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68 题号:11778611
完成文后各题。

乡土本色

费孝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围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过程中,原有生活方式暴露出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2.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村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形成了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C.乡士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于是形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由于受地方性的限制,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对乡民而言都十分熟悉,于是终老乡土便成为种生活常态。
19-20高一·浙江·期中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诗本身是最具经典性的艺术。它不但是语言艺术的最高形式,还常常是社会变革的前驱,甚至是革命的“号角”。雪莱说:“诗人们是世界上未经公认的立法者。”“立法者”写出的作品当然应该称为“经典”。诗在富有“诗教”传统的古代中国更具有经典性。很多中国文人都将曹丕的名言牢记于心:“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诗文通常是中国文人实现“铁肩担道义”这一兼济天下理想的重要工具。由于新诗与现实过近的距离,在一个“革命”、“运动”和“改革”此起彼伏风云激荡的时代,许多新诗人把自己视为应该承担天下兴亡责任的社会精英,争当时代的弄潮儿和政治思想文化改革的急先锋。这使新诗承担了很多诗歌以外的社会功能,如启蒙的功能。而社会功能的过多承载往往伤及新诗的审美意蕴,而高度的严肃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新诗的经典意识。
经典常常与传统相依相存。新诗是以反对甚至彻底打倒崇尚经典的古代汉诗的“造反者”角色登上历史舞台的,坚持的是反传统立场。这种“出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诗是一种缺乏经典意识,甚至抵制经典化的特殊文体。新诗孕育诞生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国全方位发生巨大变革的特殊时代。清末的“诗界革命”和民初的“白话诗运动”都不仅仅是纯粹的文体革命,更是巨大的反传统运动,要求打破包括汉诗格律传统在内的一切传统。新诗生长于革命年代,既有高度的严肃性、精英性,更有强烈的时代性、平民性、世俗性、青年性、先锋性。新诗具有平民诗歌与通俗诗歌的性质,甚至过分强调通俗性和社会性。新诗革命的领袖们的理想是赋予普通人写诗的权利和能力。
新诗产量较高,1988年出版的《中国新诗大辞典》就收入了1917年以来70年间诗人、诗评家764人,诗集4244部,诗评论集306部。最近20年产量更高。不可否认,新诗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传统,一些新诗人也写出流芳千古的经典,甚至可以说产生了“经典诗人”、“经典诗派”、“经典诗体”和“经典写作”。新诗的诗体建设是最薄弱的,却也建立起了四种准定型诗体:现代格律诗、散文诗、小诗和长诗。优秀诗和诗作更多,仅在新诗草创期就有:胡适的《朋友》、刘半农的《晓》、沈尹默的《三弦》、郭沫若的《天狗》、闻一多的《死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但是总的说来,过去百年新诗严重缺乏经典意识甚至精品意识,有优秀诗人少诗歌大师,多庸品少精品,堪称经典的诗作更少。     
新诗史上的一些经典作品与某种诗体的出现与成熟休戚相关。如刘半农的《晓》标志着中国散文诗的问世,沈尹默的《三弦》则是这种诗体成熟的标志。再如冰心的《繁星》和《春水》,系新诗草创期“小诗运动”的代表作,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价值”,所以通常情况下,新诗史只能称其为“经典”了。由此可以把新诗史的“经典”结论为四种产生方式的结果:著名文体造就的经典,著名诗人造就的经典,著名诗派造就的经典和优秀作品自成经典,前三者,特别是第二和第三者占大多数,却是最不可靠的,产生了很多伪经典。另外,新诗缺乏经典也是新诗没有地位甚至缺乏文体“合法性”的重要原因。在解构主义思潮盛行的时代,网络诗歌的繁荣带来了新诗新一轮的世俗化和反经典化。很多诗人急于在网上发表,不愿意使用剪刀与磨石,诗人更会缺乏精品意识和经典意识,导致大量“垃圾诗歌”问世。   
当前,中国社会进入改革发展重要时期,新诗在积累了百年建设经验基础上,十分必要倡导创作的经典意识,通过诗歌教育、诗歌研究、诗体建设等手段使新诗迈向经典化道路。     
(选自王珂《新诗为何难有“经典”》)
1.下列有关“新诗难有‘经典’”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诗由于过多承载社会功能往往伤及新诗的审美意蕴,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新诗的经典意识。
B.新诗坚持反传统立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诗是一种缺乏经典意识,甚至抵制经典化的特殊文体。
C.过去百年由于优秀诗人太少,所以诗作多庸品少精品,堪称经典的诗作更少。
D.网络诗歌的繁荣带来了新诗新一轮的世俗化和反经典化,导致大量“垃圾诗歌”问世。

2.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莱和曹丕有关诗歌的阐述表明诗歌无论在文学领域还是在社会变革时期都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B.清末的“诗界革命”和民初的“白话诗运动”是想使普通人也具有写诗的权利和能力。
C.新诗的诗体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总体来看与新诗的创作相比还是滞后的。
D.新诗没有地位甚至缺乏文体“合法性”是新诗缺乏经典的原因。

