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1130552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用外科手术的技术处置不正常的大脑,对于医学界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精神外科的本意,即是通过外科手段改变人的不正常的精神活动和行为表现。

②早期使用的手术方法是大脑白质切除。1935年,葡萄牙精神病学家Moniz和神经外科医师Lima合作,施行双侧前额叶脑白质切除手术,从而开创了精神外科学,并将该手术命名为Moniz—Lima手术。这种手术令病人变得温顺,冲动攻击行为明显减少,但也给部分患者遗留下不可逆的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记忆力、智力下降和人格缺陷等。到20世纪50年代初,脑白质切除术几乎完全被废弃。

③1947年,脑立体定向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并成功,使得神经外科手术的精确性大为提高,70年代的调查研究显示,半数精神疾病患者疗效明显,现代精神外科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地位因此得以重获肯定。因为脑立体定向技术令神经外科手术败损的脑组织直径仅0.5厘米左右,病人可以在不开颅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因此术后不良反应大大减小。随之而进一步发展的X光刀、y刀,则帮助病人把痛苦和副作用降得越来越低。在各个国家,都有一些医生试图采取切除、射频、冷冻等手段,去除人脑中不正常的意识。专家们认为精神外科是医学界的重要发展方向。

④但是,医生们不得不承认,人脑对于当代医学来说还是一个太复杂的人体器官。精神疾病的生理机制仍在探索,精神外科实际上仍缺乏真正的理论基础,这往往是引起对精神外科的争议的重要原因。像面对很多疑难医学问题一样,人类正在一边研究人脑,一边改动人脑。神经外科手术被用于癫痫,去掉那扭曲的病痛。还用于一些种类的精神疾病,去除执念,去除妄想。很难想象,人类会在短时期内为不同的精神症状、不同的患者作出准确的价值判断。更难想象,为一些文艺界的著名精神病患者实施神经外科手术——我们应该给蒙克、凡·高、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维特根斯坦之类的人物开颅吗?

⑤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任何用于规范治疗精神疾病的神经外科手术的法律。这一空白产生的原因是,包括专业医生在内的人们对此类手术的原理知之甚少,而实际操作的例子也相当罕见。总的来说,人们还是把它当作是有危险的、潜力巨大的,将来时的医学手段。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很难在短期内为不同的精神症状、不同患者作出准确的价值判断。
B.相关人员很少进行治疗精神疾病的神经外科手术的实际操作是导致出现法律空白的主要原因。
C.早期大脑白质切除术不可避免地给患者留下不可医治的后遗症。
D.脑立体定向技术的最大优点在于对脑组织的损害小,因此术后不良反应大大减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②段论述了精神外科的创立和早期手术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
B.文章第③段论述了治疗精神疾病的神经外科手术取得的进步及存在的缺陷与风险。
C.文章第④段主要论述了精神外科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理论基础缺乏的瓶颈。
D.文章第⑤段从法律角度论述了目前精神外科遇到的现实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手术中运用X光刀、y刀会进一步降低病人的痛苦和副作用。
B.医学界用外科手术处置人类不正常的大脑,已不是一个新课题,但仍缺乏真正的理论基础,所以其在发展过程中充满了争议。
C.虽然人类正在一边研究人脑,一边改动人脑,但人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体器官,所以精神外科在短期内得不到发展。
D.采用切除、射频、冷冻等手段,也可能会去除人脑中不正常的意识,各个国家都有医生在摸索。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禅宗很强调“悟”。首先,这种“悟”是悟“空”的;其次,“悟”是超越时空、物我关系的。在“穷则独善其身”的境况下,超凡脱俗,万事无求便是中国失意文人的人生理想。而这种理想的实现,又没有比涉入禅宗空门以求清静为更好地途径了。文人的逃禅避世,影响文人艺术创作的另一面,便是艺术作品中透露出的寂无、空明澄澈之境。禅宗追求一种心空的境界。心空,则无欲、无执、不生、不死、大休、大息,达到永恒的涅槃。这种思想渗透在文人的许多诗画中,即追求空、寂,遣求瞬间的顿悟,追求心的解脱,表现出超越时空、忘我的无我之境。王维的许多诗作都着意描写空寂的心、空寂的人事。他在孤寂、淡然的心境中,一面参禅悟道,一面把自己心领神会的禅悟形之于艺术的象征性图景中。如《过香积奇》:“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以“无人”与“有声”对照,更显示出幽深之境中的无人无我的空寂。

然而,这种“空”“寂”又并不是一种虚无化的世界和人生的理念。正如禅宗所谓“空何妨色在,妙岂废身存?”是空处有意,寂处有音。如盛唐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水潭清澈,山光、天色映入水中,是那样明晰、澄净,观之使人杂念顿逝,很有悟空的意味。

