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 题号:1074329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水槛遣心(其二)

杜甫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注]①本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杜甫定居草堂之后。②祗:zhī,恭敬。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了四川夜里多雨的天气,与天明放晴构成对比,烘托出晴朗天气的可贵。
B.颔联上句写夜雨淋洗后花叶变得湿润,树林布满了水洼,表现出生活环境的清幽。
C.颔联下句与“朝晴”相呼应,湿衣干了,枕席干净了,也显示出诗人住所的简陋。
D.最后两句写诗人倒酒慢饮,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而旷达乐观,暂时忘却身世遭遇。
2.诗人在颈联里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九日

[唐]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此诗是大历二年(767年)作者流寓菱州时所作。竹叶在这里指竹叶青酒。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题目,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生活情趣:诗人客居夔州,重阳到来,一时兴致勃发,抱病登台,独酌杯酒,欣赏九月秋色。
B.菊花是眼前之景,竹叶却并非真物。艰难困苦的生活遭遇,加上因病不能饮酒,诗人索性希望菊花从此不必开放。颔联凸显了强烈的主观情绪:诗人偏爱饮酒远胜赏菊。
C.颈联借景抒情,用他乡和故园的物候做对比,很自然地透露了诗人内心的隐秘:原来他对酒停杯,对花辍赏,并不只是因为抱病,更是因为乡愁撩人啊!
D.这首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苍劲有力,写景叙事和诗人的忧思紧密结合,颇能显示出杜甫流寓夔州时期七律诗的悲壮风格。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赏析颈联。
2021-04-27更新 | 8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杜甫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注释】(1)郑虔,即郑广文,十八是郑的排行。安禄山之乱,虔陷叛军中,禄山授虔水部郎中,虔称病,并暗中与唐政府通消息。至德二载(757年)十二月,陷叛军中官六等定罪,虔在三等,故贬台州。他是杜甫最要好的朋友之一。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第一句中用到《庄子》中有关典故委婉讽喻郑十八是像樗栎那样无用的散木一般无用之人。
B.首联不仅刻画了郑虔的外貌形象,又通过其形象特点表现了郑虔的为人品质。
C.颔联“万里”二字极写郑虔被贬之远,“垂死”呼应首句“鬓成丝”写出郑虔已至暮年。
D.尾联“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郑虔的一片真情厚意。
E.本诗结构上层层递进,前后照应,衔接紧凑。如颈联“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紧承“严谴”而来,而尾联“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紧承颔联的“垂死”而来。
2.前人评此诗“一片血泪,更不辨是诗是情”,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017-05-12更新 | 8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堂成

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注】①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底来到成都,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此诗便是那时所作。②桤林:桤木林。桤,桤木,一种落叶乔木。③扬雄宅、《解嘲》:扬雄,西汉文学家、学者,蜀郡成都人。扬雄宅又名草玄堂。扬雄埋头撰写《太玄》,有人嘲笑扬雄只知写《太玄》,但没有任何禄位。扬雄写《解嘲》剖白心迹。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草堂的环境背景:背向城郭,邻近江水,坐落在沿江大路的高地上。
B.三、四两句写草堂自身景色,桤林茂密,风吹树叶,露水滴树梢。生机勃勃,意境开阔。
C.乌飞燕语,景语皆情语,诗人以他自己的心情,来体会禽鸟的动态,似乎禽鸟也与诗人同感。
D.全诗从草堂营成说起,最后仍然回到草堂结束。“堂”“宅”呼应,关合之妙,不见痕迹。
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021-03-04更新 | 2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