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 题号:114684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岱年先生主编的《中华的智慧》一书“智慧”一词是张岱年先生对应于西方哲学的原义“爱智”提出的,体现出自觉的对话意识和民族意识。他说:“西方哲学所取得的成果可谓之‘西方的智慧’。中国古代哲人志在‘问道’,‘道’即真理,亦最高的智慧。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历代哲学家所提出的创造性见解,亦可谓之‘中华的智慧’。”张岱年先生将“道”具体概括为“人生之道”“自然之道”“致知之道”,涉及宇宙观、伦理观、方法论等内容。

若想真正触及中华智慧,个案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毫无疑问,精当的个案研究是本书的特点,区别于大而化之地讨论中国文化的数以千计的著作。比如讨论老子,阐释了“道为万物之索”“道法自然”“柔弱胜刚强”等问题,立论相当准确地概括了老子思想中尚柔、尚自然、反造物主的精神特质。“如果说孔子仅对鬼神、上帝有所怀疑的话,那么老子的道则彻底推倒了上帝的宝座,开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神论传统。”这个论断是有理据的。在老子的道出现之前,上帝有着无上的荣光,它派生出的文化也充斥着权力与等级关系,老子独特的“道”论正是时代的产儿,他将人类从上帝的威权统治下解放出来。在老子的有些著作中摆脱了神灵崇拜,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与意志,而他所肯定的价值和意志毫无上帝的影子,他彻底地与威权决裂。关于儒道之区别,作者说:“道家思想是在儒家道德伦理体系之上增加一个自然而然的价值取向,并非简单否定儒家伦理。儒家希望通过每个人,特别是君王的个人道德修养达到天下太平、万民幸福;老子希望社会的治理者约束强制的手段,追求实现自然而然的理想秩序。”这样通脱中肯的见解在书中比比皆是。

张岱年先生坚持以唯物史观指导文化研究,他主张综合中西文化之长,创造新型的中国文化,他一生致力于正确理解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以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张先生没有将中国文   化当作西方文化的注脚,也没有将中国文化当作人类文化中的异类,而是努力将中国文化容纳到人类文明的历史洪流之中。他在本书《序言》中说:“中国哲人,在一定意义上,富于探索精神……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彼此立说不同,但都肯定‘穷理’的必要,都肯定世界是有理的,学问在于认识此理,生活在于体现此理。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哲学可以说富于理性精神。但是,这种‘穷理’的传统却没有和重视实证的态度结合起来,以致没有孕育出近代实证科学。”此种高屋建瓴的中国文化观,成为本书重要的纲领与血脉。本书一方面寻绎着“理性精神”,另一方面又试图以历史唯物论的理论视野观照先秦诸子、魏晋玄学与宋明理学家们,超越他们的旧哲学。他在书中还提出任何文化形式也不是教条地、理念性地存在的,它往往存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阐释中。中华文化的复兴与时代性存在,依赖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现代的解读和实践。

(摘编自李瑞卿《建构中华智慧谱系——评张岱年主编<中华的智慧>》)

