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陆游(1125-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60 题号:1077493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

陆游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注】①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②《长杨赋》:汉代扬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宫而作。
1.下面对词句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描写作者所看到的飘落的桐叶和听到的蟋蟀的鸣叫,触景生情,引起了下文作者的旅思。
B.作者用唐代都城长安借指南宋京城临安,这里不仅是写实(长安当时在金兵占领之下),也还有象征的意味,表明他被罢官,从此远离朝廷,也就更难以实现他抗金报国的理想了。
C.想起大散关和渭河的清流,作者又回到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南郑,那曾经“横戈盘马”据关拒敌的地方。
D.作者的“旅思”,不是哀叹岁月,也不是感伤劳苦,而是不忘那关系国家命运的前线,时刻怀念着那实现他崇高理想的地方。这是一种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的旅愁。
2.下阕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注】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意象相关。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
D.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2.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2020-04-17更新 | 6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书愤(其一)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①久,忧愤张巡嚼齿②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①苏武餐毡:苏武厄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泯。②张巡嚼齿:唐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后城破被俘仍骂敌不止,最后竟嚼齿吞舌,不屈而死。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白发萧萧”表示诗人已经老迈,却不被重用,只能“卧泽中”,让天地照出自己对国家的一片忠心,表明诗人已经对朝廷完全失去了信心。
B.颔联引用苏武和张巡两个著名忠君爱国者的典故,意在说明自己抗金报国的忠心如同这两个人一样,非常坚定,至死不改。
C.颈联运用想象虚写春雨中长满杂草的上林苑和夜月下残垣断壁的洛阳宫,实际上是借长安洛阳两座古都的荒凉来喻指沦陷的北宋都城汴京。
D.尾联与辛弃疾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相似,表达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报国之心仍壮的理想抱负。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那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18-11-17更新 | 34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卧病书怀

(宋)陆游

衮衮年光挽不留,即今已白五分头。病中对酒犹思醉,梦里逢人亦说愁。

青海战云临贼垒,黑山飞雪洒貂裘。丈夫有志终难料,憔悴渔村死即休。

1.“病中对酒犹思醉,梦里逢人亦说愁”一联,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下列诗句采用相同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A.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B.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C.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这首诗抒发了哪些情感?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说明。
2023-06-08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