由此可见,禅理的“空”并不是我们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真空,也不是闭眼不见一切现实存在的绝对的虚无,而是一种超充实的空,任何实体都无法比拟。因为具体物象是有限的,而禅理的空所包容的内容是无限的。清代恽秉怡在《溪山卧游录·序》中把“空”的实像意义说得更明确:“实处皆空,空处皆实,通于禅理”。因而,禅理的“空”,便是从那飘荡的落叶、荡漾的微波、如泻的月光等自然存在、自生自息的境界中,感觉到生灭不息,刹那间流转不住的“存在”。

(摘编自刘庆华《论中国诗画艺术中的禅趣》)

材料二:

诗虽不是讨论哲学和宣传宗教的工具,但是它的后面如果没有哲学和宗教,就不易达到深广的境界。诗好比一株花,哲学和宗教好比土壤,土壤不肥沃,根就不能深,花就不能茂。受佛教影响的中国诗大半只有“禅趣”而无“佛理”。“佛理”是真正的佛家哲学,“禅趣”是和尚们静坐山寺参悟佛理的趣味。

佛教于汉朝时传入中国,到魏晋以后才见诸吟咏。陶潜以后,中国诗人受佛教影响最深而成就最大的要推谢灵运、王维和苏轼三人。他们的诗专说佛理的极少,但处处都流露一种禅趣。我们细玩他们的全集,才可以得到这么一个总印象。以摘句为例,则谢灵运的“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王维的“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倘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和苏轼的“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诸句的境界都是我所谓的"禅趣"。

他们所以有“禅趣”而无“佛理”者,固然由于诗讲究形象思维,本来不宜说理,同时也由于他们所羡慕的不是佛教而是佛教徒。晋以后中国诗人大半都有“方外交”,谢灵运有远公,王维有瑗公和操禅师,苏轼有佛印。他们很羡慕这班高僧的言论风采,常偷“浮生半日闲”到寺里去领略“参禅”的滋味,或是同禅师交换几句趣语。诗境与禅境本来相通,所以诗人和禅师常能默然相契。中国诗人对于自然的嗜好比西方诗要早一千几百年,究其原因,也和佛教有关系。魏晋的僧侣已有择山水胜境筑寺观的风气,最早见到自然美的是僧侣。僧侣首先见到自然美,诗人则从他们的“方外交”学得这种新趣味。“禅趣”中最大的成分便是静中所得于自然的妙悟,中国诗人所最得力于佛教者就在此一点。但是他们虽有意“参禅”,却无心“证佛”,要在佛理中求消遣,并不要信奉佛教求彻底了悟,彻底解脱;入山参禅,出山仍然做他们的官,吃他们的酒肉,眷恋他们的妻子。本来佛教的妙义在“不立文字,见性成佛”,诗歌到底仍不免是一种尘障。

佛教只扩大了中国诗的情趣的根底,并没有扩大它的哲理的根底。中国诗的哲理的根底始终不外儒道两家。佛学为外来哲学,所以能合中国诗人口味者,正因其与道家言在表面上有若干类似。晋以后一般人常把释道并为一事,以为升仙就是成佛。孙绰的《天台山赋》和李白的《赠僧屋公》都以为佛老原来可以相通,韩愈辟“异端邪说”,也把佛老并为一说。老子虽尚虚无而却未明言寂灭。他是一个彻底的个人主义者,《道德经》中大部分是老于世故者的经验之谈,所以后来流为申韩刑名法律的学问,佛则以普济众生为旨。老子主张人类回到原始时代的愚昧,佛教人明心见性,衡以老子的“绝圣弃知”的主旨,则佛亦当在绝弃之列。从此可知老与佛根本不能相容。晋唐人合佛于老,也犹如他们合道于老一样,绝对没有想到这种凑合的矛盾。尤其奇怪的是儒家诗人也往往同时信佛。白居易和元稹本来都是彻底的儒者,而白有“吾学空门非学仙,归则须归兜率天”的话,元稹在《遗病》诗里也说“况我早师佛,屋宅此身形”。中国人原来有“好信教不求甚解”的习惯,这种马虎妥协的精神本也有它的优点,但是与深邃的哲理和有宗教性的热烈的祈求都不相容。中国诗达到幽美的境界而没有达到伟大的境界,也正由于此。

(摘编自朱光潜《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禅理的“空”不是绝对的虚无和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真空,而是包容无限的超充实的空。
B.哲学和宗教犹如诗歌创作的土壤,诗在二者的有力支撑下,相对容易达到深广的境界。
C.晋代以后的中国诗人多半都有僧道朋友,从交往中领略到的禅趣往往体现在其诗境中。
D.中国诗人参禅是为了让诗境和禅境相通,在寂静的自然中获得妙悟,在佛理中求得解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禅宗追求心空无我,道家则崇尚虚无,主张寂灭,两者从表面上来看有若干类似。
B.佛教扩大了中国诗的情趣根底,其负面影响在于它没有扩大中国诗的哲理根底。
C.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朱光潜先生所说的具有“禅趣”的诗句。
D.诗讲究形象思维,不宜抽象说理,这是中国诗有“禅趣”而无“佛理”的原因之一。
3.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诗歌空明澄澈的无我之境的一项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C.碧芦青柳不宜霜,染作沧州一带黄。(范成大《秋日》)
D.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韦应物《东郊》)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如何理解中国诗中的“禅趣”?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2023-01-03更新 | 7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言之现代生命