1.下列对于《中华的智慧》一书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书中“中华的智慧”是指中国历代哲学家所提出的创造性见解,是有别于西方智慧的最高智慧。
B.书中关于老子的研究认为摆脱了神灵崇拜,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与意志是老子著作的显著特征。
C.著作中提到的“道”,不同于西方的“爱智”,是接近于老庄思想中的“道法自然”的概念。
D.张先生在书中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神论传统最早可以从老子的“道”的理论中找到依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分析,最后提出要古为今用,树立民族文化复兴的观点。
B.张岱年先生认为建构中华智慧谱系的方法就是加强个案研究和建立唯物史观,这也是本文展开充分论述的两个重要角度。
C.在分析的过程中,文章大量引用了张岱年先生作品的原文,具体地展示了《中华的智慧》的哲学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D.文章第三段引用《<中华的智慧>序言》的原文证明了中国哲人是富于探索精神的,中国哲学是富于理性精神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岱年先生既认为中国文化是独立于西方智慧的另一种人类文明,同时又主张必须综合中西文化之长才能创造新型的中国文化。
B.中国近代之所以没有孕育出实证科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穷理的传统没有和重视实证的态度结合起来。
C.因为作者认为道家思想是在儒家道德伦理体系上增加了一个价值取向,所以说道家思想其实是儒家思想的有益补充。
D.张岱年先生的这本书之所以能真正触及中华智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进行了精当的个案研究。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谁需要影评?”这个本来不成问题的问题,现在却成了电影界必须探讨并加以厘清的一大命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基于电影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势头的加剧,影片公映需要营销性质的推广,而原为艺术评论的专业影评渐显不适应。随着媒体功能扩大和互联网优势发展,出现了媒体影评和博客影评,在它们的竞争和排挤之下传统的专业影评渐显刻板乏力。再者,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也乐于拥有自己的话语权。诸如此类种种原因,促使电影的评论同文学一样也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变成由专业影评、媒体影评和网络影评“三足鼎立”的格局。
综观国际影评界,近20年来有许多电影评论家都已经放弃或中止了原先的工作。据统计,目前全美国仅有31位知名评论家仍在写影评文章。在影评专业人众多且写影评历史悠久的英国,如今影片发行商都无视影评人,常常绕过他们而直接请媒体发表对新片的“佳评”。其他一些电影大国的情况也不妙,许多影评人封笔或改行,许多影评杂志发行量剧减。大概只有英国电影学会主办的《画面与音响》还有“新片必评”栏目。     
专业影评何以如此消退,如此缺失?上个世纪50年代,法国《电影手册》在安德烈•巴赞的带头掌舵之下,特吕弗、候麦、里维特等年轻编辑们撰写了那么多的影评文章,为《四百下》、《喘息》等摇旗呐喊,进而催生了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运动之一——“法国新浪潮”运动。上个世纪60——70年代,善辩又善评的宝琳•凯尔在《纽约客》、《信徒评论》等期刊上,“先发制人”或“隔夜评论”,为许多“新好莱坞”作品“保驾护航”,其犀利而激情的评论“一锤定音”,让该学派的许多影片未映先轰动或者起死回生。这位早先在影院整理影迷观后感、中年才从事影评的才女曾力捧罗•奥特曼的电影为“美国自有声电影以来一部最出色的战争喜剧片”,帮助后者奠定多角色、多线索“复式叙事大师”的地位。同一时期,身兼理论家的安德鲁•萨里斯在《乡村之声》杂志以及《美国电影:导演和导演创作》-书中极力推荐“作者论”,借以提升导演在好莱坞制作体系中的地位。再看罗•艾伯特,从《芝加哥太阳极》到电视专题节目,一直大力推荐介绍艺术上乘的经典影片和“被遗忘的影片”,所写的影评文章(每篇约3000字)居然荣获“普利策奖”,并引发许多年轻影迷争看“旧片”。他的评论集《伟大的电影》连出了两版。
那么,专业影评今天是否还需要,是否还派用场?赞成者认为,之所以需要,是因为它有助于总结电影制作的普遍规律和发展趋向,让电影健康地发展下去;反对者则认为,专业影评已经失去市场价值,“谁在乎它”,理应淘汰。
当前世界电影在进入高速发展期的同时也在经受变革,遇到各种“瓶颈”问题。比如影片制作高度商业化和娱乐化,压得艺术电影的空间越来越小,其观众大量流失;3D诚然将大批观众拉回电影院,但过于泛滥而忽视“好影片”的其他要素;许多电影大打明星牌,每片必由明星担纲,甚至上百位明星联袂演出一片,致使拍摄成本猛涨,等等。这些情况需要专业影评人从电影艺术专业层面进行深入冷静客观的研究,因此,笔者认为,专业影评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选自《文汇报》)
1.下列关于需要探讨“谁需要影评?”这个命题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随着电影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势头的加剧,影片公映注重的是营销,原先为艺术评论的专业影评已经渐显不适应。
B.随着媒体功能扩大和互联网优势发展,在媒体影评和博客影评的竞争和排挤之下,传统的专业影评渐显刻板乏力。
C.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他们也乐于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媒体影评和博客影评对传统的专业影评产生了冲击。
D.当今电影的评论同文学一样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形成了专业影评、媒体影评和网络影评“三足鼎立”的格局。

2.下列关于对专业影评的消退和缺失这一现象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上个世纪50年代,法国出现了20世界最伟大的电影运动之一——“法国新浪潮”运动。
B.上个世纪60~70年代,美国宝琳•凯尔的影评,让许多影片未映先轰动或者起死回生
C.近20年来有许多电影评论家都已经放弃或中止了原先的工作。据统计,目前全美国仅有31位知名评论家仍在写影评文章。
D.在英国,如今影片发行商都无视影评人,常绕过他们而直接请媒体发表对新片的“佳评”。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今,要想扩大艺术电影的空间并赢回其观众,还需要专业影评对影片制作商商业化和娱乐化加剧的现象进行冷静客观的研究。
B.如今,许多制片方苦诉电影拍摄成本高昂,这与追求明星效应带来的后果关系密切。
C.当前,专业影评将有助于经受变革缓慢发展的世界电影解决各种“瓶颈”问题。
D.目前,观众审视“好影片”的依据越来越单一,这和3D电影的泛滥不无关系。
2016-12-13更新 | 2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君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君子”一词很难界定,勉强相应于西方文化中的绅士Gentleman。研究表明,春秋之前,君子主要是指社会的掌权者、当权者,后世也有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如“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我们都希望社会的管理者是像样的君子,因为中国历代文化都强调统治者作为一个民族的表率,要通过教育来化导民众。君子既是一个统治者,同时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教育者。《礼记·学记》开篇就讲“建国君营,教学为先”,就是说建立一个国家,君子来管理一个国家,要把教育放在第一位;通过教育达到的最后目标是“化民成俗”,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虽然君子是一个在上位的统治者或者管理者,但这主要是指社会地位、身份的不同,相对于小人、野人来讲的。孔子以后,君子的概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君子从社会地位的标志转变为人格品格的标志。孔子主要从道德的理念来给“君子”做一个这样的规定,这在以后整个中国文化中形成了主流。君子跟小人的差别主要是在道德上、品格上的差别。

