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张廷玉 > 《明史》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1134565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一鹏,字南夫,长洲人。弘治六年进士,迁庶吉士,授编修。户部尚书周经以谗去,上疏乞留之。正德初,进待讲,充经筵讲官。世宗践阼,召拜礼部右侍郎。数与尚书毛源、汪俊力争“大礼”。俊去国,吴一鹏署部事,而帝趣建献帝庙甚亟。吴一鹏集廷臣上议曰:“前世入继之君,间有为本生立庙园陵及京师者。若立庙大内而亲享之,从古以来未有也。乞速罢建室之议,立庙安陆。”帝报曰:“朕起亲藩奉宗礼岂敢违越但本生皇考寝园远在安陆于卿等安乎命下再四尔等欺朕冲岁往且勿问。其奉先殿丙室亟修葺,尽朕岁时追远之情。”顷之,吴一鹏极陈四方灾异,言:“愿陛下率先群工,教疾苦,罢营缮,信大臣,纳忠谏,用回天意。”帝优诏报之。逾月,手敕名奉先殿西室为观德殿,遂命吴一鹏偕中官赖义、京山侯崔元迎献帝神主于安陆。吴一鹏等复上言:“历考前史,并无自寝园迎主入大内者。伏乞陛下俯纳群言,改题神主,奉安故宫,为百世不迁。其观德殿中别设神位香几以慰孝思。”奏入,不纳。比还朝,则廷臣已伏阙哭争,朝事大变,而给事中陈况诗张尤甚。吴一鹏抗疏曰:“大礼之议断自圣心,昭然不紊。而况妄谓陛下无从授受,其说尤为不经。谨按《春秋》以受命为正始,今陛下承武宗之遗诏,奉昭圣之懿旨,正合《春秋》之义。而况妄谓孰从授受,是以陛下为不得正始也。况本小人,不痛加惩艾,无以杜效尤之渐。”不听。《武宗实录》成,进尚书,领职如故。而张璁、桂萼新用事,素衔吴一鹏异已,乃出为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居二年,南京官劾诸大臣王琼等不职,吴一鹏与焉,遂乞致仕,给廪如故事。卒赠太子太保,谥文端。

(节选自《明史·吴一鹏传》)


[注]诗张:欺诳,诅咒。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朕起亲藩/奉宗祀/岂敢违越/但本生皇考寝园远在安陆/于卿等/安乎/命下再四/尔等欺联冲岁/
B.朕起/亲藩/奉宗祀/岂敢违越/但本生皇考/寝园远在安陆/于卿等安乎/命下/再四/尔等欺朕冲岁/
C.朕起亲藩/奉宗祀岂敢违越/但本生皇考寝园远在安陆/于卿等安乎/命下再四/尔等欺朕冲岁/
D.朕起/亲藩/奉宗祀岂敢违越/但本生皇考/寝园远在安陆/于卿等/安乎/命下再四/尔等欺朕冲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户部,古代官署名。主官为户部尚书。掌管全国屯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
B.践作,践,履也;阼,主人阶也。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后亦指皇帝即位、登基.
C.京师,《春秋公羊传》:“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后世因此称国都为京师。
D.《春秋》,是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哀公+四年或十六年间的历史大事,是五经之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一鹏坚守大礼,敢与皇帝据理力争。明世宗想在皇宫为生父修庙并祭祀,吴一鹏坚决反对,认为不合礼制,请求皇帝不要为生父立庙。
B.吴一鹏关心民生,建议皇帝察纳谏盲。针对各地发生的灾异,吴一鹏希望皇帝能解教百姓病苦,采纳忠直谏言,借此挽回上天的意旨。
C.吴一鹏有理有据,敢与权臣坚决斗争。面对放肆的陈光,吴一鹏引用《春秋》说理,驳斥了陈洗认为皇帝没有受人传位根据的荒谬说法。
D.吴一鹏刚正不阿,为官不趋炎附势。面对朝廷得势的官员张璁、桂萼,他没有趋炎附势、改变自己去附和他们,以致于最后被外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数与尚书毛澄、汪俊力争“大礼”。俊去国,吴一鹏署部事,而帝趣建献帝庙甚亟。
(2)居二年,南京官劾诸大臣王琼等不职,吴一鹏与焉,遂乞致仕,给廪如故事。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吕原,字逢原,秀水人。父嗣芳万泉教谕兄本景州训导嗣芳老就养景州与本相继卒贫不能归葬厝于景原时至墓恸哭久之,奉母南归,家益贫。知府黄懋奇原文,补诸生,遣入学,举乡试第一。正统七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十二年,与侍讲裴纶等十人同选入东阁肄业,直经筵。景泰初,进侍讲,与同官倪谦授小内侍书于文华殿东庑。帝至,命谦讲《国风》,原讲《尧典》,皆称旨。问何官,并以中允兼侍讲对。帝曰:“品同耳,何相兼为?”进二人侍讲学士,兼中允。寻进左春坊大学士。天顺初,改通政司右参议,兼侍讲。徐有贞、李贤下狱之明日,命入内阁预机务。石亨、曹吉祥用事,贵倨,独敬原。原朝会衣青袍,亨笑曰:“行为先生易之。”原不答。寻与岳正列亨、吉祥罪状,疏留中。二人怒,摘敕谕中语,谓阁臣谤讪。帝大怒,坐便殿,召对,厉声曰:“正大胆敢尔!原素恭谨,阿正何也?”正罢去,原得留。李贤既复官入阁柄政,原佐之。未几,彭时亦入,三人相得甚欢。贤通达,遇事立断。原济以持重,庶政称理。其年冬,进翰林院学士。六年,遭母丧,水浆不入口三日。诏葬毕即起视事。原乞终制。不允。乃之景州,启父兄殡归葬,舟中寝苫哀毁。体素丰,至是羸瘠。抵家甫襄事而卒,年四十五。礼部左侍郎,谥文懿。原内刚外和,与物无竞。性俭约,身无纨绮。归装惟赐衣数袭,分禄恤宗姻。