3.下列各项中,推断正确的—项是(     
A.《中国新诗大辞典》收入了1917年以来70年间诗人、诗评家764人,诗集4244部,诗评论集306部,最近20年产量更高,也产生了大量的经典诗歌。
B.著名文体造就经典,著名诗人造就经典,著名诗派造就经典,优秀作品自成经典,所以造就著名诗人,形成著名诗派就能产生很多经典诗作。
C.沈尹默的《三弦》标志着中国散文诗的问世,刘半农的《晓》则是这种诗体成熟的标志,可以说新诗史上的一些经典作品与某种诗体的出现与成熟休戚相关。
D.由于我们正处在重要变革时期,也积累了丰富的诗歌建设经验,如果再努力倡导创作的经典意识,新诗有经典就可能不会再难了。
2016-11-18更新 | 9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阋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经》有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部能够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经典作品,离不开切磋琢磨的细功夫。曹雪芹著《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柳青在皇甫村扎根14年,深入了解农民生活,才创作出鸿篇巨制《创业史》;京剧大师李少春每次演出前吊嗓子时,都要仔细把剧场每一个座位走一遍看一遍,心里要知道每一个观众在怎样的角度看他、能不能看明白听清楚;焦莉隐先生20世纪50年代导演《龙须沟》,带着全组演员观察生活近一年……古往今来,文艺精品无不是厚积薄发、千锤百炼的结晶。“工匠精神”,往往意味着吃苦的决心、刻苦的努カ、艰苦的付出,和不苦尽不轻易甘来的过程。岁月是一张滤网,是成为经典还是流于泛泛,观众最终会给出准确的选择。

我们怀念过往经典,其实是在怀念那份做事、做人的匠心。这种匠心,不仅体现在文艺创作中,我们身边又何尝没有。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的正是一群用一辈子时间修复文物的普通人,在脆弱而又珍贵的文物画前,他们用静心、细心、耐心日复一日地描画、纺织、修补、临摹,让人们看到工匠精神对守护传统文化的意义……为什么我们会被此深深打动?这些普通人,在他们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对工作专注倾心,对细节追求完美,对技艺不断磨砺。也许没有鲜花和掌声,但这样的工作状态和精神品质,让他们身上散发着光芒。

“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代表着一种时代的精神气质:坚定踏实、严谨、专注、坚持、敬业、精益求精……如果人人都能将这样的品质在内心沉淀,有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初劲,有对工作只管付出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摘编自郝思斯《“工匠精神”何以动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部作品经过切磋琢磨的细功夫,才有可能成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经典。
B.工匠精神要有吃苦的决心、刻苦的努力、艰苦的付出,和不苦尽绝不甘来的过程。
C.普通人只要工作专注倾心,追求细节完美,不断磨砺技艺,就可以赢得鲜花和掌声。
D.工匠精神不仅代表着一种时代的精神气质,更代表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引用《诗经》名言,强调经典作品离不开切磋琢磨的细功夫。
B.文章列举了大量事例,生动地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和时代意义。
C.文章引用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心得之语,论述观众选择经典的态度。
D.文章末段总结了工匠精神的实质并提出希望,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剧大师李少春为了票房收入,每次演出前吊嗓子时,都要把剧场走一遍看一遍。
B.古往今来,广受观众喜爱的文艺精品都是艺术工作者厚积薄发、千锤百炼而成的。
C.纪录片《我在故宫修复文物》的故事,彰显了工匠精神对守护传统文化的意义。
D.工匠精神要求人们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
2020-11-02更新 | 17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①我国传统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故称“戏曲”。戏曲,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今天,元杂剧和明清传奇虽已“有曲无戏”,但其剧本仍有极高的鉴赏价值。杂剧和传奇的戏曲语言由曲词、宾白、科范组成。三维互动,以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给观众以听觉与视觉的艺术享受。鉴赏古代戏曲语言,重点自然在曲词。当然,要论及整体舞台效果,还是离不开对“三维动画”的体味。

②鉴赏古代戏曲语言,要结合剧情品味戏文,不仅要理解语意,注意修辞,而且要体会这样写的效果与蕴涵的情味,特别要关注形象化、情感化的语言对推动情节发展与塑造血肉丰满的剧中人物所起的作用。且看《窦娥冤》中[滚绣球]一曲,呼告、对比、对偶、反问、反复等修辞格频出迭见,毫无花拳绣腿之嫌,极尽强化舞台效果之力。

③古代戏曲的戏文讲究用典,富有文化内涵,但也力求语言的通俗化,不避口语俚俗,力求宜于表演、易于接受。这是古代戏曲语言又一个鉴赏点。《窦娥冤》中[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可以说是口语的韵律化。正因如此,许多优秀剧目,既让“勾栏瓦肆”的市井观众叫好,又引来文人雅士捧场。

④鉴赏古代戏曲语言,要注意其抒情性与音韵美。《长亭送别》中[叨叨令]与《哀江南》中[离亭宴带歇拍煞]就很值得玩味。前者使用儿化韵,妙用修辞,借生动形象的语言,营造出浓重的抒情氛围。后者对仗、整句俯拾即是,衬字、赘韵、重韵恰到好处,节奏鲜明,收到以声传情的绝佳效果。

⑤我国是诗歌的国度。古代诗歌情景交融、注重意境的传统营养了戏曲创作,以至借景抒情成为表达剧中人物思想感情、展现性格特点的重要戏剧语言。《长亭送别》中[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便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借景抒情、富于诗情画意的名曲。

⑥古代戏曲往往用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和奇特的艺术构思,表达难以实现的愿望或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赏析《窦娥冤》《牡丹亭》,对这一点会有深切的体会。

1.写出第⑤段划线句所化用的原句。
2.第③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文,分条概括我国古代戏曲语言的艺术特点。
4.最后一段说,“古代戏曲往往用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和奇特的艺术构思,表达难以实现的愿望或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请以《窦娥冤》为例,简述浪漫主义手法的作用。
2020-08-18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