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学常识综合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11182196
阅读《儒林外史》部分目录,在横线上依次填入人名,正确的一项是(     

目录

第三回        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第五回   王秀才议立偏房        疾终正寝

第十九回        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

第二十五回   鲍文卿南京遇旧   倪廷玺安庆招亲

第三十二回        平居豪举   娄焕文临去遗言

A.匡超人   严监生   杜少卿   周学道
B.周学道   严监生   杜少卿   匡超人
C.杜少卿   匡超人   周学道   严监生
D.周学道   严监生   匡超人   杜少卿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
A.赫尔曼·黑塞是瑞士籍德国人,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
B.郁达夫,原名郁文,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沉沦》、《屐痕处处》。
C.老舍是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茶馆》《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浓郁的民族色彩。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词开豪放一派。
2016-11-18更新 | 493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早将体现以悲为美审美特点的骚体歌赋引入叙事文学领域的,是以《史记》为代表的史传文学。这些带有浓郁感伤色彩的骚体歌赋,为叙事写人的史传文学渲染了悲剧氛围,营造了凄怆情境,彰显了悲剧人物的精神气质。

作为楚骚传统的重要载体,以悲为美的骚体歌赋对中国古代小说抒情性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以穿插的骚体歌赋为(     ),可以充分认识抒情性是中国古代小说富于民族特色的文体特征之一,由此也可证明中国古代史传叙事传统与诗骚抒情传统的交汇(     ),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

和《史记》相比,近乎纯史的《汉书》叙事虽(     ),但其中很多故事仍饶有情致,这也得益于其穿插的骚体歌赋。如《李广苏建传》中李陵自伤遭际的《别歌》其源出于《楚辞》,文多凄怆,而作为世情小说典范的《红楼梦》能成为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与曹雪芹对楚骚传统的成功借鉴密不可分

(选自陈才训《楚骚传统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性》,有删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视角   熔合   循规蹈矩
B.视野   融合   循规蹈矩
C.视角   融合   中规中矩
D.视野   熔合   中规中矩
2.下列诗句不含有“悲”的因素的一项是(     
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B.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D.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3.下列文学常识,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西汉司马迁纪传体通史
B《汉书》东汉班固纪传体断代史
C《致大海》美国普希金政治抒情诗
D《茶馆》清末到民国老金中国戏剧的经典之作
A.AB.BC.CD.D
2022-07-11更新 | 18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诃夫与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契诃夫的代表作《装在套子里的人》成功地运用了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
B.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其作品《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章回体小说。
C.“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是对蒲松龄所作《聊斋志异》的高度评价。《聊斋志异》是一部笔记体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蒲松龄的号。
D.《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创作的中篇小说。卡夫卡用象征、细节描写等手法对“人变成甲虫事件”进行艺术再造,使作品呈现出荒诞、不可思议的基调。
2020-09-27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