(节选自《明史•吕原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嗣芳/万泉教谕/兄本/景州训导/嗣芳老/就养景州/与本相继卒/贫不能归葬厝/于景原时至墓恸哭/
B.父嗣芳/万泉教谕/兄本/景州训导/嗣芳老就养/景州与本相继卒/贫不能归葬/厝于景/原时至墓恸哭/
C.父嗣芳/万泉教谕/兄本/景州训导/嗣芳老/就养景州/与本相继卒/贫不能归葬/厝于景/原时至墓恸哭/
D.父嗣芳/万泉教谕/兄本/景州训导/嗣芳老/就养景州/与本相继卒/贫不能归葬/厝于景原时/至墓恸哭/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生是科举时代对秀才的通称,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B.《国风》指《诗经》中的民歌,《诗经》中还有《雅》和《颂》,《雅》是宗庙祭祀乐歌,《颂》是宫廷乐歌。
C.便殿指正殿以外的其他宫殿,是古时皇帝宴饮休息的地方,也称为“别殿”“别宫”。
D.赠,追赠,指古代皇帝给已死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或荣誉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原文才罕见,熟读经典。他和倪谦讲解经典,符合皇帝心意,皇帝认为二人的才能和官品不相称,故提升了二人的官职。
B.吕原不媚权贵,是非分明。当权的石亨要帮他换去代表低官职的青袍,但吕原却和岳正一起列举石亨的罪状上奏朝廷。
C.吕原十分孝顺,依礼守丧。归葬父兄时,他在船中睡在草垫上,因为过度哀伤身体受到损害,回到家中刚办完丧事就去世了。
D.吕原俭朴节约,关心族亲。他不穿绸缎,回家穿的衣服只有皇帝赐予的几套,他将自己的俸禄分出来接济宗族亲戚。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李贤既复官入阁柄政,原佐之。未几,彭时亦入,三人相得甚欢。
(2)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5.吕原与岳正上奏石亨、曹吉祥的罪状没有成功,反而被诬陷,皇上在处置二人时,为什么吕原得以留了下来?请简要说明。
2021-05-24更新 | 3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贵乎?”永忠曰:“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太祖嘉

陈友谅犯龙江,忠大呼突阵,诸军从其后,大败之。从攻江州,州城守备甚固。永忠度城高下,造桥于船尾,以船乘风倒行,桥傅于城,遂克之。

从下南昌,战鄱阳湖。永忠乘飞舸追且射,汉卒多死伤。明日,复与俞通海等以七舟载苇荻,乘风纵火,焚敌楼船数百。又以六舟深入搏战,复旋绕而出,敌惊为神。又邀击之泾江口,友谅死。还京,太祖以漆牌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字赐之。从徐达取淮东,张士诚遣舟师海安,太祖令永忠还兵水寨御之,达遂克淮东诸郡。

充征南副将军,帅舟师自海道会汤和,略定闽中诸郡。寻拜征南将军,由海道取广东。永忠先发书谕元左丞何真,晓譬利害,真即奉表请降。至广州,擒海寇邵宗愚,其残暴斩之。永忠善抚绥,民怀其惠,为之立祠。明年九月还京师,帝命太子帅百官迎劳于龙江。

