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牧(803-853)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6 题号:10560062
阅读《阿房宫赋》中的两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楼下殿 辞:辞别
B.来于秦 辇:乘车
C.梳鬟也 晓:通“小”
D.尽态极妍:娇媚
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齐楚之精英精英:指优秀人才
B.剽掠其人其人:指六国之民
C.金块珠砾 金块:指成块儿的黄金
D.楚人一炬 楚人:指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士卒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和意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其所也 之:动词,到,去
B.燕赵收藏 之: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C.秦人视之:代词,指六国之民
D.独夫心 之: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朝歌夜弦——“朝”“夜”,形容一天到晚。
B.鼎铛玉石——“鼎”“铛”,都是秦人使用的器皿。
C.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锱铢”“泥沙”,都形容细小。
D.文中六个“多于”都是用来形容阿房宫建筑的宏丽。
5.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两段文字极写阿房宫的奢华,表现了秦统治者生活的荒糜。
B.第一段前六句都是对偶的四字句,写秦国众多宫人的来源。
C.“明星荧荧”“绿云扰扰”等句,多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
D.写珍宝之多,既讽刺了秦的奢靡,也揭露了它的劫掠行径。
6.用选文原句,将下面一段文字补充完整。
中国历史上,首先“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抗秦大旗的是陈胜吴广起义,文中对应这一历史事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后来刘邦率领大军首先打进关中,文中与此对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阿房宫赋(节选)

杜牧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过秦论(节选)

贾谊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见终始不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也。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于在之粟粒       庾:谷仓B.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让,令
C.罪者众              蒙:蒙受D.二世之       过:过错
2.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牧,号樊川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与同时期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B.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极言细微。
C.四海,指天下、全国,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环绕。
D.公侯,古代指公爵与侯爵。《礼记》把爵位分为依次递减的公、侯、子、伯、男五等。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
B.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
C.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
D.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
4.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第一段夹叙夹议,点明正是由于秦统治者骄奢淫逸,滥用民力,致使农民揭竿而起。
B.甲文第二段转入议论,进一步指出六国衰亡和秦朝覆灭的根本原因都在于不能施仁爱民。
C.乙文指出秦二世比秦始皇更加暴虐无道,从而导致奸险欺诈之事纷起,天下人陷入苦难。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使说理更生动形象。
2022-09-07更新 | 26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庄子·庖丁解牛》)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骂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儿涕而出。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蟋蟀笼虚,顾之则气断声吞,亦不敢复究儿。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蒲松龄《促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杜牧《阿房宫赋》)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虽然___________(2)被___________(3)走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典,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B.“东曦”指日神东君,传说日神乘着六龙驾驭的车,“东曦既驾”指太阳已经落下。
C.“钩心斗角”,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与中心区相对;斗角,指屋角相连。
D.赋,“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兼具诗歌与说明文的特点。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视为止,行为迟。
(2)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
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出自《世说新语》)

2022-07-08更新 | 19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乙文

牧,字牧之,善属文。第进士,复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吏,移疾分司东都,以弟耾病弃官。复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

是时,刘从谏守泽路,何进滔据魏博,颇骄蹇不法度。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术,复失山东,钜封剧镇,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宰相李德裕素奇其才。会昌中,黠戛斯破回鹘,回鹘种落溃入漠南,牧说德裕不如遵取之,以为:两汉伐虏,常以秋冬,当匈奴劲弓折胶,重马免乳,与之相校,故败多胜少。今若以仲夏发幽、并突骑及酒泉兵,出其意外,一举无类矣。德裕善之。

会刘稹拒命,诏诸镇兵讨之,牧复移书于德裕,以河阳西北去天井关强百里,用万人为垒,窒其口,深壁勿与战。成德军世与昭义为敌,王元达思一雪以自奋,然不能长驱径捣上党,其必取者在西面。今若以忠式、武宁两军益青州精甲五千、宣润弩手二千,道绛而入,不数月必覆贼巢。昭义之食,尽仰山东,常日节度使率留食邢州,山西兵单少,可乘虑袭取。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俄而泽潞平,略如牧策。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复乞为湖州刺史。逾年,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

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少与李甘、李中敏、宋邧,其通古今,善处成败,甘等不及也。牧亦以疏直,时无右援者。从兄悰更历将相,而牧困踬不自振,颇怏怏不平。卒,年五十。初,牧梦人告曰:尔应名毕。复梦书皎皎白驹字,或曰过隙也。俄而炊甑裂,牧曰:不祥也。乃自为墓志,悉取所为文章焚之。牧于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

(节选自《新唐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B.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C.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D.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善文(写)                                 忧而道著(深)
祸焉(迅速)                         所操之多异(技术)
B.秦者(灭族)                                神器之重(主持,掌握)
国事(顾念,忧虑)                  法度(遵守)
C.绛而入(取道)                                不能独(完整)
承天命(大)                                邪说(批驳)
D.为积威之所(胁迫,挟持)          少与李甘、李中敏、宋邧(善良)
慎始而终(慎)                                思厥先祖父(爷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牧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寄予了一定的同情,并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深刻。
B.杜牧对军事有独到的思考,黠戛斯打败回鶻之后,他认为朝廷要吸取汉军常在秋冬攻击匈奴而败多胜少的教训,应在仲夏季节乘胜追击。
C.杜牧为人刚直坦率,不拘小节。博古通今,敢于纵论天下大事,善于剖析利弊,在官场上很少有有人帮他,因而一生从未被重用。
D.杜牧临死之时,由梦境及甑裂之中感觉大限将至,自撰墓志铭,墓志铭写就,搜罗自己所撰文章,对火焚之,以致他的很多诗文失传于世。
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5.根据乙文概括杜牧的品性特点。
2023-06-21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