当然中国文化中也不是仅有“君子”这一个词,与君子含义相近的,一个是“士”,再一个是“圣人”。荀子给这三个概念做了相当明晰的解释,他说“好法而行,士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办事,侧重于从现实的做人做事方面,来实现和遵守这个“法”。荀子接着讲,“笃志而体,君子也”。是说君子既有远大的、坚定的志向,又能够很实在地去实践。荀子又说“齐明而不竭,圣人也”。对天地人之理都看得很清楚,而且没有停止,不断向上,不断探索,去认识世界,认识人生,这就是圣人。荀子给“士”“君子”“圣人”做了相当清楚的定义,这三个层次都是遵循一个做人的根本道理,遵循社会应该遵守的一个理法去做的,而且要坚持不懈不断地提升。而君子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达到的道德楷模,所以君子更现实、更实际,我们达不到做圣人,但是可以做一个君子。我们常用“博雅”来形容君子,所谓“博”就是学识丰富,“雅”就是品行端正。这两个字是君子所要具备的一个基本素养。

君子的社会作用,首先是引领社会风气。“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就是说君子的德行就像一阵风一样,小人的品德就像草一样,风往哪儿吹,草就往哪儿倒。君子起引领的作用,是社会正能量的体现。宋代的张载在《正蒙》里面也说,“君子于民,导始为德而禁其为非”,就是指君子引导民按照社会的德行前进。引领就必须以身作则,要身教,自己先做到。“身教胜于言教”,君子能够以身作则地身教,所以说“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君子不用出门就可以使国家的百姓受到教育,就因为他身体力行,作出榜样,以自己的行为教育大家。引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营造一种氛围,一种习俗。一个社会的良好习俗非常重要,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里面就讲到,“当一个民族有良好风俗的时候,法律就是简单的”。什么都要用法律来管理,社会是管不过来的,要靠大家道德的自觉,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习俗。

君子的另一个作用是传承文化。文化的传承靠君子来延续,社会上如果没有专治于文化传承的人,那这个文化就会中断。随时代的变化,文化的内涵和形式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是文化的根本精神不能放弃,这要靠君子来传承。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并不是要大家拘泥于外在的各种各样的形式,而是要把文化的灵魂和精神的东西传承下来。

(选自《道德与文明》2016年第6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一词很难界定,在不同的阶段,君子有着不同的含义,君子是一个统治者,更是一个教育者,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B.君子的概念因孔子而发生了重大改变,君子跟小人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了道德品格上。孔子所构建的君子概念与“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一句中的君子概念有所不同。
C.引领社会风气,是君子的社会作用,这样的引领,是社会正能量的体现。
D.君子与圣人在含义上有着相同的地方,都是遵循一个做人的根本道理,遵循社会应该遵守的一个理法去做,而且要坚持不懈不断地提升,但是君子离我们更近,更实际。
2.下列对文章的论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君子”的内涵出发,在时间维度上辨析了君子的不同含义,并在文章结尾明确了君子的作用。
B.文章引用大量的实例,充分论述了君子的多层次含义以及君子的社会作用。
C.作者论述君子的内涵之时,列举了与君子含义相关的“士”与“圣人”的概念,更精准得解析了君子的内在指向,告诉我们要成为一名君子。
D.君子要学识丰富,品行端正,可以总结为“博雅”二字,因此,我们只要做到“博”与“雅”并重,就一定能成为君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于民,导始为德而禁其为非”,是指君子引领社会的正能量,引导民按照社会的德行前进的体现。
B.文中引用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当一个民族有良好风俗的时候,法律就是简单的”,目的是说明一个社会的良好习俗可以促进法律的形成与推行。
C.君子身体力行,作出表率,起到榜样作用,就可以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国家的百姓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自觉。
D.君子在传承文化时,一定要抓住文化的根本精神,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拘泥于各种外在形式,真正传承出文化的灵魂。
2019-07-02更新 | 5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殷墟在甲骨文中被称为“大邑商”。1928年10月13日,当年繁华的都邑废弃3000余年后,董作宾带人在安阳小屯挖下一铲浮土,拉开了殷墟持续发掘的序幕。90年后,我们隆重纪念殷墟,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它丰富的地下遗存,更因为它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催生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并成为世界遗产,让我们实现了与世界其它文明的对话。