明年,以征西副将军从汤和帅舟师伐蜀。蜀人设铁锁桥,横据关口,舟不得进。永忠密遣数百人舁小舟逾山渡关,出其上流。度已至,帅精锐出墨叶渡,分两军攻其水陆寨。黎明,蜀人始觉。永忠会将士舁舟出江者,上下夹攻,大破之。明日,和始至,乃与和分道进,期会于重庆。永忠帅舟师直捣重庆,次铜锣峡。蜀主明升请降,永忠以和未至辞。俟和至,乃受降。帝制《平蜀文》旌其功。

初,韩林儿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及大封功臣,谕诸将曰:“永忠使所善儒生窥朕意,徼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及杨宪为相,永忠与相比。宪诛,永忠以功大得免。八年三月坐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年五十三。          

(选自《明史·廖永忠传》,有删节)

【注】①邀击:拦击,截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字
(1)太祖嘉   ()        (2)张士诚遣舟师海安         ()
(3)充征南副将军()       (4)其残暴斩之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桥傅城,遂克之                          帝命太子帅百官迎劳龙江
B.复与俞通海等七舟载苇荻              征西副将军从汤和帅舟师伐蜀
C.复旋绕出                                     故止封侯不公
D.民怀其惠,之立祠                  及杨宪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廖永忠是楚国公廖永安的弟弟,曾跟随兄长在巢湖迎接明太祖,当时他年纪轻轻就建立了很大的功勋,受到明太祖的称赞。
B.廖永忠带兵作战有勇有谋,官职屡次升迁;又善于安抚百姓,深得百姓的爱戴。
C.廖永忠没被封公爵的主要原因一是迎归韩林儿,没想到船覆韩死;二是让与自己结好的儒生窥测皇帝心意,受到诸将的弹劾。
D.廖永忠战功卓著,曾经击败陈友谅,抵御张士诚,擒杀了海盗邵宗愚;每次回到京都以后,都受到了明太祖的迎见和嘉奖。
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
(2)永忠先发书谕元左丞何真,晓譬利害,真即奉表请降。
5.列出文中能具体表现廖永忠“用兵有智谋”的两个事例,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2019-11-08更新 | 2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徐阶辈皆器重之。居正为人,勇敢任事,豪杰自许。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测也。严嵩为首辅,忌阶,善阶者皆避匿。居正自如,嵩亦器居正。阶代嵩首辅,倾心委居正。高拱以狠躁被论去,徐阶亦去,春芳为首辅。居正与故所善掌司礼者李芳谋,召用拱,俾领吏部,而夺春芳政。初,徐阶既去,令三子事居正谨。而拱衔阶甚,嗾言路追论不已,阶诸子多坐罪。居正从容为拱言,拱稍心动。神宗即位,居正遂代拱为首辅。帝虚己委居正,居正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中外想望丰采。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行之久,太仓粟充盈,可支十年。互市饶马,乃减太仆种马,而令民以价纳,太仆金亦积四百余万。又为考成法以责吏治。初,部院覆奏行抚按勘者,尝稽不报。居正令以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居正喜建竖,能以智数驭下,人多乐为之尽。居正用李成梁镇辽,戚继光镇蓟门。成梁力战却敌,功多至封伯,而继光守备甚设。居正皆之,边境晏然。浙江兵民再作乱,用张佳胤往抚即定,故世称居正知人。居正病。帝频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四阅月不愈,百官并斋醮为祈祷。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赠上柱国,谥文忠。

(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
B.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
C.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
D.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的生员。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B.首辅,在明代是对内阁大学士中位居第一者的尊称,是与内阁之中“次辅”“群辅”相对而言的称呼。
C.太仓,京城储粮的仓库,也可指官名,掌管仓廪出纳。文中“太仓粟充盈”即指国家仓库里储粮丰盈。
D.右,中国古代以右为尊。“右”指右边,也有上的意思:也可以指尊重、重视之意,本文中即是此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居正聪颖机敏,备受赏识。巡抚顾璘认为他文才超群,会成为主持国家大政的人才。在考中进士后,亦受到徐阶等人的赏识。
B.张居正治理政务,效果显著。居正颁布多项政令措施,改革时弊,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取得了效果,朝廷府库充盈、政体整肃。
C.张居正好建功绩,以智驭人。居正能够用智谋权术驾驭下属,人们也大多乐于为居正尽力,所用李成梁、戚继光等人多有功劳。
D.张居正病重期间,深受皇恩。居正患病四个月没有痊愈,皇帝因此屡下谕旨询问病情,并且拨出大量财物作为居正的治病费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拱衔阶甚,嗾言路追论不已,阶诸子多坐罪。
(2)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
2020-07-15更新 | 1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