21世纪,社会发展之迅猛令我们应接不暇。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是否有必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而且这一问题在今天越加凸显出来。很多人并不否认学习文言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但认为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他们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

其实,文言不是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改头换面,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或者说它是体匿而性存。而且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语言的更新发展是无法脱离母体、阻断泉源的。“总而言之”“闻过则喜”“反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些文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

中国近三千年的典籍,都是用文言写成的。在这些典籍的滋养下,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得以形成,我们的面颊上深深刻印上了“中国”的印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文明一直延续没有断绝的就是中华文明,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言功不可没。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使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巨大、民族众多的中华大家庭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它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一个人拥有深厚的文言修养就可以使他的现代白话凝练、纯熟。毛泽东、鲁迅、周作人、胡适、朱自清等一批大家的白话文成就就是最好的说明。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信息时代,我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文言的学习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期,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二百篇经典文言烂熟于心,由易到难,由少而多,循序渐进,不仅能得到民族文化的滋养,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而且可以提升现代汉语的表达水平,获得文言阅读的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看似耗时多,效率低,实则事半功倍!而错过了诵读记忆的最佳时期,就将事倍功半,到那时文言的学习就真的会“时不我待”了!

1.下列对文言之“现代生命”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很多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学习文言,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使之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
B.文言并非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因为它是体匿而性存。
C.中国近三千年的文言典籍,滋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而且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D.学习文文言虽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但是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的传承和延续,文言功不可没。
B.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
C.许多文言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在现代汉语中大量运用,可见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D.信息时代,人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民族文化的滋养。
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言戴上了现代社会的面具隐身其后,并不是说汉语言的更新发展已脱离了其母体。
B.中华大家庭虽然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差距巨大,但是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
C.文言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可以说,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D.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文言诗文,就可以达到循序渐进,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的目的。
2016-11-18更新 | 68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例如讲到《诗》,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

材料二∶

“述”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等。

在《中庸》中,儒家德性“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性。

孔子践履“孝”这种德性的对象是天。《论语·八偷》讲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道德追寻的是天的使命。对于孔子而言,他的工作就是传天道,兴天道。在《论语·阳货》第十八章中,孔子说他不想再说话,但是他的弟子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终的创造者;第二,孔子认为自己是天道的述者,子贡则将自己看作是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性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孝”,而子贡践履德性的活动则表达了对孔子的“孝”。

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父亲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孝”的含义涉及了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

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的人。孔子与柏拉图早期的作品《游叙弗伦》对“孝”的定义殊途同归。苏格拉底的诘问对象游叙弗伦得出“孝”是公正的一部分,“孝”是人类对上帝的侍奉。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学活动就是对神灵的侍奉,自己的问答法就是对神灵的侍奉。基于苏格拉底对上帝侍奉的论证,苏格拉底提供的答案就是进行哲学活动是对上帝真正的“孝”。对哲学活动与孝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孝”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认为“孝”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帝。践行“孝”这一德性活动是追求哲学的严肃义务,因为追寻哲学是为了探寻真理。

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孝”联结起来,尽管每一个人对“孝”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做哲学的方法不同。苏格拉底通过诘问的方式审查人的信念;亚里士多德更多地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考察、批判发现真理;孔子则认为从事“孝”的活动就是对天道的传承。

摘编自余纪元金小燕韩燕丽《“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

材料三∶

“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然熟记经文才能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

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隋唐以后,科举盛行,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科举使用八股文体,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以儒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不允许有超出范围的见解。

可以说,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得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伦理关系与师生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样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

(摘编自李杨《“述而不作”与传统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中虽然记录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其实孔子在传述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东西,后孔子时代的儒学都长期传承并发展着这种精神。
B.“述而不作”中的“述”内涵非常丰富,在古代辞书中解释为“循”,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一含义被“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含义所取代。
C.在儒家经典著作《中庸》一书中,认为“孝”应包括“善述人之事也”,也就是说,“述而不作”中的“述”与“孝”是统一的,这种理解恰好切合孔子的观点。
D.“述而不作”的信条,后来成为儒学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这一传统一直影响到后来的科举考试,并且命题答案均以四书五经为限。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第一位教师,孔子期望把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认为从事“孝”的活动是对天道的传承。
B.孔子认为,孩子出生的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故父母死后孩子应以同样的时长服丧以表感恩,于是提出了“三年之丧”的礼制。
C.“孝”在儒家思想学说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孔子看来,“孝”不仅限于父母,也体现在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文化传统的延续。
D.孔子、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将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因做哲学的方法不同,对“孝”的理解也有差异。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上帝为每个人灵魂提供了选择机会∶或是拥有真理,或是得到安宁。你可以任选其一,但不能兼而有之。”
B.“倘若没有天地,哪里会有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因此,敬天祈福正是对天地自然献上的一份崇高敬意。”
C.“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D.“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2020-09-18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