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并非易事。2000多年前,司马迁坚定地写下《史记•殷本纪》。然而对于这个比自己还早千年的王朝,司马迁除了记录王位世次,并无过多描述。当上世纪初疑古派纵横史学之时,商王朝是否真的存在过,甚至也成了一些人心中的疑问。

上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在殷墟发掘的宫殿宗庙基址、王陵大墓,尤其是1936年临近收工时偶然遭遇的那一坑埋藏着1.7万片记录商王活动的刻辞甲骨,为商王朝的存在提供了坚实证据。1950年以后,发掘继续,证据延伸。布局严谨的“大邑商”逐渐清晰。复杂的路网、超过2000米的人工水渠,以及分布在近侧的居民点,勾勒出都邑的繁荣。无数的陶器、青铜器、玉器从居民点和居民点附近的墓葬中清理出来。商王朝从此不再停留在司马迁的区区三千言,而是可以放心谈论的真实历史。

没有殷墟,就没有中国考古学。1928年,随着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立,殷墟发掘终于在万众期待中登场。殷墟发掘不同于前,首先是选点本身与中国传统学术相衔接。当时甲骨文已经发现近30年。殷墟作为甲骨文出土地为学术界所知也已经20年,发掘殷墟已经是以金石学为核心的整个学术界的期待。其次,殷墟发掘是中国官方学术机构组织的活动,除第一次发掘者是董作宾外,随后的发掘由受过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训练的李济、梁思永主持。第三,殷墟的发掘是连续性的。从1928年开始到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殷墟共实施10次发掘。发掘的连续性,使得田野考古活动广受关注,学科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第四,殷墟发掘诞生了真正的考古学方法。1931年,梁思永在后岗确认的“三叠层”,奠定了考古地层学的基础,李济倡导的陶器分类法也是对现代考古类型学的有益探索。

殷墟发掘是中国学术界对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的主动接受和有计划实施,鲜明地塑造和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性格。

从殷墟出发,由此上溯更早的文明便有了坚实的支点。同样从殷墟出发,看商文明之后的中国历史,也可以有更为清醒的认知。面对王陵区层层叠压的无头人骨,不寒而栗的祭祀坑,我们才会明白为什么后来的孔子坚持要“复周礼”,而不是“复殷礼”。当然,殷墟也让中国与世界对话。以殷墟为支点建立起来的中国上古史体系,已经换成了遗址、文化、古城等一系列新术语、新概念。有了这些概念,商王朝、夏王朝才可以与古埃及的中王国、新王国相比较,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图坦卡门法老墓的意义;有了这些概念,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才可以与两河流域的欧贝德、乌鲁克和古巴比伦对话;有了这些概念,中国才可能对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国家进程等人类文明重大课题作出贡献。

殷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961年3月,国务院将殷墟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国际社会对殷墟价值的普遍认同,也是对包括考古者在内的所有殷墟文化遗产研究者、守护者的肯定。韩国学者金秉模曾受国际古迹理事会(ICOMOS)委托考察殷墟,他对殷墟留下这样一段评价:“殷墟是最重要的世界遗产之一。殷墟不仅对于中国人意义重大,对全世界人民同样弥足珍贵。”如今殷墟的考古、研究和保护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节选自唐际根《殷墟发掘研究的贡献》,原载2018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殷墟的发掘意义非凡,它不仅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还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由于历史观的局限,司马迁写《史记•殷本纪》的时候,除了记录王位世次,并无过多描述。
C.如果没有1936年发掘的1.7万片记录商王活动的刻辞甲骨,就根本无法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D.孔子不主张“复殷礼”,是因为见证了商王陵区祭祀坑里让人不寒而栗的层层叠压着的无头人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总述,中间五个自然段分论,最后一段总结,思路清晰,论据充分。
B.文章主体部分,从证实商王朝存在、催生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其他文明对话三个方面,论 证了殷墟发掘研究的贡献。
C.作者把殷墟发掘与中国学术界在此之前的考古研究作对比论证,论述了殷墟发掘不同于前的四大特 点。
D.末段运用引用论证法,引用韩国学者金秉模对殷墟的评价,是为了说明国际社会对殷墟价值的普遍 认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墟发掘是官方学术机构组织的活动,是以金石学为核心的学术界的期待,所以说,没有殷墟就没有中国考古学。
B.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直接影响了中国学者对殷墟的发掘研究,对中国考古学也产生了间接的影响。
C.以殷墟为支点,往前,可以上溯更早的华夏文明。向后,可以更为清醒的认知商文明之后的中国历史。
D.如果没有遗址、文化、古城等概念,中国可能无法对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国家进程等人类文明重大课题作出贡献。
2019-02-20更新 | 1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