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考点 >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1 题号:10737919
下列选项中,对诗歌赏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蕴含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客居天涯的漂泊之感以及老病孤独的感伤。
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来表现音乐的优美。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将愁绪比喻为春水,呼应了“秋月”“东风”等词语,把抽象的愁绪具象化;既写出了愁绪的汹涌浩荡、奔流不息,又突显了愁情欲断还连的无奈。
D.“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中“举”字将荷拟人化,颇具神韵,形象地表达出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对诗歌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仿用《管子·形势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表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自己大济苍生的远大志向。
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中“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应本性生活。这两句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巧妙地揭示本诗主旨。
C.《梦游天姥吟留别》写梦游仙府名山,想象奇特、构思精巧、意境雄伟、内容丰富,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感慨深沉激烈、毫不消极,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决不妥协的反抗精神。
D.《登高》颈联中的“悲”字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2021-12-14更新 | 17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列各项对《登岳阳楼》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昔闻”与“今上”对举,表面是表现早年夙愿得以实现的喜悦之感,实际上则蕴含着漂泊天涯、感时伤世等诸多悲慨。
B.颔联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洞庭湖水的浩瀚壮阔,无边无际,气象宏奇伟丽。
C.颈联顺承颔联的意境和气势一贯而下,表现了空阔天地间的老病漂泊与孤独惨苦。
D.尾联写凭轩远望,联想到北方边关战事,其广阔胸襟正和颔联的壮阔气象相承,上下衬托,斤两相称。
2023-04-08更新 | 10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呼吸着春的气息,感受着万事万物的勃勃生机,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总要怀着这样的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青葱少年一定要有这刻苦学习书本知识的精神,否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
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无酒不成席,有朋有客,摆酒洗尘;闲时相聚,把酒言欢;喜事登门,举杯相庆。
2017-03-02更新 | 1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