展也就找到了最适合的文化土壤。

子夏能够超越其师把儒学的种子播撒到三晋之地,这与魏文侯的个人爱好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汉书·艺文志》说“魏文侯最为好古”。当一个具有深厚的礼乐文化传统与尚实切用的文化性格的诸侯国遇上一位“好学”“好古”的君主时,以传承先王礼乐文化为己任的儒学也就获得了一个在战国时代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魏文侯因尊子夏而成为战国初年享誉诸侯的贤明之君,子夏则由此获得了把儒学传入三晋之地的方便之途。因此,在当年魏国、韩国、赵国的土地上,到处留下了子夏游教讲经的足迹。

(摘编自马银琴《子夏的思想特征及家学渊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晋国没有发生赵简子杀掉晋国大夫窦鸣犊、舜华的行为,孔子极有可能实现他的晋国之行。
B.晋国帮助周平王争得王位,并在周王室日渐衰微时凭借它“伯主”的地位为周王室排忧解难,这显示出晋国和周王室的密切关系。
C.“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方针,使晋国文化表现出了与严格执行周礼的姬姓诸侯国不同的背离色彩,进而导致了晋国历史上强烈的反宗法制传统的形成。
D.晋国社会开放,不同民族间交往频繁,多民族文化高度融合,这是晋国政治迥异于其他诸侯国的主要特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并列式的论证结构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子夏的学术之所以能够在三晋大地上盛行并影响后世的原因。
B.文章以晋国受到周王室礼乐文化影响和复杂的地理形势与民族关系为前提,论证晋国独特文化性格形成的原因。
C.文章第四段将子夏和孔子进行对比,旨在论证孔子学说因功利性不强而难以被晋国采纳。
D.文章在论证尚实、切用的思想贯穿子夏一生时,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由《论语》所记载的子夏言语可知,子夏在与孔子的问答中,曾表现出了他对维护世袭制的贵族等级制度的浓厚兴趣。
B.尚实切用的思想方式与三晋文化后来产生的开放进取、尚法求变传统的相互结合,为子夏学术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最适合的文化土壤。
C.魏文侯因尊子夏成为贤明之君,子夏则由此获得了把儒学传入三晋之地的方便之途,可见子夏的学说与魏文侯的名誉相得益彰。
D.子夏在韩赵魏的土地上留下游教讲经的足迹,并把儒学的种子播撒到三晋之地,这充分说明子夏在儒学的传播方面超越了孔子。
2020-11-18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